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儘管你認為「這個問題似乎很少有人搞清楚過」,然而早在幾十年前,大家就把這個問題搞得七七八八了。

我們的故事要從一隻音箱說起。

這隻音箱的名字叫做Auratone 5C,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這玩意就一直都是錄音室里的監聽標準。

看到那個紅圈裡的小方塊了么?對,就是它

你覺得這隻音箱會有什麼特點?

精準的三頻?

超乎想像的下潛?

平直的頻響?

很抱歉,以上這些,它統統沒有。

它的聲音,跟一般意義上的「監聽音箱」比起來,就像是一坨大便。

你注意到那個可怕的縱軸了嗎?

作為對比,紐曼KH310的頻響曲線是這樣的:

這隻揚聲器有一個「臭名遠揚」的外號,叫做「Horror-tones」,意思是用這東西重放出來的聲音實在是恐怖得要命。然而錄音師們還是對這東西愛不釋手,以至於2005年這貨停產之後一箱難求,一些高端的監聽音箱甚至還要專門搞個「一鍵模擬」的功能出來,去模擬這個小箱子的聲音。

你猜是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因為它足夠難聽。它沒有低頻,沒有高頻,幾乎全部聲音都集中在了中頻里,這使得它的聲音跟當時的汽車音響或者是家用收音機的聲音很像,而人聲與大部分樂器的基波和低次諧波都集中在這個頻段上,所以假如你的音樂在這隻箱子上聽上去還不錯,那麼在別的地方聽上去應該也不會太差。

在混音發展的早期,大家普遍認為混音師應該使用他們所擁有的最好的監聽系統來進行混音。商業錄音棚中的主監聽揚聲器(簡稱主監聽)質量往往會比家用的揚聲器質量好得多,因此很多混音作品儘管在錄音棚中聽來很不錯,但是拿到廉價的家用揚聲器上重放時卻表現不佳。

這種現象曾給混音行業帶來了不少奇怪的習慣,比如說「car test」——就是在錄音室里幹完活之後跑到車上再聽一遍。(實際上就算是有了Auratone 5C之後大家也經常這麼干)為的就是確保自己的作品在辣雞設備上也能有個不錯的效果。

而作為一隻微型全頻揚聲器,手機的外放揚聲器同樣是問題多多。咱們拿Iphone4的外放揚聲器舉個例子(因為我實在是懶得找最新的了,不過相信我,即使是9012年,腎4的揚聲器依然是要比不少千元機更強的)

再來另外一個廠商的

看到那可怕的F0了么?接近1KHz。

簡單來說,在手機外放上聽起來很難聽是正常的,因為一般的手機揚聲器都沒有低頻,沒有高頻,這意味著你紅線之外的所有內容在手機揚聲器上很可能都是沒法回放的(當然,我就是這麼一標,不是很準確):

不恰當的講,這相當於你給自己的作品加上一個帶通,只保留下了中間的這一段——你可以試試這麼干一下,看看自己的作品會不會聽上去很奇怪。

不過這還沒完,這裡我還是要提一下等響曲線和遮蔽效應(詳細可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6654040/answer/631783382),因為手機的微型揚聲器的低頻都很糟糕,而人的聽力等響曲線決定了只有在低頻聲壓級很強的情況下你才能感知到低頻,所以一些手機的外放揚聲器通常會人為的製造出「低頻渾厚」的感覺。而中低頻的增強又會對中高頻產生較強的遮蔽效應。這會讓你的作品變得更難聽。

當然了,考慮到大多數手機的外放都只是單聲道,所以在你將立體聲信號合併為單聲道之後還會產生一些兼容性問題。不過目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已經比較成熟了,很多插件都可以實現單聲道監聽,我就不廢話了。

所以我給你的意見呢,就是在你編曲的時候集中精力做好250Hz到6KHz之間的部分,不要過度迷戀低頻和高頻的部分。

現在的監聽設備跟30年前比起來幾乎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雅馬哈的老白盆低頻只能下潛到90Hz,而現在就算是3寸的真力8010也能輕鬆摸到這個頻率上。以前你可能得先花上幾千刀搞聲學處理,然後再花上幾千刀來搞到一對頻響平直的箱子,現在只要幾千塊的測量話筒+軟體就可以把你聽音點上的聲音調整到接近平直。可是對一般人來講,大家現在用的各種藍牙音箱、電腦音箱以及手機的外放揚聲器卻沒有比30年前好多少(甚至是更糟了)。所以想讓更多人接受你的作品,你就必須試著拋開自己那些昂貴的設備,努力讓自己的作品去適應一般人的那些藍牙小音箱、手機揚聲器。

