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聽那些有的沒的。

你需要保證:

一、時間

必須保證一天有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任何樂器華麗的技巧都是基本功堆疊,鼓手純打鼓不需要很多樂理,節拍與音符時值是你最夯實的基礎,別小看這,純新手25歲的身體夠你練的。在啞鼓墊上,你得保證每天一到兩個小時的基本功練習,國際軍鼓四十條了解一下。然後每周能夠摸到真鼓一到兩次,並且要放開去打,感受每一次擊打給你帶來的聲音反饋。

二、空間

鼓手最需要的就是聲音給你的反饋,每一次擊打需要的力度,包括重音的掌握,如何調整你的手型,發力點,都需要你無數次的擊打才能感受到,而這些都需要一個相對隔音的空間,啞鼓也是很吵的好吧,想想如果是和室友合租,每天下班了還要聽你噠噠噠噠噠噠,分分鐘想打人。而且等需要自己購置真鼓了,沒有空間,不可能好吧,單元房就只能買電鼓打了,架子鼓這個樂器局限性很大的。

三、金錢

藍領:啞鼓枕頭,鼓棒50,周末到鼓房或者琴行租練,跟上網一個感覺,同事周末上網,你上鼓完全O ②K。

白領:啞鼓300,鼓棒100,周末找老師學,免費練鼓事半功倍么么噠。

金領:軍鼓代啞鼓,真鼓十萬五,老師請到家,隨時啪啪啪(次次次噠噠噠咚咚咚)。

歸根結底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這些方面你都要考慮到,不然25歲很容易被人鼓吹開始行動,然後從零開始到放棄,太正常了。

做一件事情總要想好初衷對吧,咱又不打算成為專業鼓手,但是跟個十八流樂隊的水平總要有吧,不然這鼓算是白打了,上頭了就去做吧,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你有沒有聽過一個很經典的故事

六十歲退休奶奶想拉小提琴

卻覺得自己太老就沒有學

八十歲的時候感慨

如果當時堅持 自己已經是二十年經驗的老小提琴手了

不是老之將死

做什麼都來得及


如果你不打算用這個維生 那你只要明白兩件事 不要太功利 不要給自己設限

我有0基礎的70後學生 年紀比我還大 可是人家都在學 為什麼25歲就不行呢


最大的錯誤就是還沒開始就已經想著失敗了,說實話,你沒有真正熱愛架子鼓

就算學了,後面枯燥耗時費力的基本功也會動搖你,希望能夠改變一下自己的學習熱愛的態度會更好


我40歲開始學。很開心。

沒有樂理基礎,沒有音樂細胞。單純的愛好。

沒有老師,因為沒有合適的,周圍那些培訓機構的都看不上,瞎忽悠。或者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那種人。全憑自學,這個過程本來就很好玩。

一是技術,需要練習。多學,多看,多思考。

二是音樂性。我個人覺得,只能靠自己感悟。

勸你一句話,想做就做,別留遺憾。如果有些經濟基礎,同時你又不是想成為馬雲劉強東那樣的大企業家。那就多做一些自己,遵循自己內心的聲音。

祝你玩的快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