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方面,Alienware m17 R3的正面有一個顯著的外星人Logo,支持RGB色彩調整,下方有幾何圖形拼成的數字17,代表了機器的型號。

外星人的散熱「大屁股」邊緣被環形RGB呼吸燈帶包圍,出風口為蜂巢式設計。

Alienware m17 R3的屏幕面採用了窄邊框設計,Alienware的英文Logo位於屏幕下方。

開機鍵位是位於鍵盤面右上角的外星人圖形化Logo,顏色可變。Alienware m17 R3的鍵盤設計比較標準,擁有完整數字小鍵盤區域。

Alienware m17 R3上各個部位的RGB效果,都可以通過內置的Alienware Control Center,簡稱AWCC中的AlienFX進行色彩及亮滅節奏的調節。

外觀設計上,Alienware m17 R3具有較高的識別度,整體風格與自家大哥Alienware 51m類似,但在厚度和重量上相比Alienware 51m有所降低。

Alienware m17 R3整機前端最薄處可以達到宣稱的16.9mm,實際測量顯示其中部厚度為22.6mm。結合2.8Kg的裸機重量,算是一台17寸遊戲本。

全新ALIENWARE m17 17.3英寸遊戲本R3(外星人)

配置方面,我們手上這台Alienware m17 R3搭載的CPU為Intel的i7-10750H,是一顆規格為6核12線程標壓處理器,顯卡是英偉達的RTX2060滿血版。在配置上,Alienware m17沒有搭載8核的i7-10875H是一個遺憾。

測試機的屏幕是一塊17寸144Hz的高刷新率屏幕,實測sRGB色域覆蓋為95.3%,最大亮度為339nit。

在未校色的情況下,Alienware m17的屏幕在sRGB中的平均ΔE為0.69,最大ΔE為3.68,是一塊標準的好屏幕。內存規格為雙通道16G DDR4 2666MHz,頻率稍低。

硬碟來自東芝,512G容量,實測高負載讀寫沒有明顯掉速,是一塊標準的好固態。

【散熱與性能】

測試環境溫度為25度,Alienware m17 R3單烤測試採用了AIDA64的FPU,雙烤測試採用了AIDA64的FPU+上Furmark。

全速模式下,單烤CPU初始功耗短暫維持在70W附近,一段時間後緩慢下降,最終穩定在58W,頻率3.38GHz,溫度100度。

雙烤35分鐘過後,CPU功耗維持在37W,溫度100度,顯卡功耗則維持在115W,溫度77度。此時人位風扇噪音約為53.6分貝,整機功耗230W。

表面溫度方面,雙烤時Alienware m17 R3的表面溫度如圖,可以看到,WASD鍵溫度為38.2度,有一定的熱感。腕托部分溫熱,溫度在32.9度。最高溫度出現在整機轉軸附近,溫度約56.8度。

散熱方面,在全速模式下Alienware m17 R3的核心溫度還是比較高的,不過可以通過其內置的Fusion性能控制軟體進行調節,如果不喜歡已經設定好的性能模式,也可以手動進行配置。

Alienware m17 R3這五種模式下的性能釋放和風扇噪音,測試結果如下:

  • 靜音模式下CPU功耗25W 顯卡功耗90W 人位噪音44.3分貝。
  • 冷卻模式下CPU功耗25W 顯卡功耗105W 人位噪音45.9分貝。
  • 均衡模式下CPU功耗26W 顯卡功耗113W 人位噪音50.4分貝。
  • 全速模式下CPU功耗37W 顯卡功耗115W 人位噪音53.6分貝。

Alienware m17 R3的散熱表現在17寸遊戲本里有些差強人意,不過在雙滿載的情況下會優先選擇保證顯卡的性能,這個邏輯對於遊戲本來說是正確的。

遊戲實測方面,我們一共測試了五款遊戲分別是賽博朋克2077,絕地求生,荒野大鏢客,以及英雄聯盟。解析度均為1080P解析度,全速模式下進行。

英雄聯盟依然是目前熱度最高的MOBA競技網遊,特效設置調至最高。

最低幀數133幀,最高幀數190幀,平均幀數160幀,在遊戲里可以保證非常流暢的運行。

古墓麗影目前熱度比較高的3A大作,劇情探索類遊戲。

特效如圖所示運行自帶的BenchMark測試,平均幀數為83幀,基本上可以保證流暢運行。

荒野大鏢客是一個開放世界類的3A級大作,同樣屬於劇情探索類。特效如圖所示運行自帶的BenchMark測試,平均幀數為81幀,基本上可以保證流暢運行。

絕地求生是一款熱度很高的大型遊戲,經常影響墨魚測機器。

絕地求生-大逃殺遊戲幀數最低82,最高161,平均117幀,可以保證非常流暢的遊戲體驗。

可以看出無論是LOL和DATA2這種小型遊戲,還是像古墓麗影和賽博朋克2077這樣的3A大作,解鎖至115W的RTX2060可以保證比較流暢的運行,同時也可以達到不錯的畫質。

