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古田會議和延安整風共軍早就完了,沒有一個團結統一的內部自然無法抵禦外敵

至於為什麼我們批判某千古萬人的攘外必先安內?

那是因為蔣某人既沒本事攘外,又能力安內啊,動腦子想想抗日統一戰線是怎麼來的?

講道理,安內能安出西安事變也算得上一種本事


先回答問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不論從軍事角度還是政治角度都是沒有問題的。

對於任何政權而言,政令不通,就無法凝聚人力物力財力,這種政府,不說進行對外戰爭,就是僅僅維持政權都力有不逮。所以人類社會從氏族社會發展到部落社會,再進化成國家,國家從奴隸制發展到封建制,再進化成中央集權制,可以說,現代社會,大部分國家都是中央集權制國家。對於軍隊而言,則更加強調軍令統一,最忌諱令出多門。

但是,對於蔣某人而言,我們要先搞搞清楚,國家政令軍令不通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千古完人的常凱申。

在第一次國共合作之前,國民黨內部四分五裂,各自為政,互相拆臺,中國更是軍閥混戰,民不聊生。有鑒於此,先總理才痛下決心,接受蘇聯顧問建議,吸收共產黨,改組國民黨,重新理順黨內關係,注重基層黨組織的建設,為的就是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消除軍閥,最終達成全國統一的目的。雖然進行的不是很徹底,但是短時間內,使得國民革民軍脫胎換骨,這在北伐戰爭中表現最為突出。

誰能料想,412之後,凱申違背先總理遺志,不僅屠殺共產黨,更是將國民黨基層組織屠戮一盡,從此國民黨就已經蛻變成了和北洋軍閥一樣的軍閥組織,我們叫它國民黨反動派。如果說抗日需要先安內的話,恰恰這個需要被安的不是共產黨武裝,而是國民黨反動派。這個反動派纔是我們凝聚全國人力物力財力的最大障礙,這一點在抗戰期間也屢有表現。

事實也證明,1949年後,中共才真正整合了全民族的力量,抗住了聯合國軍,頂住了蘇修,教訓了印度,收拾了越南。


「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不能用單純的軍事觀點看,片面的觀點必將得出一個片面的結果。(因為攘外必先安內就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問題,而是一個涉及民族利益,兩黨利益的綜合問題)一刀切地去看是正確還是錯誤,無論是從軍事還是政治角度,政策評判只能是是否符合當時的局勢狀況。一定評判正確與否的話,對於國民黨而言,該政策是正確的,「安內」就是剷除異己,穩定後方,謀取的不過是國民黨一黨之利益,當時的歷史狀況是日本已侵佔東三省,這並不損害國民黨的具體利益,(因為國民黨的核心利益在江浙地區,而淞滬會戰爆發蔣的反應顯然不同)東三省淪陷只是張學良的利益的損失,(丟失地盤,而東北軍主力尚存)張對於蔣不過是工具,被榨取剩餘價值而已。在不涉及蔣的具體利益時,主要矛盾仍然是「安內」,直至當日軍有進攻江浙的可能時,西安事變不過是歷史給了蔣一個臺階下,美其名曰聯共抗日,這樣既保護自己江浙財團的利益,又能保全自己周全(放蔣回南京),還維護了作為中華民國最高統帥的地位(積極主張抗日),這的確是歷史機遇與個人政治手腕的完美結合,此點我還是十分欽佩蔣公的。對於共產黨而言(我軍軍史,黨史多有論述,還是很客觀的,在此無需多言)。從民族角度出發,該政策是錯誤的,該政策只是在維護國民黨一黨利益,並沒有站在民族利益至上的角度考慮問題,這就是兩黨的差別。(日軍侵佔東三省,蔣公攘外必先安內。美軍兵鋒直指鴨綠江,26萬志願軍祕密開赴朝鮮前線。毛主席不知道我軍和美軍的差別嗎?但我們照樣出兵,雖然代價很大,但是我們贏了,換來了半個世紀的和平)


這個道理沒錯啊,同期兔子的三灣改變和遵義會意都是安內啊。只是常凱申的的技術實在不敢恭維,四一二的時候他在反兔的同時還對自己人搞清黨,把kmt的執政基礎掃的七零八落。

腳盆雞後來對付的kmt不是個現代國家執政黨,而是一個統治基礎已經變質的反動派政府。


1950年至1953年,志願軍在朝鮮抗美攘外,西南軍區在剿匪安內。

攘外安內是同時進行。

安內是為了更好地攘外,這些匪類會擾亂後方,影響對前線的支援。

攘外是為了更好地安內,為什麼大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幾乎同時結束,因為朝鮮停戰後,美國人不再支持緬甸的國軍殘部。


正確的,不但在軍事領域,在任何一個領域這個說法都是成立的。不過無論是政治領域還是軍事領域,這個安內都有一個問題,就是被安定或者說打敗的人是誰?對掌權者來說,被安的應該是反對派,但對整體利益來說,被反的應該是整體中不符合發展方向甚至是阻礙發展的部分。

