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效果好不好


剛買了i7低壓版的E15,等到手了在講講吧,我電腦小白,全看廣告,諸君莫笑,踩雷了給各位避個雷,感覺挺好也會如實相告

———————————————————-

加錢換了點配置,i7從10510u升到了10710u,電腦可能會再遲一點到,不過E系列不是那種純正的thinkpad,軍工品質是達不到了,學生用來辦公做圖,回來改個16g內存就差不多了我覺得。

我沒有選擇輕薄本,我看很多朋友推薦小米pro和聯想小新什麼的,首先雙腳插頭存在漏電,偶爾會電手(小米pro15.6用了快兩年,有點感覺),其次睿頻產生的電容嘯叫聲音很大,持續的,刺耳的,連續換機也沒能解決問題(小米的代工場品質不敢恭維,有過電腦不能充電、不能開機、內存損壞、幾乎是連續藍屏等問題,還好硬體在保修期里),最後,散熱是大問題,輕薄本高配置能否發揮其作用,還要看散熱的,也就是呼啦呼啦風扇聲中夾雜著刺耳電流聲,滋滋滋滋滋滋滋。

同時也有朋友推薦華碩,看配置和價格都不錯,但是遊戲本嘛,我要剋制自己,就算冤大頭花錢買辦公本,也要剋制自己玩文明6的慾望。

電腦小白一個,感覺還行,電腦只是辦公學習的一個工具,我在乎體驗如何,能讓我體驗好了,那就是性價比了。

—————————————————

外接一塊gobigger的4k觸摸屏,用來看看pdf,畫圖,都很不錯。另外把自帶的電腦管家刪除掉。很安靜,比小新pro和小米那些輕薄本安靜很多很多,我覺得值了,因為我喜歡靜靜的。

————————-更新一波吧

刪除自帶的管家服務(捆綁騰訊,會安裝智慧系列全家桶)去Microsoft store下載Lenovo vantage就可以了。殺毒就用自帶的Mcafee,內存佔用比較小(這個傢伙六親不認,軟體使用打開錯誤等等建議先去殺毒軟體的沙盒裡面查看一下是否有文件被隔離。)

配上觸摸屏看pdf

辦公體驗良好。

安靜是我最最滿意的地方。

總體來說,i7-10710u,8g 2666hz(官方最高拓16g),512+32(傲騰內存,打開文檔會快些),rx640獨顯。

集顯內存共享,GPU實際內存3.9GB

獨顯內存共享,GPU實際內存5.9GB

外接4k,15.6觸控屏幕。

如果說哪裡不太行,就是經過cpu的高溫烘烤,機身的塑料味比較重,整機只有A面金屬。

—————————應該是最後一波更新了

買了一塊32g的三星DDR4 2666 內存條,把原來的8g條給換掉,又買了一個windows hello的指紋模塊,組合套裝就此終結,哈哈。

用一台mbp左右的錢,組一個還行的配置

——————————多說兩句吧

某寶三十元買個startlsback用於桌面美化,

99元買個idm用於接管下載。

真是喜歡這樣的簡簡單單啊

—————————————關於性能

大家可以搜一下卓越性能的電源計劃,在接電且電池已滿的情況下,睿頻基本在4.0GHz以上

——————-

大家都很關心散熱的問題,確實,散熱是個影響很大的因素。

追求跑分或者遊戲。把所有性能開到最大,那必然會導致發熱量高,這不應該是每時每刻所要保持的使用場景。

Tpfancontrol ,老外製作的專門控制thinkpad風扇的軟體,可以緩解問題。

平衡或者節能,是基本辦公場景所需要的。

powerplanswitch,win商店裡面有,快速電源計劃切換,可以幫助實現轉換電源計劃,讓場景和功耗相匹配,誰也不是買一台24h都在使命召喚的thinkpad。