Ninety-five percent of people listen to music in their car or on a cheap home stereo; 5 percent may have better systems; and maybe 1 percent have a $20,000 stereo. So if it doesn』t sound good on something small, what』s the point? You can mix in front of these huge, beautiful, pristine, $10,000 powered monitors all you want. But no one else has these monitors, so you』re more likely to end up with a translation problem.——Chris Lord-Alge

以上。


你這個問題也不是1500人民幣能解決的,不然很多人也不用花近幾十萬的學費去學了對吧哈哈哈。

既然學到了就分享給大家,我一直認為學習知識的意義重在傳承,這也是知乎的精神吧?

不過吹完牛逼以後,要是解決了也別忘了發紅包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相信你肯定明白手機揚聲器不如專業的監聽音箱,所以實際上你的問題是為什麼別人的作品在手機上聽還可以,而你自己的作品在手機上聽就感覺很差,但錄音棚里聽還不錯對嗎?

你的猜測沒錯,混音做的好的話,手機上外放也不會太差。

基本上是因為這三大原因導致的: 遮蔽效應(Masking)、立體聲相位抵消、聲音的來源

這三個概念我首先會比較詳細的解釋,每個後面我也會有一個說人話的部分儘可能的以更通俗的方式幫助更多人理解。

如果有問題歡迎提問。

遮蔽效應(Masking): 本是基於人耳的構造而提出的理論,簡單理解就是不同頻率的聲音所佔的帶寬不一樣。

當有相同分貝的兩個不同頻率的聲音通過空氣將震動傳入耳朵內時,佔有較大帶寬的頻率的聲音就會將佔有較低帶寬頻率的聲音給遮蔽住了。

比如都是15db,基礎頻率為1khz的聲音與15khz的聲音聽起來1khz會更響一些。

根據這個理論得出人耳的等響曲線。

而手機的揚聲器就像人的耳朵一樣,只不過一個是生物驅動的、一個是由電驅動的。

當你的混音中存在過量的低頻時,也許因為你錄音棚重放設備的性能還可以所以幾乎聽不到明顯的失真。

但是當你在小體積的手機揚聲器上播放時,受限於手機功放的功率以及振膜的尺寸,因為低頻的振幅很大,功放就會拚命輸出大功率去重現低頻,然而振膜卻沒有相對應的面積以足夠大的力量去扇動足夠量的空氣。

所以振膜幅度雖然有了,低頻的音量卻很小。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大部分功率用來重現低頻了,也因為振膜的振動幅度較大的原因,所以其他頻率的表現就變差了。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有的手機的功放部分其實也有類似限制器這樣的電路,你給的低頻越多,剩餘給其他頻率的空間就越少。如果你的揚聲器不能以合適的音量重現低頻段的聲音,那麼低頻多了,整體音量反而小了。

這個是揚聲器上的遮蔽效應,雖然和人耳的不同但是相同的概念是聲音頻率的帶寬是有限的

說人話就是,首先應該嘗試的思路: 降低大約20~150hz左右的低頻,提升厚度還可以在中低頻上做文章,應該用較大Q值的EQ在450hz~600hz左右適量提升。

不同的樂器有不同的聲音特性,儘可能地將帶寬留給那個頻段最需要的樂器。比如對於Bass來說最重要的50hz~250hz,而對於木吉他來說50hz~250hz相對不是那麼重要。

你不可能既想要保持木吉他聲音原有的厚度,又想要保持貝斯的低音下潛。相比之下只能把木吉他的50~250hz給切了或者衰減,否則混音聽起來會糊成一團,在手機上重放更差。

