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 class="Zi Zi--InsertLink" fill="currentColor" viewBox="0 0 24 24" w="17" h="17">

mp.weixin.qq.com圖標

此文真實嗎,有沒有長期駐韓的朋友,分享呆在韓國的感受?

韓國的發展對於我們有沒有借鑒?


這篇文章大方向沒什麼問題,韓國是確實教育、就業方面競爭十分激烈。

細節上呢,大部分就是胡扯,這個作者一看就沒在韓國生活工作過。

首先關於韓國年輕人就業問題,憑我在韓國多年的親身感受,韓國年輕人就業率低主要原因是因為大家都「不想湊合」。中小企業工資低、福利差、發展前景也不好,而且因為最低時薪政策導致就算是便利店、咖啡店隨便做個兼職也都養得起自己,所以很多年輕人就寧可一直打工也不去小企業就職。

其次韓國企業的「正式工」和「合同工」跟國內不太一樣。在同一家公司里正式工和合同工的待遇是一樣的,差別在於正式工一般是直接簽無期限合同,合同工則是有一年、兩年、三年的時間限制。大公司的正式工基本上就是鐵飯碗了,合同工穩定性差一點但待遇還可以,比較悲催的 是派遣(外包),不穩定且待遇差。

至於加班,國內又是996又是007的,就別笑話別人了吧?至少韓國這邊法定假日是一定會休息的,除了醫院、飯店這種地方也沒見哪裡是單休的。

整體來說,韓國普通群眾的生活水平是比較高的,收入和物價也比較匹配,社會福利也很好。如果他們不那麼上進的話,可以過得很快樂的。

————————07.28 更新

看評論區大家還是對「韓國人吃不吃得起肉」這個話題很感興趣,說一下我的感受——基本上在韓國只要有一份能拿到最低時薪的全職工作,真的不存在吃不起肉一說。

至於說為啥吃個烤肉、吃個排骨韓國人都兩眼放光,其實我也放光,我想長期生活在韓國的同胞們都有相同的感受....

因為平時吃的韓式家常菜真的沒什麼肉!就算有炒豬肉、炒牛肉這些菜式,但是肉都是薄片而且重料腌制過,吃起來不錯但是沒啥肉香(可憐兮兮眼)。要不就是各種湯湯水水,肉在裡面就是調個味而已,而且同樣被各種泡菜醬油辣椒醬蓋住肉味,真的不解饞啊。

所以如果韓國人說 ?? ??? ??(走,吃肉去),那就是純吃肉,大概約等於我們北方人吃火鍋的那種開心。雖然我們平時也不是吃不起肥羊卷肥牛卷蝦滑魚滑鵪鶉蛋,但是吃火鍋就是特別的不一樣的開心。韓國人吃??也是同理。


首先我在釜山呆了很多年,所以說我就拿釜山來說明一下情況吧。

雖然不是大家很想聽到的答案。但是韓國一般的普通家庭,生活的很好,就拿他們平均的工資來說,只要一家人不好吃懶做,有手有腳,都很容易找到工作,工資的話,按照韓國的最低時薪,最少都有10,000塊錢一個月左右,然後一家兩個人上班,一個月就差不多能掙上20,000塊錢左右,說實話,韓國的蔬菜水果還有日常的生活費,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貴。一般去市場之類的地方買的話,一家人一3口人天120塊錢足夠了。而且他們的福利的話也沒有很差,現在基本上他們有醫療保險看病的話也沒有什麼問題。也有什麼失業補助,所以說生活的話,基本來說算是比較好的了。而且對於收入比較低的人來說,也可以免去他們平常的稅金,還有一些國家的補助等等。

在我認識的韓國人當中,也有一些稍微不富裕的家庭,但是他們生活的真的比較不錯,對於很多中國的同等家庭來說好很多,而且根本上來說韓國的農業產品是很貴的,所以一些基本的農民的話更掙錢。


