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便宜沒好貨」但其實這句話在紅酒身上體現的並不明顯,也並不完全對!


首先「貴」的酒是因為什麼「貴?,國內有很多把國外1歐2歐3歐的酒拿過來賣1000 塊一瓶的,所以這個」貴「 是一種情況。忽悠不懂價格的不明真相的消費者的貴。

另外一種情況是」貴「的有支撐點的,你在國外成熟的市場買也是貴,國內當然更貴。這種貴是有強力的市場支撐的,一般是大名庄,名產區加持。但是這種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名產區做壞的酒也不是沒有。但是肯定有大把似懂非懂的人搶著買單。

第三種是,酒是貴,也非常好。是好酒。但是未必是你的菜。對於你未必好喝。比如有的人就是不吃榴槤,也有的人不吃大閘蟹,魚子醬也未必是每個人都覺得好吃的口感。


你這個問題適用於任何範疇,不單單是葡萄酒。所以,這是個沒啥意義的問題。

「好」是個模糊的概念,什麼是好,一種是客觀意義上上的優質,一種可理解為普遍認同下的優質,還有一種是你自己認同的優質,而這三種恰恰可能存在互相衝突的情況。舉個例子,現在很多奢侈品女性用包用料不用頭層皮,甚至不用真皮,用pvc,從材質的角度考慮,也就是客觀意義,當然真皮比其它材質好,因此這種包算不上「好」;從品牌角度考慮,也就是大眾認知,這是奢侈品牌,因此這個包很「好」;再從你自己認知考慮,或許你追求的不是品牌,你覺得設計感不符合個人審美,用料也不考究,你會覺得這個包不「好」。

所以,你這問題有啥意義?


個人先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在「紅酒界」你跟我說82年拉菲和羅曼尼康帝酒庄的酒是好酒,那我絕對不跟你抬杠,因為他們的價格高的嚇人,動輒一瓶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如果這都不算好酒那也確實沒有天理了!但身為好酒他們的味道和口感就一定是一級棒的嗎?

我看倒未必,品紅酒品的是感覺,喝的是味道,一瓶紅酒100人喝能喝出不同的感覺。同樣的道理每個人的口感不同喜歡的酸甜度不同,喜歡的香型不同,酒好未必適合你。另外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進去,好酒尤其是珍藏的佳釀品嘗的滋味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他們的升值與他們當年出產的葡萄品種、質量、氣候條件、酒庄等多因素有關,但單純論及喝到嘴中的感受我只能說因人而異~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什麼話要說?


「好喝」是個很主觀的詞語,對不習慣喝紅酒的人來說,單純就口感,不考慮價錢哪怕你面前的是紅酒界的「LV,愛瑪仕」你更願意為可樂買單。


前些年我見過喝咖啡兌雪碧的土豪老闆,不算一種時尚,而正是因為他們覺得干喝不好喝。這是個人主觀感受問題,就像有些人特別能吃辣,而你一點點都覺得辣,每個人感受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葡萄酒的世界裡「便宜沒好貨」是不完全對的,當然這得看你是如何理解「便宜」二字的。

百元以內的確很少有優秀的作品,但偶爾也會有百元酒比兩三百的酒好喝。

而兩三百的酒比四五百的酒更優秀的情況也不少見。五六百的酒能和千元酒PK的也不少。

1000-3000的高端酒差異也完全不如價格那般明顯。5000-10000的酒差異越來越小。兩三萬的勃艮第,和十萬上下的羅曼尼康帝,讓你蒙著眼鏡喝還真沒法判斷高下。

價格越是往上,價格對品質的影響越來越小。

酒的定價來自土地成本,生產成本,人力成本,酒庄等級,名氣,市場定位,供求關係有關。有的酒庄買了很多先進設備,請了大牌釀酒師,成本上去了,但能一定保證品質優於同價位的其他產品么?顯然無法保證。所以說酒的價格並不是嚴格地和品質掛鉤。

再重點說說供需關係,羅曼尼康帝年產6000支以內,拉菲年產24萬支上下,假設兩者需求量差不多,那康帝的價格也會被炒得遠遠高過拉菲。康帝如果有二十多萬支庫存,也必然是要降價走量的。這就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當然接觸得多了,你就會了解葡萄酒世界裡有很多很多高性價比的酒,有些便宜酒在好年份品質也會很出色,可以花更少的錢獲得更好的體驗。但要縱觀全局來看「一分價錢一分貨」還是主流。


怎麼說呢,葡萄酒各個超區各個品種風格迥異,個人喜好佔大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