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電話給出版社,有直接問是不是自費出版的,有說新人的書不出的,有說先去參加短篇徵文比賽積累名氣的,有說安排已經滿了的,更多時候連電話都打不通。偶爾碰上電話打通了也給了郵箱的,稿件發過去十多天了還能撤回來的(也就是說郵件沒有被打開)。現在實體書出版這麼艱難的嗎,到底啥情況?有沒有大佬指點下。


同意 @袁無涯 觀點。

對新人,想隨便嘮兩句。

1.出版社是有經營性指標考核的,不論是碼洋、實洋還是利潤,都涉及錢。然而,出版又是個利潤極低的行業。一個還行的市場書經常只賺得到一兩萬,比如印量5000冊左右的。但如果一本書撲街了呢,一下就要虧掉三四萬。很多書也就將將跑個成本。

現實情況是,新人的書大概率撲街。所以。。。。。。。。是真怕了

2.新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極度自信,不論年齡多大的新人,都是。可能僅僅是我接觸的新人吧,隨便說說。我接觸的新人有70多歲的、有30多的、有20多的、有不到20的,都是抱著改變世界的決心來的。我的天哪!寫的都是些啥啊,小說寫得四平八穩,情節波瀾不驚,看了開頭200字,都知道結尾了;詩歌屬於意識流,猜了半天不知道寫的是啥,前段時間流行的「殭屍文學」都比這個有清晰明了;科普的目前還沒遇到新人作者,16年曾經接手一本著名科普作家的科普文,化學相關的,整本書里化學方程式沒有一個對的,我還是文科出身(題外話,那個月過的生不如死,把學理科的朋友幾乎都問了個遍)。

說實在的,作為出版人,大部分時間,我是不太相信新人的。當然,我還是很歡迎新人來投稿,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不是嗎?

3.給新人的一點點個人建議

注意,是個人建議!

如果實在想出書,感受一下的話,有一條捷徑!

首先,證明自己的文筆。這個不用多說,發幾篇不同類型的稿子告訴編輯,大爺我寫得好!

其次,展示自己的墨水。不論哪個學科,比如大爺我對恐龍如數家珍,或者大爺我能把《明史》倒背如流,等等。

再次,問問編輯,在大爺我的領域裡有沒有插一腳的想法。如果有,一起來策劃一本唄。

最後,經過反覆協商與溝通,定下大綱,由大爺您執筆。

這樣的好處在於,對於作者來說幾乎沒有風險,對於出版社來說風險可控。

但是,這個途徑有一個很嚴的要求,墨水要足。比如在我社,這類作者,起碼得是雙一流相關專業的碩士起步,這是為了保障我們提供給讀者的是正統的系統性的正確的知識,而不是民科的想法。目前,碩士已經不太夠用了(這幾年碩士越來越水了),正在尋求博士合作。

其他社的要求不清楚,可以問問。

還有一個要求,可能就是您私下與這個編輯有交集,起碼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吧。


出版社為什麼那麼冷淡,沒有活力?

首先要認識到,出版社是企業,是販賣以紙為載體的內容,他們可以自我要求有文化理想,但沒有背負文化理想前行的義務(儘管政府認為他們應負有此義務)。

在智能手機時代,出版市場有兩大新現實:第一,競爭沒有邊界,也就是說無論是民營的還是國有的,在能做什麼內容不能做什麼內容方面,基本沒有護城河,幾乎是所有出版商能做所有的內容方向,所以,競爭無比慘烈。第二,更用戶友好的內容對紙書內容的侵蝕,電子閱讀、聽書、視頻學習等新內容形式都在侵蝕紙書的領地。想想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部分書起印數1-2萬是很平常的,那是出版業的黃金時代。而今,一些出版社,需求達到了800冊,就願意加印一次。

這兩大新現實,在這些年來,以及在今後很長時間,在定義著出版商的生存空間;加之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嚴控書號,從而大大限制了出版商內容生產的自由度和積極性。總的來說,出版社的日子也不好過,傳導到作者端,感受就是對新人作者不友好。

中國出版市場不健康,到底缺什麼?

一個健康的市場,對於新產品、新玩家應該有一個信用的評價機制,這個信用的評價機制一般是由一些中介機構和專業人士提供的。比如在企業界,有穆迪、標普、惠譽三大評級機構,還有很多專業的律師、會計師、審計事務所等等,都能賦信用值於企業。

在出版市場,美國有眾多的文學經紀公司和文學經紀人,作為專業中介人士,為新老作者和新稿件服務,他們為作者提供修改建議和文字編輯服務,然後,將成熟的稿子放在版權市場上,面向美國或全球,進行公開競價拍賣或私下推薦交易。總之,文學經紀人為出版市場提供價值發掘、信用賦予的功能,幫助出版市場高效運行。在美國,很多偏市場的大型出版社在自己的網站上註明,不接受新作者投稿,只接受文學經紀人聯繫。

中國出版市場沒有文學經紀人的大規模存在,對於出版商來說,就相當於給策劃編輯們增加了一項工作,在日常的看稿、策劃、營銷輔助、流程掌控之外,還要進行作者輔導的工作,而作者、作品輔導工作,由於知識和創意含量比較多,所以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眾所周知,一個忙碌的人會自然而然地把最難事情的優先順序放在最末。對於新人來說,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熟悉出版市場的運行規則,更有可能在幾次碰壁,找不到北之後,心灰意冷。

新人作者到底應該怎麼辦?

