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30 日,華為聯手帝瓦雷推出華為 Sound 音箱,採用帝瓦雷四喇叭聲學結構設計、全新帝瓦雷 SAM? 、帝瓦雷全頻調音等精巧設計,支持多種音效模式、一碰傳音、Wi-Fi 隔空傳音等極簡互聯,具備語音助手、多設備協同應答等智慧交互,還有 PUSH-PUSH 對稱式結構設計、Hi-Res 無損音質認證等亮點。

如何看待這款華為 Sound ?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作為黑白兩款Sound X的深度用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這款華為Sound,繼續是和法國聲學大師帝瓦雷合作的,和之前那款相比,名稱上少了個X,整體功率上少了一半,價格也是前者的一半。

所以,Sound是Sound X的閹割版本嗎?

其實並不是啊!

Sound X,是典型的小鋼炮產品,體積其實相對很小,但功率非常強勁,30W*2的低音單元,加上8W*6的全頻單元,總計108W。這樣的功率搭配,加上帝瓦雷的多項獨門武功,造就了重低音方面的絕佳表現。

而現在這款Sound,低音單元從兩個減少到一個,全頻單元也減半了。很顯然,總功率大大降低,以及重低音的力度也大大降低。

Sound X放在客廳,效果非常好。但放在房間里,作為床頭音箱的話,其實這樣的重低音效果是比較轟頭的。我想,很少有人會把大功率的音箱產品作為床頭音箱吧?還要不要睡了?

所以,我認為這款Sound更加適合房價房間,更加適合作為床頭音箱。一曲小提琴,舒緩的中音和高音,更有助於睡眠啊!

另一方面,我主要從價格上來談談。

Sound定價999元,首發899元。其實我覺得之後的購物季也會做到899元。價格相對於發布價1999元的Sound X,降低了一倍。

更低的價格,更有助於推廣開來啊!

全球手機界的三強:蘋果、華為和三星,其實在這類產品(高品質智能音箱or藍牙音箱)都在發力。

蘋果的HomePod,雖然音質上我覺得不是特別優秀,主要是覺得它的高中低三種音頻過於混在一起了,但人家賣的好呀。

三星的話,收購了哈曼卡頓,三代Aura Studio,雖然沒有智能音箱功能,但看看下圖的評論數,哪怕是國內,它的銷量也是可以的。說明這個領域的需求還是不小的呀!

此外,畢竟音箱領域的牌子實在太多了,很多品牌都有相應的特色產品,再向上的話,還有寶華韋健的齊柏林,或者整一個Sonos體系,都是被愛好者們談論得比較多的產品。

華為面對它們的競爭,做相對Sound X更便宜的產品,用價格優勢去鋪開,去全球市場鋪開。價格優勢往往就是法寶。

其實在國內市場的話,很多人,尤其是非愛好者,這批數量巨大、說自己是木耳、但聽了一下就能分辨的出來的用戶,他們中很多人覺得2K元的檔的Sound X的價格還是稍稍貴了點。

作為市場表現的話,我肯定覺得999元的Sound,肯定會比1999元的Sound X更好。

具體音質表現如何,因為還沒開賣,也沒接觸到,還不好細緻評價。上文也是從配置上分析了一個方向性的大概,但還是有一些比較期待的方面:

1,華為SoundX,包括這台Sound,是可以組成陣列的,模擬立體分布音箱的聲場表現。我想兩款不同功率,效果也不同的產品,可以更有針對性的組隊,不止最後效果如何?如果效果好,那麼未來的可玩性將大大增加。

2,用了更小的全頻單元,不知道有沒有用了更低阻抗的揚聲器?有沒有相比Sound X更加純粹的去做好中高音?這個也要經過實際體驗後才能評斷。

HUAWEI Sound 智能音箱 黑 sound 帝瓦雷四喇叭 Hi-Res京東¥ 999.00去購買?

最後,放一張圖吧(上面的是Sound X,不是Sound,因為我也還沒見過Sound啊):


//

評論區吵得很嚴重啊,拜請大家都輕一點,至於大家糾結的,哪個音質好哪個音質差的問題,其實都不是誰說服誰的事兒,而是去親自體驗一下,就都有自己內心的真實答案了。

關於產品的詳細評論,待發布之後我再更新吧。。。

//


筆者第一次看到這款華為Sound的信息的時候,還是有點小激動的。因為在去年年底舉行的花粉年會上自己提的問題里就涉及到了這款產品。最近看到兌現了,心裡確實是頗有些激動。

問:Sound X勁太猛了,2020年是否會推出輕量版的?

