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是在龔一先生的著作里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這其實是兩方面的問題 怎樣彈 什麼是好

怎樣彈是技術問題 無非就是弦與指合 指與音合 音與意合 心中所想能現於指下 彈琴的每個技術動作都有練習的法門 用正確的方法苦練就可以做到

什麼是好這牽涉到審美問題 雖然沒有定論 但是前輩琴家的很多見解是可以學習 比如查先生說彈琴需要極盡其輕重疾徐抑揚頓挫之妙 這其實不僅是古琴 任何樂器演奏 任何歌曲演唱都需要極盡其輕重疾徐抑揚頓挫之妙 才能打動觀眾 徐立孫先生說要取音嚴 用律正 而且要多讀古籍 使得心胸洒然 這兩點在古琴尤為重要 只有了解了琴曲背後的故事才能更貼切的表達琴曲的內容 只有正確的取音才能使得旋律悅耳動聽

另外 什麼是好 牽涉到風格問題 前輩琴家往往有自己獨特的風格 彈什麼曲子都是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好聽的 容易被聽眾接受的就是好的 前輩琴家不一定每首曲子都很好 比如管平湖先生的流水 獨步天下 而他的龍翔操較張子謙先生差太遠 瀟湘水雲不如查阜西 也不如吳景略 我也不會因為喜歡管先生雄健高古的風格而去喜歡他的龍翔操 個人風格雖然在琴曲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但是評價一首琴曲的好壞 還是得全面地看待


有強烈想彈好的慾望,有高級的審美,有獨立的人格思想,找對了老師,正確科學的方法。剩下的就是苦練了。


謝邀。

其實非常簡單,找好老師,練。

有關細節容日後補充,眼下有些事情要做……


我覺得一個就是找個好老師扎紮實實地練基本功吧,多練習,打好基礎。

然後就是多聽一些版本,找好節奏,學習別人的表達方式,也可以多聽一些不同類型的音樂。

多讀書,多體會一下中國古代文人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傾注在琴聲中。


認真學就能學好。


勤學苦練、

在上手之前先了解一下曲子背景,

帶著劇情彈……


我是初學,也有工作,不可能天天有那麼多時間,那叫扯淡,我現在就是個俗人境界。我對古琴是這個態度:每天摸摸彈彈,尤其頭三年,萬事開頭難,其實過了就好了,慢慢磨。唉,多活兩年啥都有了,切莫心急。


可以關注七弦古琴網 古琴人等公眾號 有很好的文章


《溪山琴況》中說:弦與指合 指與音合 音與意合


練指法,練心境

多聽曲


多練,然後最好每個曲子的背景需要了解一下。我個人覺得其實古琴更很像詩,你需要如念詩一樣知道曲子的抑揚頓挫,了解每一段音樂的情感。這樣才會彈好有味道


謝謝邀請

最重要的就是這個,其他的都白搭:打實基礎,勤學苦練,交流學習,不輕易放棄!

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沒有真正的興趣,一般來說很難堅持。如果僅僅是為了附弄風雅,或打發時光,一旦受挫就容易失去興趣,很難持之以恆學下去,領悟到藝術的真諦。學古琴,從琴技到琴學最後是琴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度一的教學課程和課後服務,是幫祝大家走進古琴,認識古琴,學好古琴。

2. 學習目標的確定

立下學好的志願,明確好每個階段的小目標,並為之刻苦努力。如果僅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般都會遇難即退、中途而廢,特別在自學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和阻礙,如果沒有執著的意志是無法深入學習的。

3. 勤於練習

初學古琴是技法的訓練,需要勤於練習,反覆的練習,艱苦的練習,不斷的訓練,練習的時間因人而異。當然老師教給大家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練習方法,會讓大家少走彎路,更有效率的學習,避免在練習中養成不好的習慣。如果大家在學習中約到了困惑或者有更多的需要,希望大家及時與我們溝通交流,課上課下我們都會給大家提供幫助和服務。

4. 模仿學習,節奏訓練

節奏與音高是音樂的兩大要素,古琴琴曲的學習中,訓練節奏與簡單的識譜能力還是很重要的。而古琴上的許多技巧又是樂譜是無法標示的,這時通過錄音視頻上來模仿就是很有效的方法。由於多數琴友都是沒有樂理基礎,對琴曲的節奏只能從錄音上模仿。課堂上的老師們也會普及一些常用的樂理知識,也會不定期的做一些雅集和講座。

5. 利用好學習教材

課堂上的學習主要是技法,指法,琴曲的學習,其實咱們的教材和書籍裡面還有更多的知識點和練習曲譜,大家可以在作業中豐富自己的練習,書中配有的CD或者DVD光碟,其中有音頻視頻的指導示範,有琴曲的演奏欣賞,還有琴曲文化的介紹和講解,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領悟古琴藝術的魅力。

6. 學習了解古琴文化知識

」古琴文化內涵博大精深,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政治、教育、倫理、哲學、美學、文學、藝術等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引用古琴家徐立孫先生的話:「涵養有素,多讀古笈,心胸洒然,出音自不同凡響……」如果只停留在技術層面,與彈棉花、打鐵等技術工人沒什麼兩樣。

推薦大家一本書《琴史新編》:全書以時代為經,依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近代、現代之序,縱論古琴之起源、發展與流變;以琴人、琴曲、琴論為緯,廣涉琴學諸多領域,探幽索微,鉤玄提要,是一部全面、系統梳理古琴藝術發展史的佳作。

7. 需要有一張好古琴

我們不建議剛學琴的朋友就買琴,而今古琴市場魚龍混雜,大家沒有認識古琴好壞的能力,很容易被「專業」的商家迷惑。古琴是一件樂器,品質,音色,手感,耐用度等都有很多的評價標準,不好的琴會給大家學習中帶來很多困擾,所以我們在琴館教學中為大家提供的非常好的名家古琴,保證了課堂的教學品質。初學沒有琴的朋友,我們也為大家提供性價比優良的出租用琴,可以帶回家練習使用。等大家學會一兩首琴曲了,對古琴有一定認知時,在考慮選擇購買一張自己的古琴,一張好的古琴是半個好的老師。

8.多與他人交流

所謂閉門造車,害處頗多。琴館學習有老師指導,有琴館的服務,琴友的交流,還請大家利用好度一的學習資源,課前課後多給一些時間在琴館,別只是在課堂上發奮努力,多參加活動講座雅集,可以和老師們琴友們多多互動,取長補短,在交流中學習成長。

9.心境自然,平心靜氣。

凡學問之道都與一個人的心靈境界有著很大的關係。愛棋之人,若是心浮氣躁,不能運籌帷幄、處變不驚,方不可得棋中真正妙趣。棋雖如此,何況琴乎?陶淵明曾有雲「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細細體味,可知琴的學問絕不僅僅彈奏,更在於品茗撫琴,樂享閑暇時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