如上所述,新人作者遭冷遇的原因是因為沒有被評級和賦予信用。那麼,如何才能獲得?

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找平台,另一個是找專業人士。

中國內容市場競爭激烈,各種類型的作品都有承載他的特定平台和渠道。比如豆瓣偏文學、文藝,曾經有那麼幾年,豆瓣是暢銷書的發源地;還有知乎,活躍用戶更年輕,偏新知和方法,心理、科普、個人成長和職場發展的內容更容易出頭。總之,不同的平台,活躍著不同的用戶,適合發布不同的內容。新人作者可以將自己的內容在適合的平台上發布(測試),如果獲得了比較好的數據,就相當於得到了評級和信用。再把這個拿出來,去跟出版社的編輯談,就比較有說服力了。

其次,還有一個更迅速快捷的形式,就是找資深編輯、策劃人掌掌眼,看一下。資深編輯長期浸淫於某一個領域,對於本領域的內容,大致看一下,就能知道水平幾何?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適合在哪個出版社出版。如果能得到他們的指導和引薦,相當於也是信用背書,進入了出版的快車道。

小聲說一下:本人擅長非虛構內容(不擅長小說)的判斷、輔導和推薦,不怕被打擊的來稿吧~


看到這個問題,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現在的出版社怎麼了?整體來說不行了。

首先大家打開任何一家招聘網站,你搜一下出版社,再搜一下招聘職位和薪金。都要碩士以上,但是工資低得可憐,4K起步,一線城市出版社當編輯,這還不如保安和餐館服務員呢吧。

作為多年在出版社從事圖書質檢工作的人,我總結出版社是招高學歷人,給低工資,干齷齪事。

齷齪事究竟是什麼,就是買賣書號,學術造假。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很多出版社的確是正規經營,從事圖書策劃,走市場,出暢銷書的。但是這裡沒必要給這些出版社打廣告,我要說的是還有多數出版社已經放棄市場了,專門買賣書號。

1.很多出版社都自己不從事圖書策劃和市場圖書銷售了,因為他們覺得風險大,銷售周期不確定,回款慢。於是他們和書商、書販合作,就是社裡內部走個編輯流程,收了錢,然後書全都由書商、書販拿走銷售。

2.還有一些出版社,專門出掛名教材。一本教材封面三個主編、三個副主編,都按照價碼一個多少錢明碼標價。

這些署名的人根本不是真實作者,而是要評職稱的,花錢掛名。現在的出版社中的少數,還在努力出精品書。多數出版社已經急功近利了。


就是您收到的那些答覆,出版社的狀況極其慘淡。每個出版社都被壓著營收任務,所以才會需要自費出書保證銷量,新人和積累名氣也是同樣的考量,很少有出版社會願意替作者承擔賣不出去的壓力。安排滿了更是正常,這兩年書號緊縮這件事相信您也聽說過,沒有書號就沒有辦法出書。就是您最後的那句話,實體書出版,就是這麼艱難。


歸根結底,每個人都要恰飯,出版社也不例外。

出版社的飯碗表現為書號,攤到每個編輯頭上,大概有那麼幾個或者十幾個書號吧,早些年書號充裕,以至於出書太容易糟粕太多,這幾年算是供給側改革了。每個書號都是有創收任務的,否則工資獎金房租都出成問題,而且創收必須基於一個基本前提:社會效益。

書號創收的途徑有三種。

1.內容被讀者喜聞樂見,圖書自身能獲得很好的銷量。這個除了要作者寫得好,還得出版社本身有很好的市場運作能力。懂市場會運作的出版社或者出版團隊如今議價能力很強。不排除有出色的新手被他們主動相中,但毛遂自薦的命中率可能比彩票還難。其實這也容易理解,假設你是這種成熟的出版機構,一本小說,你簽寒寒還是簽不知名的甲乙丙,上市後差別一目了然。

2.出版方覺得你的書很難賣出去,但是社會價值或者學術價值還是有的,所以接受補貼出書,就是你需要自費。比較好的出版社其實自費名額也比較難得,因為書號總共就那些,要麼價高者得,要麼質優者得。

3.評獎、基金等,需要學術造詣,不展開說了。

所以,對於大概率沒有市場的作品,作者又不肯資助,學術功底也指不上。如果你是編輯,會是什麼態度?像魯迅在《社戲》寫的,不肯演給白地看罷。


先有名氣,流量,出版社就來找你了。否則,很難。

除非你的東西是獨一份別人寫不出的,譬如某方面的專業知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