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喜歡的人,會想和他在一起,卻不怕他死;對父母,想待在一起的慾望並不強烈,但很怕父母去世;而對子女,既想和他們在一起,又很怕他們死。都說情的本質是貪執,那這三種是貪慾的不同表現形式嗎?還是層層遞進的關係?本人大乘佛教徒和佛學愛好者一枚,但學無所成,實在慚愧。 @普照 @竹子


既是「大乘佛教徒」,當知諸法皆空!

喜歡的人,因為「不空欲空」,所以「會想和他在一起,卻不怕他死」。

於父母,心有所依住,所以「怕父母去世」。又不忍見「老病死苦」,所以「想待在一起的慾望並不強烈」。

於子女,生我我所想,所以「既想和他們在一起,又很怕他們死」。

本質上同是一性,空無增減。因無我見「我」,無住妄「住」,所以當遇到「喜歡的人」時,空性表現為「會想和他在一起,卻不怕他死」(交際空);當墮在「父母蘊」時,空性表現為「想待在一起的慾望並不強烈,但很怕父母去世」(受暖空);當擁有「子女」時,空性表現為「既想和他們在一起,又很怕他們死」(作為空)。法相雖異,當知皆為空相,無常無我,自性遠離,無住不可得。


「愛情」偏重於貪,眼睛喜歡看符合審美習氣的東西;耳朵喜歡聽順耳悅耳的言語和聲音『鼻子聞體香或香水(當然,人的肉身是腥臊臭穢的,所以一般都用香水偽裝一下),舌頭喜歡接吻,身體喜歡接觸和性行為,意識喜歡有共同的愛好和思想、妄想的相同,這些都是對六塵的黏著起貪,不願出離。

「親情」偏重於計我我所,把身體看成是「我」,知道或看到自己/子女從彼此的身體中出生,然後用意識的遍計所執於其中間建立互相關聯的名言,認為「這是我的XX(子女/父母),我們之間有親情的關係」。

一切世間倫理的根源都在於「身見結」,都在於把色身當作「我」、「他」,然後在身體與身體之間用遍計所執強行建立關聯性,於是就有了君臣父子夫婦等等各種人倫關係。


親情也是五欲六塵中之事,五欲六塵其本質就是苦空無常。

就說親情,夫妻戀人之間,父母兒孫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等等,互相依戀,互相挂念,互相關懷,這都是人之常情。可一旦無常降臨,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就都出現了,讓人肝腸寸斷。

但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就會斷了當初的念相,一切都成為空幻的回憶。這就是苦空無常的道理。。


因緣啊。其實愛情、親情、友情,能相識都是因緣。只是這個因緣分好壞。

差的因緣在一起就是家暴、弒父弒母、生了孩子賣掉、朋友帶你吸毒這種。

好的因緣就是夫妻恩愛、父慈子孝、困難的時候拉你一把。

因緣才是本質,愛恨只是因緣的分支。


佛教里愛情的本質是貪慾,那親情的本質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得好。提問者,已經看清楚了俗世界的『愛情』的本質。

那麼,俗世界『親情』的本質,應該如何理解?

這個問題,十分複雜。

首先,要糾正一個,十分流行又十分錯誤的觀點,就是『佛教是一種徹底反對俗世界的任何的慾望與感情的宗教』。可以這麼說,這一觀點,首先源自早期的某些儒家學者對佛學的無知與污衊。其次,源自,佛教界本身那些對佛法沒有正知正見的魔障之說。再次,這一觀點,經過文學作品的廣泛傳播,在俗世界中得以廣泛的流傳。

======================

對於,俗世界『親情』的本質,佛學是如何理解的?