如今的韓國,退休老人已經成了勞動市場上的生力軍。


提起韓國退休生活,人們會想起韓劇里的奶奶角色。


她們閑居在兒子家,擁有一家之長的權威,時不時使喚一下兒媳,聽聽孫子的八卦,一度成為了中國大媽羨慕的對象。


直到看見韓國大城市裡,到處都是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人們才發現,真實世界可沒這麼美好。


在韓國,有 420 萬老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數量甚至比 20 多歲的打工青年還多。


對比韓國老人和中國老人的退休生活會發現,中國老人退休時,韓國老人在工作,中國老人跳廣場舞時,韓國老人在工作,中國老人帶孫子時,韓國老人還是在工作。


這不是工作狂老了以後的生活,而是老齡化國度里,一代人被犧牲的晚景。

退休是不可能退休的

韓國的法定退休年齡是 60 歲。而實際上,人們平均工作到 71 歲才會真正休息。

退休年齡只是重新找工作的開始。


在首爾的「銀髮招聘會」上,場面比上海父母相親角還要熱鬧,3 萬多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正在尋找職場第二春。


他們在競爭的 6000 個職位,大多屬於退休前從沒想過會從事的「低端行業」,包括快遞員、保安、清潔工、加油員……


76 歲的康大爺面試了最火爆的快遞員崗位,發現需要學會發簡訊才能送貨,有些擔心自己是否能被選中。


77 歲的李大爺則申請當垃圾清理工。他本以為退休後能搬到四個兒子家,卻遲遲沒等到邀請。無奈只能放下身段,投出第一份簡歷。


好不容易出現一個黑髮求職者,結果是來替 63 歲的父親找工作。這位兒子覺得父親出門工作比在家閑著好,而老爺子嫌找工作太沒面子,拒絕在招聘會拋頭露臉。


在如今的韓國,退休老人已經成了勞動市場上的生力軍。


每五個計程車司機中就有一個是 65 歲以上的老人,住宅保安也幾乎都是 60 歲以上的大爺。


在垃圾分類回收廠,由於工作條件不好,老闆最愁的就是招不到工人。就在年輕人紛紛退避之時,也是 60 歲的老人,不畏難聞的氣味,和被玻璃扎手的危險,毅然走上了流水線。


由於 65 歲以上的人可以免費坐地鐵,坐地鐵送快遞也成了不少人的選擇。

在中國,是年輕力壯的快遞小哥在街頭奔波,而在韓國,是白髮蒼蒼的快遞大爺在地鐵穿梭。



△韓國有專門的銀髮快遞公司,招收老人送比較輕便的貨物。圖源:AFP


71 歲的朴宰耀已經當了四年快遞大爺。


倒不是因為他想為祖國發揮餘熱,而是自己開的小公司破產後,養老金根本無法維持生存,更別提實現給孩子在首爾買套房的人生目標。


於是朴大爺過上了規律的打工生活,一天處理 100 個包裹,一周工作三天,一個月工資摺合人民幣 3000 塊。


他的目標是干到身體吃不消為止,「我們這一代人太忙了,只能在這瘋狂的時代里為了生存和撫養孩子而活,根本不敢想退休的事。」


只有在每年 7 天的年假里,朴大爺才會體驗一把真正的退休生活,和妻子去濟州島旅行。



△朴大爺在公司算是正常年紀,最大的同事已經 78 歲高齡。圖源:AFP


由於韓國人預期壽命已經達到 81 歲,比實際退休年齡多 10 年,有樂觀的大爺調侃:好在韓國人活得長,還有 10 年時間留給我們自由支配。

退休等於破產

說起這一代韓國老人,其實是最有資格休息的一代。因為韓國經濟起飛的奇蹟,是他們一手打拚的成果。


但是能不能休息不取決於貢獻,而取決於有沒有錢。貧窮成了繼續工作的最大理由。


據統計,韓國 65 歲以上老人的貧困率高達 49.6%,是發達國家中比例最高的。


雖然政府在 1988 年開始實行養老金制度,但養老金不是想領就能領。不僅需要持續繳納 10 年以上,還需要證明沒有子女照顧。


政府默認,有子女的老人自古都是由家人照料。結果是,只有三分之一的老人能拿到養老金。


即便有資格領養老金,也不意味著可以安心享福,因為養老金在飛漲的物價面前實在是微不足道。


據統計,韓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平均每月領取的養老金約為 2000 元人民幣,還不到最低生活標準的三分之一。

