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現在都是醫保結算,他給你說預估費用7000,因為醫生其實也不知道最後報下來是多少,比如有些葯,就是醫保承擔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有些是全部報銷,有些是自費葯,年紀越大,醫保報銷比例就越高,像我姥姥姥爺住院,又有慢性病,國家還出了一個慢性病的什麼政策,我姥姥他們平時開高血壓的葯,也比較便宜。

單位繳納的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還是非要有用處的。因為有些病人是純自費,當然這是極少數的情況。醫保局也會時不時抽查,比如開藥的合理性,住院的天數與疾病是否符合,還有就是所用的治療性的物品,是不是合理的。


沒什麼,常規操作,很多東西怎麼收費醫生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般報價高一點保險點,準備多點經費沒壞事,錢不夠,治到一半變成爛尾樓怎麼辦。


醫生不是物價局喲!這位客官~

一般住院押金都會涵蓋絕大部分病人的住院費用(也不知道是誰定的,但醫生肯定沒權力定啦)。所以,如果手術順利,醫保報銷完肯定會剩不少錢的。

雖說押金都是多退少補,可交7000返5000是不是感覺棒棒噠~

如果反過來,交2000,手術做完讓你再補5000(哪怕1000),你感覺就不那麼好了吧?

更何況讓補交住院費,一般也是醫生的事兒,讓醫生去催住院費,醫生感覺也不好。

就醬~


每個手術的定價都是衛生行政部門統一定價的,醫生沒有這個權力,至於前後價格差異問題可能與術中用藥、器械以及術後用藥有關,據我所知,單純LEEP手術費並不需要7000元之多。中國醫生的手術和勞動是廉價的,超過7000元手術費的已經是很大型的手術了……


你這邏輯有問題,就因為不是醫生定價才會這樣


同意kyo的回答。我在阜外做David手術,主任一開始說要14W,最後只花了2W。


原來省錢了也是不對的,那麼,就7千好了。


7000是沒報銷前的價格,報銷後自付2000


醫保結算後嗎


定價都是衛生局和物價局統一定價的,手術費用不一樣的話應該是選用的材料、後續用藥等等有關係的


我們是醫生,管治病開刀的,醫保那部分不歸我們管呀。

我是眼科啊,拿眼科說事兒。這事真的是醫生的日常了。我們可以提前預知手術中需要多少耗材(比如這個患者要不要打硅油?),然後和患者說一個大致的,醫保報銷前的數字(要打硅油整體手術可能1W5~2W,不要打就可能少於1w5),然後患者出院的時候,根據患者所在地的醫保政策進行報銷(差別就在這裡,同樣的手術有的地方政策好報銷得多,有的不好報銷得少)。

那,假如我是上海的醫生,我肯定知道這個手術的真實耗材是多少,真實價格是多少,但是我怎麼知道來自河南/江蘇/安徽/內蒙的病人那邊的醫保政策是啥樣的呢?

醫院都有專門管醫保的部門,我們這方面有問題都是打內路電話問他們的唻。

其實7k變2k是好事。說明你手術順利用的東西少,有一個5k左右的耗材術前可能用,但是術中你不需要用。


醫生是賣貨的,是技術員,定價和他無關他也不能準確知道價格,尤其是醫保很複雜,到底花多少錢本來就每個人都不一樣。

病情不一樣,上一個人的花費對你只是參考,手術中用到的東西有時要看病情,比如不打開腹腔怎麼知道到底是個啥情況,一般人可能覺得儀器能看清,其實是不行的哦。所以要適當多準備一點錢。

避免賴賬,多準備了可以退,少準備了萬一賴賬他得還。辛苦工作那麼久還倒貼錢,是個人都不願意。制度就是這樣,他得保護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