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中國7個億的男人,我怎麼沒看出來幾個有什麼內斂和柔性美?你知道7個億是什麼概念嗎?全歐洲加北美洲加澳洲的男人加起來都沒中國多。

這麼大的族群里什麼性格的都有,我偏偏看不出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叫內斂的,這種生搬硬套的形容詞除了給自己畫地為牢以外一無是處。


美國整形外科專家斯蒂芬?馬夸特利用黃金比例建立了一個理想美貌模型,稱為馬夸特面具,並且宣稱該「面具」適用於所有人種。然而遺憾的是在大量實踐中發現這並不適用於東亞人,有人指出用於面罩比例方法是錯誤的,社會並未給馬夸克面具任何定義美的權力。黃金比例則是人類另一種追求理想美貌的方式,它尋求的是背後的自然數學邏輯。人們如此熱衷於追捧黃金分割比,但卻不知與黃金分割比密切相關的多數是藝術作品,用黃金比例描述美麗面孔本身就是一個陷阱。我不可否認維納斯是美的,但那僅僅是從藝術的角度,而我更關注的是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那麼世上是否真的存在一個可以定義東亞人美的模型呢?

首先男性的魅力通常與寬下顎有關,這意味更高的雄性激素,而雄性激素與攻擊性有相當大的關係。 在動物之中雌性動物也傾向於選擇攻擊性強的雄性動物為配偶,這樣雌性動物和其兒女能在較安全的環境下生存。攻擊性在進化過程中是女性擇偶的重要特徵。反過來,男性喜歡下巴尖的女性,也是因為男性不喜歡女性帶有較多的雄性激素原因。這種男女相反的面貌審美趨向,進化生物學稱為性二特徵。

如果按這種解釋的話,很難解釋為什麼有些女性喜歡陰柔型的男生。生物學家Cellerino A.曾做過一個實驗,招募一群女性志願者,預先測試她們所處的生理期。實驗表明,處於排卵期的女性更傾向於男性特徵的面孔,而處於非排卵期的女性,更傾向於陰柔型的面孔。Cellerino A.認為出於生殖需要,選擇陽剛面容的男子作為最佳性伴侶;在平時,則選擇更適合撫養下一代的陰柔面孔男子作為伴侶。

榮格提出審美經驗和藝術創造取決於人類的集體潛意識,美感來源於藝術幻想,幻想來源於集體潛意識中的神話原型和意象,來自人類心靈深處的某些陌生的東西,它們象是來自人類史前時代和原始經驗,通過遺傳存在於個人的無意識的最深層。當審美對象能夠喚醒、觸發或符合了審美主體中深藏的集體無意識的原始經驗或意象時,社會即可得到強大持久的美感和美學效果。?

五官的辯識度也常常用來作為美的標準。一般認為皮膚越白,五官辯識度也就越高。但不少西方人都喜歡把皮膚晒成小麥色,並認為這是美的。有人說西方人已經夠白了,所以開始追求另一種美。還有人說西方人的臉型更加立體,所以不用刻意追求美白,而東亞人相對臉部較寬,五官顯得較扁平,所以刻意才會追求美白,以求得更高的辯識度。但我深知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一種說法,因為從體質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說法完全不科學。首先,歐洲分為諾迪克型、盎格魯-撒克遜型、濱海型等非常多的人種 在這些人種中擁有立體五官的是很少的一部分。

其次,從Renatto Luschan人類膚色分布圖可以看出,僅有北歐人才擁有較白的膚色,而大部分東亞人和中亞人、地中海人、高加索人膚色差距不大。事實上,以膚色來劃分人類的的方法一早就被人類學家所摒棄,我們知道,歐美人完全沒有「黃種人的概念,一般只稱呼Asian,「黃種人」這個概念是隨近代種族主義的出現而產生的。我想說明的是,在西方的傳統語境中。「白人」、「黑人」是自古有之。而Yellow則是19世紀左右才隨種族主義思想的擴張出現,現代歐美幾乎已棄之不用。也就是說,我們虛構了一個「黃種人」的身份,明朝時期利瑪竇曾經直接稱呼我們為白人,黃種人只是近代種族歧視的產物。