至於追求極致性能,我是不在乎的,那為啥不買台式機呢,魚和熊掌不可得兼。

—————

降溫確實可以,平衡模式下在轉速5的情況下,溫度穩定在50度上下

我嘗試模式7

降溫成功。

—————-

有朋友私信想知道,按照機器本身給出的內存最大支持16g(實際可能稍微少一點),給32g內存,能不能完全利用,新版win edge是chrome內核,同樣每個頁面是獨立進程,只需要無限多開,看內存使用是否能突破16g就可,直接上圖吧

實際可用內存,應該是31.8g,同時內存也共享作為顯存

共享GPU內存有16g,像revit這樣吃內存和顯卡的軟體,還是可以基礎帶動的。

——確實有點奇怪,我的散熱情況說不上良好但是不會讓溫度太高

外設建議的話,這個某寶十幾元的架子說不定有輔助作用

照這個情況來看,散熱是要摸獎的……我的情況不代表普遍的情況,大家斟酌斟酌…

———-

下圖是pdf軟體和開了幾個word的溫度情況

下圖是分別開4個網頁和8個網頁的情況

新版edge

都是在外接4k的情況下的數據———-

和回答裡面另一個朋友的數據相差很大,所以大家只是看看就行了,不作為參考,猜測可能的問題是,聯想oem版的系統有問題,或者硬體的不正常發熱,等等

——————-

關於系統,聯想的oem系統不推薦,一堆奇奇怪怪的雞肋後台,我換了原生win10專業版,去官網下載驅動就可以了,千萬別用那個什麼聯想電腦管家,隨便他怎麼花里胡哨,刪都刪不掉,個人用戶能獲取的最大許可權也沒法把這個軟體完全清除…除非安全模式

另外,如果重裝了系統,一定要去thinkpad網站上把電源驅動和電源管理給補上,不然的話電腦就會很卡很卡……系統自己的電源管理好像沒法讓電源發揮該有的作用…

——————

總的來說,不推薦,對,就是這樣

不要因為我的回答而去買這台機子。

另外,如果愛折騰

增強了散熱!

增加了Wi-Fi6和藍牙5.1

增加了sata固態

調壓軟體給10710u降壓125mv,同時解鎖功耗牆,絲滑同時溫度平穩,愛了

體驗良好,另外,聯想的新bios竟然又又削弱了cpu……

—————————

銳龍版的E14、E15出來了

感覺不是一個媽生的,銳龍版宣傳多了軍標測試,有可隱藏攝像頭、有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還可以組成雙通道……暈,為什麼酷睿的E15不給這些東西呢?

——————10710u,很強的一塊cpu

把短時最高功率衝到了32.9w,沒敢繼續了,生怕把主板弄壞了

thinkpad保守了

今天手癢,把短時功率衝到了37.6w

—————

修改完散熱之後,日常待機(同時接4k屏幕)的溫度如下

——————————————

如果不懂得如何降壓降溫的操作,或許還可以友好地來問,不是伸手埋怨,不高興用你可以退換貨,我用的舒服了,也就值得了。實在話,thinkpad散熱不行,這個磨具也沒給指紋什麼的,E系就是低端機,不高興用,去找售後吧,如此。陷入反覆循環吧,一台垃圾電腦而已。

如果各位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提,客客氣氣而且我知道的話,肯定認真回答。

圖為大文件OCR,cpu高負載運行的狀況

【cpu溫度在80度附近徘徊的情況下,能保持4.0ghz的睿頻,我覺得這個修改方案是成功而具有意義的!】

—————————-

關於改造散熱,在保修和體驗之間選擇一個,

實在是低端thinkpad用戶的無奈自救之舉,

聯想這套模具是不是還能再戰10年?

╮( ̄▽ ̄"")╭


現在更新到11代了

Thinkpad E系列,說實話,一直感官上,沒有X/T/L等大和實驗室出的正統的好,但勝在價格便宜啊~

這款E15升級到十一代intel的CPU了,價格也不算便宜,這麼一款Thinkpad,買前我們應該了解啥?

