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日本和中國是屬於軸心國和同盟國的兩個主要國家。也是這兩個國家率先開戰的,但現在普遍認為二戰的開始是德國閃擊波蘭。


九一八是不可能的。因為國府別說宣戰,還不斷發聲說中日是友好鄰邦啊,甚至到了1935年6月10日,國民政府還專門發布《敦睦邦交令》,全文如下:

國民政府令:我國當前自立之道,對內在修明政治,促進文化,以求國力之充實;對外在確守國際信義,共同維持國際和平,而睦鄰尤為要著。中央已屢加申儆,凡我國民、對於友邦務敦睦誼、不得有排斥及挑撥惡感之言論行為,尤不得以此目的,組織任何團體,以妨國交。茲特重申禁令,仰各切實遵守。如有違背,定予嚴懲。此令。

對於已經佔領臺灣和東北四省,將冀東非軍事化的日本,國府竟明令為重要的、需要睦鄰的友邦,並正式通過法令宣告將嚴酷鎮壓抗日運動。

九一八後東北很有意思的是,憑常理日本劇烈改變現狀,應當是眾矢之的吧?然而實際上,中日蘇三國關係,最好的是中日,然後是日蘇,最差的是中蘇(連建交都沒有),而且國府多次聲明,絕對沒有和蘇聯復交的打算。不過這並不妨礙國府多年來指責蘇聯對東北義勇軍援助不利。


歷史教科書寫的很明白。德國閃擊波蘭後,英法対德宣戰,才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戰同時拉了一票美洲國家下水,標誌二戰擴展到全球。

所以重點不是德國和波蘭開戰,是閃擊波蘭後英法出乎希特勒的意料,終於出手了好嗎?英法佔據著從非洲、中東到東南亞大片殖民地,這倆好基友參戰幾乎半個世界跟著下水,而且蘇聯也事實上加入了戰爭,才標誌著世界大戰爆發。

德國閃擊波蘭後對德宣戰的國家,除了英法,還有:

澳大利亞: 1939年9月3日

紐西蘭: 1939年9月3日

尼泊爾: 1939年9月4日

紐芬蘭: 1939年9月4日

湯加: 1939年9月4日

南非: 1939年9月6日

加拿大: 1939年9月10日

這還不算未獨立的印度次大陸、法屬阿爾及利亞和西非。

這些國家是真正的小弟,真的有人出人(印度,澳新,法國殖民地),有錢出錢(南非),有工業出工業(加拿大),不是跟在英法後面打打嘴炮那麼簡單。

雖然英法在西線的進攻總的來說虎頭蛇尾,但並不妨礙閃擊法國之前,英法拉著一票殖民地士兵和德國在西線、在挪威已經打了好幾個來回這個事實。人家真打了,不是嘴上說說。

(補充一下,其實在德軍入侵波蘭時是一舉乾死小鬍子的最好時機,小學生都懂的道理,英法當然很清楚。但為何1940年之前戰爭規模很有限呢?主要還是戰爭爆發的太突然,法軍作為陸戰主力並沒有做好戰爭準備——之前幾年法國一直在夢遊,導致從軍用飛機到基本的MAS36步槍,再到軍糧等物資無一不短缺,根本無力在西線發動大規模攻勢,只能派幾支部隊推進推進咋呼一下,希望把東線德軍嚇回來,但德軍沒上當。波蘭滅亡後法軍就開始著手準備防禦德軍入侵,法國也是國之將亡必有妖,直到德軍兵臨城下,整個軍隊還是一堆爛攤子。但英法宣戰是真的,沒有嘴上要打底下苟且這種程度,確實是和德國撕破臉了,英法聯軍在挪威的陸戰海戰都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一度讓德軍很被動,不過隨著德軍主力入侵法國,階段性勝利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PPS:補充一句,從德國角度來看,閃擊波蘭也無疑是二戰爆發的標誌。之前德國只敢挖挖凡爾賽體系的牆角,閃擊波蘭後見英法拍桌子,德國索性直接掀桌子。閃擊波蘭之後德國的侵略腳步幾乎再無顧忌,和義大利一起四處出擊,在一年的時間裡,丹麥挪威荷蘭盧森堡比利時希臘先後陷入戰爭)

九一八事變則是純粹的局部戰爭,而且在這之後中國還沒對日本宣戰,也就是說兩個國家都沒進入戰爭狀態。雖然說給中國造成了巨大創傷,但從國際範圍來看,除了日本狠狠噁心了國聯一把並沒有誰關心。怎麼可能作為二次世界大戰開始的標誌?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一系列局部戰爭中的一個,並列的還有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和西班牙內戰

順便,九一八的時候還沒有軸心國,德國還是魏瑪政府,在那兒臥薪嘗膽呢。


世界大戰的標誌是有明確判定標準的,那就是必須是大多數強國都已經參戰,且戰場超出單一大洲範圍

從這兩個標準看九一八,就會發現:

九一八事變後,強國陣營中除日本外,只有蘇聯間接介入,其餘英法美德意等各國都沒有介入,甚至存在綏靖日本的強大力量。

直到珍珠港事變爆發前一個月,美國內部還在討論,假如蘇聯扛不住希特勒的進攻,美國只能綏靖日本,方法就是犧牲中國東北,以恢復七七事變前夕狀態為底線,調停中日戰爭,把日本撬出軸心國陣營。

而蘇聯雖然一度與日本明爭暗鬥,但最終也達成妥協,以承認偽滿洲國,換來日本承認外蒙獨立。

再進一步,九一八事變後,中日之間並未互相宣戰,也沒有爆發實質性全面戰爭。所以,九一八事變連中日戰爭爆發的標誌都算不上,也就更別提什麼世界大戰了。

相比之下,德國攻擊波蘭,不僅引發德波間的全面戰爭,還引發英法對德宣戰,蘇聯對波蘭實質性開戰。義大利在經歷了短期的觀望後,最終也選擇了在巴爾幹、北非、東非全面擴張。

等於除去美國之外,幾乎所有大國都因為德波開戰而捲入了衝突。雖然主要戰場仍侷限在歐洲,但因為英法都是擁有跨洲殖民地的全球性大國,所以,理論上戰爭已經全球化。而美國受波蘭迅速滅亡的衝擊,也開始加速重整軍備,並調整外交策略,等於開始做參戰準備。所以史學界才會以德國閃擊波蘭為二戰爆發的標誌性事件。

最後,針對一些知友提到的日本屬軸心國陣營,中國屬同盟國陣營的說法,再補充一點,歷史其實存在多種發展可能,遠非後人所想像的非此即彼。

所謂軸心、同盟兩大陣營,在九一八事變時根本不存在。要等到1937年德意日三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纔算初步形成。但是,1939年8月德蘇簽訂準同盟關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這個協定就壽終正寢了。蘇聯方面對松岡洋右的訪問給予了超規格的款待。

在慶祝《日蘇中立條約》簽字的宴會上,斯大林熱情擁抱了松岡,高興地說:「你與我,都是亞洲人。」

1940年9月27日再簽《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表面上看是三國反共協定的升級。實則不然。

條約正文第五條明確規定:

「德意志、義大利和日本聲明上述各條款毫不影響三締約國各與蘇俄間現存的政治地位。」

日本和德國還互換了幾項祕密協議書。德國承諾竭盡全力促進日本與蘇聯之間的友好諒解。

另據日本學者不破哲三的研究,德日之間關於勢力範圍劃分的祕密協議中,有一條特別有趣,那就是約定將印度劃入日本的勢力範圍,但如果蘇聯入夥,就將印度轉讓給蘇聯。(不破哲三,《從「科學視角」思考日本的戰爭》)

這就是為什麼1940年的條約名稱裏去掉了反共。原因就在於,要和之前的三國反共協議劃清界限,為蘇聯入盟創造機會,形成一個超越意識形態侷限的新地緣聯盟。

這個聯盟的目標非常清楚——

合力孤立美國,同時肢解英法荷等老牌殖民帝國,全面瓜分歐亞大陸。最終形成德、日、蘇、美四強格局。

事實上,德國戰略學者豪斯浩弗在一戰後最初創造「軸心國」這個名詞時,指的就是四大軸心——德蘇日美。

豪斯浩弗構想的四強世界

1941年4月13日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是邁向蘇德日意大同盟的進一步發展。

挽手合影、面帶笑容的斯大林與松岡洋右

蘇聯方面對松岡洋右的訪問給予了超規格的款待。

在慶祝《日蘇中立條約》簽字的宴會上,斯大林熱情擁抱了松岡,高興地說:「你與我,都是亞洲人。」

松岡離開莫斯科那天,斯大林又攜外長莫洛托夫一起親自趕到莫斯科車站為松岡送行。他同已進入車廂又特意走下車來的松岡相互擁抱,再次強調:「咱們都是亞洲人。」

據莫洛托夫回憶:

「因為斯大林從來不接送任何人。日本人和德國人都為此感到震驚。火車晚開了一小時。我和斯大林向松岡洋右敬酒,把他灌得夠嗆,後來簡直是把他抬進了車廂。……在火車站上他簡直快站不住了……」(費·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談話》)

