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情況懷孕坐月子時候都是自己母親來照顧是最貼心的。生小孩兒時候母親已經不在的女孩子,丈夫是全職陪伴嗎?或者是如何兼顧照顧妻子和工作的?如果丈夫的母親也已經不在呢?

—想聽聽大家的經歷,可能會勾起一些委屈和傷心,但這樣的女孩子也應該幸福啊


我不是沒有母親,是母親再婚嫁到了離我有100公里左右的地方,還有一個9歲的弟弟要照顧

所以都是靠我婆家

孕期是老公陪著,孕後期回老公老家和公公婆婆一起住,後期婆婆就沒工作在家照顧我,生娃是老公婆婆陪著我去醫院,媽媽是做手術那天來的醫院,我爸沒來看過我,公公是每天下班來醫院看看我和孩子再回家,老公休了一個月陪產假和婆婆在醫院和家裡照顧我,出了月子老公去上班,就公公和婆婆我們在老家,老公兩周回來一次。晚上寶寶跟著我睡,早上寶寶醒了我給他收拾好,婆婆就抱出去給公公抱著,她做早飯,然後我再眯一個小時左右起床,寶寶一般是六點半起床,我起床吃早飯,然後給寶寶做輔食,婆婆就帶著他到處玩兒,到點就帶孩子回來吃飯,然後我就帶孩子玩兒,婆婆就做點洗衣服打掃衛生,這個我們是換著來的,今天我帶孩子婆婆打掃,明天婆婆帶孩子我打掃,然後吃午飯,我帶孩子午睡,婆婆就出去干點農活,自己種了一些蔬菜,都是沒打葯,種來自己吃的,然後晚上公公下班抱孩子,我和婆婆一起做飯,我和婆婆先吃,公公抱孩子後吃,然後我和婆婆給孩子洗澡收拾,睡覺,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很無聊,但是每天寶寶都有新變化,很開心


知乎的推薦功能這麼強大嗎…怎麼可以精準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呢。想必,這是個產後抑鬱延伸出來的問題吧。

在懷孕、生產以前,我還從來沒有對「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句話有很深的認同感。

二十多歲時的我,對於能和我媽相處二十年這件事,感覺無比知足。縱然不舍,但脫離苦海,是當時對她和家庭最大的解脫。

我按照給我媽的承諾去承擔更多的責任。成長的功課,就是學著自己來處理更多的事:可以照顧好她的父母,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可以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努力上進,可以遇到一個好男人託付終身……直到我懷孕。

那時,同部門一個要好的同事也懷孕了,她每天上班會帶上【媽媽牌愛心營養湯】和【媽媽牌自製下午茶糕點】,我偶爾能蹭著吃。有時候產檢在醫院遇見她,總是左邊老公、右邊媽媽;而我,因為老公在外地,只能自己一個人完成所有檢查。也許是激素分泌影響,當時的我,除了羨慕,更多的是嫉妒和恨,

如果,媽媽在的話,我也能享受到這些公主般的美好待遇啊。

到了產後坐月子,由於乳房條件不好,哺乳上遇到了疼痛等等許多困難。身邊的朋友沒有經驗,而婆婆也只會質疑我的奶不夠,並且嘮嘮叨叨說「當年我的奶太多,喝不完都只能倒掉」。當時的我,除了焦慮,更多的是憋屈,

如果,媽媽在的話,就可以教教我怎麼辦,也一定會安慰我、心疼我吧。

後來育兒過程中,無可避免地與家裡老人產生一些爭執與誤會,無意中會把我家庭的情況作為話題,那時我只能默默無語。當時的我,除了難過,更多的是無奈,

如果,媽媽在的話,我在這個家庭說話的底氣會更足一點吧。

所以,產後的第一年,的確是女人難熬的一年。生理與心理的變化,會讓思想無端跑偏,自己過往待人接物的習慣也會經受考驗。

也就是那段時間,才會有「如果媽媽還在就好了」的強烈遺憾;才會更真切地感受到,在生產、養育孩子這件事上,媽媽無私的愛與付出。

其實,回過頭來想想,懷孕、產後的那一年多時間,家裡的公婆對我幫助許多,孕期住院婆婆照顧,產後月嫂走後婆婆也幫著做飯打理家務,產假結束上班公婆幫忙著帶孩子……只是當時的我,沉浸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中,忿忿不平罷了。

相信每個小家庭都這樣,時而和和氣氣,時而小吵小鬧。有些當下感到的抑鬱、難過、委屈,當下以為自己過不去的坎,總會過去。

這也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了。


可以去月子中心啊,坐完月子,自己應該就可以找個小孩了吧


請阿姨。


整個孕期基本都和老公在一起,孕早期吐的厲害,回娘家住了月把,都是我奶燒給我吃,孕34+到37+也是,期間老公一周回來一次陪我產檢,38之後回自己家了,但最近都我自己在家,老公白天去工作,開車2個小時路程,我也擔心有反應,但沒辦法,我也沒婆婆,我算是可憐的了吧


仨娃,懷孕、坐月子、養孩子都是老公陪伴。我倆工作自由,一切剛剛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