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在異國碩士的期間感覺實在沒辦法心安理得的花著爸媽的錢。雖然也有很多人說,專心讀書就是最好的回報,但是這份想要靠自己賺錢減輕父母經濟壓力和自己心理壓力的心情,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所以想問問前輩們,在外留學的時候都是怎麼賺錢的?感謝回答~(′?? `?


這個在不同國家會有一些差別,而且由於個人課程安排不同也會有所差異,畢竟還是要首先保證能夠有充足的學習時間之外的時間再去做一些兼職。

說一下美國留學生打工方式:

對去到美國的留學生,在上學期間,學校一般會允許每周20個小時的打工時間,相當於parttime job, TA, RA都是如此。20個小時是上限。但是最好不要超過25個小時。

這個20個小時的時薪一般是10美金左右,主要工作的地方時學校的食堂,圖書館,公寓,以及不同院系的實驗室,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打雜。相對來說工作輕鬆,而且對口語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另外如果到食堂打工,還可以順便解決伙食問題,一舉兩得。


我我我,關注這個問題好幾天了,今天忽然想起來,決定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我和你的想法一模一樣,因為大三就出國交流過了,身邊很多朋友本科畢業就賺了錢,而我還要繼續讀碩,真的無法心安理得。所以在讀碩期間,我曾經為某公眾號定期翻譯、撰寫文章(千字只有70塊),給某翻譯平台定期翻譯合同(八千字/1000元),給當地某電影公司作中/西/英翻譯,該公司曾聯合出品過《侏羅紀世界》,卻惡意剋扣了我的翻譯費,期間也沒經歷什麼辛苦,卻耽誤了不少複習的功夫。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額外打工了呢?應該是從我掛了一門科開始的。雖然後來補考過了,但是給我的人生觀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為我從來沒有這樣掛科過,而且一旦掛科,就面臨著雙倍的課時費,我打工賺來的錢與之相比,簡直是杯水車薪。

後來我就老老實實專註於學業了,雖然已經有些晚了。最後畢業論文得了7分,就這麼浮皮潦草地畢業了。

後來我想申博,但是我沒有把握申到很好的博,因為碩士成績並不優異。為了彌補這一年的倉促,我甚至想再讀一個碩士。

我身邊有半工半讀,最後依舊以優異的成績畢業的,但是如果你本身的專業非常難的話,建議還是專註學業。我是學外國語言學+文學的,幾乎全班的中國同學都在本科取得了C1,你稍不努力,就成了那個拖後腿的同學。

現在我畢業整一年了,年薪三十多萬左右,完全可以補償父母供我讀碩的費用。我終於明白爸媽總說,不用想著怎麼打工,讀好本專業,再掌握些其他技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家境不是很困難,且有繼續深造的想法的話,建議還是先以讀書為主,掙錢的日子在後面呢,不要堵死了學術的路

如果家境實在困難,抑或是只想拿碩士畢業證書而已,那可以適當打工,但是要注意平衡學業和兼職在生活中的比重,畢竟如果父母是想讓你打工的話,斷然不會讓你出國留學。

未來的路還長,一起加油呀!


這個需要看你學校的課程設置,比如我留學時候的課程設置非常緊密。每周集中三天上課,休息四天,我就有比較多的時間去兼職。其次,還得結合你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畢業難度,如果是因為兼職而耽誤了畢業,就本末倒置了。

我做過的兼職與身邊朋友做過的兼職大概有這幾類:

1、房產銷售 2、中文教師 3、培訓機構 4、奢侈品導購

發佈於 2019-10-21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英國萊斯特校友會英國萊斯特校友會微信公眾號:英國萊斯特大學校友會

分享個校友案例:

上午上課,中午去中餐館打工,下午接著上課,下課早就去商場打工,然後晚餐時間在中餐館打工,然後再騎車到鄰鎮的一個外賣店繼續打工到晚上十一二點

周末節假日全用來打工,不出去玩

一年反正把學費生活費住宿費都掙出來了


分享個校友案例:

上午上課,中午去中餐館打工,下午接著上課,下課早就去商場打工,然後晚餐時間在中餐館打工,然後再騎車到鄰鎮的一個外賣店繼續打工到晚上十一二點

周末節假日全用來打工,不出去玩

一年反正把學費生活費住宿費都掙出來了


不好意思我的生活費不是全部靠自己賺的。

能靠打工搞定全部生活費的,鳳毛麟角。

當時坐標紐西蘭,只見過本科掛科重修的和成績不合格拿不到碩士學位的,那位拿了diploma就拜拜了的同學甚至並不打工。

以為大家讓你以學業為重是嚇唬你的嗎??

真心疼爹媽的錢,第一步絕對是保證學業。

我當時是每周兩天有課。課餘打三天工,餘下兩天寫作業。就算工時再多一些,薪水覆蓋生活費也是不可能的,除非每天只吃土豆。

如果你是學霸,根本不需要花什麼時間在論文上,那請無視這個回答就好。

題主沒說自己在哪個國家,各國對留學生打工的政策不一樣,不同國家的碩士課程也會有差別,以後提問不要以一個「異國」概括地球各處。


賺的永遠沒有花的多,再加上有打工限制之類的。

開源很重要,但是節流更重要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