對比方面選擇了目前手中2060MQ(90W)的筆記本電腦,可以看到除了玄學優化的英雄聯盟以外,其它遊戲還是有較為明顯的幀數提升。

生產力測試方面,Alienware m17 R3在PR 2020版本中取得了硬體加速2分08秒,軟體解碼6分09秒的成績,在同配置機型中屬於不錯的水準。

【總結】

Alienware m17 R3是一款具有極強設計感的遊戲本,無論是外觀上的RGB燈條還是閃閃發光的外星人Logo,都讓整台筆記本電腦具有較高的識別度。

雖然Alienware高昂的售價會讓大部分人望而卻步,但是兩年的意外免費維修對於目標消費者來說會免去很多麻煩。

如果你預算極為充足,打算買一台具有較高識別度且售後極佳的遊戲本,那麼外星人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目前正處於顯卡更新換代的時期,目前沒有剛需的人群建議等更新。

預計30系顯卡的Alienware遊戲本也會很快到來,屆時,搭載了30系顯卡的Alienware無論是在遊戲幀數還是能耗比方面均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


目錄

顏值是第一生產力

性能在線

4K OLED UHD屏幕吸睛

輕薄機身

其他配置也相當出色

總結

大前提:這是一款不差錢的主兒買的筆記本

遊戲本的邊際效應越來越明顯,遊戲本市場很難再向上發展。想要繼續發展,就需要賦予遊戲本第二使命,目前來看,最好的方向就是:創作本。因此外星人Alienware m15 2020款就是這樣一個定位的筆記本:一款不僅僅是遊戲本的筆記本。

外星人Alienware m15 15.6英寸輕薄遊戲本(十代i7 RTX2京東¥ 23446.00去購買?

顏值是第一生產力

筆記本最重要的是性能?我覺得不是,最重要的是顏值,尤其是不差錢的情況下買筆記本,肯定要買一台能裝X、吸睛的本子啊,外星人m14滿足你:LOGO發光、底部發光、鍵盤發光,能發光的都給你安排燈光,還可以定製各種燈效。

當然,它的外觀設計也非常的炫酷,很有未來感:

性能在線

遊戲本嘛,還是要看性能,外觀再炫酷,性能不夠,打遊戲確實不爽。m15搭載10代酷睿處理器(6核i7,稍微有點拉胯,不是875H),配上滿血115W的RTX2060,甚至可選2070、2070S。得益於雙風扇、雙進氣口、排氣口以及4熱管設計,m15能夠提供非常穩定的散熱表現,在如此散熱表現下,性能在線,能夠滿足遊戲需求。

4K OLED UHD屏幕吸睛

如果僅僅是遊戲本,那麼1080P的屏幕足夠了,但是這樣的性能,不做設計、渲染可惜了。所以m15配上了一塊專業的顯示屏,這樣除了遊戲,還能滿足專業的圖形處理需求。這是一塊4K解析度,支持HDR500,1ms響應速度以及100%P3廣色域的OLED屏幕,亮度為400nits。一塊能夠比肩頂級設計本屏幕的好屏。

輕薄機身

雖然遊戲本輕薄機身的意義不大,但是更薄的機身從視覺上來看,更高級,否則看上去就跟一個大板磚似的,毫無美感。m15僅17.9mm的厚度,和普通的15.6寸輕薄差不多的厚度。

其他配置也相當出色

支持USB-C充電、86Wh電池、E3000無線網卡、精準式觸控板、4揚聲器、性能調節等

總結

這是一台可以當創作本的高級遊戲本。

現在創作本的市場是向上發展的,非常多的設計師、動畫師需要一台性能出色、屏幕素質優秀、不那麼笨重的筆記本當做主力本。

外星人Alienware m15 15.6英寸輕薄遊戲本電腦京東¥ 19999.00去購買?

