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用問么?

必須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啊。先是夾縫中求生存,困境中求發展。之後一朝動武橫掃歐洲大陸,以一己之力打破英法殖民體系,間接為亞非拉人民帶來民族解放。為全人類的和平不惜身死國滅。

哦,忘記手動狗頭了。


絕大多數回答都把「主力」和「主要」理解成了「唯一」和「第一」。我猜提問者也是這樣理解的。

主力的涵義被自動替換了。但是真的就必須這樣理解么?我相信任何一部字典都不會做出這樣的解釋。

明明有多個主力,為什麼不能實事求是,坦率的承認有多個,而非要按照唯一的主觀判斷提出一個唯一的國家名字?

中國人擁有長久的大一統時代,在文化上更容易接受大一統的思想,在思考問題是當然有大一統的慣性,總是試圖尋找一個唯一的,第一的答案。


肯定是蘇,那法就不用想了,如果法能當主力,今天也不會有人辱法。英除了守住自己的家外沒有任何顯著的功績。非洲戰場都是另外一回事。

一些小國就更不用想了。


交戰雙方的主力應該是蘇聯和德國。這是毋庸置疑的。


德國,一國同時與美英蘇法交戰,不是軸心國主力是什麼?

蘇聯,可以說沒有蘇聯整個歐洲將成為法西斯的天堂,其他種族的地獄。

在整個歐洲戰場蘇聯犧牲最多,殲滅德軍人數最多,強大的防禦與攻勢和大規模動員讓德軍都絕望,有個德軍將領說我們打掉了一打蘇軍又有另外一打蘇軍補了上來,在整個歐洲戰場諾曼底登陸只是開闢了第二戰場,真正實質上歐洲戰場的轉折點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保盧斯和崔可夫的對決將德軍30餘萬軍隊拖至冬季,後來朱可夫率領部隊直接包餃子,這時候元首成立了救援隊,由曼施坦因領導救援,這次救援也是失敗了,保盧斯太聽元首的話了,曼施坦因也打不進去了,可以說這次戰役完全暴露了德軍實力不足的弱點,都是被蘇軍打的,這一場戰役粉碎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戰役企圖,說實話進攻斯大林格勒沒有任何戰略意義,但元首特別覺得領導人命名的就是有不一樣的意義,原本進攻南高加索地區的部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保盧斯率領,一部分由龍德斯泰特元帥率領進攻南高加索,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慘烈程度基本上是人間地獄,每一個房間都有爭奪,反覆易主。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勝利後,朱可夫挾大勝之勢直逼南方集團軍群的補給線,這時出現了一個不亞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高加索大撤退,由曼施坦因和另外一個將軍相互掩護撤退了出來,最後一個蘇軍的將領窮追不捨相互威脅彼此的補給線結果曼施坦因一手操作秀翻了蘇軍,這次戰役直接導致戰敗晚了1至2年,可以說這次戰役可圈可點,但是也挽回不了失敗的定局,要記住盟軍是44年登陸的,柏林盟軍是一點都沒打,為什麼?怕死唄,艾森豪威爾擔心盟軍損失太多,不敢上,然後出了一個損招來體現盟軍的巨大作用,就是與德國媾和,德軍向同盟國投降,這時候不能沒有蘇聯啊,怎麼辦呢,就找到了一個蘇聯的炮兵少將,這個傢伙級別太低又能代表一下蘇聯意思意思,他壓根就沒有資格去參加投降儀式,於是艾森豪威爾就忽悠說就那個時間你要不來我們同盟國就單獨媾和了,這傢伙一聽就慌了,怎麼能沒有蘇聯呢,然後上報,結果級別太低,斯大林壓根就沒看到,畢竟那麼多事處理肯定是重要的大官先了,然後那個少將就參加了投降儀式,最後斯大林問誰是那個炮兵少將,那個傢伙是誰,蘇聯壓根就不知道這件事,所以這招損的,艾森豪威爾真是夠賤的,後來肯定蘇聯不承認了,我憑什麼承認,攻入柏林後蘇軍損失了30多萬人,沒辦法國恨家仇肯定要報,像美國那貨老是半路摘桃子,他沒打也沒配合最後刷了一波存在感,給別人錯覺感覺同盟國出了很大的力,但實際上基本沒多大功勞,主力還是蘇聯,英國這個壓根就不是主力,自己的陸軍弱的不行,將領也弱雞,也就海軍強,蒙哥馬利就是被英國吹出來的,作戰才能一般,阿拉曼戰役打贏了隆美爾也是德軍消耗補不上來,人數少,你看隆美爾對蒙哥馬利的評價就知道了,英國空軍也弱,前期被德軍吊打,後來不是元首微操基本英國空軍就沒了,所以英國也不是主力,只是苟著活下去


