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我一箱楊梅,好酸,吃不完扔了太浪費


我去,我剛才正被楊梅酸得死去活來,現在愁這一大堆咋辦呢。。。
謝邀, 泡酒,或者寄過來,給我吃。。。我不怕酸
溫州人告訴你27年吃楊梅經驗。

第一,溫州特產 楊梅酒 把楊梅泡洗凈,放入白酒中(自釀最好),放入些許白糖。封存三個月。

第二,楊梅醬,這個做法我不清楚。不過很甜,吃多會膩。第三!!!重中之重,凍楊梅!!!超級好吃!足夠多的數量可以吃飯第二年的楊梅季!!楊梅這破東西太不容易保存了。放一天就生蟲子。楊梅洗凈,那廚房紙吸干水分,涼放一兩個小時。放入冷凍層!Enjoy

大家好,我是愛吃愛喝愛生活的阿遠~

早在商代,就出現了以楊梅釀酒的記載。

那些楊梅,基本上是南方小國,上貢給殷都的,但那時候的楊梅,品相併不純熟,再加上運輸能力欠佳,所以,它們的口味乏善可陳。因而,殷都的貴族們,就只能令人將其作為釀酒的原料,而那種酒,想必也是風味粗獷。

漢代時的楊梅酒,成份改良了不少,其名號為「梅香酎」,而且根據東方朔的描述,這種酒:「非貴人重客,不得飲之。」

人們直接吃楊梅的記錄,那時還是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關於楊梅的種植技術不夠成熟。所以,那些口味參差不齊的果子,就都被一股腦兒地用來做酒,或用其他方法來加工處理。

再說回楊梅本身。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政治中心的南移,楊梅在中國的地位大幅提升,正史當中也有了不少記載。而到了隋朝,楊梅因為它的「姓氏」,還引起過一段風波。

隋煬帝時期,楊梅樹開始出現在宮苑中,但與李子相比,它的人氣明顯較低,宮中佳麗們都偏愛甜味更足的李子,對酸酸的楊梅不太理會。

隋煬帝得知此事後,認為妃嬪們「厭楊好李」,是一種不祥之兆,很顯然,因為他本人就姓楊,所以,他就會生出這樣的心理暗示。將自然物的名號與人的姓氏相互串聯,總是能引起不少誤會。

這種暗示,是中國人的一種思維邏輯,其實這並不是真正的邏輯。有時候,這種情形,只能將自己引入一個怪圈之中。

唐代以後,關於楊梅的選育,更為成熟,它的甜度明顯提高,酸味適中。因而,文士、貴族的飲宴中,時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李白從詩歌中,傳達出他有用楊梅蘸鹽吃的習慣。鹹味,有時往往能反襯出更酸甜的滋味。

面對楊梅,陸遊也曾為之傾倒,都到了「欲乘風露摘千株」的地步了;而文人中的美食專家蘇軾,也對楊梅的酸甜引力欲罷不能,他曾感嘆道:「閔廣荔枝,西涼葡萄,未若吳越楊梅。」

可是,他在說這話之前,還寫過我們熟知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那他怎麼會一見到楊梅,就「見異思遷」了呢?是不是比起荔枝純粹的甜香,楊梅那種酸甜的滋味,更能讓他體味多舛的人生?

對於食物,蘇軾十分有鑽研精神,經常會進行創新研製。他曾用楊梅包粽子吃。不過,不知他用的是楊梅果脯,還是新鮮果子?

歷代的人,都用過各式方法,儲存楊梅,亦或是對其深加工。前面說過,商朝時,人們就釀造過楊梅酒,漢代也有沿承。其實,製作楊梅酒的習慣,直到今天,依然有延續,只是經過了代代人的改良,其含量也是幾經改換。

不只是酒,元代時,還出現了一種夏日限定飲料。不過,那時的人們不用「飲料」一詞,而是用「渴水」。這是用新鮮楊梅煮汁,再加入冰糖、檸檬汁、甘草的飲品。經過反覆熬煮之後,其色澤紅潤,口感清冽,同時也有生津止渴等藥用價值,在暑期,這種平穩的飲品,恰可以減緩燥熱。

除了上述的做法外,明代文人高濂,還提到了這樣一種製法:「用臘水同薄荷一握,明礬少許,入瓮中,投浸枇杷、林檎、楊梅於中,顏色不變,味涼可食。」這就是一種消暑涼果。

酸甜交織的楊梅,因為賞味期限短暫,天性嬌弱,所以,為了留住其滋味,古人想出了許多辦法,這也是不負自然饋贈的表現。這包裹著濃密汁水的果實,飽滿豐盈,在齒縫中不止歇地崩裂……酸甜起伏間,令人不僅覺得,每吃一顆楊梅的歷程,就彷彿是一場微縮的舌尖「冒險」。

楊梅醬

如果大家還有想要和阿遠分享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阿遠留言哦~


你們試過新鮮楊梅沾醬油么。。。沒那麼酸。去年第一次這樣吃,現在在摘楊梅的路上,一會拿回家繼續這麼吃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