老蔣的攘外必先安內一點都沒問題,他是統治者,他想安的就是反對派的紅色政權,但作為中國整體來看,他和他的腐朽政權其實才應該是被消滅的那個部分,甚至他不需要被消滅,只需要選擇不發動412,安心按照中山先生的方針和共黨合作,今天的中國都會是另外一番場景。

換一個角度說,現在的掌權者我一直都不太喜歡,可和現在這個相比,勉強能叫出名的反對派卻更是不堪,沒有一個能比現在這個更有能力帶領中國更好發展的,所以現在的政權要是說攘外必先安內,無論是道理上還是實際上,都沒有一點問題。


現在被批判得多主要是因為老蔣當時用這個口號打我黨,實際上這個口號根本不是老蔣的原創。最早可以追溯到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後世還有北宋趙普「中國既安,羣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南宋嶽飛「內寇不除,何以攘外」。明朝于謙「強兵以足食為本,攘外以安內為先。」所以這個戰略並沒有錯,甚至說是很正確的,就像現在,中國也是以維持內部穩定為首要任務,也是因為內部穩定纔有底氣和老美硬槓打貿易戰。老蔣錯在沒有能力通過軍事手段安內還在那耗著給日本人機會擴大戰果,後來西安事變國共合作算是通過政治手段實現了安內,如果不是國內安了,抗日估計很難堅持到勝利。


個人感覺,攘外必先安內是政治家和軍事家的標準答案。

為什麼現在覺得蔣公的政策很蠢呢?

因為他不實事求是,當時軍閥混戰,中央政府並沒有掌握絕對的力量。還有就是我們作為事後諸葛亮發現還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麼偉大的路子。

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羣眾路線。學到這個的時候第一感想,天佑中華,在那麼危機的時候有這麼一個人想到了這個!


中國都不統一,拿什麼抗戰?!攘外必先安內是符合中國國情,也是大歷史下的必然產物。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深陷寧粵對峙。他於9月21日下達自衛命令,停止剿共,並主動與胡漢民,汪精衛等求和,希望統兵北上收復東北。

但是張學良拒不執行;也不參加會議、,一味堅持不抵抗命令,導致錦州失陷,東北徹底淪陷。不久因胡漢民,汪精衛堅持,蔣也被迫下野,北伐收復東北化為泡影。中國也錯失解決九一八事變最後機會。

1932年1月,他第二次上臺,2月就指揮上海抗戰。因為贛州戰役,其主力被牽制無法支援上海,同時各地方軍閥坐壁上觀。坐觀中央軍與第19路軍孤軍血戰。上海抗戰,他痛定思定,執行攘外先安內政策,與汪精衛合作實現寧漢合流,孤立粵系胡漢民;同時聯蘇制日,推動中德軍事合作,積極對日備戰。


是正確的,蔣公策略是正確的,就抗戰勝利的時候,蔣公仍然是全國最高領導人,共黨的實力很弱。符合蔣公的策略。蔣公失敗是失敗在理念共黨一句打土豪,分田地,得到人和。蔣公悲哀的說,反腐忘黨,不反腐亡國!另外平心而論,解放戰爭,共黨後面是蘇聯,國軍後面是美國。蔣解放戰爭的失敗並不能說明蔣公四五年以前的策略錯誤!


對的。

明末時期,明朝面對關外清軍和關內李自成、張獻忠等「流寇」,開始時是內外並攘,但是關內剛迫使農民軍招安,關外清軍就開始進擾,農民軍復又反叛。明軍在松山之戰慘敗後,兵部尚書陳新甲上書崇禎皇帝,要求與關外清朝議和,先安內對付農民軍,崇禎也有此意,但又不願承擔「議和」的名聲,命令陳新甲祕密從事。但陳新甲做事不周泄密,朝臣上書反對,崇禎不敢擔當,於是殺陳新甲,罷議和事。明朝喪失了最後一次延緩危機的機會。兩年後,明朝就在兩線作戰中亡於李自成,後人多認為這是沒能貫徹「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反例。明末清初抗清殉國名臣夏允彝稱:「我之兵力每以討寇,寇急則調邊兵以徵寇,東夷急又輟剿寇之兵將以防東夷。卒之二患益張,國力耗竭,而事不可為矣。」

1932年1月底至2月初的上海一二八事變期間,紅軍攻打江西贛州。蔣介石為上海抗戰,派使者去見四川軍閥劉湘,被以「不保證使者安全」的理由拒絕;蔣派人去華北讓張學良反攻東北牽制日軍增援上海,張紋絲不動;蔣派人請廣東軍閥陳濟棠出兵贛南應付紅軍,好讓中央軍得以回援上海,陳濟棠置之不理 。因此1932年6月9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五省剿匪會議」時說:「大家都要明白,我們這次剿匪戡亂,就是抗日禦侮的初步。如果剿匪不能成功,抗日就沒有基礎。因為一方面抵禦外侮,一方面還要分力剿匪,那就與明末的情形一樣,……現在我們的困難,同明朝的情形差不多一樣。所以我們要以明朝為前車之鑒。只要把國內的匪剿清,使全國團結一致,無論倭寇怎樣侵略,我們也能夠穩固自強,終久是可以挽救轉來的,如果我們內部意志不一,步驟零亂,既要對內打土匪,同時又要對外御外侮,試問我們究竟有多少力量!恐怕結果也只好重演一次明朝亡國的故事。

