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遊戲行業從業者來說兩句。

首先,是不是中國開發的遊戲「大多」都重氪?

其實並不是,市面上大部分遊戲的付費體驗其實還是比較溫和的。

隨手翻一下ios暢銷榜前十,排名常年第一的王者榮耀,我相信大部分玩家都是不氪的。買皮膚那是你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買並不影響本身遊戲功能上的體驗。

和平精英也同理。

三國志戰略版和率土之濱,我自己最多只買過月卡,這叫重氪嗎,顯然不是。影響遊戲體驗嗎,我自己反正玩的挺自在的,就當收集養成遊戲玩,大部分時間像在玩個單機遊戲。

還有幾個網易系的重社交的MMO,說實話我是沒時間也沒興趣去玩,之前為了研究玩過,確實不氪的話玩的挺難受,但是選擇那麼多我為什麼要弔死在這棵樹上。就算這幾款作品是重氪,在前十里比重也在50%以下。

還剩下的就是那幾款二次元抽卡手游,這類遊戲情況其實和三國志差不多,你可以0氪當長線玩,當然為了滿足自己短暫而強烈的收集欲,導致控制不好自己的手,那也是正常現象,只要你荷包撐得住。

遊戲本質還是提供娛樂,是為了讓你爽,設計上肯定是盡量平衡付費和不付費的體驗。垃圾遊戲再怎麼做重氪體驗也不會火,好遊戲再怎麼坑錢,還是有數不盡的玩家往坑裡跳。咱可沒有拿槍頂著你腦袋讓你交出你的花唄是吧。


劣幣驅逐良幣。

氪金遊戲策劃月薪隨便上萬。

不重氪遊戲,想招個策劃,發現錢不夠,唉,那就挖點坑吧?


非買斷制的遊戲想要盈利要麼逼肝要麼逼氪 少數比較優秀的又逼肝又比氪。。。而且而且幾乎所有遊戲都有倆者 只是權重不同而已。。。雖然很多遊戲0氪也能玩的很嗨皮。。但是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哪怕是碎片化的時間) 因為只有大量玩家投入了大量時間之後那些運營策劃啊才能用十八般武藝忽悠你去氪金。。而且某些時候0氪玩家對於遊戲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財富 只是變現手法不一樣而已 比如各種moba 只有足夠的玩家才能保證遊戲的存活(所以遊戲都一樣只不過moba對日活和平均在線時間要求更高而已 魚塘越深遊戲就越好)

點卡類遊戲更不用說了 必須逼肝啊 不逼肝怎麼賣點卡

另外之所以要麼逼肝要麼逼氪都是為了錢啊 要恰飯要養二奶(劃掉)車啊房啊 沒錢怎麼忽悠一大票小弟死心塌地的給你996甚至007。。而且全世界都是這麼做的啊 只不過老外多了一條買斷制的路而已(國內現在基本只有小作坊在做了 大的幾乎都在賣情懷消費老玩家 而且投入大周期久還不如做點低成本遊戲恰爛錢更爽)


因為很多中國人對於一款遊戲的畫質,劇情,文化內涵什麼的都不感興趣,只對炫耀自己感興趣。既然如此,廠家當然就粗暴的通過賣皮膚賣裝備來賺錢啦~~


其實中國的遊戲並不是說重氪吧,只能說通過充值的方式讓你在遊戲里感受到快感。

不充值的玩家很難體會到快感,屬於誘導充值。

而且其實在外國充值的玩家也不在少數的

其實中國的遊戲也是可以賺錢的,只是這個是很少數人才知道的,你可以到公眾號打金猴看看


I is fish,最後一次,這種問題下我說話會有點陰陽怪氣,不愛看請便,謝謝合作。

首先這種問題下的回答我都不用過幾天再回頭看就能猜到是個什麼走向。

中國的遊戲,重氪。

外國的遊戲,不氪。

咱們外國真是太厲害辣!

