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撿軟柿子捏?還是人都默認那些富豪就是該有錢,那些up就不應該比其他人過的好?


b站發了個後浪,本意是個商業廣告,招了大批批判。

西方有好多關於頂級富豪的節目和紀錄片。

如《億萬富翁的有錢人生》《Born Rich》(生為富人)《奢侈的一小半》

這些節目不光沒被批判而且很受歡迎。

我不解的是,前一個或許只是廣告,或許還有積極成分,因為不少up是自己慢慢積累上來的,那後一個完全就是生的好。

這就是old money和new money的不同,我想那些up也不算new money吧。


請區分二者:

一個是向你展現世界,展現別人的生活。這些人有著各自的機遇和努力。你很清楚你現在達不到,可能努努力也達不到。

另一個是向你,展現別人生活。這些人有這各自的機遇和努力。然後告訴你,你看「你們」過的多好。

我可以接受他們過得比我好,

但我不能接受被他們代表。


簡單說,噴你說的那些富豪紀錄片的也有,但這些聲音你聽不到,所以你以為沒有。

這也不是你造成的,是網路平臺為首的諸多原因造成的。

互聯網,看上去強化了人們的交流,其實還是一個卵樣。


努力的酒店人答:從你的問題中看,你就不是一個隨波逐流的人,但是你的問題中已經包含了你的想法。這世間任何事發生,都有人喜歡,有人厭惡,源於個人認知不同和自己利益有無瓜葛而做出選擇罷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所有事情我們都該辯證去看。有時候你的所看、所見、所聞可能是某些事件背後的人想讓你看到的而已,事實的真相可能並不是你所瞭解到的。拿《後浪》來說,也許本意是激勵年輕人,但春風得意者不屑一顧,奮起努力者獲取激勵,人生失意者嗤之以鼻。另外,還有《後浪》的收益獲得者為獲取流量利益最大化是否在負面有推波助瀾的行為?亦或者正是為了擴散《後浪》,某些人故意為之。

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知乎號:努力的酒店人


如果你說的炫富走紅是快手抖音,那我建議你把他們的金鏈子拿來泡泡水,驗證阿基米德定律。

如果你說的炫富走紅是朱一旦,那我懷疑你是這裡有問題。


誰告訴你了富豪炫富紀錄片很受歡迎?整個問題的邏輯都不存在。


很簡單,有這方面的市場需求。就好像以前咪蒙寫的文章會大火一樣。只要有這方面的市場需求,就算沒有迷濛也會有更多的李蒙張蒙。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問的好!

說明你真的用心在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哦!

後浪被批判也好,誰被批判也好,基本上都要有人去主動的帶個節奏,而且不是一般人一個人


那些紀錄片是告訴大家有錢人的怎麼生活,並沒有對觀看者「我」的生活有任何表示。而《後浪》是把所有年輕人——窮的富的都描述成那種富二代的有錢有閑的生活狀態,還不斷強調你們有多幸福。然而實際呢,996累成狗,花一分錢都算計半天的生活被忽略了,還要被強制按上標籤——你就是後浪,你就是生活優渥。


為什麼我去米其林喫東西的時候口味挑剔,喫速食麵卻來者不拒?

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類別,富豪紀錄片就是看一看完事,當作日常生活的調劑;《後浪》那是五四青年節的全體獻禮。這倆不能一個標準。

官媒要是五四青年節發個福布斯富豪的生活,能被罵到吊銷執照;你把後浪裏每個人的生活做成一季紀錄片,收視率絕對比富豪高


因為那些富人的生活人家就是那樣,甚至為了拍攝,還把一些奢華的東西減少了一點。

我們承認有差距,我們承認有階級。

而且人家擺明瞭就是在炫富,我們勞苦大眾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沒有那麼差。

後浪這部片子就純粹就是在噁心人。

你明明不是我們,卻非要說是我們,還要代表我們。

這不僅是蹬鼻子上臉,這是要騎在我們脖子上拉屎。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其實就是個試探。

至於試探什麼?建議大家動腦想一想。


立牌坊和不立牌坊的區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