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不是物品可以放到秤上稱。

梅與陳張是知己,可以剖白心事,彼此明了心事,但性格迥異,圈子不同,不是天天在一起玩的朋友。

梅與譚性格、圈子、生活習慣比較接近,經常一起玩。可能談心事會少一些,譚心思應該也不像陳張那樣細膩,未必能夠接收到梅的那些心事。

梅視陳為弟弟,是一個需要她保護的人。陳經常找梅談心事,梅是他最親近的朋友之一。陳離世後,梅在不同場合多次唱陳的歌,感情應當很深。

梅張是家人、兄妹,舞台和電影拍檔。兩人相識於微時,一同外出登台,見過彼此的困窘,互相扶持、成長,直到各自能獨當一面,這種感情其實類似於梅與她的姐姐(少了些血緣的羈絆)。兩人相知甚深,羈絆也深,對對方都有憐惜、疼惜之情。張是設身處地地為梅考慮過的,她的原生家庭、她的感情生活、她的未來、老年生活…張身後,梅為他奔走、抱不平,劉德華、何韻詩都講過張的離世對她打擊很大。

他們的關係很對等。在事業、名利地位這些世俗物質方面,他們都不需要依賴對方,對對方無所求。即使早期也是互相扶持,有來有往的,感情可能更純粹一些。梅陳也類似,但陳後期長期情緒不好,在友情方面更依賴梅一些。

梅譚更像是玩伴,人尤其是巨星很寂寞的,有一班朋友成日在一起玩給生活增添樂趣,也是很難得、值得珍惜的。

梅張、梅陳羈絆很深。有時候,會覺得大概是前世帶來的緣分。至於那個給狗起名,只能說明梅譚關係好,別的證明不了什麼。陳百祥、曾志偉、譚詠麟是一類朋友,張國榮、陳百強、張學友是另一類朋友,同時也是不同類型的人,很難想像梅給狗起名叫張國榮、陳百強、張學友之類的。

事實上梅艷芳和譚詠麟關係更好,最佳損友。而不是現在流傳的四十之約


這種問題有什麼討論的必要嗎,四個人中三個人都已經走了。

跟誰關係更好?這種問題問我我都答不上來,都是朋友還要分高低?退一步講,他們也只是展現了一些方面而已,實際中怎樣恐怕只有當事人知道


香港樂壇80年代的三王一後,梅艷芳和譚張陳關係都很好。

陳百強雖然比梅艷芳年紀大,但感覺他們倆的關係更像姐弟。陳百強去世時梅艷芳正巧在美國舊金山有工作,得知Danny去世後立即取消之前安排的行程飛香港參加葬禮,並且由梅艷芳扶靈。Danny去世後的紀念活動主要是阿梅和何超瓊姐妹組織的。一直到03年阿梅去世前,她仍然堅持出席紀念陳百強的各大晚會、演唱會以及其他一些活動。

張國榮和梅艷芳都是華星公司出名的,兩人的關係是同事兼好友,兩人的關係類似哥們。兩人當時的確是被華星當成「金童玉女」來包裝的,至於網上說的40嫁娶,實際上都是媒體杜撰的。兩人的朋友圈和愛好並不相同,但是兩人的演唱會都會請對方當嘉賓,在張國榮去世的時候,梅艷芳也已經到癌症晚期了,走路都走不了了,但是梅艷芳在別人的攙扶下還是參加了張國榮的葬禮。

譚詠麟和梅艷芳關係可以用老友形容吧,周潤發頒獎會開的玩笑讓譚詠麟後台抱著阿梅痛哭,阿梅家的小狗曾用阿倫的英文名命名。兩人經常開玩笑取笑對方。

個人覺得感情上看,梅陳=梅譚>梅張。


前提:拋開粉圈矛盾、都從對幾個人本身的新聞事迹去了解:

都挺好。和張是互相關心成長、和陳是像弟弟一樣照顧、和譚更像兄弟損友。

前期和幾個人應該都差不多好,畢竟不同的相處方式,中後期(Danny去世不說了、但直到2002年阿梅都還在為Danny爭取一些圈內的榮譽)感覺和張更親密一些。

主要是阿梅公認的性格里一半女性的溫柔敏感、一半的男性義薄雲天,譚校長和那個男性化的阿梅應該是最聊得來的,很大氣、玩得開,也夠損。和張哥哥的話,談心事、傾訴感強一些,用鍾楚紅的描述就是「很關心和痛惜對方、但是又打打鬧鬧又很快和好」。

看阿梅這麼多年的訪談和新聞,其實上述三人都不一定是那種經常見面、形影不離的相處方式,大家都是大忙人、也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圈。和阿梅私底下接觸相處最多的男性朋友應該是張學友和劉培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