別說木吉他了,哪怕是斯坦威的鋼琴,該切也得切。這也是為什麼流行音樂錄音,相比斯坦威更喜歡Yamaha的四鋼弦鋼琴,聽起來沒斯坦威那麼厚不用切太多,而且還亮,更便宜又能達成效果。

中頻是最擁擠的也是最重要的頻段,基本上一首作品的層次感都在這體現了。

為什麼有的錄音棚喜歡用老白盆,早知道它的低頻下潛到80hz就沒有了,可以說是非常差勁的監聽音箱。一方面是因為時代的原因,但是更重要是它優異的中頻重現能力。

在搖滾中,哪怕是通常最重要的人聲大多數時候還是得在中頻給其他樂器讓步。因為搖滾樂,特別是金屬,失真電吉他在中頻的表現遠比人聲重要多了。

不同風格的音樂處理方式不一樣,像在流行音樂中人聲就必須得給到它最優先的待遇。不像搖滾,流行音樂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聲,什麼鼓、貝斯、吉他全部都得讓步。

中頻也是手機揚聲器稍微能夠較好重現的頻段,只要你把這個頻段不同樂器的層次關係給處理好了,手機上聽起來外放也不會太差的。

至於高頻,只要不是剛混音的人喜歡把高頻弄得特別刺耳,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因為這個頻段是多數樂器的泛音頻段還有混響的部分,沒有那麼擁擠。

聲音的來源: 不少人有一種錯誤的認知,認為混音可以完美拯救很爛的聲音。例如當錄入一段很薄的聲音時,瘋狂用EQ提升低頻妄圖去將聲音變厚,殊不知提升的多是不自然的聲音。

因為你錄進的聲音中,低頻有效的信息不夠多。換個例子講,比如一支Shure SM58的麥克風,它的頻響範圍不明顯衰減的部分,我個人稱之為有效信息的頻段部分大概是100hz~10khz左右。

如果去提升17khz的部分,

那你提升的到底是什麼?

噪音。

因為這個17khz的頻段在這支麥克風中衰減非常嚴重,幾乎沒有多少的有效信息。

再回到我剛才說的例子,前期錄入的聲音的有效信息部分就是固定那麼多的。

假如你覺得這個錄好的聲音還是薄,這個時候就說明你錄入的聲音低頻部分的有效信息不夠多。

EQ永遠是最後沒有辦法的手段,你應當優先利用近講效應(Proximity Effect)在錄音階段去有效地提升歌手的嗓音厚度,而不是隨便一錄音完了就不管了,然後後期再通過EQ再拉低頻。

因為你提升的低頻是在一個很薄的,很少低頻共鳴的聲音基礎上去把這個現有的聲音的低頻的部分給做了一個提升,那是不自然、混濁的聲音。

這樣出來的聲音能好聽嗎?混音應當是最後補救方案,不應該是優先解決問題的方式。

說人話就是,錄的聲音不好聽,再後期也是扯。

立體聲相位抵消: 相位疊加抵消這個概念我們都很熟悉了,這裡就不再大費周章地解釋這個概念了。但是你可能不了解的是立體聲左右聲道之間也會相互有部分相位抵消的情況發生。

Logic Pro中自帶用來檢查立體聲相位情況的Correlation Meter

所以數值-1, 0, 1到底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它是用來檢查左右聲道之間波形的相位關係的。

當數值完全正好為-1時,表明在當前時間軸上左右聲道之間的波形完美相互呈180度的關係(Out of Phase)。假如把這兩個波形進行相互疊加,則會相互抵消變成沒有聲音的狀態。

當數值完全正好為0時,則說明當前時間軸上左右聲道之間的波形完全不同。也就是說這兩個波形之間無任何共同點*,是差異最大化的狀態。理解到混音上則是目前立體聲寬度最寬時的狀態

同時也是如果將兩個波形進行疊加,不會發生任何抵消而只會增加的Correlation值的最低點,低於0就是抵消的開始,低至-1則是完全抵消。假如你是一個喜歡把混音做的很寬的人,那麼盡量維持整首作品立體聲母線的Correlation在差不多0的附近不遠處浮動則是能夠同時最小程度兼顧單聲道兼容性,又能保持原有的混音寬度在立體聲播放設備上重現時的最佳範圍。

我覺得可以理解成是一個底線吧,因為假設你的作品只在夜店、酒吧等單身道音頻遍地的地方播放的話那你本身就沒必要做立體聲,直接單聲道進行混音就好了。

當數值完全正好為1時,意味著當前時間軸上左右聲道之間的波形完全一樣。也就是哪怕你有兩個聲道,但是輸出的東西實際上在這一時刻完全是單聲道的狀態。如果相互進行疊加,只是把音量進行放大罷了。

所以這些概念與我的作品在手機上聽起來難聽有什麼關係?

