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的看法去看別人…


這個問題很奇怪…

世界上哪來絕對的客觀?就算你與某事毫無關係,你對它做出的評價也是出於「毫無關係」的狀態下所做出的評價。

大家的認知來源於自己的經歷(那不然還能來源於哪呢?),包括語言的使用,也必須要你自己親自去學才能學會吧!

所以「以己度人」本就是常態!哪怕有些人學會了「換位思考」,那也是站在「假如我是…」的思考下,無論如何都還有個「假如」,他絕對不可能直接變成對方,用對方的大腦,用對方全部的記憶和思維模式去看待某些事物。

而連換位思考都是一種奢侈的技能,它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你告訴別人「多換位思考一下」,別人就能學會的,他得先有能理解換位思考的文化水平,再學會這門技能。

為什麼很多學者都會強調「多讀書」?因為「書」是思考者他思考過後的產物,是以他視角認知這個世界的載體,你讀書的過程就相當於使用了一部分這位思考者的眼睛和大腦去看世界。

你的書讀得越多,除了可以學到一些思考者傳達的世界規則類知識以外,還能體驗一次又一次新的視角,在這個過程中你等於是保留了自己的記憶,去扮演一個又一個思考者。

所以,看的多了,就能想像得到其他人大概是面臨什麼樣處境,為什麼會做出那樣的事,說出那樣的話了,那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換位思考」這項技能。

回到前面,有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掌握這種技能的原因也是顯而易見了,人需要為其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雖然掌握這技能並非讀書的唯一目的,而且讀書也不是唯一渠道,但毫無疑問得先動腦才能一點點的理解,大部分的人卻根本懶得動腦

現代「娛樂至上」的社會主流觀念也能看出來,大家寧可刷刷短視頻,看看倫理劇,也不願意去費心思鑽研某些東西。

也是啊,學習是一件十分消耗精力的事,而人的本性就讓我們趨向於選擇輕鬆。

最後總結一下,回答這個問題:

不是世界喜歡以己度人,而是他們只能以己度人。


凡如此之人,皆有一重病,格局太低。

眼界小的只容得下自己。

簡言之,沒檔次。有檔次的人善養自己,韜光養晦,行止穩重,性情有靜氣之美,旨在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斷拓展自己的格局,而不是活在以己度人的虛妄里。


每個人都在度人度己,無非是智慧度,還是愚痴度。


請問不然用誰的想法呢?

因為他們只知道自己的想法呀,所以我們才需要學習修行,才需要換位思考,才需要不以本位為標準苛刻待人,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呀。


每個人生存在自己了解的意識世界中,所有的想法行為自然是以此為核心所展開的。


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子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不是什麼問題呀?世界太大,每個人想法又千變萬化,以已度人成本最小,由於都是人,都要吃穿住行,由於都是中國人,文化相同,邏輯一般都是目地合諧邏輯,已度人命中率很高呀,不過說句題外化,人說的和想的可能不同,想的和做的可能不同,以已度人一般指的是做,這種情況發生後,我會採取什麼辦法,然後看另外一個人採用什麼辦法,排除了信息和學識的差異你會發現有80%以上的符合率


任何個體最先關注和感受的都是自身,潛在的意識里優先考慮自身的相關利益,由此映射而來,總是以自身來映射外部世界。


因為就只有這個選擇啊,不愛讀書不愛思考的始終是大部分,讓他們不以己度人要以理度人他們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而是做不到


不是世界,是人。

不是每個人,是有些人。

也不是每個人從頭到尾,有些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有些人變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

以己度人是智商低的標誌性行為。如果是二十歲以下的年輕人,人是需要時間成長的,要寬容;如果是三十歲以上的人並且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甚至有些人還把所有的力氣用在了自我辯解上,判定智商低,是個智障,無須理會。

直接原因:信息不足,心胸不廣,不想思考,邏輯思維能力差等。

ps 在這種問題上搗糨糊並且含義不明的人,是看起來聰明的蠢蛋。你逼問一下他們,掀開來都是草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