先說結論。

中國的漢傳佛教,已經是中國的國學的一部分,忠君愛國,忠孝仁義,也是漢傳佛教要堅持的主要的教化大眾的原則,首先地藏經的傳播,就是忠孝仁義的大慈大悲思想的傳播。因此,孝道與親情本就是一體的,只不過如何才是真正的『忠君愛國,忠孝仁義』的原則,21世紀已經隨著因緣的變化而改變,這就不提了。

作為子女,希望父母長命百歲,這本身中華民族的最偉大的地方,也就是親情與孝道的最具體的表現。但是,父母長命百歲,就不單單是肉體的長命百歲,引導父母燒香拜佛,引導父母進入佛學的領域,多多念佛念經,最終百年之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最大的孝道與親情。

------------------

借用憨山大師的文字,表述的更加全面。

憨山老人夢遊集---示容玉居士(甲辰)

予居雷陽之三一庵。化州王居士容玉。請曰。弟子歸心於道久矣。第志未專一。念生為名教。以忠孝為先。愧未能掛功名以忠人主。博儋石以孝慈親。心有未安。故難定志。

余曰然哉。夫忠孝之實。大道之本。人心之良也。安有捨忠孝而言道。背心性而言行哉。世儒槩以吾佛氏之教。去人倫捨忠孝以為背馳。殊不知所背者跡。所向者心也。

傳曰。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人者仁也。性之德也。由是觀之。論事親而不知人。不名為孝。論知人而不知天。不名知人。言知天而不見性。則天亦茫然無據矣。

是則心性在我。則為本然之天真也。

能知天性之真。則為真人。

以天真之孝。則為真孝子。

能以見性之功自修。則為真修。

以性真之樂娛親則為妙行。以是為孝。孝之至矣。

猥雲以敬為重。而口體為輕者。抑又末矣。

玉曰。弟子服膺明誨。見性之功誠大矣。以此娛親。固所願也。第望洋若海。渺無指歸。捷徑之功。乞師指示。

余曰。古德有言。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梵語阿彌陀。此雲無量壽。佛者覺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覺性。尤見性之第一妙門也。

原夫此性先天地不為老。後天地不為終。生死之所不變。代謝之所不遷。直超萬物。無所終窮。故稱無量壽。此壽非屬於形骸修短歲月延促也。

吾人能見此性。即名為佛。且佛非西方聖人之稱。即吾入自性之真。

而堯舜禹湯。蓋天民之先覺者。

斯則天民有待而能覺。聖人生之而先覺。此覺豈非佛性之覺耶。

孟子所謂堯舜與人同耳。所同者此也。能覺此性。則人皆可以為堯舜。人既皆可以為堯舜。則人人皆可以作佛明矣。

嗟嗟。世人拘拘一曲之見。未遇真人之教。而束於俗學。以耳食為至當。無怪乎茫然而不知歸宿矣。

玉曰。弟子蒙開示。信知自心是佛。自心作佛。不假外求。但不知作佛之旨。下手工夫。願求示誨。

余曰。吾人苟知自心是佛。當審因何而作眾生。蓋眾生與佛。如水與冰。心迷則佛作眾生。心悟則眾生是佛。

如水成冰。冰融成水。換名不換體也。

迷則不覺。不覺即眾生。不迷則覺。覺即眾生是佛。

子欲求佛。但求自心。心若有迷。但須念佛。佛起即覺。覺則自性光明挺然獨露。從前妄想。貪瞋痴等。當下冰消。

業垢既消。則自心清淨脫然無累。無則苦去樂存。禍去而福存矣。真樂既存。則無性而不樂。天福斯現。則所遇無不安。惟此真安至樂。豈口體之能致。富貴之可及哉。此所謂心淨則佛土淨。