對品牌方而言,重新開闢一個筆記本太難了,品牌認知、市場推廣都需要重新規劃,不如直接將遊戲本升級為創意、遊戲二合一的本子,比如這款外星人Alienware m15 2020款:出色的性能可以用來打遊戲,而當需要創意工作時,可以使用這塊4K廣色域OLED來完成工作,簡直一舉兩得。


我認為,戴爾外星人m17 R3的誕生,是為了同時滿足符合廣大遊戲發燒友的兩種互相矛盾的需求,即高性能需求和輕薄需求。

高性能需求很好理解,現在遊戲畫質越來越好,玩家對遊戲解析度和幀數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是近幾年高刷新屏幕的普及,極大幅度地增加了用戶對硬體性能的需求。

輕薄需求在近幾年也備受重視。筆記本的輕薄性不僅僅涉及到便攜性,也和外觀顏值有所關聯。厚得像搬磚一樣的本子很難讓人把它和「美感」一詞相聯繫。

顯然,這兩種需求本身是矛盾的:高性能的筆記本往往很厚,而輕薄的本子往往性能孱弱。目前市面上極少有一款產品能夠同時滿足兩種矛盾的需求。而戴17 R3就是一個在保持超高性能的前提下還能實現相對輕薄的產品。

一,m17 R3是一款輕薄的遊戲筆記本

作為一款17吋高配遊戲本,它的重量為2.1kg,最薄處只有16.9mm,最厚處22mm,是外星人有史以來最薄的一款遊戲筆記本。

外星人Alienware m17 2020版 英特爾酷睿i7 RTX2070京東¥ 20988.00去購買?

也有尺寸更小的版本,叫做m15

外星人Alienware m15 2020版 15.6英寸I7 RTX2070京東¥ 19988.00去購買?

外星人Alienware m15 英特爾酷睿i7 2020版 I7 RTX2060京東¥ 15988.00去購買?

輕薄往往伴隨著高顏值,m17 R3就極具設計美感,處處體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未來科技感。別說是我這種電腦愛好者,就連我那不懂電腦的表妹,也認為m17 R3的顏值別具一格,可謂是匠心獨運。

美感來自用心和用料。

首先,為了降低重量,m17 R3的A面和C面用的都是鎂合金材料,這種材料的優勢是質量較輕且韌性好不易損壞,缺點是成本較高。

D面材質和A面不同,用的是衝壓鋁。

顏色目前有月球暗面 (黑色)和星辰 (白色)可選。個人覺得白色更好看!

搭載單鍵變色鍵盤,1.7mm鍵程,全鍵無沖,可通過AlienFX調節鍵盤燈效。

邊緣做工也比較精緻,還加了一層橡膠(下圖左側),大概是用於保護屏幕。

介面非常豐富,連MicroSD介面都有了。此外,顯示介面有DP1.4,方便外接遊戲顯示器。還有雷電3介面,看來是為顯卡拓展塢準備的,但是m17 R3已經有2080Super MQ了,還需要外接顯卡嗎?

二,m17 R3也是一款高性能遊戲筆記本

m17 R3目前有多個版本可選,CPU有6核12線程的I7 10750H和8核16線程的10980HK(可超頻)兩種,這次直接沒有I5版本,定位很明確,就是只做高端。

中國發售的m17 R3顯卡是GTX1660ti、RTX2060、RTX2070Super MP以及RTX2080Super MP四種。美國版多一個低端顯卡RX 5500M可選,不過意義不大。

屏幕目前有1080P 144hz高刷屏,4K 60hz高分屏和1080P 300HZ超高刷新屏三種。

此外,還有不同容量的固態硬碟和內存可以選。

不過,硬體配置再好,實際性能還得看功耗限制。功耗限制太緊的話,再好的GPU和CPU也難以發揮。現在就來看看m17 R3的實際表現吧。

2.1 功耗限制

從外媒做的外星人m17 R3對比知名友商的競品「某 17」(二者都取最高配版本)測評中可以看到,

(原視頻中有個地方標錯了,把GPU寫成了CPU,我稍微改了一下)

m17 R3給CPU的最大功耗是100W;雙烤時,給到GPU的功耗為150W,而CPU功耗可以維持45W。與之對比的某17則是CPU最多給55W,而雙烤時GPU90W,CPU依然保持55W。