就是在這次賓主皆大歡喜的送行中,莫洛托夫與松岡洋右一起借著酒勁,引吭高歌起了民謠「蘆葦沙沙響」。

緊鑼密鼓、兩廂情願之下,德蘇日聯盟已經呼之欲出,就差希特勒簽字畫押,共襄盛舉。

只是因為希特勒閃擊蘇聯,日本偷襲珍珠港,才最終形成後人熟知的兩大陣營。

這就提醒我們,大國博弈是複雜戰略互動的結果,沒有太多必然性。所以,相比於標誌性事件,更重要的是看清標誌性事件背後的深層戰略邏輯,否則就會在必然陷阱中自縛手腳,丟失對戰略態勢的塑造和掌控。

————————

王鼎傑,喜歡做白日夢的歷史拓荒者。著有《二戰大牌局:七強國的戰略博弈》、《復盤甲午:重走近代中日對抗十五局》、《當天朝遭遇帝國:大戰略視野下的鴉片戰爭》、《李鴻章時代》。策劃:《地緣戰略經典譯叢》、《二戰東線文庫》。

更多討論,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王鼎傑戰略智庫(ID:Strategic-Thinktank);微博:王鼎傑。


看到好多人扯什麼貢獻、種族歧視、西方不重視抗日戰爭之類的屁話,被害妄想症嗎!,,,其實是中國和日本打,最多叫中日戰爭,怎麼能叫世界大戰。。。真搞笑,,,,世界大戰、世界大戰,全世界有60個國家,至少30個相互打起來才能叫世界大戰吧,2個國家打起來了叫什麼世界大戰,,,搞笑呢!

德國閃擊波蘭,德國的一票小弟們參加戰爭了,英國法國波蘭參加戰爭了,英聯邦的一大幫小弟們也加入戰鬥了,法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也進入戰爭狀態了,世界上快一半的國家打起來了,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男人隨時要準備上戰場了,這!才!他!喵的!叫世界大戰!

九一八事變,世界上就中國日本在打,其餘的國家和平的一B,怎麼做世界大戰的標誌。


傳統意義上講,中國的抗日戰爭地位很低,在歐美的認知裏大概相當於衣索比亞抗擊義大利的戰爭。很多版本的二戰史裏,這兩場戰爭的篇幅差不多(都是一句話……)

更何況,中日戰爭牽扯到的幾個大國,也不會在戰後替中國說話。跟政治意味明顯的波蘭和南斯拉夫不一樣,中國在二戰史學初步定論的時候(50到70年代),走的是自己的道路,內戰雙方一個前前後後把美蘇輪流得罪一遍兒,另一個蝸居島內有否決票不敢投,撈不著話語權也是理所當然的。中國自己的對日戰爭史研究,其實也是一團亂麻。當時的中國並不是一個可以數目字管理的現代化國家,抗戰過後旋即內戰,改朝換代,原始檔案材料損失巨大,研究難度加大很多———你自己連淞滬會戰傷亡數字都好幾個說法(前幾天剛跟人吵過這個問題,總結一下:徐永昌日記說何應欽11月5號報告傷亡18.5萬人,黃仁宇說何應欽戰後回憶淞滬戰傷亡33.3萬,國軍官方數字三戰區到38年——含淞滬、南京戰——傷亡22萬,郭汝瑰估計淞滬戰傷亡25萬),怎麼叫別人去研究嘛?

最後一個重點是,二戰時期並不只是戰爭史。像蘇聯日本在中國東北兩百萬兵力大對峙,對世界歷史的影響難道就一定比死了兩萬德國人的北非裝甲戰低嗎?日本在中國內陸耗費了37-41四年黃金時間,這四年歐洲都打成什麼樣子了。

回到主題,把九一八當成二戰開始有道理沒有?當然有。但就我個人而言,更願意這麼討論二戰起源的問題:

為了討論方便,我們簡單粗暴一點兒,給二戰國家分個檔。

在戰爭爆發前的30年代中後期,大概可以分檔如下:

第1檔,世界級:英、德、蘇,三大意識形態領袖。

第2檔,可以影響第一檔國家,但沒有單獨對抗他們的能力:自知不能單挑德國、凡事英國不上我不上的法國,誰都不鳥也沒誰鳥他的美國,在英德之間遊來游去最後發現游到哪兒沒區別的義大利,野心勃勃但又怕蘇聯怕得要死的日本,等等。雖然之後路徑不同,但表現在30年代中後期的世界舞臺上,大概是一類的。

第3檔上,跟前兩者直接相關的歐洲國家:典型如芬蘭,波蘭,奧地利,捷克。鑒於靠近世界中心,宰相門前三品官,他們影響力比實際能力更大。

第3檔下,跟前兩者直接相關的非歐洲國家。最重要的是中國,再者像埃塞,緬甸這些僅有的幾個非殖民地。

所以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梳理二戰的軌跡,就可以發現,此時各個國家之間互相影響,著實盤根錯節一團亂麻。想尋找一個頭緒,最簡單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找到混亂的源頭———這三個第一檔國家,把他們之間撕破臉開戰的時間當成世界大戰的時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