答:會,並且在2020年還會有豐富多樣化的音頻產品發布。

從上面的圖片也可以看出來:AI音箱是作為華為CBG IoT產品里「大入口」的一員,在華為「1+8+N」智慧全場景戰略里有著重要的地位。而華為內部給的資源也比較足:去年的Sound X 和今年的Sound都找到帝瓦雷進行了聯合定製,在產品里採用了帝瓦雷的一些關鍵技術。

當時首款產品Sound X是沒讓人失望的,至於這次二次合作的產品怎麼樣的話,10月30日發布會之後大家就能在線下體驗店裡體驗到了,網上估計也會有很多體驗視頻發出來。大家到時候可以自己直接感受一下。

這次發布的華為Sound音箱在華為目前的音箱類產品里,算是次旗艦或者中端型的產品,它和旗艦級的SoundX、入門級的AI音箱2的一些參數對比如下:

從圖上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

參數方面:相比SoundX,Sound在喇叭的配置上有所調整:

  • 兩枚低音喇叭改成一枚,但是也增強了這單獨一枚的配置;
  • 6枚全頻喇叭改成了3枚。

結果是音頻範圍從40Hz~40kHz變成了50Hz~40kHz。低音有所削弱,「勁」沒那麼大了。

功能方面:Sound並不是站在SoundX身上「砍砍砍」,而是引入了一些新東西或者說做了一些改進。比如支持LDAC高清藍牙、AUX-in、DLNA以及Qplay等。

總體形容的話,Sound音箱的的確確是Sound X的輕量版:外形基本一致、音質有所縮減但是縮得不多,然後在SoundX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進。在價格方面直接砍半,以符合這款音箱的定位和對應上價值。

HUAWEI Sound 智能音箱 白 sound 帝瓦雷四喇叭 Hi-Res京東¥ 999.00去購買?

從華為Sound到華為音頻產品

2020年華為的音頻產品真的有種給人以「全面開花」的感覺:

  • 就像這次發布會,除了發布了Sound音箱之外,還有一款頭戴式藍牙耳機FreeBuds Studio也是一同被發布。
  • 除此之外,在上個月還發布了一款上市後經常性賣斷貨的TWS耳機FreeBuds Pro。

基於這種認知,筆者去梳理了一下華為目前的音頻產品,具體如下圖。這樣一看的話,已經不比一家專門做音頻產品的中小型公司的陣容小了:

難能可貴的是,上面除了入門級的產品之外,這些音頻產品的用戶評價還都挺高的。算是華為除了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之外,基本可以和手錶相提並論的產品了。

不好的點是,音頻類產品也繼承了平板和筆記本電腦缺貨的老毛病,比如FreeBuds Pro上市一個多月了,到現在都還沒現貨。

華為FreeBuds Pro 入耳式 有線充電 冰霜銀配色京東¥ 1099.00去購買?

華為FreeBuds Studio無線頭戴耳機 智慧動態降京東¥ 1999.00去購買?


值得關注的信息挺多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價格,價格便宜一切好說,價格不便宜一切免談。

買不起sound X,我還買不起sound嘛?(狗頭保命)

首發價899,我已經沖了!

相比於sound X,我認為sound的三頻更加均衡,我自己在體驗店聽了一下,感覺聲音比較清澈透亮,所以毫不猶豫的狗東下單了。

原價999元,首發899元,我認為還是能夠接受的。有需要的可以預定一波。

HUAWEI Sound 智能音箱 黑 sound 帝瓦雷四喇叭 Hi-Res京東¥ 999.00去購買?

