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半孩子,在幼兒園不說話,老師提問也不用語言回答,只是點頭搖頭。也不主動和小朋友說話玩耍。上幼兒園半年。對幼兒園的活動沒有興趣。喝水,小便,換衣服這樣事都要老師告訴一步才做一步。吃飯要老師喂。回家以後能把幼兒園學到的兒歌背誦一遍,能複述幼兒園發生的事。在家長提示下會和小朋友打招呼。能和父母玩耍,聽得懂指令。和在幼兒園的表現完全兩樣。這是自閉症 孤獨症 阿斯伯格嗎?還是其他什麼問題


在家是不是能說呢?小朋友在家和在外表現不一樣,在外面不和人交流,這可能是小朋友在和外人交流的時候心裡有壓力,父母們不要強迫他們和外人交流,要讓小朋友放鬆心態,漸漸引導小朋友學會交流。

選擇性緘默症的早期診斷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越早干預選擇性緘默症,效果也好,總體預後也更好。如果孩子保持緘默多年,他們對外界的這種反應就會形成習慣。換而言,選擇性緘默症就變成孩子一個很難去打破的習慣,所以從小要注意孩子和外界的交流,多和同齡的夥伴玩耍,鼓勵小朋友和外人說話,學慣用語言溝通的技巧。

而且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焦慮障礙,如果不治療,那麼將會對他們學習、社交、情緒等多方面的發展造成不良影響,人是社會性動物,需要溝通。

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一般在3至8歲。但是,這些孩子一般在嬰幼兒時期已經在社交場合表現出了嚴重的焦慮。父母可能能夠注意到他們的孩子在外不願意和別人講話,或者有一種他們的孩子很害羞的感覺,有些父母會認為小朋友比較內向,內向沒什麼,內向的小朋友也會和班裡的小朋友溝通。

選擇性緘默症通常到孩子進入學校、幼兒園,才被家長注意到。因為孩子進入了學校,就會被要求去社交、去表演、去講話。這時候,選擇性緘默症開始明顯地表現出來。老師通常最早發現孩子的這個問題,然後會和家長說,你們的孩子不願意和其他孩子溝通。但是,這種情況也容易和其他的正常行為所混淆,因為大部分的孩子剛進入學校都會表現出一段時間的分離焦慮。然而,當緘默持續超過一個月了,父母就需要尋求醫生的幫助了。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Ⅳ),以下是選擇性緘默症的診斷標準:

兒童在特定場合不說話,比如學校但是,在其他的讓孩子感覺舒服安全的場合能夠正常說話,一般都是在家裡。

兒童的不言語影響到了他們學習能力、社交能力的發展緘默持續超過一個月。緘默不是因為其他的溝通障礙,比如口吃,也不是因為其他的病症,比如自閉症。

如何治療選擇性緘默症?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降低孩子的焦慮,增加自信心和自尊,而不是一味地強調讓孩子開口說話。

所有對於孩子開口說話的期許在降低孩子焦慮之前都是不被需要的。直到孩子的焦慮感下降,自信心增加時,才應該開始慢慢地讓孩子講話。因為孩子的獨特性,每一個緘默症孩子的治療方案都是獨一無二的,為孩子所定製的。

治療通常會是以下幾種方式的結合:

01行為干預

陽性強化法和脫敏療法等其他行為干預的方法是最基礎的行為療法。一步一步帶孩子去體驗那些沒有威脅性的使他們感到安全舒適的社會環境是最好的方式。這樣孩子不會感到恐懼,會慢慢感到放鬆。

02心理療法

遊戲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其他心理干預措施都是有效的手段。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不要讓孩子感到焦慮。面對緘默症孩子,非威脅性手段是最重要的,因為這些孩子容易感到恐懼害怕。所以,他們治療的關注點應該放在幫助孩子去識別自己的恐懼,去理解自己的恐懼並去嘗試釋放自己的壓力。告訴孩子這可能是人人都有的現象,開始和人交往的時候都會有害怕的心理,熟悉了解了就好了。

03認知行為治療(CBT)

認知行為治療旨在通過將焦慮、擔憂等情緒調整為積極情緒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大部分緘默症孩子害怕其他人聽到他們的聲音,害怕被提問他們為什麼不說話,害怕被要求去說話。因此,CBT會關注孩子積極信念的建立和自信心的培養。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讓孩子在說話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感。

