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背誦離騷之類



文學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讀文藝類書多。至少其他的能耐都要在這個基礎上才行。

上通天文下曉地理諸子百家三教九流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吃喝嫖賭樣樣精通。

以上。
我的文學基本功停在高考了。不過我見過最厲害的人是我的歷史老師,一開始以為她是學歷史的知道這些很正常,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史記漢書對她來說是常識,我第一次知道原來四書五經是可以被了解的,她對論語的研究也很透徹,高三很累的時候她會講一些論語里的故事給我們聽作為放鬆,我不知道她到底看過多少書,文學功底有多厚,她給我的感覺就像一本讀不完的書,我崇拜她。和她聊天是一種享受。有幸去過她家裡,我天,書房震驚我了,而且客廳周圍有那種矮矮的書架上都是書可以隨時翻閱,她是一位熱愛閱讀的人。她為人很謙和從不炫耀自己讀過多少書或者賣弄自己的文學功底。這句話並沒有別的意思。匿了。
文學基本功就是:多看書,多背誦,多練習,多思考,每日間接不斷,日久天成。基本功自然而然扎紮實實!


背誦離騷就叫基本功了嗎。

我覺得中國文學有個特別的概念我挺喜歡:文勢。

這個概念幾乎構成了我下筆寫東西的唯一前提,算是我自己閱讀而來的基本功。

深思熟慮如鯁在喉,胸中有虎嘯龍吟,不得不一吐為快。

所以打腹稿也算是另一種基本功吧。

當然文勢的說法更準確說來是語感。文勢是別人的,語感才是自己的。

初中文學啟蒙階段,那些迥異於小學課文的天才作品,像是打開了我多年未曾開竅的語感。某天讀著讀著,我突然聽到了開竅的聲音,嘎嘣,咻,茲~~~~~~。從此萬物生長,我的課桌抽屜里長出一片森林。

當然我是業餘的,又是理工科,功力還尚淺,我這種只能寫短的,寫不了長的,因此這充其量是我自己的基本功罷了。

那些文豪大家才叫有功力,潤物無聲,氣息綿長。

最後說點題外話。之前總是看到有大學生的湧入攪亂了知乎的說法,但據我最近的觀察,好像中學生也極其的不少啊。

這只是我看了最近某部很有爭議的電影下的回答評論、以及某個初三黑客答案下的回復感受到的現象。跟這個題目無關,純粹感慨一下,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祝題主學習愉快。

1.對人性有足夠的認識。說實話看不懂人性的人寫不出文學作品。

這裡的人性指的是對自己的認識,了解和批判,還有的就是對其他人的認識。像魯迅先生說的,「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如果沒有對自己足夠清醒的認識,是不可能坦率說出這句話的,大多數人都跟著人群走,真正成為好的寫作者的有兩種人,其中一種逆著人流行走,另一種跟著人流走,但是一直在觀察和思考。

前者的代表如卡爾維諾,後者如村上春樹,都是不錯的作家。

個人很喜歡嚴歌苓,和她自己獨特的經歷以及對人性的洞察分不開。

2.對社會的規律有足夠認識。這一點需要社會閱歷或者少年老成。

文學歸根結底是紮根社會的,因為它本身的語言性。社會雖然一直在變,但是總有一些規律是不變的,這是一個比普遍人性更概括化的角度。

讀歷史可以找出那些規律,規律不見得能讓文學作品更優秀,但是能設一個下限,必要時得以避禍。

3.文學積累,多讀書,涉獵要廣,特別是寫小說的人。

以用致學是個不錯的辦法。

說實話,我並不覺得文學積累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情,純粹的背誦更像是一場展示。但是縱使天縱英才如太白,也要「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天賦上的事情並不能依靠後天彌補,這一點顯現在文學創作上尤其讓人心痛的沒有道理。

才華是老天爺賞的飯,好在太白千年只出一位,世間多是常人。常人天資差別不大,努力可追趕一二。

孩子的話功夫要下在童年,文學素養的培養卻是是童子功。但是成年人活學活用,以用致學,雖然比不上從小就開始的積累,但是成年後有意識地學習和調整方向,花費的時間更少,方向更準確。

4.多寫,每天都要動筆。

才華和靈氣無法彌補,但是寫作手法,表達可以推敲和練習的地方太多。

就像一個推銷員,整天上門推銷,你讓他做演講,他很可能張口就來,毫不怯場。經常寫的人未必是寫的最出色的,但是這種書面表達能力一定強。想到什麼寫什麼,不至於沒話說。

5.如果是散文和小說風格,其實是可以模仿的。

從一個人的說話和表達就能看出這個人的思維方式。同樣地,可以找來喜歡地的作者,鑽研他(她)的行文風格,慣用語,結構布局。私以為,寫作就像學畫,模仿百家集之一身,慢慢地就走出自己的風格了。

散文和短篇小說比較容易學,長篇小說比較複雜,需要考察一個人原本的邏輯思維和通篇布局能力,太過耗費心血。

6.接觸不同的文學作品,不給自己的思想設限。

其實喜歡讀文學作品的人多多少少有點偏執,喜歡此不喜歡彼的情況也常見,只是抱有成見很難打破思維定式。一家一言,百家爭鳴才有趣味。

讀書可以以一推十,建構自己的讀書體系。從一本書里找到書里引用的來源,或者是同作者的其他書,或者是同類型的其他書,或者是同領域的其他書。

7.和別人交談。

之前一直認為文學創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後來發現不過是把自己層層剝落,如果自己本身沒有成長和進步,很難進行長時間的創作。所以要引進新思想,和別人交流是效率最高的辦法,無差別的,保持平和的和所有人交談,保持一個開放,平靜的心態。

文學不看重道德,但是交談的雙方需要平等和尊重。

8.做一個自由的、天真的、充滿幻想的人。

社會複雜,人世不易,留一塊凈土,種上花、聽蟲鳴。

9.堅持寫日記。每天反思和復盤。複習白天學到的知識,總結白天得到的認知方式。反思自己的得失,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改進。真的非常有用。

10.如果想走靈性作家(或詩人)的路子,多讀詩歌,哲學和神學。聽音樂,神遊天外,一個人旅遊,逛藝術展都是不錯的方法。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想法。

不同意見可以交流,不要吵。


文學基本功就等於背誦離騷……?你確定?我很好奇題主你到底是怎麼定義這個「基本功」的……
文學最需要的基本功就是要把自己筆下的文字中三偽文學的成分去乾淨,要竭力保證每一行,每一句都沒有三偽文學的成分,這一點契訶夫、昆德拉、福樓拜、里爾克都做的很好,而且這些文學大家也多次強調要去盡三偽文學,當今中國作家幾乎都在搞三偽文學,如果誰去乾淨了,日後必是大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