聯想ThinkPad X395(0WCD)13.3英寸輕薄筆記本電腦(京東¥ 4799.00去購買?

8G+i5-1135G7+512G固態,這個價格真的不便宜了~

核心配置情況

  • 顯示器:高色域100%sRGB IPS,支持DC調光,亮度300尼特,可以180度開角;
  • 內存和硬碟: 三星DDR4-3200MHZ,單通道,沒有辦法支持雙通道,採用國產憶聯固態,拓展性不友好;
  • 鍵盤:來傳統高鍵程的X支架防潑鍵盤,大亮點之一;
  • 攝像頭: 依舊隱私保護的紅外攝像頭+開關;
  • 系統軟體: 正版的windows 10 帶Office
  • 電腦介面:Usb-A 2個,有網線口,1個雷電4口,1個HDMI口,另外備用1個M2.0口,介面很豐滿;
  • 厚度凈重: 19mm+ 1.7kg,輕薄度著實一般;
  • 電池 45WH;
  • 無線網:intel Ax201 Wifi6 ;
  • 音效:杜比,支持噪音消除計劃;
  • 質保年限 1年 ;

總的來看,加了個100%sRGB的高色域屏,價格真的不便宜,性能價格比,真的不算高~~

性能情況表現

Thinkpad的性能調教,無論是銳龍版還是intel平台,一般都是往安靜穩定的方向調教,別的輕薄本可以突破TDP(熱功耗設定),而Thinkpad大多數是怎麼涼涼地運行怎麼來,保證你放大腿上不燙;

但這一次呢?嘿,還真不是原樣子了~~

用Aida64烤機,FPU模式,開始幾分鐘可以保持24w左右,核心溫度96度(但機身溫度卻很低,風扇的性能提升了不少),後面緩緩降到19.8W,CPU頻率最後大概2.77GHZ,溫度94度左右,TDP居然突破了,Thinkpad居然也有了性能加強啊~

整機噪音感覺一般,真的不高,鍵盤溫度35度左右,環境溫度20度,這樣的表現,秒 了以前的所有Thinkpad,十一代thinkpad真的不一樣啊~

Pugb試了下,超低畫質,1080P 20FPS,沒法玩,這款Thinkpad保證了CPU性能,但銳炬核顯,無論是DDR4-3200MHZ的內存,顯卡發揮依舊是保守;

DOTA2: 最低畫質,1080P可以玩,80FPS以上;

LOL最高畫質暢玩;

總結:這款Thinkpad E15,顯卡性能不比小新、魔法本,但CPU真的提升了不少,LOL、DOTA這種網路遊戲也能玩了,關鍵還不超,還行吧~~

聯想ThinkPad S2 2021(00CD)13.3英寸輕薄筆記本i5-1京東¥ 6599.00去購買?

另外,我推薦大家看看Thinkpad S2吧,帶觸控屏的一款,11帶intel,價格也不貴;


千萬不要買,3月初京東採購6台公司用,不說實際使用體驗是否流暢了,硬體問題是鍵盤失靈三台,屏幕無故亂跳一台,開機經常藍屏一台,分別是不同的序列號電腦。打聯想售後能半個月不給個回復,本來買thinkpad就圖個質量放心,現在真後悔這價格不會選個其他的么。


------摘要--------

不建議購買10710U版本。由於筆記本供電,散熱,電源管理設計缺陷,CPU性能不能完全釋放,實際性能不到CPU最大性能的50%。沖10710U去的朋友建議繞道,浪費錢。其他CPU型號手上沒有,無從考證,建議多加考慮。

------正文------

固有的問題依然存在,10710U型號的散熱和供電依然是大問題。電池續航依然表現平平。看這篇帖子想考慮要不要買的人,看到這裡可以走了,10710U型號不推薦,其他型號多加考慮