那麼人的審美是否受文化的影響?答案是,會!但這種影響有別於先天性的審美。打個比方,當你處於群體之中時,這裡的群體指的是心理學上的群體:在某些既定的條件下,並且只有在這些條件下,一群人會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它非常不同於組成這一群體的個人所具有的特點。聚集成群的人,由於互相之間的傳染與暗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部採取同一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因此它們的審美會一樣。

當你與大多數保持相同意見的時候,你會因為「人多勢眾」產生出一種力量感,覺得自己被保護了。有那麼多人都是你的「同黨」,人們會認為無需為自己言語或行為負責。此時個人已經不是個人了,而是從屬於群體的個人,是「無名氏」。

也可以用著名的沉默的螺旋定律來說明: 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且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极參与進來,這類觀點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複,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

Allport在1954年提出過「跨文化接觸假說」,認為跨文化可以減少對外群體的偏見,該理論得到了許多研究的支持。國內外均有研究顯示,跨文化接觸的確會提高對另一群體的審美評價。在中國古代,與洋人接觸少,同時信息相對封閉,我們的審美認知更容易受到文化先入為主的暗示,對外國人的認知存在偏見。所以,在古史記載的外國人,基本上都描述為「異類」。而今,歐洲人前凸的眉骨,較深陷的眼窩所引起的光影所帶來的神秘感與男性氣質可能是帶來吸引力的原因,這一點可能更多是跨文化交流帶來的結果。在唐朝時期,前凸的眉骨、深陷的眼窩等高加索人種特徵被視為貧窮、落後地區的相貌,在他們眼裡自然是丑的。

如果你看看古代畫的美女圖或許會感嘆差別與現代之大。

當然你或許會覺得我前後說法很矛盾,但我想表達的是基因決定我們的美感,而文化更多的是影響我們對美的傾向以及對美的感受。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交流發達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每時每刻都受媒體影響。媒體影響人對自己外貌的要求,在一個媒體審美觀體系下,人自然會往媒體推廣的理想體型發展。現在普遍的現象就是中國媒體陰柔的明星更多,外國媒體對中國也是不斷的抹黑。

回到標題,為什麼外國會覺得中國沒有男子氣概?並不是他們欣賞不了我們這種陰柔美,而是大部分的人眼界都受限於媒體,導致在他們的印象里我們就是東亞病夫。


漢朝的時候。

讀書人隨身佩劍,流行決鬥,喜歡抗鼎比賽。

中國男性講究內斂,沒問題。

柔美嗎?

只不過審美變了。

我們現在的時代的人,欣賞被侮辱後,忍耐的人,把其視作一種理性。

那個時代的人,欣賞被侮辱後,拔劍決鬥,往死里干,把其視作一種男子氣魄。

那個時代的人,欣賞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奮不顧死,捨身取義的情懷。

那個時代的人,是足夠現實主義的,也是足夠浪漫主義的


20210116更新

受限於美國的審美輸出,歐洲包括英國的審美幾乎被覆蓋。國內平常人能叫得出名字的幾乎都是好萊塢輸出的。 如果大家有時間看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等國家的明星,就會發現,和好萊塢簡直兩個世界。 就算只看好萊塢,英國男性也更為內斂,舉個例子:

比如大家都愛的抖森,內斂的,相比較渾身肌肉的美星,你甚至可以說他是陰柔的。但是不能否認他是成熟的,強大的。

20201217更新

這個問題我詢問了一下朋友,國內外都有。

我發現,我誤會了一個問題,就是題中說的歐美。

但是事實是,歐洲和美國的審美完全不一樣好么!雖然美國靠著國力強行輸出了百年。

但是如果你問一個歐洲人,他認為美國人的審美怎麼樣? 相信我,你能聽到極其尖酸刻薄且收斂的評論。

另外,我也因為,萬事都要都度。 國內的男星過於柔性了。 內斂,可以。柔性,也可以。但是娘性,不行! 男人應該有擔當!


原答案:

早在上千年前,我們就已經過了目前(美國)這樣的原始審美了。

以肉體搏殺強者為尊,且強壯者為美。

我並不否認,健康強壯確實是美麗的,但是也是原始的。

一般在人類進程度過茹毛飲血,有了自己的歷史之後。

都會跨過這個階段。

首先來說,以瘦為美並非中國的專利。

十六世紀,鋼絲藤條等組成的束腰風靡法國,歐洲各國紛紛效仿,於是大家的審美觀念也跟著變了,收腰,各種收收收,不要命的收!