稍後透露具體參數以及sound到手後,組成立體聲後我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使用體驗。

感覺出這個就是為了豐富產品線,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

現在幾百塊的AI音箱2有了,2000左右的sound x也有了,還差1000價位的音箱,所以華為出了這一款音箱,用來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求。剛好這一款也確實在我的預算價位內,然後我就入手了。閑置AI音箱2可以鹹魚出掉了。

但是聽說現在sound x第三方價格在1200左右,感覺sound X可能對於重低音愛好者比較合適。

sound x有2個30W的低音喇叭,而sound變為了一個40w的,然後sound x的6個8w的喇叭變成了3個全頻的5w的喇叭。

功率上基本對半砍,但是sound的價格也是對半砍,然而sound我最喜歡的點是相比於soundx擁有了LADC編碼和3.5mm耳機介面,這個對於日常使用來說可以降低延遲,並且組成立體聲效果更好,所以我選擇沖了sound一對。

另外,我短暫聽過sound,三頻整體比較均衡,聲音也比較透,這是我自己的主觀感受。sound X和AI音箱2的低音太重,聽一些其他歌曲的時候會有點難受,比較適合聽低音重的歌曲。

反正各有千秋吧,看大家喜歡啥!

華為音響AI智能藍牙音箱 Soundx桌面迷你便攜家庭音響京東¥ 1999.00去購買?

sound到手了,簡單的和大家分享一下體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進行選擇。

我以為sound會輕很多,沒想到拿到手還是很有份量感的,和sound x採用了一樣的造型,從外觀上基本很難區分出來。

因為我買的是一對,所以配網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麻煩的,我要一個一個配網,然後再組成立體聲,不過好在配網以及組成立體聲的速度比較快。

我簡單試聽了一下歌曲,第一感覺是低音確實很給力,即使聲音比較小,桌子也會震動。

現在樓下廣場舞聲音比較大,環境不太友好,所以我就先不給大家錄音樂展示了,等明天環境安靜的時候簡單錄一點音樂給大家聽一下。

我同時也用了這一對音箱看電影,音箱和平板連著看電影,基本感受不到延遲,聲音效果還是不錯的,延遲個人認為比較優秀。但是聲音我感覺沒有平板的四揚聲器更加立體,也沒有平板的四揚聲器通透,整體聲音層次感很豐富,低音很足,可能需要調一下模式,我稍後調了模式繼續和大家分享,我先感受一下。


簡直看不下去了,沒一個能說到點子上的。

我先給結論吧,跟Homepod一樣的閹割產品,但是華為刀下留情了。

去年我做過華為SOUND X的技術分析,在這裡:

如何評價華為 2019 年 11 月 25 日發布的 Sound X 智能音箱??

www.zhihu.com圖標

那麼簡單來說,華為sound閹割掉的東西有:

A.背對低音

一對主動式背對低音變成了兩個被動單元,已經根本不是一個東西了,沒啥說的。

B.全頻單元數量減少

6個變成3個,單元本身我傾向於不會有啥變化,不然還要搞個新單元出來增加成本,沒必要。

C.華為空間感知技術

這個沒啥說的,既然單元都砍了,空間感知技術被砍掉也是意料中事。

所以很顯然,華為對市場的看法跟蘋果一樣,那就是大部分人並不需要音質。我去年曾經盛讚蘋果Homepod的推出是對傳統HIFI市場的革命之舉,然而後來Homepod和Sound X 的銷量結結實實給了我一耳光:大家不在乎你是不是能進行自適應,大家就是要聽個響,而幾乎沒什麼人會掏三百刀出來聽個響(遑論組立體聲的話就要掏超過500刀了)。

所以怎麼辦呢?只好下刀子閹割了。

所以今年的Homepod Mini,一圈號角單元砍掉了,低音單元換了,自適應沒了直接放個全頻單元做個小波導,真·聽個響樂呵樂呵完事了;華為好一點,還留下仨全頻單元,估計聲音表現能好一點——不過也就這一點兒了——然後掏了個3.5mm出來,客官你隨便接到家裡啥老設備上樂呵樂呵,咱們交個朋友吧。

這等於是智能音箱去年向傳統音箱發起一波衝鋒,然後全被拍死在了陣地前面,今年大家說革命這事咱們先不提了,還是先搶佔市場吧,整幾個中端的玩意圈個地算了。顯然這個時候蘋果的優勢更大:Homepod Mini雖然聲音不行,但是卻可以充當蘋果生態中最廉價的家庭中樞的角色;相比之下華為在這方面還是要稍稍差一點。不過從Mate 40發布會上的信息來看,未來華為肯定也是要在這一塊發力的。

有什麼音質水平和蘋果 HomePod 不相上下的其他音箱??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華為 2019 年 11 月 25 日發布的 Sound X 智能音箱??