有子女的老人想,國家指望不上,還可以指望孩子嘛。畢竟根據儒家傳統,養兒防老才是正道。


即使不像韓劇里那樣擁有一家之長的威嚴,也可以在孩子家做討人喜歡的爺爺奶奶。


誰料這世界變化快。韓國富起來了,但是經濟增速卻大不如前。這意味著更高的物價,和更少的就業機會。在瘋狂的競爭下,年輕人能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實屬不易。


於是「養兒防老」成了最先被犧牲的傳統。過去 15 年,認為應該贍養父母的孩子比例從 90% 暴跌到 37%。


老人們無奈地發現,雖然把一生積蓄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但孩子已經被房子、車子、孫子的教育掏空,再也無暇顧及自己。首爾退休老人哀嘆,「家庭解體了,因此,我們將孤獨地死去。」


這就像人生的遊戲努力闖到了最後一關,正準備安享晚年,卻突然落入了 hard 模式的隱藏關卡。眼前的關卡愈發艱難了,身體和精力卻大不如前。


人們終於意識到,等待他們的哪裡是退休,分明是下崗。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8 篇內容

鹽選專欄

人類奇葩生活方式:黑社會、熊貓迷、中產隱居

網易看客 看看這個荒誕而有趣的世界。

¥19.90 會員免費


在韓國生活6年,因為我是一直呆在首爾所以就首爾來說一下我自己的感受。首先我並不覺得韓國是普通家庭的地獄,韓國得福利很好,對弱勢群體及平民老百姓的保護政策以及措施也很多。一個普通的韓國家庭,勤勤懇懇工作的話並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當然那些對事業和金錢野心極大的人另當別論。據我所知韓國並沒有那麼缺就業機會,不管是飯店服務員還是公司職員,只要你吃苦耐勞一個月的收入還是可以的。而且不管任何人失業了還可以領6個月失業補助那個補助是很高的,將近人民幣一萬。雖然在首爾消費高,但是一萬塊錢人民幣充分的可以管住一個月的房租和基本生活了。節省點的話說不定還能存點。(不記得3個月還是6個月)但是很多人總是想找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工作。說到職場文化,其實現在一般也很少有電視劇裡面那種前輩上司欺負員工的事情發生了,偶爾在新聞看到的也是極少數,我之前在的公司,一年到頭也很少會餐。老闆自己也不喝酒更別說逼員工喝酒了。而且政府每個月都會派人去每個公司給員工上教育課教員工怎麼保護自己人權,收到侵犯怎麼維權之類的,這個課並且是必須聽的。雖然不排除個別現象,但總體來說還是很好的。


問題不值得反駁,值得玩味的是為什麼大部分媒體都習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不是黑韓國普通家庭連肉都吃不起,就是尬誇韓國甩中國幾條街。不是黑日本年輕人是社畜,前景一片黑暗,就是尬吹日本小學生。

換到國內,不是說百業蕭條民不聊生,就是尬吹新經濟。當然國內是以看衰為主,從改革開放以來年年看衰。

歸根結底,還是用極端化的說辭吸引眼球,而吃瓜群眾也喜歡這種誇張性的筆法,平平淡淡多沒勁,狗咬人沒人想看,人咬狗,咦,好玩,至於內容,網上一搜,外媒一搜翻譯一下,直接搬運就是,有了噱頭根本不愁資料。

媒體和吃瓜群眾一拍即合相互作用,導致噱頭、陰謀論、天災人禍、黑暗、不公泛濫成災,今日頭條、公眾號、微博90%是這種玩意,一百條新聞有九十九條是說這個行業不行了,那個公司倒閉了,這個品牌關店了,那個公司破產了,這個國家貧困了,那個國家完蛋了,跟世界末日似的,看多了真的會影響智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