二者的差距非常明顯。m17 R3在GPU負載較低的時候給CPU更加寬鬆的功耗限制,而在大型遊戲時讓CPU為GPU讓路。

這種設計使得m17 R3這款高端遊戲筆記本也能夠作為生產力工具使用,100W的CPU使得它能在渲染剪輯應用有較好的表現。

為了滿足高功耗下的穩定性,這次供電也給的非常良心,GPU部分直接給了12相供電,而CPU則是6相。

2.2 GPU性能和遊戲表現

m17 R3的3Dmark Time Spy(TS) 跑分如下,

注意這裡顯示的是圖形分,衡量的是GPU性能,但是跑分過程中CPU也是幾乎滿載的。

m17 R3的TS圖形分為10009,遠高於某17的9358分,也大大超過前代M15 R2的8135元。作為參考,桌面端GPU2080S的跑分為11700分,而功耗在200W左右。m17 R3的2080S MP實現了相當於桌面端2080S 85%的性能,而功耗只有後者的一半,這個成績確實令我吃驚。

在實際遊戲測試中,m17 R3和某17的表現如下:

(藍色為m17 R3,綠色為某17)

上圖中的四款遊戲,某17隻在2015年的巫師3中略勝m17 R3,在剩下的三款遊戲中,都略輸m17 R3。不過總體上可以認為二者的遊戲性能差距不大。

2.3 CPU性能和生產力表現

雖然遊戲性能差距較小,但是如果當做生產力工具來用的話,二者差異非常明顯。

在衡量CPU性能的CR20中,m17 R3表現如下:

m17 R3的CR20跑4350分,頻率維持4.2G,而某17為3599分,二者差距21%。作為參考,同為8核心16線程的桌面端CPU 10700K(4.7G)的成績大概是4800,和m17 R3的10980HK的跑分差距基本等同於頻率差距。

這個結果並不會令我感到意外,因為CR20測試不依賴於GPU,單純跑CPU的話m17 R3太佔便宜,畢竟它給CPU的功耗上限實在太高。而某17因為CPU功耗限制,在這項測試中吃了很大的虧。

用Handbrake測試視頻壓縮速度來反應CPU性能的話,也會得出相似的結果。注意,這個測試是數值越小代表CPU越快。

2.4 噪音和溫度控制

在注重使用體驗的當下,筆記本的溫度和靜音程度越發成為廣大硬體愛好者們關注的重點。下圖顯示了m17 R3在不同狀態下的噪音和溫度表現,

對於筆記本而言,尤其是這麼一款高配遊戲本,m17 R3的溫度表現可以算相當出色。這大概得歸功於新一代的CRO-TECH 3.0散熱架構。

這代散熱多了個均熱板,能夠幫助熱管更好地傳遞熱量,也能讓CPU表面溫度更加均勻。此外,風扇葉片從前代的53片升級為66片,熱管含銅量提高35%,且覆蓋面積增加了40%。

更好的供電和更高的功耗限制,搭配優秀的散熱,使得m17 R3具有一定的超頻潛力。用外星人的AWCC軟體可以實現簡單的超頻。

玩家可以根據監控到的實時溫度來設置不同的風扇轉速,讓筆記本在性能和溫度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還能通過AlienFX來調節信仰燈。

三,配置選擇

3.1 CPU顯卡選擇

m17 R3有多種配置可選,價格從14999元到44999元。

當然,越貴的配置越好。加錢黨必勝!

但是對於預算不是特別充裕的遊戲玩家而言,我個人認為性價比相對較高的是20999元的I7+2070+1T固態版本。

我的理念就是:預算不夠的情況下偏向於顯卡,稍微捨棄一點點CPU性能。

這款默認是300hz高刷屏,非常適合各種FPS遊戲,縱享絲滑。

配置為I7 2070,但是自帶的固態只有256G,可以買來後自己加裝1TB固態。不過這款不可以選擇4K高分屏。

3.2 高刷高分屏和屏幕選擇

m17 R3的屏幕有1080P 144hz,4K 60hz和1080P 300hz三種可選。

其中,1080P 144主打性價比,無需多言。

1080P 300hz的超高刷新屏可能是m17 R3最大的亮點,300hz的刷新率是連台式機的電競顯示器都很難達到的水平。此外,m17 R3的高刷屏是IPS屏而非TN,它有著99% sRGB覆蓋率,響應時間低至3ms。我猜面板大概是友達B173HAN05.1,原生亮度為300nit,100%sRGB,以及1000的對比度,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遊戲面板。

4K 60hz是OLED屏,擁有極為細膩的畫質和優秀的色域表現,4K版本能夠達到500nit亮度,並且擁有100% Adobe RGB色域。顯然,如此高的Adobe RGB色域,應該也是為了生產力考慮。

