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的前途一片空白,慢慢的失去了生活的興趣,曾想過一了百了,但檢查出抑鬱症的時候,想重新認識自己,但是卻怎麼也沒有用,所以想聽聽大家的感受,能讓我重新面對生活,謝謝!!!!


因為題主沒說清楚自己如何陷入這種境況的,那我就說說自己的思考好了。

做法

如果不知道怎麼做,如果感到迷茫,我的原則是從最近的事情做起,一件一件著手去做。同時,學會去收集資產。我說的資產並不限於經濟上錢生錢的東西,還意味著生活中你做這件事情,而不是做那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能作為資產產生那件事情能帶給你的效益的資產。

生活是怎樣一一讓你越來越消極困惑的

就比如學習,很多人在學校生活中陷入老鼠賽跑的蒙圈,學校給予你他們認定的優秀,他們以自己的標準來給你估值。另一方面,一些家長,老師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權利帶給他們一種知識上的優越感,認為自己總是比學生對,給學生造成權利上的壓迫,在沒有精神上和經濟上的資產收益的學生面對生存需求就會被強迫融入這種老鼠賽跑的環境中。

在這種背景下,一些被估值高的學生自鳴得意,被估值低的學生自卑加深,但相似的是,這兩者都會加大力度投入到這種老鼠賽跑的遊戲中,去尋找「自己的價值」(以他人的估值標準)。前者因為的是被讚賞認可,後者則是由於焦慮。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回答,說一些人在大學軍訓的時候踴躍「大膽」地提出自己對將來人生的規劃。在周圍環境的渲染下,他們陷入一種自己未來想要的就是那種東西的感覺。然後在後來他們真的實現了自己當初的職業規劃,但當他們相互瞻望的時候,卻又發現即使他們實現了目標,可那卻不是他們真正想要的生活,而這一切都要源於當初他們大學軍訓的時候不知道誰組織的一場職業規劃的活動。

我想說的是,積累你的資產使你擺脫過度焦慮,並且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客觀規律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為資產這種東西能讓你有餘韻,並且它的產生就是客觀規律的表現形式。

舉一個如何學習的例子讓你了解我說的資產指什麼。

世上有一部分人認為單憑理解一個概念就是獲取這個知識了,他們認為理解更多的概念就是學習更多的知識了,而這種人往往在學習上的表現並不優秀。就像想靠工資增值就想跑贏「通貨膨脹」一樣,他們記下來的東西並不牢固,也無法對其它我門將要學習的概念起到增益作用(同我最上面說的「那件事情」)。而有一類人,他們在對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清楚的情況下,他們對知識進行了多維度的拓展,從縱深角度,他們了解這個概念的發展推導,了解發現者發明者是如何產生這種想法的,了解為什麼這個概念描述的事物會以這種形式存在等,從側面,他們找到很多與這個概念相似的進行比較,他們為重要概念建造模型,進行跨學科類比。

每當他們接觸到新的概念,他們就像一個辛勤的農民一樣在自己頭腦中進行耕耘。因為他們深知,如果做(「這件事情」),不僅他們會把概念記得很熟悉,用的很靈活,還能令新概念的學習越來越容易,越來越有趣。而做(「那件事」)做再多進展也十分緩慢,會忘記,而沒有多元結構的知識會更難被找回來,這意味著更多時間的浪費,更別提大記憶量的複習管理的難度和運用不靈活焦慮越來越枯燥等處理的難度。

我想說的是一些東西一點點積累可能令我們更多的壓抑,更少的餘韻,更低的效率。而這些東西又可能就是因為你做(「這件事情」)太少而做(「那件事情」)太多,所以才有開頭的建議。

最後,我想說,我們在生活中一直都穿著「紅舞鞋」,我們只能前進。而生活在我看來也一直就是在做這件事。留給我們的選擇似乎只有選擇做什麼,而認識生活在我看來並不必要。


建議看本書,精神焦慮症的自救。對我很有用!書很便宜,但是超有用!務必買一下。


社會、家庭、責任、感情等等,一些重大事件(對自己來說),會徹底改變你,讓你對生活有了千百種不同的想發、看發、態度。不過不管生活怎樣,希望你能保持初心,生加油 。


其實不用想那麼多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怎樣才能把生活過的更精彩之類的問題,你只需要去嘗試做你想做的,或者你覺得應該做的,比如找一份工作、加入一個圈子,試著去融入大家,在這個過程中,相信你會慢慢找到答案,加油!!!


對於生活得認識,其實就是你對自己的認識,雖然有些唯心論,但是你也只能看你所看,思你所思,做你所做,你所改變的只有你自己,隨之你的生活才會有所改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