九一八事變後兩天,中共在9月20日製定的《由於工農紅軍衝破第三次「圍剿」及革命危機逐漸成熟而產生的黨的緊急任務》中提出:「要打倒帝國主義,就必須要打倒國民黨,而且實際的經驗將告訴他們,只有蘇維埃政府,才能同帝國主義做徹底的鬥爭。……國民黨的『民族統一戰線』,實際是要工人增加生產,要農民加倍服從地主,要士兵進一步的服從長官,要災民鎮靜犧牲,要紅軍放下武裝一致對外。很明顯的,這種統一戰線不是為了對付帝國主義,而是為了對付革命。」因此,中共不但拒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而命令「集中力量追擊敵人退卻步隊,……儘可能地把零碎的分散的蘇區打成一片」 。事變後紅軍追擊撤退的南京國民政府軍(9月21日蔣介石已經下令「將討粵和剿共計劃,悉行停緩」),擴大了蘇區,並於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攘外必先安內,這就話沒錯。但是要是蔣介石來說就另外看了。因為蔣介石安不了內,再給他二十年也安不了。能力問題。太平天國,曾剃頭安了,清政府纔有所謂同光中興。崇禎安不了內,就內外交困而亡。說到底是能力問題。


菜是原罪,關鍵在於沒本事攘外和安內,如果能迅速安內可以一致對外攘外更容易,如果先統一戰線攘外結束獲取大量國內資源再安內就很容易,關鍵在於自己菜,攘外安內都沒本事,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一路高歌猛進有美國空軍支援被日軍打穿,解放戰爭開始百萬雄兵加美械剿匪結果把自己剿成了匪,菜是真的菜


其實站在當時算不得錯。

幾年後法國寧願投都不把政權交給共產黨呢。。(1/1)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萬一呆灣被人揍了,我們肯定是先攘外,再順便安排解決呆灣問題這個內政…


謝不邀

記不太清,大致如下

首先說背景,全國局勢,東北易幟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記住是形式上,實際上除了現在的國軍勢單力薄,其他各系軍閥依舊大權在握,兵強馬壯不差錢。而且國統區一兵一卒都沒有進入過軍閥區。這樣的背景下,哪個領導人也不會拿著家底去抗戰。本來就形式上統一的國家,當時的國軍如果都像上海保衛戰一樣打沒了,分裂是必然的。

其次說對策,安內,找一個合適的對手,如同歷朝歷代削番,不能頒布一個所有王爺都反對的政策,不然大家抱團取暖,很可能拆臺。剩下的,因為敏感而且沒有親眼看過揭祕檔案,不便評論和推測,你們自己猜吧。老蔣總歸是輸了。

歷史是別人寫的,誰寫歷史都會帶著自己的立場,唯一真實的歷史就是事件,時間,人物。歷史上那個時間點裡某些人在幹什麼,那些事正在發生。稍微動動腦子就知道了。不要糾結過去,我們還有未來。不要忘記過去,我們創造未來。我們要感謝為了振興中華抵抗侵略而犧牲的革命先烈,是他們的血肉之軀讓我們有了今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從結果上來看,攘外必先安內失敗了,最終導致常凱申敗走臺灣,是不是恰恰證明瞭攘外必先安內是正確的呢? 假設當年攘外必先安內成功了,那常凱申就能成功嗎?中國有機會崛起嗎?對於一個政黨而言,攘外安內能讓KMT繼續苟延殘喘,對於一個民族而言,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纔是對的。所以站在軍事角度講,換個說法也就是站在常凱申的立場講,這個是對的,不然他怎麼會這麼堅決的要先安內呢?


站在蔣先生的立場來看,攘外必先安內是正確的,畢竟TG在挑戰他的統治。但是從戰略上考慮,是錯誤的,畢竟日本人就希望你先安內


正確個毛線,打個比方,自己家裡幾個兄弟因為分老爹的地鬧矛盾,這個時候有一夥強盜打進來了,你做為長子不是先團結兄弟一起對抗強盜,而是想著想把地分完再打強盜,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他心裡清楚,強盜是打不過的,打自家兄弟還行。打完自家兄弟,分了地,給強盜上點好處,強盜就走了,這是他想的。蔣光頭之所以抗日不是因為愛國,根本原因是日本的貪心太大了,他想全部吞併中國,如果日本當時只要東北甚至再加整個華北,光頭先生可能就不抗日,他想的是自己當個皇帝,至於是不是全中國,中國人民過的好不好,他根本不關心的,光頭千古罪人為過。


正確吧。畢竟,如果我去跟外敵死磕,國內局勢動蕩不安,反對勢力這個時候,來給我使絆子或者乾脆更狠一點勾結外敵,那我豈不是很被動很尷尬。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