www.zhihu.com圖標如何評價蘋果新發布的 HomePod mini,和標準版有何不同,值得購買嗎??

www.zhihu.com圖標


去年,因為華為發布了華為Sound X音箱,不少人知道了帝瓦雷這個高端音箱品牌。對於華為與帝瓦雷合作這件事,更像是是帝瓦雷和華為在給彼此站台:華為需要與帝瓦雷合作來持續打造自己的高端音箱,而帝瓦雷可以藉助華為的知名度來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讓更多的用戶了解自己。所以,這應該是雙贏的合作。

帝瓦雷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為什麼華為會選擇和帝瓦雷進行合作來聯合設計華為Sound系列的高端音箱?

2004年,Pierre-Emmanuel Calmel 在法國和美國為全球首個混合放大技術(ADH)申請了專利。這是一項改變高端放大器的革命性專利發明,這項偉大的混合技術完美結合了數字和模擬技術,所產生的音質是以往任何產品所不可比擬的,是工程學的一大突破。

2007年,Pierre-Emmanuel Calmel、Quentin Sannié 和 Emmanuel Nardin 創立了 Devialet——法國高科技音響。憑藉顛覆性的科技 ADH 以及頂尖的音頻技術,他們發起了一次革命。

——以上資料來自帝瓦雷官網

實際上,帝瓦雷這家公司成立僅十二年左右。但是,該公司憑藉100多項創新性的技術專利和不菲的售價,在音箱行業貌似有著不低的地位。

所以,華為之所以會選擇和帝瓦雷進行合作,看重的應該是帝瓦雷在音箱方面的一些創新性的技術。並且,這些技術有助於華為來打造自己的高端音箱華為Sound系列。

去年的發布的華為Sound X真的是質感十足,配上其高端音箱的市場定位。這一次,有幸提前拿到了今天發布的華為Sound。和華為Sound X一樣,華為Sound依然是質感十足。

質感十足的外觀

在微信群里,和某人聊起音箱的時候,他說,只要音質好,無所謂外觀是什麼樣的。我自己的看法是,音箱這種小家電,要麼放在客廳的電視機柜上,要麼放在書房的書桌上。所以,音箱對於不少家庭而言,如果做的漂亮的話,也會提升客廳或者書房的美感。另外,當你整天面對一部比較難看和一部比較美觀的音箱的時候,心情也會完全不一樣。

華為Sound音箱整體來說,質感十足,並且,有一種晶瑩剔透的精至美,但是,又不缺乏科技感。

我是費了老鼻子的勁兒,才用手機拍出上面這張圖片。但是,我想說的是,實物比照片真的要漂亮很多。

我體驗的這部華為Sound音箱是白色。我自己是萬年黑——無論是手機還是其他數碼產品,更喜歡黑色的,覺得黑色的更有質感。這部白色的華為Sound音箱雖然沒有黑色版本的那種深邃感,但是,整個音箱相比黑色的,看起來更加純凈一些。我老婆大人說,如果黑色的是紳士,白色的就是貴婦(難道不應該是淑女嗎?)。

華為Sound音箱的正面是「HUAWEI」logo,背面則是帝瓦的logo和聯合設計等字樣。

對於這款音箱,網上有人說,可能只是聯名而已。如果只是聯名的話,華為Sound音箱上肯定不可能出現聯合設計的字樣,華為更不可能用「聯合設計」的名號進行宣傳。並且,無論是之前華為Sound X音箱的做工和質感,還是現在華為Sound音箱的做工和質感,處處都透著一股子精緻勁兒和高端范兒。

所以,如果對音箱的顏值有比較高的要求的話,我覺得,華為Sound音箱應該是可以入得了一些比較挑剔的大佬的法眼的。

卓爾不凡的音質

對於音箱,顏值確實很重要,但是,音質更加重要。

華為Sound除了有質感十足的外觀和做工之外,音質也是剛剛的。

我在書房試華為Sound音箱的音質的時候,放學在家的老二賴在書房不走,非得看我折騰音箱。等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從華為Sound音箱想起的時候,他直接就high了起來,不但跟著唱,而且在書房的小床上開始又蹦又跳。