買E15回來有半年多了,因為電腦退不掉了,索性也就自己用了。我想說說這半年來的使用體驗。

最近為了方便和用Mac的同事一起做開發,買了個sata的固態裝了個Linux。雙硬碟位還是挺舒服的。平時打代碼的時候,15寸屏幕和Thinkpad的鍵盤加持還是用起來挺不錯的,效率挺高。調個小的小几萬參數的神經元網路還是可以的,機器學習的演算法跑起來也不算吃力。因為鍵盤的使用頻率實在是太高了,半年多一點就已經有好幾個鍵打油了。Type-c的充電器可以沖手機,MS Surface,電腦,出差還是挺方便的,一個充電器充所有設備(過兩天買個120W的氮化鎵就可以三個設備一起充了)。電池差不多夠用,倆仨小時的高鐵撐得住,寫寫程序,看看網頁。下了高鐵找個快餐店吃個飯,同時充上電。現在看來,整個設備其實設計的不錯,價位也合理,唯一的缺點就是CPU就不該有10710U這個選項,放在這個機身里即不符合定位(辦公+輕娛樂),也不符合這個為10210U及更低端的CPU設計的供電和散熱系統。10710U加這套供電散熱真的很差勁,因為供電供不上,散熱壓不住。如果能有一個合適的CPU,結合價位,我覺得整個筆記本的設計其實是相當不錯的。目前AMD R5我看才三千六。當時買的時候準備找一個CPU性能和台式類似,GPU能跑一些稍微複雜一點的神經網路的機器。看到6核12線,睿頻4.7,還以為是性能本呢,看來還是太天真了。性能本還是要麼遊戲本,要麼移動工作站

可能和批次有關,我不太贊成別人說的屏幕瞎眼,我的E15屏幕素質還不錯。我手機是以屏幕出名的一加7T Pro,140% sRGB覆蓋,。兩者對比肯定E15稍差,但是我覺得除了影音工作者會受到一點影響以外,普通用戶完全OK。

最後誇一下ThinkPad售後。新機到手使用了幾天之後CPU突然熱效率下降,降頻嚴重。當時正在995工作制無法寄修,上班的時候維修點還沒開門,下班的時候維修點已經關門。一方面項目已經在電腦上配置好了,一旦返廠,即使有備機,也需要再花時間去重新配置環境。後來ThinkPad工程師周末上門服務免費主板更換,而且整個過程完全沒有踢皮球。嘗試修復,確認硬體有問題,立刻用攜帶的新主板換了久主板。因為這個問題所造成的工作效率上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記。我覺得絕大多數萬元以內的機器可能都難以想像這種服務品質,何況這筆記本只七千塊。不知道剛才說的三千六的AMD系列E15有沒有這種服務。如果有的話,那不得不說ThinkPad的售後還是相當誇張的

------原回答------

搬運一下我在另外一個同樣的問題下的回答,請問thinkpad e15有詳細點評嗎,7000元值得嗎,謝謝啦?

前一個使用的是華碩的UX501JW,intel 4720HQ+960M。因為正常使用的時候,屏幕開合的時候屏軸就裂了,塑料渣滓掉的滿地都是,所以決定買個ThinkPad的多用幾年。買了E15有一個半月了,做一個深度測評。京東TP上海直營店6800元左右入手,全新。入手前在網上看了很久的資料,奈何這個筆記本較新,幾乎沒有任何測評。唯一搜到的測評是國外notebookcheck,他們拿到的機型還是i5的,說散熱有問題但是沒提到對性能影響有多麼嚴重。我看i7的機型有六核心十二線,最大睿頻4.7ghz,12M L3緩存,豈不是能超越桌面7700K的存在(我的台式CPU就是7700K,使用體驗可以說是非常爽了)?但是一切的問題都從這裡開始了,如今入手了,寫一篇缺點分析給後面的兄弟避避雷,也填補一下E15點評的空缺。一下內容僅代表我個人的使用體驗,同一個機型不同的生產批次也會有所不同。