這個問題本身就幾乎是在辱蘇。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即使是法國人,也無法否認就是蘇聯。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法為了禍水東引,使納粹和共產黨互相進攻,慷慨的養肥了希特勒,對蘇聯聯合遏制納粹的請求無動於衷。等到德國閃擊波蘭,又推行靜坐戰,一直做到阿登森林被突破為止。英軍逃跑,法軍投降。等到德國已經全面崩潰,他們才登陸諾曼底,重返歐洲。這時候蘇聯已經損失了一千多萬戰鬥人員(一說1400一說1000),殲滅了數量略少的德軍及其僕從軍。我們常說中國抗戰艱苦,但是相比之下,國共損失兵力合計約為400萬。而蘇聯的人口卻僅1.6億,低於中國的3億以上。最困難的時候,斯大林本人和蘇共中央都處於敵人炮擊的射程內,蘇聯就是這樣硬頂住了當時最強的新興大國的進攻。實際上,蘇德前線的殘酷是其他國家的人難以想像的。

我不是在貶低英法,但是德國海外殖民地很少,封鎖與否區別不大。英法的舞台在非洲,在東南亞。在那裡他們戰鬥到殖民地人民的最後一滴血。英美通過租借法案支持蘇聯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蘇聯得到的物資總量很低,而且主要是輕工業產品。塞瓦斯托波爾拿到的軍火稍多一些,但是還是遠少於蘇聯裝備。我甚至認為義大利的貢獻要排第二,要不是墨索里尼搞事牽制了納粹,蘇聯說不定亡了。


德意志第三帝國


波蘭啊!!!沒有我大波蘭做出的貢獻,你們蘇德都別想打仗


毫無疑問是德國啊,要不然怎麼打的起來?(滑稽)

正經點的話,1939-1942年初英國是絕對主力,其他人要麼被暴打要麼掛白旗。(1942年初拜託美國送的人頭,德國潛艇刷的空前絕後的爽)

接下來的時間段各位慢慢撕,最後估計也沒個准,算了吧。


德國呀,有疑問嗎?


按出力程度大小降級排列

軸心:德國、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克羅埃西亞

同盟:蘇聯、美國、英聯邦、波蘭、法國

———————以下專用於反駁—————

既然題主問題是主戰場,那麼免不了將戰場慘烈度作為考量。羅馬尼亞雖是德三奶牛,對於二戰所受的創傷,參考匈牙利二戰期間的站隊與作為,真的不算大。如果克羅埃西亞不是體量太小,它的作為還能反超羅馬尼亞。

什麼鬼,敢情毛熊拼到後期只靠人海填,造成戰後性別比例嚴重失衡的程度,難道不比某些戰爭販子國貢獻度大?

43年華沙猶太人起義,44年波蘭國家軍起義,陸戰波蘭軍團硬剛德三,不列顛空戰,二戰里比法妖出彩的多去了,(答主心中的)排名自然比法妖高


蘇德戰場,蘇德打了四年,單單士兵雙方共死亡超過1500萬人,算下來每天都死1萬多人,這是其他幾個戰場比不了的。


單就歐洲戰場而言,主力應是先英法,後美國。蘇聯是在四三年之後才開始的戰略反攻,一路推進,然後,聯手擊敗德國。


毫無疑問是蘇德兩國,二戰初期德國閃擊英法同盟,荷比丹盧法在三個月內相繼投降,戴高樂將軍的自由法國從此進入效率不高的游擊戰狀態,牽制德軍數量極為有限;英國退守本土,和德國隔海打空戰,互有勝負,直到44年諾曼底登陸前,對歐洲大陸戰局影響有限(義大利戰場除外),美國前期划水加觀望,珍珠島後又確立了先日本後德國的戰略,因此對歐洲大陸的直接影響力得等到諾曼底之後。

