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心理學基礎呢?


兩者都不是「偽心理學」。

「父慈子孝」,在發展心理學中被理解為:一種積極的「親情價值觀」及良好的「親情氛圍」有可能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但考慮到各種個體變數(如興趣、願望、信念、目標及理想等),及其他價值觀的影響,這種作用並不是充分必要條件。所以不能理解為因果關係:「父慈」,則「子孝」。

認為「父慈子孝」是一種「偽心理學」、或是前因後果的關係,是混淆了「親情觀」和「親情價值觀」兩個概念。「親情觀」是個體對親屬關係的看法,僅屬於認知活動;而「親情價值觀」的形成是一個賦值過程,即讓「親情觀」經受情感體驗(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或這些的反面投射等等)和行為傾向(就是上面提到的各種個體變數)的賦值才能形成「親情價值觀。另外,與其他個體價值觀一樣,親情價值觀形成之後也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至於「棍棒底下出孝子」可以在行為主義心理學(behavioral psychology)中找到依據。行為主義心理學推崇外部干預(extrinsic interruptions),認為適量的、模式化的壓力,可以幫助個體形成習慣。比如,傳統語言教學中最常使用的聽說教學法(audiolingual)(進過語音實驗室的同學舉手),通過反覆跟讀/模仿練習(drill)、或記憶(rote learning)來學習發音、記憶單詞,理論依據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神經學對這一過程的描述如下:

大腦被反覆刺激產生出對應的「突觸(synapse)連接」,使其獲得對辭彙的記憶。這時,腦皮層上感到的適度壓力有助於大腦對辭彙的「突觸連接」進行強化,從而更加精準深刻地記憶辭彙。

結論是:適度的、模式化的壓力有益於大腦思維活動。

然而,「棍棒教育」下的孩子體驗到的一定是外界過度的,創傷性壓力,早就超出了行為主義主張的「適度性」。因為這種壓力是不可預期的、影響也是不可逆的

首先,大打出手的家長有幾個在理智範圍內?又都能保證克制自己的憤怒情緒不「下狠手」么?「失手」後又有幾個不後悔的?

其次,心理學家西蒙·萊文曾對幼鼠做過一個壓力反應測試。測試發現,幼鼠在生命早期體驗的過度的、不可預期壓力,就算只有幾分鐘,也會對它們的壓力反應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的影響。比如,這些幼鼠此後對周遭環境異常敏感,就連最細微的變化也會讓它們焦慮、驚恐、甚至失控。

幼鼠壓力反應測試證明:早期環境的影響會在個體大腦中留下印記,並伴隨個體一生。

最後,有些家長質疑(或者是為自己辯解):「孩子都有復原能力,長大了就懂事了。」

OK。不過現代心理學都以實驗驗證,口說無憑。實驗證明: 復原能力是後天鍛鍊出來的,並非「出廠設置」。而大腦在其早期發展中是最敏感、最容易受到經驗改變的——不管是正面體驗還是負面體驗。大腦在早期發展中體驗過的過度、不可預期的壓力,會對其壓力反應神經系統產生了反覆的激化,從而造成這一尚處於發育階段的神經系統組織(包括受體,敏感度等)出現一系列應激改變。比如有些孩子敏感、易怒,實際上就是對在家、或學校接收到細微「挑釁信號」做出的「應激反應」。換句話說,「棍棒底下」的「孝子們」大腦對壓力的過度敏感性很有可能伴隨TA的一生。

當然,就像我也不贊同過度討論原生家庭影響一樣,值得提出的是,大腦的複雜性在於其基因傾向、以及該傾向在進化過程中受的環境塑造、個體認知、應對選擇等一系列複合性作用。但可以肯定:

「棍棒教育」下的過度壓力,會讓幼體在生命的初期難以應對,而對TA們的壓力反應系統造成伴隨一生的不可逆影響。

最後的最後,就中國傳統父母對孩子統一、甚至唯一的評判標準——「孝子」說點題外話。

總有家長們列舉出「別人家的孩子」,來說明別人家從小被「混合雙打」養成的「孝子」。如果進一步刨根問底,

「您覺得孩子怎麼樣算孝順呢?」

好多家長都會說:「聽話。」

所以他們要求的「孝」,本質上是「無違」,就是不違背父母。

發展心理學的許多研究發現,個體「孝」的潛能是天生的,但這種潛能的表現對象卻不是。兒童發展早期(尤其是出生至2、3周歲)是形成情感關係的關鍵期(crucial period)。這時的幼體最可能與長期看護TA的人建立親密的依戀關係。這一關鍵期過後,兒童與父母形成的情感關係,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個體的氣質類型、家庭狀況社會環境都有密切關係。所以根據心理學的互動論,「孝行」的形成過程及影響因素如圖:

養育一個孩子、愛護TA、教育TA,為TA奔波一生,不僅僅是希望TA對父母「言聽計從」,而應該更盼望TA成為一個情緒價值高(有幸福的能力)、會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獨立面對人生的人、能夠推己及人去付出愛的人。如果是這樣,就別隨意損傷TA還在向上生長的能量、別過度審判一個正在奮力萌芽的、頑強的小生命體、更別無意中成為了TA生命里無法擺脫的陰暗角落。