我先說缺點,因為我覺得這個本子的缺點基本上就斷送了整個筆記本。散熱和供電。尤其是10710U型號,真正到手能提供的性能和英特爾標稱的六核心十二線程,睿頻4.7ghz有巨大的出入。今天我查了一下,原來4.7Ghz是指單核心最高睿頻,全核心最高是3.7左右。我實際體驗靜默狀態確實能到3.6ghz-3.8ghz,但是一上負載瞬間降頻到1.6左右,五分鐘之後就降頻到0.9ghz。待機狀態下溫度就高達68-70度,72度就開始降頻。打聯盟中低畫質(就是比最低畫質高一檔的那個),對線期cpu都會掉到0.4ghz,fps就只剩下兩三幀每秒了,要先會泉水冷靜一下,讓cpu散散熱才能回到60。另外ThinkPad為了防止過熱,AIDA64就算是負載壓滿,在任務管理器裡面顯示真實負載實際上只有40%-60%。這還僅是散熱問題

網上有其他的用戶測試10710u峰值tdp接近65W(基於下面提到的知乎文章中的數據),再加上tdp為50W的rx640(基於techpowerup的數據),峰值功耗很有可能超過120W。一般的遊戲筆記本的AC供電都只有120W,E15的標配充電器也只有60W。這個小本根本就沒法推動這兩個耗電大牛。主板供電肯定配的也不夠。這個低壓CPU是真真正正的需要標壓CPU的供電和標壓CPU的散熱才能發揮實力。

孤獨鳳凰戰士:【點評】intel 10代酷睿移動版性能測試(二)—— CometLake-U 6核 鏈接放在這裡,大家可以去膜拜一下78W的10710U的性能。幾乎相當於桌面級CPU的功耗了。可惜ThinkPad是跑不出來了。

我昨天拆機看了一下,單風扇單熱管,再看看上面屈指可數的那幾個供電,怎麼可能推得動這麼高的供電需求。最大負載下肯定幾個供電也是滿載運行,會影響供電系統的壽命。散熱最起碼雙風扇才有的希望吧。畢竟是U結尾的CPU,ThinkPad可能是把這個CPU當成傳統低壓CPU來處理的。

如果你有這麼大的性能需求(圖片視頻處理,輕度遊戲)很抱歉,這個筆記本沒法提供給你你想要的性能。如果你沒有這麼大的性能需求,求求你省點錢去買個便宜的吧,現在amd的E495隻要四千多。

說完了這個方面,談一下其他的問題。續航又是另外一個大坑,45wh的電池根本燒不起。一般來講辦公兩個到兩個半左右,吃性能的東西基本上一個半小時就能燒光電池,想不太明白為什麼不把左下角的預留sata位砍了換個大電池,上個七八十瓦時的電池肯定比45wh舒服多了。現在辦公人士一般在用的文件也超不出一個TB吧,單固態應該就可以解決需求了。留個sata位有點看不懂,移動固態硬碟不香么,又小又輕。最重要的是外出辦公電池續航難道不是第一考慮要素嗎?開個兩個小時的會還得帶著電源以免萬一??

我覺得整一個筆記本最沒問題的地方就是做工了,也是TP最不會出問題的地方。A面金屬,bcd麵塑料,即使是塑料也相當結實,使勁摁下去也沒有彎曲或者凹陷。屏軸感覺很結實,放在腿上打字屏幕不會晃來晃去。觸摸板精確度很高,媲美蘋果的精準程度。按鍵的感覺一如既往的好,D面內側的支撐結構是我見過做的最誇張的。我上一個華碩的就是光禿禿一個平板。不那麼愛惜(沒錯就是我)的話ThinkPad應該活得久一些。

另外,屏幕的顏色不錯,IPS面板,峰值亮度notebook benchmark宣稱實測230尼特,官方宣稱250尼特。比起手機現在動輒1000尼特的峰值亮度,戶外使用亮度可能不夠。不過室內使用是綽綽有餘的。