20世紀,萬惡的比基尼被一個法國設計師發明出來,從此之後,「美女」的稱號就和胖子無緣了。只能一直減肥,運動+節食,讓自己看起來更瘦,更瘦,瘦成一道閃電。時尚這個東西都是循環的!

至於現在歐美的以黑、壯 為美,其實是美國輸出的價值觀。

而美國,有審美嗎? 有文化傳承嗎?

我們可以說美國是一個建國悠長的現代國家。 但是文化底蘊、審美這些,確實太難為美國人了。

因為美國強勢的國力而輸出的價值觀而已。

在亞洲,什麼是人們尊重、崇拜的? 是腦子是智力。

優秀的智力,讓我們與野獸分別開。

也讓我們不在炫耀自己本身的毛皮與利爪。

再使用英語的國家裡,應該追溯其根本。

英國

英國人雖然近代受美國反向輸出多年,但是依然是相對內斂和沉穩的。

演員中比較有代表的是大超 亨利.卡維爾

這是一種內心強大,可控的強壯。

冷靜內斂的力量。

最後... 可能美國人看全世界,除了非洲拉丁,都內斂吧~


第一,亞洲男人很多不內斂不柔美,比如蒙古男人在日本相撲界一統天下好多年了,日本認為相撲選手那種是國士,蒙古摔跤也是綜合格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北爺們兒西北漢子能動手就不bb也老傳統了。

第二,歐美對亞洲男人怎麼看我不知道就不說了,反正我身邊所見大多數中年人(不分男女)並不喜所謂柔美的男人,甚至我們也不喜過於柔美的女人,我們都在奮鬥成為大肌霸(成不成功不說,反正很嚮往就是了)。某較受歡迎的儒雅男子也是在他揪著混混領子摔出診室之後受歡迎程度才真正躍上頂峰。某些大領導看著很內斂(柔美還是柔美不起來)最喜歡的就是我不用發脾氣也不用動手就能搞死你哈哈哈哈哈哈……而不是我忍我忍我忍……

第三,歷史上爹輩兒爺輩兒的老同志們曾經都是不怎麼內斂柔美的,能頂半邊天的婦女同志宣傳畫都畫得跟王進喜似的,就現如今很多60多的大老爺們兒還覺得眼下小年輕兒遇事兒就慫,不像爺們兒(某中年社畜被變道摩托逼停還被人罵連車都沒下一句話沒說,然後被老炮兒爹嫌棄了……嗯,有些老炮兒還嫌現如今男人壓不住自己娘們兒簡直丟臉……以及嫌兒子瓜慫不敢剛孫子的班主任……很多老丈人丈母娘也會攛掇自家姑娘當家作主,硬鋼全家,甚至攛掇離婚了的也不罕見),做得對不對且不說,老百姓們頭鐵又鋼的姿態還是很足的。

綜上,歐美喜不喜歡柔美男人我不知道,但中國人民大多是貌似還是不大喜歡柔美男人的。包括很多男女明星,有點名氣都想炫炫肌肉線條(甭管是不是真有肌肉吧,除了金星李玉剛這種,大約也是很少有男人願意炫柔美吧)也許全世界都差不多?至於內斂,我感覺很多人心中它真實的含義是:我很文明,但我能很文明的搞你,所以你也給我文明點兒。如果是忍忍忍忍忍……那不是內斂,那是不得不慫。


有個挺有意思的想像:小兔兔好可愛好柔美對吧,很多人都喜歡,有人喜歡養著好好疼愛它,有人喜歡麻辣兔頭。但是如果這個小兔兔不僅平時會嚶嚶嚶求愛撫,還會轉頭一獠牙咬死那個想把它剁了做兔頭的傢伙,回頭抹抹嘴繼續嚶嚶嚶跟你求愛撫,喜歡這個兔兔的人就更多了呢!中二的小丫頭小小子還會冒著星星眼喊我家小兔兔酷斃啦!

所以權利遊戲里的二丫在中國也好在歐美也好人氣都是很旺的。千禧弟弟也在演完少年的你以後比左手右手慢動作時期人氣更旺了。人類對於自己是食物鏈頂層物種的身份認同一直都沒有什麼分歧。至於你願意給這種強者心態安個什麼詞兒,都不影響人類本質上對強大的熱愛和追求,至於是亞洲人歐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又有什麼關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