考慮到現在人對於護眼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m17 R3的屏幕就採用了Eyesafe物理防藍光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藍光。在提供沉浸式體驗同時也降低屏幕光線對眼睛的傷害。此外,m17 R3還有智能管理光譜分配技術,可以大幅減少色偏,提供更精準的色彩。

除了價格友好的1080P 144hz以外,4K 60hz和1080P 300hz的取捨可能會令部分玩家難以抉擇。

對此,我的看法是:

如果你是以3A大作為主的單機遊戲玩家,那4K 60hz版本非常適合。高解析度提供細膩的色彩,廣色域提供艷麗的畫面,二者的結合足以帶來一場「3A視覺盛宴」。此外,假如除了遊戲以外,你還有攝影、設計繪圖等需求,那4K 60hz屏真的是不二之選。

如果你是FPS遊戲愛好者,那更低響應時間更高刷新率的1080P 300hz屏更為合適。高刷新率提供絲滑流暢的手感,低響應時間提供較少的拖影,二者都是FPS電競遊戲的利器,可以實實在在提高電競水平。

當然,如果預算吃緊,必須要做出取捨的話,那隻能選擇性價比最高的1080P 144hz屏。

四,總結

m17 R3是一款性能非常強大的遊戲本,擁有兩款極為出色的屏幕和一個高性價比的屏幕可供選擇。因為有較好的散熱和寬鬆的CPU功耗以及多核心高頻率的CPU,m17 R3也非常適合做生產力工具。在強大的同時,m17 R3還很漂亮,具有一種未來科技的美感。

唯一的遺憾是目前還沒有2K 144hz的版本。


形象點說Alienware m15/m17 R3 2020版更類似Alienware m系列換裝「預言」設計後的一個中期改款,外觀及功能設計延續R2版的設計,也做了常規的配置升級(9代酷睿升級到10代酷睿),但針對R2版也在設計上做了一些優化調整。具體改動參考如下:

1. 機身厚度最厚處增加了2mm厚度(因為散熱升級),重量反倒變輕了;

2. 屏幕從R2的60、144Hz兩種可選變為144、300Hz跟4K屏幕三種可選;

3. CPU散熱升級,增加VC真空腔均熱板;

4. 顯卡從之前部分Max-Q變為全功耗版,這個比較重要;

5. 9代酷睿升級到10代酷睿,無線網卡也升級到支持WIFI6

1.為什麼選外星人Alienware (m15/m17) ?

關於這個問題也問了身邊實際購買Alienware的用戶,還有包含看了下Alienware m15/m17 R3的一些用戶評價,最影響他們消費決策的兩個因素,就是外觀設計風格(識別度)跟品牌對高性能配置的定位。

1.1外觀--「預言」設計語言

關於設計,你可以嘗試回想一下,Alienware每一代的產品設計你或許有一點印象,但同時期競品的設計你還會記得嗎?這就是設計的力量。

設計之於Alienware差不多是最大的產品力,而且還要做到每一代設計語言有明顯進化的同時讓人印象深刻,這點來說對設計師的要求難度可能要比水果家的大。在AREA-51M帶來了「預言」設計後,近1、2年Alienware其它產品也全線換裝了「預言」設計,相較目前其它品牌更偏好的賽朋風格,「預言」更追求的是未來、簡潔與秩序的視覺語言,類似2001太空漫遊、創戰紀,這種設計單看一個產品感受可能沒那麼強烈,但如果一眾產品放在一起,對那種協調與未來的設計感感受會更加充分,當然還有金錢的力量。

全新ALIENWARE m17 17.3英寸遊戲本2020版(外星人)

當然可能前1、2代產品設計風格太過成功,所以這一代「預言」設計一開始也被自己的粉絲給吐槽過。

Alienware m15/m17的AC面是採用鎂合金加特殊多層漆面塗層組合,告別了以前的金屬科技感,帶來全新的質感

1.2而為什麼在Alienware一眾產品裡面選了 m15/m17?

