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的推薦信,找一個自己認識的在這個領域特別厲害的大牛,但是並沒有跟他做過項目或研究,只是有一定的交流,給自己寫推薦信有用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推薦信本身是什麼:Recommendation Letter, 也稱Reference Letter。它是申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推薦信的份量直接關係到能否出國留學,能否獲得獎學金等,作為對外聯繫的材料,是其中一份較為重要的文件。推薦信的目的是通過國內導師、教授或者其他相關人士向對方介紹申請人的工作、學習和專業方向等情況。在Phd申請中,一份牛推的分量甚至比學校、GPA等更加重。一般而言,除了推薦信外,推薦人還需對申請人做出客觀的評價,填寫相關的表格,國外大學的研究生院網頁上都有相關的表格可供下載。需要指出的是,推薦信必須由推薦人親自密封信封,並簽名。

不過現在很多學校的申請系統支持網上提交推薦信,比如COLUMBIA的FFSEAS系統,可以在申請完成前提交推薦信,可以修改推薦人及信息,但是第一封推薦信發出後,REMINDER只能在7天後發出。不過這裡有個小技巧,你可以把推薦人刪除,再重新添加,就又可以重送了。推薦信中有一個鏈接,點擊就可以提交推薦信。

大多數人都沒什麼機會拿到牛推,而且國內教授的推薦信其實用處也不會太大,但這個形式還是要做的,再說了那也是學校了解你的一個渠道,只是說服力不如牛推。但是自己寫推薦信的話就容易寫得「失真」,容易把握不好度,所以要注意一下推薦信的寫作原則。

在寫推薦信之前,先確定推薦人

一般來說推薦人可以是教過你的老師、教授或者僱主。這些人必須滿足兩點要求:一是必須熟悉你的學習、工作等情況,了解你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品行等優點,其次是必須是對你有好感,能幫你說好話的。如果教授對你沒有好感,那麼他也很難同意幫你寫推薦信。

書寫推薦信的最理想的人選是一封由系主任寫,一封由專業課教授寫,一封由自己的導師寫。不過,對方若無規定,則除了自己的親屬之外,任何人皆可為推薦 人。推薦人一般應具備高級技術職稱,如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等。如果推薦人目標學校講過學,那麼這樣的推薦人寫的推薦信就具有很強的效力了。

推薦信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

1. 被推薦人的基本情況介紹。側重於個人的畢業時間、學校、所獲學位以及個人的專業經歷。

2. 推薦人對被推薦人的基本評價。側重於被推薦人的專業基礎、個性、特點、工作態度和在學術上的前途估計。若是推薦研究生,推薦人還需進一步說明其深造學習的 基礎和當前所具備的研究能力。顯然,恰如其分地評價被推薦人的基礎、能力和前途,比言過其實的讚譽更令人情服,更具有實際意義。

3. 推薦人可以著重介紹被推薦人曾經獲得的獎勵,發表過的論文,參加過的重要學術會議,以及曾在學生組織或學術團體中的任職等來支持自己的評價。

4. 推薦人還必須清楚地表明被推薦人留學的身份是研究生還是訪問學者,專業領域和研究方向是什麼。

5. 如果大學提供了現成的推薦表格,則必須按這類表格認真逐項填寫。推薦表格中一般有學生綜合評估的一項,即要求推薦人說明該生在所教的學生中應列為前 5%,10%,或25%等。這種評估是指教授的個人評價,可以稍高一點。另外,推薦表格上常有許多難以填寫的項目,遇到這種情形可填」I don』t know」,亦不致對該生的評價有何嚴重影響。

6. 推薦信尾必須有推薦人的親筆簽名,最好直接由推薦人寄給學校招生辦官員或申請就讀學校的系主任。如果由被推薦人寄送,可將推薦信裝入信封內封好後由推薦人 在信封口處親筆簽名以示保密。信封正面註明「A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表明這是一封推薦信。

注意事項:

1)被推薦者全名:不可全文都只寫Mr.Huang和Mi He,需要明確寫出被推薦者的全明至少一次。

2)認識期間:何時認識?或認識多久?

3)認識程度:偶爾見面或者密切接觸,例如任課老師或者班主任等。

4)與申請人之間的關係:老師或者部門主管等。

5)與推薦人保持聯繫。這一點非常容易被學生忽視,但又特別重要。去年我們Admitwrite留學的一個學生在申請截止前突然發現之前聯繫好的教授改口不同意作為推薦人,這是非常意外的危險。原因無外乎就是這名學生在取得教授同意後就幾乎沒有再聯繫教授。這種情況應該盡量避免。不過這位同學最終還是在申請導師的指導下找到了新的推薦人,順利地完成了申請。


這個情況不好直接分析

可以微信或者私信找我聊


關鍵在於這個推薦人對你需要有相當的了解,他才可能寫出一封比較可靠的推薦信,但是你跟這個牛人如果根本沒有什麼,你怎麼可能拿到一封靠譜的推薦信呢。比較推薦熟人推,所謂熟人推就是說你認識的老師,你肯定要跟他工作過,至少上過他的課,最好在他實驗室裡面工作過。工作過之後的話,正好這個老師他又和海外的某一個老師,他們之前可能共事過,或者他們是有一些關係,甚至可能是師兄弟,有共同的博導這樣的關係。這種關係,這種熟人的推薦往往是比較有用的,所以我覺得可以從這個途徑去找。當然這裡面就涉及到你手上有多少資源了,能不能夠接觸到這種有海外關係的老師。

美國的大學期待收到的推薦信中的正面評價必須佔主導性地位,歐洲的大學可能更希望看到兼有褒貶的推薦信。對於美國大學的申請者來說,如果推薦人似乎不太願意推薦、或者只願意提供少量的積極評價,那麼與其得到一份不怎麼樣的推薦信,不如乾脆放棄這次推薦機會。

推薦信最好由很了解你的推薦人撰寫。推薦信的目的在於展示申請人的更多信息,基本不了解你的人的推薦信就失去了其價值所在。此外,如果你真的想找大牛,還要確保其確實在國際學術界知名度很高,很多中國的所謂大牛外國學校老師根本沒!聽!說!過!好么?只有世界級著名學者的推薦身份才能克服推薦態度很一般的缺陷。

如果你的選擇只有「職稱高一些但不了解你的教授」和「職稱低一些足夠了解你的教授」,我更建議你選擇後者。

推薦人對你不夠了解,在推薦信里很難做出客觀的評價,所以無法最大化地突出你的閃光點,給到對方學校錄取你的理由,並且在信中他也不會大力推薦你,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這封推薦信的意義。相反推薦人足夠了解你,願意給你極大的支持,即使他的職位不如第一個高,但至少他的推薦信是發自內心的,更容易打動學校。

準備推薦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該有儘早規劃的意識。如果只是在申請階段請求教授寫推薦信,很難拿到強推,畢竟教授對你的學習能力、學術成就以及個性特徵並不了解,於情於理都沒必要給你寫強推。所以我建議學生在準備留學的初步階段就要「物色」推薦人。本著多「刷臉」的原則,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課後多與老師交流。同時,在這門課上考出一個優異的成績,給老師留下好印象。如果了解老師的研究方向,甚至可以寫郵件申請加入項目研究,進一步地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


一般申請國外大學所需要的推薦信分為兩種:學術推薦信(academic)和個人推薦信(personal),前者是必須的,一般需要2-3位,後者optional,按照題主所說,此人應該屬於後者,就看學校是否有這個名額給補充推薦了,如果實在無法在線完成,就請TA寫信直接寄給學校。不過,無論是何種推薦信,學生自身條件才是決定作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