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如果你是積極的,你就在逃避。

1、

創傷只能消極被動地,「被」修復。

2、

如果積極地修復創傷,你就是創傷後的逃避反應。

佛經說:若起精進心,是妄精進。若能心不妄,精進無有涯。

如果你想控制你的內心,這就是很虛妄的。

3、

人如果想修復自己,他一定是「無為」的。

恐懼的時候,承認自己的恐懼。

不恐懼的時候,知道自己不恐懼。

逃避的時候,知道自己在逃避。

沒有逃避的時候,知道自己沒有在逃避。

……

「無為」會自動修復你。

利用「消極」來醫療自己。

消極無為,會吸收掉傷害。

4、

補充一些:

「恐懼不會消失,它只會換一個樣子出現在你身邊」。

焦慮也是一樣。

為了焦慮去洗手,但洗手就是焦慮。

要想忘掉別人也是的,以為自己會忘掉,其實沒有忘掉。

所謂治療,不過是承認自己的處境,但不改變它。不消滅它。

有些人嘴上也承認自己的處境,但是,對自己有批判。例如,你告訴他有自卑,叫他承認自己的自卑即可。他會說,我已經承認了,然後呢?

如果你真的承認,就不會生起防禦,不會去改變。心裏面不加改變,你的承受能力就會很強,你就會有很深的包容能力,整個人看起來就會非常沉著,能吸收掉一切傷害。

5、

所有治癒原理其實都是一樣的,歸結到「無為」裡面。

現在流行什麼「正念冥想」,也是。

沒那麼神祕。也沒那麼複雜,不需要什麼操作。

我不太喜歡這些程序化的東西。

我寧願說:

洞察力是結束痛苦的唯一途徑。

(不加批評的自我認識就是解脫之路。)


說實話,我也想知道怎麼區分。

無論是逃避還是抑制創傷後應激障礙,要走出來,只能靠你自己,你可以尋求很多人幫助,看此事的嚴重程度,但最終結果如何都要看你自己,你決定你自己的未來。如果你覺得你能解決,你能走出來,多經歷幾次也總能解決,也總能走出來。如果你的內心是否定答案,別人再怎麼說,你認同,你稍作改變,那也只是暫時的。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做事拖延,學習和工作懈怠,沉迷手機刷視頻,玩遊戲等等,大概只能算的上是逃避,但對於一些經歷過很大感情創傷的人來說,可能是逃避也可能是應激障礙,關鍵是你自己對這件事的看法。有人經歷一些騙局,從此一蹶不振,雖然說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做到這個很難,但只有向前看,纔能有新開始,人生可以有很多失敗,也可以有很多開始,只要活著。終於夠字數了|ω?)這個問題值得探討一下,謝謝提出。


我不是你身邊的人,也不知道你發生了什麼。看了很久你的題目,我還是沒有對應出什麼是抑制創傷後應激障礙。

那我們就只針對前邊的問題來討論,我們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是在逃避。

你覺得自己沒有做這件事情而感到深深的後悔時候,那就是在逃避。

我們不是說自己不做就是逃避,而是自己感到不做這件事情會讓自己深深的後悔,纔算是逃避。哪怕這個情緒只出現了一小會。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們需要選擇去做或者不做。選擇本身是沒有任何問題,只是選擇的會讓我們失去什麼纔是讓我們害怕。也就是會讓我們選擇「逃避」這個選項。

從開始我們認識到「勇氣」這兩個字開始,我們就被要求要有勇氣,去嘗試許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我們一開始會願意去嘗試,但總會有失敗的時刻,甚至一直都在體驗失敗。這個感覺會讓人非常的難受,再次遇見類似的場景的時候我們總想跑開。

在職場中,我們總有一句話是這樣說:「在上一家遇到的問題,如果沒有解決,在下一個公司也會遇見」。似乎我們就會一直帶著問題走天下一般。事實上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在這一個時刻可能是一個大問題,但是到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或許變成我們自己的一個優勢。

在孔亞雷先生寫的長篇小說《李美珍》的訪談裏,他說到,過去的是未來定義的。正因為一直處於焦慮的狀態,卻形成了這一部小說創作的契機,之前的時候這些焦慮都是阻礙寫作的大石頭。

我們不害怕做選擇,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選擇,那個時刻你也會明白逃避是什麼。


能看到你還是懂一些心理學知識的,那你也應該知道做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吧!


用你曾經最反感的事,來刺激你就可以了。問題是,你的本心是怎樣的。同時還要看你的狀態,以及行為,是被誘導還是完全自主行為而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