中國的玩家,愛裝逼不愛遊戲還是弱智不充錢不舒服,沒內涵素質低。

外國的玩家,不愛裝逼愛遊戲享受真正的快樂和體驗,有涵養素質高。

咱們外國真是太厲害辣!

中國的遊戲,只有手游。

外國的遊戲,都是3A。

咱們外國真是太厲害辣!

中國的主流平台,低賤的手機。

外國的主流平台,高貴的主機。

咱們外國真是太厲害辣!

你看,舔腚眼子誰不會呢,我可以打包票這些話多少會有人提到一兩點,而我沒提的東西更多,都是老調重彈罷了,我還是大學生的時候就聽爛了的東西。

但是,重要的產業方面的問題卻沒什麼人提,導致只能圍繞現象開炮,罵了半天都是氪金黑心、玩家弱智和上面打壓三重降維,彷彿是一朵白蓮花掉到了糞坑裡被中國人的劣根性和zz打壓污染成了現在的亞子,要是我沒做過出海產品的調研我TM差點就信了你們的鬼話,我對PTW持中立態度,正如我對氪金玩家的態度一樣,而氪金玩家哪兒都不少他們也是玩家群體的一部分,當然你要拿非洲杠我你贏了。

而只能看到3A招牌,對大廠大作如數家珍侃侃而談,看不到應用商店裡簡陋帶點小創意但為了生存開放內購的遊戲,不知道眾多用愛發電才能續命的小團隊,這些在某些人眼裡連遊戲都算不上,開除X籍永遠是雙標黨的拿手好戲。

話說回來,哪怕是遊戲,也不是說出了幾個高流水手游有了錢就萬事大吉,不關心有沒有足夠的系統設計、技術積累,有沒有優秀的引擎支持,有沒有在業內相關領域拼殺了十幾二十年的資深製作人和相關人才儲備,張口就是為什麼,那為什麼不先了解了解行業走了幾次鬼門關遭遇了幾次寒冬?

不是我引戰,我不會否認米哈游的優點,但原神出現的問題就是上一段幾個問題最好的答案,而不出意外,這種學費將成為近幾年的主流,這是必然的階段,也是希望和失望交替的階段。

對於玩家來講,可怕的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知道。何不食肉糜和那他們幹嘛不吃蛋糕不是不同國家不同時間點上歷史的偶然,而是人性的必然,看慣了精妙華麗的東西反思自己家為什麼不可以有,這可以理解,我願意與你分享我的看法。但不明其理,不願等待,只想輸出情緒,想玩優越感踩著其他玩家順帶對不敢言明的東西開炮,我覺得你跟鍵政圈的某些人沒什麼區別,甚至不如。

「我不關心你活不活得下去,我只關心你能不能頂著房貸養家養娃的壓力做個好東西出來讓我吹一把。」

「既然這樣,那令堂怎麼不死一死呢?(微笑)」


因為玩家不明白無氪金其實是在縮短遊戲進程。而遊戲廠商往往通過誘導消費的模式,讓玩家付費。


沒玩過多少重氪遊戲,不發表意見。

(つД`)


中國的遊戲行業說白了就是在市場上不斷驗證後的產物。願意掏錢的都愛吃平直的快餐,那還費那事做淮揚菜乾嘛?


因為中國的遊戲公司本質都是以賺錢或者賺快錢為導向,前些年政策方面的引導也不好,國人的遊戲裡面沒培養出來。你看看現在這些最賺錢的遊戲公司哪個最開始的初心是做一個好玩的遊戲,根本沒有


也不算重心在氪金只是誘導。因為你氪金了可以找到快感。至於為什麼,因為現在中國的遊戲商業化佔了很多位置,成本低收益高,所以就吸引力很多商家嘍。只能說現在這類遊戲還在發展吧,就像是一個過渡帶一樣。

不過我們當然都希望中國可以早些脫離出這個模式的。例如古劍奇譚3就給了我很大的希望


自信點,「去掉中國開發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