這件事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看。

首先,有一句話一定要清楚的是,當一個藝術家選擇某個有著特殊含義的意象帶入到作品當中,如果你沒能捕捉到它的背景和潛在的文化含義。

那真的只能說明,你沒有文化。你的個人積累的確能沒達到欣賞程度。

很簡單,英國皇家戲劇學院最近開了一門公開課專門講中世紀骷髏這個造型和物體的文化背景和意義。

假如一個導演將骷髏這個形象選擇進他的作品當中,藉此表達了某種內容,而未通過語言本身傳遞。

你看不懂,真的就是需要回去補課。

我想舉一個個人理解的例子。

電影call me by your name

這部片子很多人僅僅停留在兩個男性之間的感情來談了。大家都稱讚於畫面的美好以及色調的搭配。

但是你是否有考慮過,為什麼導演要把這個故事放在一個家中父親是做古希臘研究的環境里?

影片中多次出現的古希臘的雕塑打撈究竟是什麼樣的含義?

為什麼父親最後在面對兒子的性取向時如此通達的理解了?

如果你對古希臘那個時期的文化,社會背景有所了解,就很好理解了。

在古希臘時期,由於貴族大多存在於男性之間。在那個追求思想高度的社會,男性並不願與女性過多探討,男性與男性之間的交流更能展現出一個人思想高度的側影。

而貴族之間為了展現身份獨特,開始流行起了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感情。

而柏拉圖之戀,從最原始的意義上看,也比較貼近描述,男性之間的純粹感情。在精神上的交流。

當然,不可否認,那個時代,人畢竟也是人,貴族甚至也出現了飼養臠童的情況。肉體的確不可避免。

但回過頭來,有了這一層文化了解的話,你重新再看那部片子,可能片子本身,就不再是講一個單純的愛情故事那樣簡單的事了。

那個片子之所以美好,不在於同性,而在於,兩個人精神的仰慕和迷戀。

但是的確還有另一種情況,

手機打字,回頭再補充吧


看不懂也分很多種。

是不明白其中的信息表達?還是透過情節的意圖表達?這是很不一樣的。

而且所謂的看不懂,不可能哪裡都看不懂,除非你看的是一百分鐘的亂碼。

看片和看小說一樣,整體去感覺,不用過於理智分析,更多地是用情感去感受,過於理智會讓自己錯過很多東西,誰也不好說自己全懂了,只要自己看懂的部分令自己受益或者受到心靈觸動就好了。

反正聽音樂的時候我都瞎聽,覺得這音樂聽起來讓我有情緒觸動就聽下去,享受的東西,就別再給自己增加負擔了。


我給你舉個例子吧,譬如那時我年齡不大,去看電影《巴頓芬克》結果愣是沒看懂,覺得沒有意思,過了很久,我又看了一遍感覺有點兒意思,然後通過大量的解說和反覆看才明白了。

所以喜歡的卻不懂的電影可以放置一段時間再看,或是去通過解說或別的方式去搞懂它


我記得我第一次看《一代宗師》的時候,是初三還是高一來著,當時正在CCTV6播著呢,我打算隨便看看,越看越入迷,宮二太迷人了,雲淡風輕的美。但說實話,當時看完後我什麼都沒看懂,只是隱隱覺得這部電影拍得很美,意境悠遠。後來幾乎每一年我都要重看一次這部電影,現在我大二了,這麼多年,我每一次看《一代宗師》,都還是會有不一樣的體會,最近一次看,我對福星這句台詞很感慨「你和二小姐相識大半輩子,實則你不知她,她不知你」。

我記得上次子怡接新綜藝很多人都覺得不舒服,其實仔細想想,子怡大概是最了解宮二的人吧,宮二沒有給自己一個見眾生的機會,而子怡覺得她必須給自己這樣一個機會。

這部當年我看不懂的電影,帶給了我很多緣分,明白了很多道理。

說遠了,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一部電影除了給你「看不懂」的感受之外,還有沒有其他感受呢?如果它吸引你,你就努力去了解它,也許你會因此更了解自己。如果它吸引不了你,就別去想它了。

當年《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被認為是爛片,但我看完之後確實覺得有很不錯的地方,它可以引起我的思考。從那之後我不太關心豆瓣的評分,知友的評價了,大眾是大眾的,而我的就是我的。

題主,新年快樂!


先質疑自己是對電影人的尊重。再去質疑電影是對電影本身的尊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