有些人可能會說輕薄。m15/m17 R3確實尺寸重量控制得挺好了,比如m17R3,可選RTX2080S超大杯+17寸大屏的怪獸機型,重量居然可以控制在2.5kg,實際厚度甚至比我們常見的15寸遊戲本更薄。不過我還是感覺,輕薄對於Alienware m15/m17增加的更多是設計的美感,更甚於追求實用性(便攜),因為任何遊戲本加上那個磚頭外置電源跟便攜都是絕緣的。

對比家族其它系列型號,身材確實有一定優勢

1.3 提高性能的「RGB」

作為硬體玩家,我也經常給別人裝一些個性化主機配置,雖然對「光污染」是無感的,但對有設計感的燈光是不拒絕的。作為老牌燈廠,Alienware燈光設計的優勢追求的是恰如其分,成為整體設計的一部分,而不是為了發光而發光,「預言」設計其實也更強調了「燈光」的語言,基本只要你不自己亂改,實際燈光質感是可以放心的。這點來說圖片比較有說服力。

INFINITE環形燈帶也是這一代「預言」設計重要的一個視覺DNA,在歐若拉上面也可以看到一樣的設計

AlienFX追求的就是燈光的功能性延展,可以自定義燈光,也可以結合遊戲做個性化配置,包含結合AWCC在超頻、風扇策略上面對單獨遊戲做配置設定

針對每個遊戲從燈光、風扇設置、功耗超頻策略都可以自定義載入

2.關於「品牌稅」

說到性價比我們不會想到Alienware,同樣你問一個完全不懂電腦的人,哪個品牌專門做遊戲電腦,大概率回答的還是「外星人」。品牌會帶來影響力的同時,也會帶來額外的溢價。

這部分品牌溢價,除了換來一個Alienware LOGO,附加帶來大概就是售後服務。Alienware機型配置售後的主要都是「全面服務」,其實更類似以前HP、Dell、ThinkPad的「金牌服務」說法,相比常規售後服務主要是更加「浮誇」,比如意外、碎屏依舊保修,7x24小時等。這種「金牌服務」以前御三家一般都是額外加錢選配的,Alienware因為品牌定位則變為標配,不過因為關注度不夠,好像變成一個隱性賣點,其實你把它當成apple care +就比較好理解,而且這種全面服務替換配件你基本是不用額外付費的。

實際情況每個人對這種額外的「付費服務」感知不同,所以可以結合自己情況來評估。只不過我建議如果你已經購買了Alienware,在保修期內有機會就盡量找售後解決,畢竟這部分服務實際你是已經額外付費了,而如果你是經常弄壞東西的手殘黨,也可以考慮選購延保。

3.最高可選全功耗版的RTX 2080 SUPER

今年Alienware m15/m17 R3做得比較正確的設定之一,就是顯卡部分取消了以前Max-Q版,而是全部變為MP版,這也意味你最高你可以選到RTX 2080 SUPER MP,這才對得起Alienware的定位,畢竟大部分人買Alienware還是發燒級遊戲電腦。

這邊以m17R3頂配為例,顯卡搭配的RTX 2080 SUPER,散熱依舊是跟CPU共享,不過功耗上限也給到150W,而且實際使用顯卡部分散熱壓力並不大。

關於RTX 2080 SUPER性能部分我測試了下,如下:

測試部分我放上了跟RTX2060 SUPER對比,方便對比參照,對性能有個直觀了解。

某方面來說也是因為可選到RTX 2080 SUPER MP,所以屏幕刷新率也升級到了300Hz的上限選擇,當然實際可能就部分競技類型遊戲可以跑到這範圍的幀數,所以實際還是144Hz屏幕實用性更佳。

三A大作基本是跑在100幀數左右範圍,支持RTX的遊戲開啟最高效果後基本會降倒80左右,而1080P又基本無法開啟DLSS。

競技型網遊幀數表現會比較適合這塊300Hz屏

實際遊戲絕地求生在1080P大概可以跑到150-200範圍,三極致情況下比較容易超過200,不過比較有意思三極致平均幀跟最高畫質差距並不大,估計要2K才能拉開差距,畢竟1080P還要看CPU、內存.

守望先鋒表現不錯,最高畫質情況下平均幀也基本可以達到250左右。而要超過300+的,就要CS:GO了

今年還增加了AMD顯卡版,但實際目前國內好像並沒有開售。之前不少人反饋說這樣的配置略微尷尬,但如果你是黑蘋果玩家,看到intel CPU+AMD顯卡的組合,可能反倒會會心一笑,目前我其實也在期待這個版本能不能帶來不一樣的玩法。

