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報道提到在中國跨境電商熱的背景下,日本和韓國市場卻表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反饋。

在日本即便是一些看起來非常年輕的公司,也都有30年以上的歷史,一些看起來規模很小的公司也有上百年歷史,這些品牌商都相對保守而穩重。目前日本的很多化妝品牌都是採用家庭作坊式的生產一兩種單品,因此品牌多,產量小。國內跨境電商企業聚美優品曾跟當地一家生產面膜的明星企業商談訂貨,結果需要半年以後才能拿到所需要的商品,因為這家純手工作坊只有5個員工,且不願為了聚美優品或者任何渠道擴大產能。

絕大多數的韓國品牌都願意為了中國市場擴大產能,甚至一些品牌願意給中國電商們生產特供商品。 via 中國跨境電商火熱背後:日本冷淡 韓國追捧

報道的嚴謹性待考,但是其中提及的日韓商業氛圍上的差異非常有趣,不知有沒有了解日韓的知友能講講真實情況。


謝邀

不知韓國,只知日本

題主提到的一些小公司也有百年歷史,這個我深有體會我留學的城市是在日本一個製造業非常發達的城市,曾經兼職去做過中日會議翻譯,其中一個參會的年輕社長看起來30多歲,非常沉穩,很內斂的那種,當時一個國內的企業家拉著我要我問這個
年輕社長關於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在日本有沒有很多人接受的問題,
年輕社長回答說我所在的公司並沒有按照稻盛和夫的理念來經營的,中國企業家又問,為什麼?
年輕社長回答,我的公司是我爸爸繼承了我爺爺的公司然後傳給我的,我有我們家的家族理念和經營模式,雖然會隨著時代變化而變化,但是最基本經營理念是不變的會議結束之後我去谷歌了小哥的公司,不算大,經營的商品中了也不算多,但是人家確實是傳了三代

以及,我們這個小城裡,有那麼幾家公司,嗯,不止一家,世界級別的汽車公司產品所用的不可或缺的某零件是他們公司製造的,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種零件全世界只有這一家公司能造得出來……


不是很懂經濟,可能就像是韓劇和日劇的區別那樣。

韓劇是你喜歡看什麼我就拍什麼給你看。

日劇是你喜歡看什麼取決於我想拍什麼。
韓國的商業氛圍就是韓流和時尚,日本多元化點


韓國更加依賴中國,而且好像比起日本更沒底線。所以在中韓之間搞個跨國企業偷稅漏稅玩個小竅門是很方便的~
謝邀~日本不知道,韓國目前的感覺是:(中國)人傻錢多【怕噴匿了】
個人見解 主要是兩國的文化底蘊根基不同,忘記國恨家仇日本的素質教育還是值得學習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