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沒有大的差別的,但也有特殊情況。像周邊角膜散光大的,而且暗室下的瞳孔有很大,散瞳後周邊角膜散光參與進來了,散光會跟散瞳前有些差別。


目前為止,配一副合適眼鏡還是矯正近視的最有效辦法。孩子一定要散瞳驗光,是因為眼睛處於放鬆狀態下才可測出準確近視度數,而且每半年要複查一次,孩子們的身體在長,眼睛也在變化,近視度數也會有所變化。 所以青少年配眼鏡時的散瞳驗光尤為關鍵,不過許多家長對其卻了解甚少,超級視力表就針對一些誤區送上專業科普。

「散瞳」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嗎?

有些家長對散瞳驗光存在認識上的誤區,擔心散瞳會對孩子眼睛造成損害,顧慮重重。其實,散瞳並不會對眼睛造成任何影響,它是利用藥物使眼睛睫狀肌完全麻痹,在使之失去調節作用的情況下進行客觀的屈光檢查,能夠準確客觀地查出眼睛的屈光狀態。

目前許多醫院眼科針對12歲以上青少年可快速散瞳,散瞳葯每10分鐘點1次,共4次,點完散瞳葯後20分鐘驗光,1個小時就可以完成散瞳驗光檢查。6-8小時後瞳孔恢復後復驗配鏡。

12歲以下兒童,建議阿托品散瞳驗光,1日3次,連續點葯3天,第4天進行驗光,3-4周左右瞳孔恢復正常後復驗檢查。

由於散瞳和瞳孔恢復需要時間比較長,建議學齡兒童一般在寒暑假期間檢查比較合適。

家長帶孩子進行散瞳驗光,只需要遵照醫囑在散瞳過程中注意以下問題就可:

1.散瞳期間應避免強光刺激,比如強烈的太陽光線,戶外活動時應戴遮陽帽或太陽鏡。

2.散瞳期間由於視物模糊,對孩子要注意看護以免碰傷。

3.散瞳是為了放鬆睫狀肌的調節,故散瞳期間不要近距離用眼,例如看書、看電視及使用電腦。

4.應用阿托品散瞳的患兒,點完藥物後要用手壓迫淚囊區10-15分鐘,防止藥物被鼻粘膜吸收致全身藥物毒性反應,如出現明顯的顏面潮紅、口渴、頭痛、心率快、發熱、幻視等癥狀,應立即停葯或諮詢眼科醫生。

內容來源:超級視力表APP、

別怕!散瞳一點也不嚇人 | 超級視力表?

www.v-keep.cn圖標

眼睛看近的時候,需要用到調節力,也就使睫狀肌會緊張;可一些人睫狀肌長時間緊張後,就會變得僵硬,在這種僵硬的狀態下驗光,度數很可能就有偏差。用藥物的方式可以使眼睛放鬆,而當眼睛調節放鬆,驗光度數就會更為準確,之後配鏡和戴鏡的效果自然也會更好。


我們驗光的目的是,盡量放鬆調節的情況下,驗出最好視力的最低度數。散瞳是用藥物代替,驗光中霧視和去調節影響這樣一個過程。作為一名資深從業人員,明人不說暗話,如果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驗光操作標準,霧視充分,百分之95以上的驗光是不需要散瞳就能檢驗出靠譜結果的。散瞳是簡化了這個過程而已。結論是 沒啥異常,散瞳與不散瞳,度數沒區別。有個前提,靠譜專業的操作。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散瞳度數會準確一點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標準的驗光流程,不能把調節完全放鬆,屬於技術問題。那麼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散瞳呢,之前自己講課的PPT總結了一下:

總結一下:技術層面,絕大部分驗光不需要散瞳。行業現狀,如果度數偏高,或者小店,建議找個醫療機構驗光吧

在回到題主的問題,散瞳前後,散光變化會有,差異一般不會太大,差異在於晶狀體的變化,散瞳前和散瞳後,睫狀肌和晶狀體心態會有點變化,一般實際工作中,散光還是參考小瞳復光,因為這個狀態才是晶狀體的常規狀態。我們這驗光的時候,如果需要散瞳驗光,標準的步驟是,小瞳驗光——散瞳驗光——小瞳復光,基本三個結果一比對,就可以知道給多少合適了。

——視光師·龍貓


因為你問的只是散光,所以我只回答散光。因為眼睛散光主要分為角膜散光和晶體散光光和其餘散光。 這三者合起來就是我們正常驗光時候得到的那個散光度數稱為全散光。 但是實際上其餘散光基本上都是忽略不計。晶體散光主要來源於視疲勞,但是視疲勞能影響到散光的幾乎也是非常少見的。所以影響我們眼睛全散光的,大部分是由於角膜散光。角膜散光主要是由於角膜不平坦造成的。 當你散瞳前後你的瞳孔大小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整體角膜是比較平坦的,那你的散光影響就比較小。如果你的角膜不平坦,就是本身它的散光量就比較大,可能在你散瞳以後。差別會更加的大。 所以我們常說當你散瞳後,你的散光度數如果變換的比較多,實際上它是不具有很大的參考意義的。 因為我們眼睛正常,看東西的時候瞳孔不是特別大。 所以我們散瞳的主要目的還是要看眼底和看近視的度數。 跟散光關係不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