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是音箱,音響是音響,細說的話內容應該很多,我試著回答一下吧。

音箱

分為有源無源,區別是有源音箱在內部多了功放電路。還有些還加了解碼和藍牙接收電路。

有源無源共同點是都有分頻器。分頻器的作用是將聲音分為高中低(三分頻)音分別輸入到高中低音喇叭,兩分頻是只有高音(或者高中音)和中低音(或者低音)喇叭兩路。偶爾還能看到四分頻的,將高中低音頻段分的更細緻。還有些其它形式的,比如電子分頻等,後面還會介紹一下。

高中低音的定義:一般人耳能聽到的音頻範圍是20—20000Hz,高、中、低音具體的頻段目前並沒有公認的唯一的劃分位置,有各種劃分方法,各有各的道理。

一般默認200Hz以下的算是低音區,而低於40-50Hz的算是極低音區。50Hz以下的聲音往往需要用耳朵聽和加上身體感知震動。

中音區的劃分方案也很多,比如有的將200—2000Hz劃成中音區,有些將200—6000Hz劃成中音區。

高音區是相對前面說的中音區而言,如果中音區定在200—5000Hz,那5000—20000Hz都可以算成是高音區。

所以,我們這裡只討論音箱製作中的劃分方法,就是根據喇叭的頻響範圍來確定高中低音區。

比如說如果要設計一個二分頻音箱,選擇兩個喇叭,它們的SPL曲線廠家已經給出,將兩個喇叭的SPL曲線疊加之後,可以得到下面這個圖。

從這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兩隻喇叭頻響曲線交叉大概在1700Hz。在設計分頻器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將1700Hz定為分頻點,那我們大概可以確定,這個二分頻音箱的低音喇叭負責從大約45Hz左右開始到1700Hz部分的聲音,這個範圍可以看成是中低音區,而中高音喇叭負責的是1700—20000Hz之間的區域,可以看成是中高音區。

以上是個簡單的舉例,實際設計當中,頻響曲線是需要多條件測試的,那樣得出的結論才更真實。兩個音箱分別給你一根各自的曲線,看起來很接近,但實際上聲音差距很大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設計方面具體的知識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還需要你去查閱具體的相關資料。

音箱的箱體外形結構有書架式落地式之分,還有立式卧式之分。箱體內部結構又有密閉式、倒相式、帶通式、空紙盆式、迷宮式、雙腔雙開口式、1/4波長載入式、對稱驅動式和號筒式等多種形式,常見最多的是密閉式、倒相式和帶通式。

揚聲器(俗稱喇叭)的作用是將功率放大器輸出的電信號轉換成聲音信號再輻射出去。

揚聲器有多種分類方式:按其換能方式可分為電動式、電磁式、壓電式、數字式等多種;按振膜結構可分為單紙盆、複合紙盆、複合號筒、同軸等多種;按振膜形狀可分為錐盆式、球頂式、平板式、帶式等多種;按重放頻帶可分為高頻、中頻、低頻和全頻帶揚聲器;按磁路形式可分為外磁式、內磁式、雙磁路式和屏蔽式等多種;按磁路性質可分為鐵氧體磁體、釹鐵硼磁體、鋁鎳鈷磁體揚聲器;按振膜材料可分為紙質和非紙盆揚聲器,材料也有很多種,各自的聲音特點也不一樣,需要具體了解。

分頻器有功率分頻器和電子分頻器之分,主要作用均是頻帶分割、幅頻特性與相頻特性校正、阻抗補償與衰減等作用。

功率分頻器也稱無源式後級分頻器,是在功率放大器之後進行分頻的。它主要由電感(L)、電阻(R)、電容(C)等無源元件組成濾波器網路,把各頻段的音頻信號分別送到相應頻段的揚聲器中去重放。其特點是製作成本低,結構簡單,適合業餘製作,但插入損耗大、效率低、瞬態特性較差。

電子分頻器也稱有源式前級分頻器,是由各種阻容元件與晶體管或集成電路等有源器件組成,它是置於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信號線路中的一種模擬電子濾波器,能把前置放大器輸出的音頻信號分成不同頻段後,再送人功率放大器進行放大處理。其特點是各頻段頻譜平衡、相互干擾小、輸出動態範圍大,本身有一定的放大能力,插入損耗較小。電子分頻需要對應的功放數量更多,比如電子三分頻,高中低音被分離之後,需要3路獨立的功放分別輸送到高中低音喇叭,兩個音箱就需要6路功放,所以,在同等級用料的情況下,電子分頻器提高系統的複雜程度和成本。

然後就是附件了,主要是接線柱,吸音棉,音箱線。音箱設計有具體的計算公式,需要多大容積的,根據選用什麼喇叭單元來具體計算的。這個一兩句根本說不完,不同結構的音箱計算方法也不一樣,你需要去找找專業書籍看看。

———————————

如果你問的是音響,我簡單說一下吧。

完整的數字音樂系統是:

1、聲源,2,解碼,3,功放(包含前級和後級)4,音箱,

5 有必要的話在PC和解碼器之間還會加上界面,主要作用是隔離PC內部的噪音。

具體解釋

聲源:現在常見的包含手機、播放器、CD機、電腦等

解碼:可以是獨立的台式解碼器,也可以是手機、手機尾巴解碼線、電腦音效卡、CD機,或者播放器,藍牙音箱等,這些設備裡面也包含了解碼。

功放:有源音箱自帶了功放,無源音箱則需要另外接功放。

功放種類很多,有集成電路搭的,也有用三極體,電子管,場效應管,以及混合式搭的。按導電方式分,又可以分為分為甲類(A類)、乙類(B類)、甲乙類(AB類)和丁類(D類)。按原件數量和連接方式又可以分為單端和推挽式。

功放裡面還可以細分成兩個部分,一是前置(前級)放大部分,二是後級放大。

大部分成品播放設備里,都包含了功放,比如手機,有耳機放大和喇叭放大,播放器里有耳機放大,藍牙耳機里也有耳機功放。

另外還分為2.0,2.1,5.1,7.1之類的輸出方式,這是根據用途來分的

如果只聽音樂,一般是2.0方式,就是兩個主音箱就可以,也可以用2.1模式,兩個音箱負責200Hz以上的聲音,加一個低音炮負責200Hz以下的聲音,這是利用了低音指向性弱的特點。又比如組建家庭影院,可以擴大到7.1甚至更多的數量來構建環繞聲的聽音環境,類似電影院。數量多,解碼和功放都要有相應的配套。

音箱部分前面已經介紹,就不重複了。

然後就是喇叭線,信號線,音箱架等,要求更高的會對電源和聽音環境等也有很具體的要求,簡介大概就這些吧。


音響是一個系統,可以獨立完成聲音回放的完整系統,一般包括揚聲器和外置功放,還有的更加完整,諸如效果器、調音台、DVD和顯示器等設備也可以加入音響的行列。

而音箱指的就是聲音的輸出設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音響中的揚聲器(注意:需要和特指喇叭單體的揚聲器區分),它可以將音頻信號轉化為聲音回放出來。按著內部元件我們可以將音箱分為箱體、揚聲器、分頻器和電源等部分。經常和電腦配合使用的多媒體音箱大多都是有源音箱,而使用在音響系統中的音箱則多為不帶功放電路的無源音箱。

音箱基本上是由三大部分組成的:喇叭,分頻器,箱體。

按照喇叭只數的多少分為兩單元,三單元.......

還有一種是把高音喇叭與低音喇叭做成一體的,稱為同軸單元,從外表上看是一個單元,實際上仍屬兩單元。

分頻器顧名思義就是把可聞聲音的頻段[20--20000Hz]分成幾個頻段,分別送往對應的喇叭單元。按照頻段劃分的多少,分成高,低音兩段的叫兩分頻分成高,中,低三段的叫三分頻,依次類推。

箱體,一般由原木或中密度板作成,按照箱體結構又分為密閉箱[無倒相孔,箱體內部空氣與外部絕緣],倒相箱[有倒相孔]。還有一些不大多見的箱體構造:迷宮式,指數式,負阻式,號筒式等。

按照音箱的使用範圍分為:專業箱[用於演出,廳,堂,場,館的擴聲]

監聽箱[用於各種錄音機構的專業監聽]民用箱。

按照音箱的放置方式又分為書架箱和落地箱,書架箱多是兩單元,兩分頻結構,多使用在20平方以內的房間內。落地箱多是多單元,多分頻結構。多使用在20平方以上。

關於音箱的性能指標:

一般音箱都標明應用參數最常見的有:

功率:一般用W或VA 計量,常見的為 標稱功率[額定功率,不失真功率]是指非線形失真不超過該音箱標準範圍的條件下的最大輸入功率。他是該音箱的正常工作功率,長期連續工作不致損壞。

靈敏度: 他的定義是,在音箱上施加1瓦功率的粉紅雜訊電壓時,在離參考點一米處所產生的聲壓。以分貝[db]表示。音箱的靈敏度越高,在同樣的驅動功率下就越響,這在使用小功率的功放時,靈敏度就顯得很重要了。

阻抗:它是指音頻信號加在音箱輸入端,音箱所呈現出的一個純阻。常見的有4歐,8歐,國外也有3歐,5歐系統的。使用時注意要與功放的輸出阻抗相匹配。特別是膽機對音箱阻抗的匹配尤其重要。

頻響範圍

它的定義三言兩語不好說清,一般的是指音箱在音頻範圍內高低兩端下降負 3 db時的頻率重放範圍。自然是越寬越好了,現在的HI-FI音箱在高頻端做到20000HZ乃至30000HZ的重放以不成問題,低頻段由於受揚聲器口徑的限制和箱體容積的限制,做到20HZ就很不容易了,一般書架式音箱的低頻段就更差了。

..........

...............

............................

....................................(省略一萬字)


這個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清楚,況且最基礎的聲學知識都不清楚的話,完全就是在聽天書啊!可以去找些專業類的書籍看一下。


哪種音樂發燒友?只聽現場的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