拓展性大家也都看到了,一個內存插槽ddr4,一個2.5寸sata,一個2280NVMEssd,網卡可以換。順便提一下,我這個筆記本到手的ssd居然是海力士的,感覺用起來讀寫沒有體現出NVME的速度。

總之就是不推薦,等後續TP的10系cpu的再下手吧,看起來這回散熱和供電上thinkpad也沒做好準備

補幾個照片,無圖無真相

以下測試電源模式均是卓越性能

電池供電,瀏覽網頁,辦公。CPU幾乎無載荷,核心頻率1Ghz。AIDA64顯示溫度55-60度上下

AC供電 AIDA64烤機測試,右側任務管理器顯示開烤10s內CPU最大負載從100%掉到60%。60%負載,一分鐘之後CPU最大頻率就已經從靜默的3.7Ghz掉到0.8Ghz了

這個筆記本不像其他筆記本,負載越大CPU頻率越高儘快處理完任務。E15越上負載核心頻率越低,也就擺在桌子上滑鼠都不動的情況下能勉強接近4Ghz,一開程序就瞬間降頻控制溫度。如下圖。這種感覺就是你在網上看到在賣蘭博基尼,買到手了發現是個奧迪,剛開上路奧迪就變奧拓了。花了買蘭博基尼的錢,買了個奧拓?

放在桌子上不動,CPU負載5%的時候能勉強接近4Ghz

打開我的代碼編輯器的瞬間,CPU負載21%,CPU頻率就跌到1.3Ghz

再加幾張打遊戲的時候的照片:

畫質低,解析度1600x900

幀率偶爾只有8fps

個位數的情況即使持續一秒鐘也有可能出現導致你莫名奇妙的就送了,或者操作完全走形,更何況個位數的情況平均每幾分鐘就會有一段時間。我知道這個本不是為了打遊戲設計的,辦公是主要側重,但是我買帶獨顯的不就是為了下班了,放學了打一會遊戲嗎。但是像聯盟這種低要求的遊戲,這麼低的畫質都要溫度牆的話,這個散熱問題就有些嚴重了。同理進行需要大量運算的程序的時候,也會面臨溫度牆的問題。

最後附一張打遊戲的時候AIDA64的溫度監測

從上面圖表能看出平均每幾分鐘就會因為溫度牆被迫降溫。而且最高的溫度(第五個波峰88度或者89度)幾乎接近90攝氏度,英特爾建議的最高CPU運行溫度是72度。

打完遊戲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溫度仍然保持在65度左右,隨時準備再次觸摸溫度牆

------6月13日新增------

@東方老不敗的貓 提到了可以使用TPFC手動控制風扇,我也下了同樣的軟體。結果如下

可能因為我的筆記本的語言設置有問題,翻譯不太對。但是這個軟體確實是在正常工作的,風扇也是可以聽的到的滿速運轉了。我打開了一些軟體,簡單瀏覽了一些網頁,看了看視頻,AIDA64下面的黃線是CPU負載,基本上不超過30%。上面藍線是CPU溫度,依然保持在60-70之間,最好的情況也不低於60度。我不知道49度是怎麼測出來的。但是如果開卓越性能,接電源,不限制CPU核心速度的話,我手上這台E15肯定不可能低於55度。

這個筆記本的散熱問題貌似不是調快風扇轉速就能解決的,我覺得整體散熱設計上就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勸大家下單前三思,要考慮到買到手有可能是我這種情況的心理準備。

-----6月14日-----

今日拿到ThinkPad官網登記的官方維修站送修,維修人員承認機器運行不正常。進行維修基本排除軟體問題,硅脂問題。問題基本上就鎖定在主板,因為店內沒有同樣CPU的主板測試,建議返廠維修。因為他們沒法立刻提供備機,所以決定還是先不返廠。還好E15有上門維修服務,下個周末上門一下看看能不能排除硬體問題。

另外提一嘴,維修店內的另外一台E15 10210U運行很良好,壓測十分鐘依然有1.3Ghz的頻率。比起我這壓測四十秒穩定0.4Ghz情況好多了。按理說10210的發熱量也不會小太多,怎麼兩個筆記本表現差這麼多 難不成真的是我這個本中獎了?

