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初三因為個人原因和略好的家庭條件(和當地人均收入和同學之間對比好很多)就從公立校轉到私立學校了,也聯繫幾個初中的好朋友。現在高二了學IB,每天被學科任務,IA論文,標化成績,各種比賽圍繞著脫不開身,真的忙到沒有動力。但是有時候刷pyq經常能看到那麼以前同學不是自拍配非主流語錄就是各種club夜夜笙歌而且多數都是社會青年(特指不怎麼好好學習甚至沒有學習概念的還經常進出未成年禁止場所的高中初中生)。以前總覺得在國際學校 很多一部分 的都是有錢混日子的,那些公立學校的學生都是認真為了改變,可現實狀況截然不同。很現實的講我的很多朋友家庭經濟狀況和學習條件跟我差的真的很遠,但是每天卻過的比我都舒服(比較費解)。內心總覺得他們這樣一事無成大概率不會有好的未來,真的是這樣嗎?

PS:1,因為父母學歷比較高所以家裡很關注我的學習我也比較努力2,以前的同學都是一起從公立初中畢業, 在私立校也有很多每天肉眼可見的混日子的同學。3,如果以生活費比例作為經濟狀況的參考基準大概是我比同學1:10甚至1:20。


家裡給你找活

肯老

自己打工混,有上進心的就熬日子,找機會,多接觸一些其它的東西。為自己的前程努力。

開直播,做網紅,沒有團隊,憑藉實力的話,有些難。

電競(長大應該是18歲了吧!)

我想不到了。(嗯,犯罪算嗎?)


還是好好讀書吧,不管如何怎樣,有個好的拿的出手的文憑,找什麼工作都會有選擇性。即便不喜歡可以辭職,另找

反之,為了生存,生活會很辛苦。

為了最基本的溫飽而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連辭職都不敢。

讀書是大部分人跨越階層,實現自身人生價值觀的最顯著跳板。而且讀書有益無害,何樂而不為呢?

人一旦到達某種階層,精神面貌和社會地位也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呈現出一副不卑不亢的姿態。即便老去也是優雅從容不迫。

人,始終要牢記: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你強的時候,會發現好人很多。

這些和你所處的環境,身份,地位都有緊密聯繫。

還是好好腳踏實地讀書吧!

這是不費摧毀之力就能實現的最基本願望。


搬磚 不可能!!!

360行行行出狀元,很多大老闆沒有任何文憑,大學生碩士生都是替他們在打工。

現在這個社會文憑是敲門磚,只能代表有時候你可能比別人先一步找到工作。

如果條件允許還是希望能多讀書,不為別的,就為自己多一條出路!


繼承家產。

看你爸媽願不願理你嘍。


這個說不準,行行出狀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