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中描述的两军对垒的场面都是双方主将相互对决决胜负。细细仗真要是这种打发,好像不太符合常理,要是古代攻城打仗真的是这样,那岂不是只要有一身好功夫就行了。

或者这种对决方式在冷兵器时代有一定军事道理呢?各位指教。

宋代打仗喜欢用阵法,感觉阵法这个东西是死的,如果大家都学会了,破之岂不简单的很。


演义,你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人心不古啊……——

你看现代小说,都特么是小弟抄家伙上去砍,完了两边老大坐一起喝茶。

还是古人厚道,文学作品里面都是老大上阵对砍,众小弟周围摇旗呐喊。

泻药。

首先,从来没有主将对决,如果有,那对决的主将就绝不是合格的。

古代对阵的时候,派勇猛之士出去叫阵,是春秋战国时留下来的习俗。因为最开始的战争规模不大,同时也是古典贵族式的战争,那时的人喜欢在打仗的时候体现自己对哲学和生命的看法,所以打仗都是有一套规矩的,所以叫阵单挑仪式的象征意味多一些。后来到了春秋末的时候,就渐渐变少了,一是十万级的大规模战争多有发生,二是个人单挑胜利的激励意义已经不大了(限于指挥通讯限制),也就是在这时,中国的战争艺术得到了真正的发展,才有了像孙子兵法这种足以传世的兵法经典出现。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热衷单挑的猛将也有,比如杨大眼、尉迟敬德等,这些都是真正单挑的高手。

至于三国、水浒上,之所以猛将单挑的桥段频频出现,那是因为那是老百姓对这类桥段喜闻乐见,因为古代极低的教育普及程度,使普通老百姓看不懂政治方向和军事部署上的意义,也没意思。干脆就来个卧蚕关公持大刀,豹头张飞喝当阳,热热闹闹就行了。

至于宋代的阵法······就一句话,宋代是士大夫的时代,是读书人的时代。中国古代文明在宋代是无可置疑的顶峰,但是换句话说,也是文人办公室政治发展的最高峰,阵图就是坐办公室的官员和皇帝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没别的效果,就是坑。


如果是这样,被秒杀的将会是白起而不是赵括


搞清楚,那是先派个勇武之士出去单车致师。就是在春秋时,单挑也很少的。


小说演绎的成分居多,有时小说为了突出某一个大将的英雄形象,喜欢将其描述成有万夫不当之用,而且这种斗争方式在古代的正规战中有时是存在的,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鼓舞本军队士气,镇压敌军士气,所以更成为有些演绎喜欢描写的部分。但是,如果是在攻城战、山地战等情况下,这种御敌方式还是很少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