-----6月21日------

走了聯想官方售後預約了工程師上門,換了主板。用了自己買的酷冷至尊的硅脂。現在低利用率睿頻能到4.5ghz。換好之後AIDA64CPU單烤了八分鐘依然有1-1.2ghz左右。維修的師傅說有可能是我自己用的負載太大了白天上班跑大軟體,晚上跑遊戲,基本不關機。把CPU跑壞了,還好在保 換上了就先用幾天看看,希望這塊新板子能在我手下多活一段時間(上一台華碩我用的比這還狠,晚上還打刺客信條,最長一次跑了二十多天沒關機,cpu和gpu依然堅挺)

------6月26日-------

又高強度使用了一周。散熱的問題目前被解決了,CPU即使全核心負載壓滿(但是不壓rx640)核心溫度基本上能保持在60度左右,不高於65度。風扇甚至才3k轉,聲音很小。打遊戲最近打得少了些,好像沒感覺特別卡過。但是供電的問題依然存在,跑機器學習的程序的時候,CPU壓滿,負載只能到80%,跑不到100%。核心平均頻率只有1.3Ghz。我總覺得是供電問題,供電跟上的話頻率應該還能更高一些。我在TS裡面看負載穩定壓滿的時候,供電之給了10W左右,還是有很大的供電缺口。總之熱是不熱了,但是運行速度還是挺慢的。看來有些事情還是註定只能在遊戲本或者台式機上跑。

-------6月27日-------

今天跑了個R20。多核分數806分.......我真的沒話說了。這筆記本十代低壓CPU跑出來的分還不到8代低壓CPU跑出來的分的一半高

看看R20的排榜,10代I7還打不過桌面3代i5的分數........

R15跑分:373分

Geekbench跑分:

給大家幾個參考

同樣都是一個CPU,別人跑分5K,thinkpad跑分2.3K

-----7月8日--------

今天折騰了一下Throttle stop。把CPU的功率牆開了。性能真的大幅提升,比沒開功率牆之前翻了一倍!200%性能!

沒開牆之前,待機功耗7W,滿載15W;滿載利用率60%;待機核心頻率4.0ghz,滿載核心頻率1.3ghz;待機溫度50度,滿載溫度60-70度;R20跑分806

開牆之後,待機功耗18W,滿載29W;滿載利用率100%;待機核心頻率3.7ghz,滿載核心頻率2.3ghz;待機溫度70度,滿載溫度80-90度(R20期間數次溫度牆);R20跑分1566分

開牆之後真的系統整體用起來都舒服多了,卡頓瞬間都沒了!不過我覺得還是聯想給的供電太少了,29W之後就再也上不去了。外網別人的10710U R20能跑到2.3K分(這個分數很誇張!!!台式7700K才2.2K分),是我開牆之後性能的143%。不過開牆之後問題也隨之而來,又開始摸溫度牆了。果然這個CPU就是需要標壓U的供電和標壓U的散熱,缺一不可。一旦供電給上了,這就是一顆能媲美標壓U性能的低壓U。要性能有性能,要續航咱也有續航(畢竟我沒開牆之前才不到7W的功耗)。問題不在CPU身上,還是筆記本設計的時候供電和散熱沒給夠


我的配置是i710510u

32g內存

512固態

1t機械

日常確實沒得說,但續航偏差,然後試了一下遊戲方面,只是一些很普通的3d遊戲但感覺經常有間歇性卡頓,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希望大學四年不會出問題吧,不然真對不起這個價格。還有吐槽一下,耳機插孔是真的太緊了,手上稍微有點汗根本就拔不下來。

更新:回答完這個問題後它開機就黑屏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