4.新增的300Hz超高刷新率遊戲屏

對m17R3頂配的這塊300Hz超高刷新率遊戲屏,我的感受大概就是刷新率實在太高了。

240Hz或者300Hz刷新率,對比144Hz來說體感當然還是有所提升的,但問題是現在的硬體平台還喂不飽這麼高的刷新率,除了CSGO、OW這類競技型網遊,其它可以達到或者需要這麼高刷新率的遊戲確實不多。所以目前來說300Hz這麼高的刷新率屏幕搭配在遊戲本上面,個人覺得更多是為了產品本身的定位,還有就是增加產品賣點。

升格畫面對比60、144刷新率,其實對比144Hz也是有一定效果,就是這個視頻+GIF壓縮後導致好像不明顯。

當然比較好的就是Alienware m15/m17 R3,在今年已經淘汰60Hz 1080P屏,標配起步144Hz起(還有4K型號可選),所以你最好結合自己實際需求,如果是常規娛樂遊戲非競技比賽的話,144Hz性價比肯定會比較高。

這塊300Hz屏,除了超高的刷新率以外,其它素質表現也都不差,畢竟是四萬多的型號。

讓人比較意外的是屏幕均勻性控制居然很好,因為一般這個是專業顯示器才會講究這個

5.輕薄的機體,狂暴的內心

實話實說,雖然Alienware定位的高性能本,但感覺除了AREA-51M的用戶,其它型號用戶對性能的要求大概還是停留下「主流高配」即可,具體你什麼規格性能釋放,可能還沒有載入個「超頻模式」直觀。

作為輕量化的型號,Alienware m15/m17 R3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性能釋放了,更別說intel十代平台對頻率、功耗的進一步壓榨(其實十代酷睿桌面平台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散熱壓力,所以這一代也更明顯的導入了類似移動平台的功耗限制)。

R3這一代比較好的就是針對CPU散熱做了加強,前面說的機體最厚部位增加了2mm厚度,其實就是為了給CPU散熱部分增加VC真空腔均熱板。所以R3這一代雖然走的依舊不是那種暴走的性能設置,還是追求平穩的性能表現加上跟比較好的溫度控制。

散熱器整體結構的示意動畫

VC真空腔均熱板結構示意動畫

擴展部分3個M.2口沒得說,一般來說2個也足夠了。唯一遺憾還是延續R2的內存板載設定,考慮到未來這類輕薄機型集成度會越來越高,估計下一代估計也是一樣,所以內存部分最好按需選好一步到位。

CPU雙烤在散熱最佳的時候可以維持在45W,單烤的時候大概可以維持在90W。測試的這台是頂配i9 10980HK,可能僅供參考,擔心散熱壓力的其實更建議選擇i7版的,畢竟選購Alienware的用戶基本也是用於遊戲,很少會用來壓片,多出來的核心對遊戲提升其實並不大。

6.擴展設計變動不大

除了上面幾點,其它基本跟R2變化不大。IO介面等設定都是一樣,除了常規USB A口以外,還包含一個雷電3、家用不常見的mini DP、HDMI視頻口。比較特別的就是那個雷電口居然支持充電,因為這類標壓遊戲本,一般C口都只用於數據傳輸不支持充電,雖然充電功率達不到標配電源水準,不過還是可以用於救急吧。還有就是這麼大一台機子配置的讀卡器具體不是標準SD卡而是TF卡的,還不去取消掉。

對比普通機型,AWCC給解鎖的功能設置還是比較多的,基本沒必要安裝XTU了,常規超頻、風扇控制、電壓控制都有一定程度的保留,可以做一些基礎設置。因為產品定位設置範圍不可能跟桌面DIY平台一樣(畢竟超頻會增加故障率),但風扇設置策略未來如果可以給到更線性的自定義設置方案就更好了,因為目前的方案風扇轉速變化都比較極端。

Alienware m15/m17 R3 2020的價值在哪裡?

對於我這類DIY硬體用戶來說,考慮的肯定的整體配置合理性、性價比,然後再考慮設計、品牌等因素,但就如前面所說,會考慮Alienware產品的用戶肯定不會把「性價比」放在最前面,個人感覺這類產品最基本的就要滿足對應用戶群體的一個社交資本、內心滿足的需求,比如談設計,談燈光,談品牌,談配置,至於性能釋放、性價比、售後什麼的,反倒是隱藏價值了,所以這類產品把對應消費人群的感知價值給做到位,就足夠了,否則它就只是「other」。

回到產品本身,Alienware m15/m17 R3 對比上一代,比較好的地方就是做了一些優化調整,配置部分,比如顯卡、屏幕的變動其實也更加合理一些,散熱部分雖然談不上非常強大,但也算足夠滿足這台機子的需求,畢竟那些怪獸配置塞在這個身子里,散熱上限就註定了。整體配置談得上缺點的大概就是內存,2666的頻率確實不應該。