我想說的是這本身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

首先我們都知道立體聲是有左右兩個通道分別最終分別輸出到左右兩隻監聽音箱或者耳機上的。

這意味著哪怕兩個通道的之間的波形相位完全相反,但是從兩個音箱里播放你還是能夠聽到聲音。因為兩個波形分別獨立地從左右兩隻音箱傳播到空氣中就已經發生了改變了,它們之間並不會發生非常完美的相位抵消。

但是這兩個聲音信號在系統里是完全相位相反的,所以它在空氣中會在某一個點,特別是低頻上會發生很明顯部分相位抵消效應。

聽起來就是聲音會變得非常單薄,特別是在近距離聽的時候。可能在你自己的監聽設備上聽起來還不是太差,可一旦這個聽音環境變成非常惡劣的日常生活場景,這個問題就會被放大。

所以當混音在別的設備上變得非常難聽時,你很有可能遭遇了比較嚴重的立體聲相位抵消。

實際上聲音在空氣傳播是一種很複雜的狀態,這裡很難一言兩語將其涵蓋完畢。

當聲音以90度角撞擊到你面前的牆壁時,反射回來的那部分聲音它的波形相位狀態剛好又是碰撞之前完全相反的。

回到話題,簡單理解說人話的時間: 我們只需要知道你應該儘可能讓立體聲母線上的Correlation Value大於0。

如果它頻繁地小於0,同時又很接近-1的位置時,在單聲道揚聲器上播放時,它聽起來一定就跟一團shit一樣爛,而用立體聲揚聲器聽起來同樣有很大概率會挺糟糕的。

手機揚聲器絕大多數都是單聲道的,立體聲轉單聲道其實就是簡單將左右聲道的信號進行疊加整除2以後再通過揚聲器功放播放出來。

所以當發生了嚴重的相位抵消,而音量又通過立體聲轉單身道之後本身就被降低了一半,所以聽起來就會很小聲,這不僅是手機揚聲器頻率響應的問題。

順帶科普一下立體聲轉單聲道的簡易的電路圖你就明白了不是簡單的左右聲道捏一塊就完了,這樣整體信號有可能是原來的兩倍的。

所以本來聽起來還湊合的混音一到單聲道上就很差勁了,一定要檢查一下單聲道的兼容性。看看立體聲左右聲道時間有無嚴重的相位抵消。

不僅僅是為了單聲道的兼容性,也是為了在立體聲放音設備上能更好的重現你的作品。

那如何修正有問題的相位關係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做混音,當然目前插件也是有解決方案的。

Waves InPhase插件

通過調節左右聲道之間微小的延遲與EQ關係去修正相位問題,當然這貨我不建議你整個往立體聲母線上一丟去調整就完事了。

要麼就分段式檢查用類似Pro Tools上Audio Suite的這種破壞式編輯的方式去修正,要麼就試下兩兩比對。

每次Solo兩個軌道看下是哪兩個軌道的聲音在左右聲道經常之間發生很矛盾。

這裡我也想說明一個觀點,我不認為你能在整首作品中能夠完美的保證所有時間點都不會發生立體聲相位抵消。事實上,簡短偶爾的不嚴重的相位抵消是可以允許發生的。

本身以目前的科技,立體聲放音設備就沒有辦法完全還原聲音本來的模樣。這也是這個時代我認為遇到的瓶頸吧。

你應該確保的是Correlation儘可能地絕大部分時間都在0-1之間的範圍波動,偶爾掉到0以下哪怕有那麼一次掉到-1我都不覺得是問題。

但是如果Correlation大部分時間在-1和0之前波動那麼這一定是問題了,你需要去修正它,或者重做混音。

就這樣,完啦。


既然你的對比中有耳機,那我默認你的「手機上放」,是指手機外放。

首先先檢測一下:使用同一個手機,播放幾首你喜歡的藝人的作品,如果你覺得別人做的歌在手機和耳機音響里聽都是好聽的,那麼問題就不是因為手機音響太爛,是出在你的歌曲上。