事心之功無外乎此。淨土之資。亦不外於是。

玉曰。弟子聞教心目開朗。如見歸家道路。了無疑滯。第以念佛為孝。何以致此孝耶。是所未安。願師指示。

余曰。昔有孝子遠出。其母有客至。望子不歸。口嚙其指子即心痛。知母憶念。遂即旋歸。

且母嚙指而子心痛。以體同而心一也。

子能了見自心。恍然覺悟自心即母心也。

以己之覺。以覺其母。以己之念。願母念之。

母既愛子之形。豈不愛子之心耶。母若愛子之形。則形累而心苦。母若愛子之心。則形忘而心樂矣。

且母子之心體一也。昔母念子。嚙指而子心痛。

今子念母忘形。而母心豈不安且樂耶。第恐子事心之功不篤。忘形之學不至。不能如母念子之切。感悅其母之心耳。

故古之孝子。不以五鼎三牲之養。而易斑衣戲彩之樂。

孝之大者在樂親之心。非養親之形也。世孝乃爾。

儻能令母之餘年。從此歸心於淨土。致享一日之樂。猶勝百年富貴。使母時懷戚戚之憂也。是則彼雖富貴而親不樂。即樂而有所以不樂者存。

今子以念佛而能令母心安且樂。樂且久。豈非無量壽耶。母壽無量。子壽亦無量。是淨土在我而不在人。

佛在心而不在跡矣。子其志之。

-----------------------------


我們今生遇見的所有人,

跟他們產生的所有故事,

本質都是為了了緣,

了過去生所結過的緣,

愛情、親情是屬於比較深的緣,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不同程度的緣,

善緣、惡緣、不善不惡緣,

一切現象、故事都是緣起,

當然,這裡面包含了貪慾。

為什麼會有貪慾?

是因為這個世界的二元性決定的。

所謂的愛情,

就是異性相互吸引,

異性相互吸引就是二元性的一種體現,

所謂二元性就是依賴對方而存在,

所以愛情體現的就是相互依賴。

親情其實就是愛情的產物,

異性之間產生愛情,

愛情結晶成子女,

這是親情的由來。

修行的目的是破除二元性,

最開始的二元性是能覺與所覺,

當證到能覺與所覺都空,

就可以入道了。

如何去修證?

佛陀說了八萬四千法門,

任君挑選,

簡直不要太慈悲。


佛教不否認人的慾望,慾望是人類正常的心理活動。當我們去做某些事之前,心裡會有去做事的慾望如「我應該去…」「我想…」。

然而,我們的慾望大多數時候都不是純粹的慾望,是被污染的慾望。佛教所提倡的是凈化慾望,去掉污染慾望的東西。

是什麼東西在污染慾望呢?是渴愛(也叫做無明),這是慾望跟底的慾望,慾望的不滿足性。佛教形容渴愛,就像極度口渴的人想要喝水的慾望。滿足了渴愛的人就會暫時緩解口渴;渴愛沒有得到滿足,人依然會像口渴那樣難受。

由渴愛便會產生執著,產生貪嗔痴三毒。由此,一切慾望就被渴愛所污染,慾望成為了一切煩惱的根源。

渴愛也被稱為無明,意為「沒有光明」,也就是認為「一切都是恆常的」,在這樣的觀念下,我執和對外物的一切執著就產生了。煩惱也就以此為根源而產生。

通過修行來觀察到世間萬物的無常本性並內化於心,然後建立正知,正見,正思維等正確的生活方式使萬物無常、不可執著的見解外化於行,從而斷除渴愛。那麼人的慾望,愛情,努力等就不會被渴愛所污染,慾望就會被凈化,心靈從就會渴愛的束縛中脫離,人的快樂就不再依靠外物,而是來自於清靜的內心。


佛說父母應該如梵天

對孩子具足慈悲喜舍

為孩子帶來快樂

為孩子解除痛苦

當孩子有成就了他們跟著歡喜

當孩子長大要獨立離開他們的時候要具足舍心不貪著

由此可見好的親情是修行。

所謂愛情也一樣。但是傳統上佛教地區都不贊成所謂的愛,愛並不是一種最好的情感。

慈悲,憐惜,看到一個人,憐憫他不忍 他難受才是東方式的愛情。顯而易見這也是慈悲的修行。


依然是貪慾,佛教終極的價值觀就是拋家棄子跑到深山苦修止觀,所以佛法不是世間之道,而是出世之道,是讓你脫離七情六慾的,親友師長死的時候,成就者是不落淚的,這就是佛法修到最後的狀態,如同活死人,無欲無求


食,色,身體的本性,人有大智慧,衍生出來的貪嗔痴。而動物有食色本能,卻沒有如人類一樣強烈的貪嗔痴,因為動物沒有大智慧。


一樣的,不過這點很難承認。因為和現實生活跟衝突


俗話說:王什麼犢子最能扯來著?


菩提增上緣,靈魂同桌。


不同的表現形式。


是糾纏


夫妻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