如果你看中Alienware m15/m17 R3 2020,要做選購,個人建議從這幾點考慮:

1. m15、m17如何選?體積重量不是特別在意的話,建議m17,大屏優勢更明顯;

2. 配置從顯卡開始選,在意「性價比」的建議先看RTX2060、RTX2070,根據顯卡再定其它配置;

3. CPU選擇:只是遊戲跟常規個人用的話建議選i7 10750H就可以,有生產力需求的話再考慮i7 10875H;

4. 屏幕部分:非特殊需求(比如CS電競)情況144Hz性價比最高,4K需求的可以考慮外接;

5. 內存、SSD:標配16GB起,遊戲跟個人用途基本夠,有生產力可以再考慮選32GB;SSD部分,反正3插槽,所以大小無所謂,大不了後面自己裝(懶得動手的都可以拿到售後讓他們幫忙裝)

6. 有時候有活動配置,比如最近的RTX2070 16999的版本,再加上傳統的跟Dell銷售砍價技能,

7. 要注意不要自己亂換硅脂,動手能力較差的朋友,建議可以到售後替換,要不容易出現換完散熱更差的情況。

8. 「超頻優化」可以從加個散熱底座開始,相比CPU降壓幅度,顯卡可能幅度大一點,圖靈晶元一般核心小超個100左右問題不大。

全新ALIENWARE m17 17.3英寸遊戲本2020版(外星人)


一款均衡的高端遊戲本

首先要明確這機器並不是所謂的「輕薄」產品

重量3公斤,厚度22mm,配適器重1.5公斤,無論如何都是跟「輕薄」這兩個字沒什麼關係的,很多軟文宣傳說這東西輕薄,但是畢竟軟文嘛

但是這機器也並不厚重,3公斤重量雖然不輕,但也算不上重,厚度最厚處25mm但是最薄處只有16.9mm,也不算太厚,屏幕雖然17寸,但是由於採用窄邊框設計,這機器的體積並沒有比傳統15寸筆記本大多少。

散熱能力為雙烤45+150,單烤100/150,單烤時高達100W的散熱能力可以讓6核I7在任何情況下滿血運行不會因過熱影響性能,在大部分情況下可以讓8核I7/I9滿血運行,只有在部分負載特別高的使用情景下8核處理器的性能發揮才會收到散熱瓶頸的限制。作為遊戲本外星人m17r3的性能調教傾向於顯卡,這台機器搭載的m2080S顯卡可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150W的功耗,150W是英偉達指定的移動端2080S的額定功耗,因此除非機器本身出現問題,否則m17r3可以在任何使用情景下發揮出m2080S顯卡的額定性能。雙烤時可以在顯卡滿血運行的同時把CPU功耗維持在45W,45W是英特爾建議移動端處理器保持的功耗,這個功耗可以讓6核I7在大部分使用情景下滿血運行,但對8核心處理器來說是不太夠用的,不過m17r3可以穩定的將功耗維持在45W,不會像某些低端遊戲本那樣因為過熱導致周期性的降頻,加上大部分遊戲對CPU性能要求不高,因此對遊戲玩家來說45W的功耗也足夠用了。

作為一台3公斤重平均22mm厚的筆記本m17r3的性能和散熱能力在同重量級的筆記本中是較高水平的,而且滿載時噪音只有51分貝,這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m17r3的同配置同重量級競品有微星GE75,ROG槍神4Plus(G732LXS),惠普暗影精靈6Plus(OMEN17 2020),m17r3優點是厚度最薄續航最長售後最好而且是唯一一個有切換獨顯直連與核顯輸出功能的,缺點是價格最貴鍵盤溫度最高,國行價格高的離譜,美行雖然也是這幾款中最貴的但價格算正常。

m17r3最大的特點就是均衡,重量不輕但也不重,厚度不薄但也不厚,性能不是特彆強的但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足夠,再加上儘可能壓到最低的噪音,使得m17r3成為了一款非常優秀的高端遊戲本,如果你的預算足夠且有一定的便攜性需求,還是可以考慮這款產品的。

PS:與m17r3一樣的配置一樣的性能一樣的靜音差不多的重量(3.3公斤機身1.3公斤電源)以及更低的鍵盤溫度,具備以上全部條件的暗影精靈6Plus只要14999,惠普NB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