04增強自尊

父母需要去關注孩子的閃光點。比如,孩子的藝術細胞很好的話,那麼就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去展示孩子的作品!給孩子開個小展覽,邀請家人、朋友、鄰居一起來看,這樣就可以給孩子機會去介紹自己的作品了。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還可以促進孩子的溝通。

家是放鬆心情的地方,讓孩子在家中和人交往,孩子的心態會放鬆。

05社交訓練

社交對於孩子來說是必需的。可以給孩子安排固定的遊戲時間,並且邀請他的同學或者其他熟悉的人一起參與。這個的目標是讓孩子在和熟悉的小夥伴玩耍時感到放鬆,此時孩子有可能就會開始說話。大多數孩子都是喧雜在自己家裡和小夥伴聊天。當孩子可以做到放鬆地和一個小夥伴交流,那麼就可以適時加入另外的小夥伴。當孩子可以在這個小群體里放鬆地聊天時,那麼他們就有希望能在學校里也順利地與人溝通。

有時候小朋友其實是不知道怎麼做,父母要給予適當的引導。

06融入學校、幼兒園

家長需要讓學校的老師和員工認識到選擇性緘默症。老師需要知道孩子不講話並不是因為有缺陷或者愚笨,他們僅僅是不能說話。老師也不能夠去逼迫孩子一定要開口說話。因此,我們鼓勵老師先使用一些非語言溝通來和孩子交流。老師也需要參與到孩子的治療方案里,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到孩子。

07家庭參與和父母支持

家長的支持和理解對於孩子是至關重要的。除了父母,其他家庭成員也需要參與到治療當中。父母不應該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和期許去逼迫孩子一定要開口說話。他們應該傳遞給孩子的是,他們可以理解孩子「害怕」講話,以及他們會陪伴孩子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在孩子獲得進步時,父母應該給予適時的鼓勵和表揚;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也應該提供支持和幫助。

他們需要感受到父母是陪伴著他們的,是在支持著他們的。這需要父母多花時間和孩子進行有效的親子交流,讓孩子願意對他們打開心扉。

08家長要克服害羞心理

要讓孩子在大眾面前不害羞,家長的心態非常重要,在訓練過程中,家長放鬆的心態,樂觀的態度,能夠激發出孩子的自信心。


根據這個描述無法判斷。自閉症孩子的診斷標準基於1)溝通交流障礙;2)社交障礙;3)重複刻板或限制性行為。自閉症可能會伴隨有語言發育遲緩,不管是自閉症還是語言遲緩,家長都應該儘早干預。

孩子早期有哪些自閉症的表現呢?

1. 缺乏眼神交流

自閉症兒童早期的表現可以是眼神交流的困難,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不能進行眼神交流。例如:

· 缺乏與其他孩子進行眼神交流的社交動機

· 很難同時關注口語的交流和他人的眼睛

· 眼神交流帶來非常強烈和有壓力的感官體驗

有時候眼神交流的障礙也表現在共同注意力的缺乏,比如對某人或某個物品,很難與成人一起同時注意。

2. 很少咿呀學語

嬰兒在會說完整的字前,就能發出聲音。他們會通過咿呀學語練習。患有自閉症的嬰兒可能缺乏語言,說話緩慢,或者在某個發育時間之後突然停止說話。

3. 無法理解或使用手勢

當成人指向某個事物時,自閉症的孩子不能解讀手勢的意思,無法跟著手勢的方向關注事物。他們也可能出現無法用手勢表達或者交流的情況。

在兒童16個月的時候,一般就會使用上十種手勢。比如:

· 拿著一件東西還給別人

· 對不想要的東西搖頭表示不

· 想被人撿起就舉起胳膊

孩子觀察別人的手勢,然後自己動手學習模仿。儘管這些行為看起來是基本的,但實際上是非常複雜的,代表了孩子與其他人溝通的意願。

4. 缺乏分享意願

為了與他人建立聯繫,主動互動是孩子通常會表現出的。如果一個孩子不尋求互動,或者在與他人玩耍時很少有感情交流,這也是自閉症的信號。

有時候並不是他們不想分享,而是他們表達快樂的方式和我們期望的可能有所不同。

5. 重複刻板行為

研究發現,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平均大約有6種重複刻板行為,而沒有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兒童只有1或2種此類行為。這類行為可能的表現是:

· 興奮時揮動雙手

· 前後左右搖晃身體

· 原地轉圈

· 反覆上下樓梯

· 踮腳尖走路

有時候這些行為是為了滿足感官上的自我刺激。

6. 狹隘興趣

自閉症的孩子對物品和玩具比人更感興趣,比如:

· 著迷於旋轉物體或燈光

· 迷戀於看電視廣告

· 執迷於排列玩具

· 專門聽單調的聲音

7. 缺乏模仿能力

嬰幼兒喜歡模仿別人的動作,無論是通過面部動作、聲音,還是揮手、鼓掌或做出其他類似的手勢。

自閉症的孩子很少會模仿他人的面部動作或手勢,也很少模仿使用物體。

8. 沒有呼名反應

通常,嬰兒會對自己的名字做出反應,把注意力轉向向他們呼喊的人。自閉症的孩子通常聽不到別人叫他們的名字;只有大約20%的時候,自閉症的嬰兒會轉過頭去看叫他們的人。

自閉症的孩子通常會有選擇地對聲音做出反應,例如,他們可能不會對父母叫他們的名字做出反應,但他們可能會突然對打開的電視有反應。通常,父母會錯誤地懷疑他們的孩子有聽力問題。

及早干預是非常必要的,有任何家庭干預的問題可以聯繫我。


自閉症也叫孤獨症,作為一種先天性的神經性發展障礙對兒童發展有終生性的持續性影響,主要以社會交往、溝通障礙和重複局限的興趣行為為特徵。

孤獨症孩子可能表現出來的癥狀:

A、迴避目光接觸,不看人眼睛,與人無主動對視;

B、對人的聲音或外界環境缺乏興趣和反應,不願與人貼近;

C、經常一個人玩耍,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夥伴關係;

D、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

E、言語形式及內容異常,常常存在模仿言語、刻板重複言語,語法結構、人稱代詞常用錯,語調、語速、節律、重音等也存在異常;或者語言言語發展不同程度的遲緩或者障礙;

F、言語運用能力受損,例如雖然會背兒歌、背廣告詞,但卻很少用言語進行交流,且不會提出話題、維持話題或僅靠刻板重複的短語進行交談,糾纏於同一話題;

G、對一般兒童所喜愛的玩具和遊戲缺乏興趣,而對一些通常不作為玩具物品卻特別感興趣,如車輪、瓶蓋等圓的可旋轉的東西;經常會沉迷於單一的興趣,玩具,活動,事物等。

H、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長時間內只吃少數幾種食物等;

I、常會出現刻板重複的動作和奇特怪異的行為,如:重複蹦跳、將手放在眼前凝視、撲動或用腳尖走路等;

J、常常不能接受變化,或者對變化的應對困難,需要有固定的計劃安排。


總體表現不能斷定是不是自閉症,看上去更像是比較敏感怯懦。不知道孩子有沒有問題行為,比如在課堂上明顯遊離於集體活動之外,想逛哪就逛哪,獨自反覆琢磨凳子、牆壁上的洞洞、地板上的斑點……等等。不放心就去正規醫院檢查一下。


怎麼發現孩子可能患有自閉症(孤獨症)

1.時間:多數自閉症孩子起病於3歲前!

2.行為交流:不與家長眼睛對視,缺少眼神交流;對親密的呼喚缺少回應,孩子被擁抱時身體執拗反抗;稍大一點時發現孩子對陌生人恐懼,不願和其它兒童玩耍,對親人不產生依戀等。

3.語言交流:很多患兒語言發育很晚,2歲時都不主動講話。有時候只是哼哼唧唧、自言自語,多數時候以哭或者尖叫表示他們的不舒服或需要。

4.興趣狹窄:大多數孤獨症孩子過度關注或痴迷於非生命物體如紙盒、遙控器等,同時,他們還會刻板做事,如日常生活規則發生變化,則會煩躁不安,出現拍打、撞頭、咬指甲等。

以上建議僅供家長參考,目前國內能準確診斷是否為自閉症的只有也只能有專業的醫生,所以建議家長還是帶孩子去當地的醫院進行專業準確的診斷。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