老二出去喝奶的時候,我先是放了一首韓紅的《青藏高原》,然後又放了一首蔡琴的《被遺忘的時光》。音箱這種東西,當我一直用一百多的那種原本連在電腦上的小音箱聽音樂的時候,我已經覺得挺滿足了。但是,用了類似華為Sound這種比較高端的音箱之後,就會發現,原來音箱不同的話,音質真的有明顯的區別,連我這種「木耳」都能聽出個一二三來。

華為Sound音箱採用的是帝瓦雷的喇叭聲學設計,雖然機身看起來比較緊湊,但是,聲壓級(音量)依然可以做到90dB,可以發出極具爆發力的聲音,讓用戶最大限度的體驗音樂的震撼。

雖然華為Sound音箱只是一部不足千元的音箱,但是,無論是高音還是低音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華為Sound音箱的高頻延展可以做到40kHz,在高音區可以聽到更多的細節。所以,聽韓紅的《青藏高原》或者汪峰的《我要飛的更高》等類似的歌曲的時候,真的就會發現這些歌曲在高音的時候帶來的聽覺感受真的比一般的音箱要好。

同樣,華為Sound音箱的低頻可以下潛至55Hz,並且低音區的總諧波失真(THD)為5%。總諧波失真越小,對低音的還原就越精準,聽起開會更加乾淨。另外,THD對我而言太親切了,因為,我自己賣的有源濾波器的濾除諧波的效果好壞也是看THD值的大小。

有些音箱,可能因為擺放的位置不同,也會影響音質。華為Sound音箱就沒有這樣的擔憂了,因為,帝瓦雷的專業調音技術加上華為Sound音箱本身獨特的設計,可以讓Sound音箱在360度都得到比較完美的聽音體驗。

更加方便的全場景協同

這幾年,華為圍繞1+8+N戰略,不斷的發展各種智能設備的全場景協同。對於擁有華為手機,華為智能手錶,華為筆記本電腦和華為平板電腦等華為設備的我而言,更是能體會到全場景協同帶來的便利性。

比如,如果要將手機中正在播放的音樂通過音箱來播放,一般的做法可能是通過藍牙來連接。但是,華為手機碰一碰華為Sound音箱,就可以傳遞音樂,提高了連接的便捷性。

除了可以碰一碰傳音之外,華為Sound音箱還支持WIFI隔空傳音。所謂的隔空傳音,指的是,通過wifi網路鏡像將音樂從手機傳到音箱上。我用自己的華為P40 Pro試了試,確實比較方便。

華為的暢聯通話支持多設備協同,並且通話的質量非常不錯。曾經和身在國外的赤赤總測試過暢聯的語音和視頻通話,效果非常驚艷。但是,對於多屏協同或者多設備協同,可能有人會和我一樣,有一個顧慮,當想喚醒某個設備的時候,其他設備會不會也會被喚醒,從而造成混亂?

對於這種情況,華為Sound音箱支持多種類型智能設備協同喚醒應答,並且,喚醒邏輯如下:

當設備處於工作狀態時,喚醒優先順序大於待機狀態;當所有設備都處於同一工作或待機狀態時,喚醒優先順序為:有屏音箱&>無屏音箱&>智慧屏&>手機&>PAD;人為靜默設備後,3分鐘內呼叫小藝,靜默設備優先順序降低,3分鐘後,恢復之前的協同規則。

所以,就不用擔心會出現多個設備喚醒混亂的情況了。

充滿誘惑的價格

關於華為Sound音箱的價格,在華為沒公布價格之前,我自己覺得可能在1299元左右。問某人,某人笑而不語,說等等看,或許有驚喜。最終,華為Sound音箱的價格是999元。

對於華為和帝瓦雷聯合設計的這款華為Sound音箱,做工和品質肯定沒得說,質感知足。並且,得益於帝瓦雷專業的調音技術,華為Sound音箱的音質也是可圈可點的。

所以,竊以為,華為Sound音箱999元的價格不但比較香,而且還是挺有誘惑力的。或者說,999元的華為Sound音箱或許已經做到了那些兩三千元的音箱的品質。

其他

華為Sound音箱值不值得買?

如果,你只是想聽個響,或者給用來給孩子播放兒歌講故事,對音質沒什麼要求的話,完全可以買一部兩三百元的音箱,華為Sound音箱相對來說會比較發揮不出他應有的價值,有點殺雞焉用宰牛刀的感覺。

如果,你對音質有著更高的追求的話,售價不足千元的華為Sound音箱應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