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在寵物公園看到一坨深褐色,球狀,散發臭味,半纖維裝鬆軟的物體

(場景一)如果你想思考事物的本質。你要經歷如下步驟,

1、提出問題:這是啥?

2、做出假設:可能是電影道具、可能是腐壞的食物,可能是Dogdo,可能是。。。

3、驗證假設:通過推理,通過地理位置排除電影道具。通過採訪鄰里排除是腐壞的食物。通過附近的狗推斷大概率是DogDo。

4、得到結論:這是一個DogDo。

5、反思:不對,我沒有看到視頻,不能100%缺認,我要去找監控錄像。

(場景二)如果路過一個大媽:狗屎

眼見為虛,是小概率事件。眼見為實,是一種有效節省時間的方法。


從互聯網時代開始

人的本性是懶惰的,所以才有了淘寶,快遞,外賣等等。

大腦也是如此,能得到的信息,就不會去思考,因為思考是要動用腦細胞的。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在互聯網時代以前,我們是如何獲取信息的?

首先我們是主動的,先有了問題,想去解決時,我們會通過二種途徑:一是請教別人,二是書籍。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是主動的,就會辨別信息是否是正確的。

我們再想想,互聯網時代又是怎樣的?

PC時代,搜索網頁,博客,人人網的出現,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微信,公眾號,頭條,知乎,抖音等app的出現。

信息轉為主動了,大腦是被動的。

每天一睜眼,打開手機的那刻,就有萬千信息鋪面而來。也就是信息爆炸。

大腦是來不及思考的,大腦的另一個特點,喜歡快,刺激。不斷的接受新的實物,大腦就越刺激,越開心。

這和移動互聯網的特性完美結合了,各類APP推出了智能推送,你喜歡什麼我就推給你什麼。

漸漸地,大腦就不主動思考了......

無法辨別真假時,就會簡單的相信為真。

那如何改變?

很簡單,便被動為主動。

有選擇性的獲取信息,遇到問題,先思考再行動。

道理很簡單,難得是行動,從做的那一刻開始,成功就已經不遠了!


我是李內Renee,十年營銷職場人。

懂營銷,懂職場,帶你營銷自我,玩轉職場。公眾號:遇見Renee

歡迎關注 @李內Renee


因為沒有這個能力,

沒有人教會他這樣做,

沒有人告訴他可以做,

在他的生活里沒有這個選項和要求,也不在乎為什麼。

相信眼中所見相對簡單且符合潮流,

也可以毫無成本的發泄自己的情緒,

總是選擇性的為自己的思維做理論和案例支撐,

即使離譜的可怕。


謝邀

從視覺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一波~~


人們獲取外界信息,觀察認識世界,主要依賴眼睛。

先看幾張圖片,猜一下這是什麼東西:

不要偷偷看大圖!說的就是你!

好吧好吧,你可以看啦:

為啥會看錯呢?

換句話說,你是什麼時候放棄思考問題的

自然是當你產生心理暗示的時候

心理暗示會讓你大概率相信你所看到的東西

視覺性的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最常見不過了,比如

1,打哈欠

如果你覺得有人在看你,你卻找不到視線的來源的時候,試著打幾個哈欠。如果有人真的在看你,他們也會打哈欠,因為打哈欠具有高度的傳染性。

觀眾:我為什麼要打哈欠???

2,點頭

如果你想讓別人同意你的觀點,那就在你說話的時候點頭。點頭會給對方造成一種心理暗示:「我說的是真的,相信我」,這樣會增加你的觀點的說服力。

然而什麼時候心理暗示會失效,你又會重新思考呢?

視覺錯位:

靈異事件嗎?
人身獸腿
狗頭人

HHH,為啥你不相信眼見為實了呢?

因為你的大腦想了一下,告訴你:這TM是假的!你在逗我嗎?

那什麼時候我們看見了,思維卻迷路了呢?

視覺欺騙:

向左轉還是向右轉?
柱子是方的還是圓的

當然還有更具有欺騙性的:

以上均為個人見解,歡迎大家來討論呦~~

以上圖片及視頻來源於網路,侵刪。

碼字不易,喜歡的伸出小手點個贊呦~

關注

@老劍

不錯過我的每一個回答


當本質與喜好產生矛盾時,人們往往選擇支持喜好。願意為本質放棄喜好的人不多,懂得把本質變成喜好的人更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