因為各位「愛子之深、為之計遠」的家長們,最終的幸福也將是欣賞著自己的孩子,成為他自己。


確切的說,這兩句話都在描述一個【現象】,而不是敘述一個【定理】。所以都不是科學心理學範疇。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俗語中的三個關鍵詞都沒有確切的定義,【慈】【孝】【棍棒】都是泛指,描述某種特質,他們不具體。

所以這兩句話,連被證偽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換個說法,我們明確定義一下這三個詞:

慈=父親在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時,永遠講道理,而且血壓心率腎上腺分泌有明確指標範圍。(問題行為由父親主觀決定)

孝=兒子參加工作後將自己10%的儲蓄用於父親的養老基金,且每周回父親家1天,不小於8小時

棍棒=當兒子產生問題行為時,父親用xx的力度打孩子某某部位3下(問題行為由父親主觀決定)

然後再大樣本追蹤,看慈孝棍棒之間的關係,然後才能得出結論。


也不知道我有沒有略微跑題,但這裡主要強調的是:

  • 世俗觀念≠心理學
  • 講道理≠心理諮詢


「父慈子孝」是不是有道理需要看情境。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完全不鼓勵的,因為這個屬於懲罰的一種,而且是很重的懲罰(棍棒這種真的會讓孩子恐懼繼而麻木)。

懲罰從心理學的角度不鼓勵的原因是為什麼呢。

首先,懲罰會讓人聚焦在做「錯」了什麼上,比如孩子成績不好,一頓棍棒,孩子覺得自己成績不好是「錯」的,繼而對學習產生退縮,因為他覺得成績不好是不對的,那我不學習,就能避開成績不好的結局。

其次,懲罰並不教人怎麼做「對」。比如說孩子成績不好,棍棒並不能真的幫助孩子調整成績變好,真的想讓孩子的成績好轉,真正要做的事情是幫孩子一起去找它學不進去的原因是什麼,比如這門課的老師不好,有個同桌討厭,最近有個好朋友出事了等等,要幫孩子一起去處理這些事情給孩子帶來的影響。

所以,多鼓勵好的行為,比懲罰更加有效。

而當孩子真的要觸犯一些底線,比如說法律底線,那懲罰里一定要恐嚇為主,棍棒不鼓勵,同時要和孩子討論什麼樣的行為是被鼓勵和合適的。

也就是懲罰想有效,一定要精準,有邊界,且在告知孩子不能這麼做的同時,告知孩子要怎麼做才能同樣達到孩子希望的目的又不傷害別人。

當然,這是很難的,真的想養好一個孩子,是很費功夫的,不是單純的慈愛或者單純的棍棒可以去解決的。

最後,很多父母做不到上面的「其次」,會有很多原因,但做不好「首先」,很多時候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發泄在了孩子身上,真心希望這些父母學點心理學,學點調節情緒,別折騰自己孩子,孩子不開心自己也不開心。


這都是教育原則,也有心理學依據,但是有心理學依據,並不代表就可以根據字面意思去做。如果僅按照字面意思,不管按照父慈子孝還是按照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原則培養的孩子,都可能會出現孩子叛逆或者孩子無自信、找不到成就感的情況。

您問問題的初衷是:是否有依據、使用效果好不好,因此,核心在使用哪一個、如何使用。

首先,」父慈子孝「,出自《禮記·禮運》,全文是「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它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君干君的事,臣安臣的位,父親有父親的樣子,子女盡子女的責任。「仁是多人,你我他。孔子核心是王道,仁是標準,想想自己,考慮考慮別人,修幾安人,幾安,人安,安人,世界安,克己復禮,克是比肩於禮看齊,講理,行,禮。天子以至於庶人以修身為本,修己安人。仁,自愛愛人!

在原文中,其實談到了很多的身份,我們每個人也有不同的身份。有作為子女的身份、有作為父母的身份、也有作為工作人員的身份、還有作為社會人的身份。孔子講父慈子孝是對父母子女身份關係的一種描述。我猜大多數人腦子裡面構想的父慈子孝的場景是父親對孩子時脾氣特別好、不打不罵、也不大聲說話。這是對父子關係的一種理想化的描述,而且也是對父親的高要求。

那就需要思考孔子說的父慈子孝是什麼樣的?父親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身份,在教育過程中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父親扮演的角色對孩子個性的形成、對成就的追求有重要影響。一般來講,父親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為孩子提供物質與精神的支持。父親向孩子展示自己的力量、榜樣,為孩子樹立規則、給孩子勇氣。因此,父子關係並不總是父慈子孝的和睦的狀況,在必要的時候,父親需要樹立規則、懲罰不當行為,讓孩子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就是說,父慈子孝只是一種理念,它的使用是有條件的,父母在其中扮演著即是權威也是傾聽者的角色。

棍棒底下出孝子,在這裡就不引用它的出處了。這條規則,可以用一個名詞叫做」懲罰「,它使用的工具比較簡單:身體或者物品,形式即是打。很簡單粗暴的一條管束規則。很多問題少年也因這樣的教育走向迷途。可搜《變形記》,觀看最開始錄製的視頻。

既然這兩條規則都在說管教孩子的方法,那究竟怎樣才能管教出像詹青雲那樣的孩子呢?在關鍵時刻顯示父母的權威力量,樹立規則,說一不二;其次,給予孩子關懷、溫暖,傾聽孩子的訴求。


父慈子孝,是人對人的愛。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奴才對主子的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