既然你排除了混音和母帶的干擾因素,那說明你的歌曲後期基本是ok的,那麼問題很有可能是:

你的配器、或者音色的選擇、調製,使得你的歌曲頻段分布很獨特,以至於一些你想呈現的重要頻段剛好集中在耳機,音響能體現,但是手機無法體現或者會失真的部分。這通常是一些中低頻的聲音。

比如你製作了一個Bassline,其主要頻段是60-300Hz。你的音響和耳機都能夠cover這個範圍,但是你的手機只能cover 200Hz+,這樣你的手機就成了一個天然的濾波器,如果這個濾波器再有一些自己的color(通常都會有)那麼就會自動給你的歌曲「潤色」(通常表現為減少低頻增加部分高頻)在手機上聽相比耳機和音響就會有很明顯的質感下降。

如果這個問題偶爾出現,可能剛好就是你這一首歌的編曲是這種特徵,如果經常出現,只能說明你有使用這種特徵編曲的習慣。


主要就是手機回放的頻響曲線太有問題了。低頻完全被砍掉了,高頻也好不到哪去。

確實如同其他人說的,有些手機外放會將雙聲道合併成單聲道,但這不是主要問題——確實會失色一些,也確實有相位問題,但是哪怕放著不管,相位問題也很難恰巧嚴重到讓歌曲難聽到完全沒法聽的程度……畢竟你都外放了,對細節的要求本身也不會很高。

主要問題出現在低頻上,

如果你用一個樂器比如貝斯做飽滿的低頻,然後再配個中低頻的樂器,比如大提琴,再加個節奏吉他。一般設備上面,中頻,中低頻,低頻都能回放,這樣的編曲也是沒問題的。甚至於在混音的時候,專門讓一個樂器僅佔據極低頻,在好的回放設備上也是可以的。

然而……換到手機上,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極低頻被直接砍掉了,普通貝斯的大部分聲音直接缺失了,只剩下泛音能夠被回放甚至讓人能夠腦補出完整的低頻,然而泛音音量本身就不夠響,如果又在中低頻有太多其他樂器佔據了這部分頻段,那麼低音頻段的那個樂器就徹底聽不到了,更何況……混音階段,這個低音樂器還有可能為了防止和中低頻樂器打架而經歷了高切——如果這麼做了的話,那就更聽不到了。

直接給你刪了個音軌,啥玩意也好聽不了啊。

所以,一方面就是編曲的時候就考慮到回放設備低頻下潛不足,聽不到低音的問題,然後給最低音和他的泛音預留出足夠高的空間,盡量別太低,太低也要讓泛音能在200hz以上被聽到

混音的話,貝斯限制高頻歸限制,但別完全切掉,留一些高頻甚至可以強調一下貝斯的高頻。

吉他低切可以狠一點——很多時候本來吉他聲音薄一些就更好聽,具體當然也看曲風……

如果是電子樂的話,聲部配置上其實和搖滾同理。

然後具體細節,還需要在混音過程中,時不時的放到手機上外放一下聽聽效果,方便你在混音的時候兼顧手機的回放效果。

當然,手機回放質量在那擺著呢,不行就是不行,做再多努力也只能讓他能湊合,好聽是不能好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好聽。


什麼叫做「耳機里」?,監聽設備和聽響差得大了。你的耳機的聲音和真實聲音可能相去甚遠,有些問題你聽不出來,放在另一個設備就聽出來了。

其實就很大程度是混音的問題,為何如此認為這是敷衍呢。

有很多混音師教育我們,要把作品放在音箱里,耳機里,手機外放里,汽車裡,各種地方都聽聽看,正是為了規避某個揚聲器的缺陷導致的問題忽視啊。

設備越監聽,越能保證作品的普適性。如果設備不夠好,那就更是要多試幾個揚聲器來發現問題,所以題主碰到這個問題,那是大好的機會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