而在這一期間,即41年6月開始,直面德國(及其僕從軍)500萬大軍並將其擊敗的就是蘇聯。1941年,蘇聯人口大約為1億9300萬。戰爭爆發後,蘇聯共動員了2960萬人。二戰結束時,蘇聯紅軍總兵力達到了1136萬人。戰爭期間,蘇聯共生產飛機13.41萬架、坦克10.28萬輛、火炮和迫擊炮82.52萬門。戰爭中蘇聯共有2700萬傷亡,包括860萬蘇聯紅軍,和1800萬平民,1700個城市,7萬多村鎮被完全或部分毀壞。而德國在對蘇戰爭中損失1200萬人,陸軍主力被決定性擊敗,東部防線完全被毀,首都被蘇聯攻克,元首被迫自殺。

歷史不容詆毀,或許蘇聯做了許多傷害其他國家的壞事,但這不是否定其二戰功績的理由。歷史不容更改,或許美國長期穩坐世界霸主的位置而且對人類文明發現做出許多貢獻,但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美國政府企圖篡奪二戰功勞的做法應被所有人知曉和警惕。


單看戰場的話,毫無疑問是蘇聯。從1941~1945年,東線無論何時都是二戰德國陸軍主力方向,如果沒有蘇軍在東線牽制了大部分德軍兵力,也根本不會有什麼諾曼底登陸,西線盟軍也很難反攻歐洲。但從戰略角度看,美國在其中出力也很多,主要就是物質方面的供應以及後期的對德國本土大規模的戰略轟炸,美英對蘇聯的大量物資援助,尤其是食品的援助和航空飛機用的鋁,蘇聯在失去烏克蘭這個糧倉以後,長時間都有著饑荒的危機,沒有美國的援助,蘇軍的糧食供應恐怕會糟糕得多,還有各種各樣軍事物資的供應,都很大程度幫助了蘇聯熬過了艱難的時刻。同時,美英對德國的大規模戰略轟炸極大限制了德國的產能,使德國的戰爭潛力大減,給蘇軍在東線的進攻帶來了極大助力,同時由於戰略轟炸,德軍將大部分的戰鬥機都放在了西線防空,可想而知,沒有戰略轟炸的話,德軍大量的戰鬥機和很多的武器裝備都能投入到東線,以及盟軍在1943年南部的反攻,也很大程度上策應了東線戰場,如果沒有美國這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兵工廠的支援的話,蘇聯還真不一定能幹得過德國,到後期,蘇聯的兵力補充其實已經到極限了,雖然有1000多萬部隊,但兵源已瀕臨枯竭,蘇聯那時的經濟已經面臨重創,國內一片廢墟,真耗下去的話,蘇聯恐怕後面還是要和德國求和。整個戰場上,光看兵力的話,蘇聯是主力,西線盟軍長期都在打醬油,但從戰略角度上看,東西兩線都給了德軍極大的壓力,而且別忘了,太平洋戰場上也是美國一個推到了日本本土,縱觀整個二戰,美國的貢獻應該還算是第一的,蘇聯貢獻也當然非常巨大,歐洲戰場上很難說誰發揮的作用更大。


前蘇聯


首先謝邀,從軍事實力對比來講是德國和蘇聯,當然實際上羅馬尼亞與匈牙利對戰局也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並不是實力角度,而是資源角度,羅馬尼亞當時有著歐洲第二大的油田,在二戰初期到巴格拉季昂行動打入巴爾幹前,是德國的主要石油來源,包括德軍進攻克里米亞半島,實際上也是為了防止蘇軍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機場對羅馬尼亞的油田進行轟炸

義大利的主要貢獻在北非和地中海,在歐洲戰場只在1940-1941發起過幾次戰爭(阿爾卑斯戰役 希臘戰役 南斯拉夫戰役),在海上,德國海軍以及被津津樂道的潛艇實際上並沒有起太大的作用,在1940-1943年以及1945年英國的飛機產量都高於德國,從海軍角度來講,英國皇家海軍對德國的海軍呈現碾壓狀態,在陸軍角度來講,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儘管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中,德軍擊敗了蘇軍,但在隨後的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德軍便大勢已去

軸心國主力:德國

同盟國主力:英蘇


如果整個二戰同盟國出力最大是美國還是蘇聯還值得討論的話。

那歐洲戰場毫無疑問雙方出力最大的是無疑是蘇德兩國;蘇聯在二戰除了聯合英國佔領伊朗以及八月風暴以外其餘出力全在歐洲戰場。

歐洲戰場同盟國出力排序:

蘇聯>英國>美國>法國>其他國家

軸心國:

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其他國家


法國,因為法國淪陷以及敦刻爾克大撤退是二戰的轉折點()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