熗Γ?0後即將成為主導的社會,80後對於子女的教育更傾向於自由化的教育,希望孩子具有獨立思維,那麼什麼方式可以培養兒童的創造力?PS:關於兒童創造力不能培訓和引導的話,就不用說了。


謝邀。如果真正感興趣的話,你去gymboree看看吧。教之道,貴以專。

如果不能系統持續的話,兒童的創造力,這種說法,依然是偽命題。


天才與瘋子也許只有一線之隔

1.我把媽媽那本《如何正確引導天才兒童》的書,點火燒了

這幾天微博上一個日本的公益廣告很火,內容是不停塗黑畫紙的小男孩兒被當成了異類,在所有人不解的眼光中,男孩兒甚至被送入了精神病醫院。而當偶然間人們發現小男孩兒的畫作拼接起來竟是一幅巨大的鯨魚時,男孩兒也終於停下了手中的畫筆。

於是真相大白,至於空著的最後那一塊畫板,小e總覺得是想表達些深層的什麼含義,並且在小e心裡是傾向於嘶吼的那種表達。於是突然特別想念初中高中非常善於捕風捉影分析中心思想的班主任老師,但視頻最後總結的很對「請不要剝奪孩子的想像力。」只是覺得少了點情緒。

看完這個視頻不知道各位有什麼感觸,我是打開了回憶的閘門了,曾經那些天真的、想成為天才少年想與眾不同想高人一等的年少記憶噴薄而出。那些幼稚稚嫩的努力那些自以為是的絕妙主意超級idea在老師和家長的一次次苦口婆心的教育中,我把想像力換成了標準答案;我把創意變成了服從。而我當我認識到這些的時候,我也把媽媽那本《如何引導孩子成為天才少年》的書點火燒著玩兒了。

那麼網友是怎麼看的呢?

除了開著玩笑吐槽這件事兒本身,更多的是對視頻主題的認同,和反思。

2.我們內心期待著孩子的與眾不同和不敢付諸實踐的嘗試

我爸爸喜歡看撞球,小時候偶爾我會陪他看,簡單知道一些奧沙利文、亨得利、丁俊暉、戴維斯等等這些名人,看久了我也就知道他們是世界名人了,尤其丁俊暉是中國的,老爸跟我講說他8歲接觸撞球,13歲獲得亞洲邀請賽季軍,撞球界的神童一枚,還有一系列的傳奇故事,我聽的兩眼放光。可我沒忘,我跟我爸說我也想那樣,我也要學撞球的時候,我爸白了我一眼說:「作業做完了麼,期末快考試了,這回要沒過90分,你就是8號球,我就是丁俊暉。」也沒忘初中偷著打撞球去,被我爹從撞球廳抓回家,揍的生無可戀的時候,兩天不敢坐凳子的時候。

我媽媽是個裁縫,我們住一樓,陽臺和客廳改成了門店。所以我從小在布頭裡面長大的。那些花花綠綠的布料我叫不上名字來,但我知道哪個最舒服,哪個顏色最好看,哪個賣的最好,那種最有質感。媽媽經常熬夜畫衣服的小樣,我就經常撿些布頭做個屁股墊兒,小布藝什麼的,家裡的縫紉器材7歲就玩的很6 了,一些布藝作品媽媽經常拿出來跟鄰居跟同學顯擺:「你看我家孩子,這麼小做的還挺好看的是不是,哈哈。」我享受著誇獎和讚許,於是有一天我跟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像你一樣,設計衣服。

沒你們想的狗血,什麼一個大嘴巴子教我做人那種。但媽媽的目光我讀不太懂,跟我說,「做什麼衣服,多沒出息,好好學習,以後賺大錢,這次期末考試…….」後面聽不進去了,我那會兒只是不理解,媽媽不是一直很驕傲麼?

3、天賦和努力,我和我的想像力,一陣大風都颳去。

我長大到初中的時候,有嚴重的偏科,我理科很差,文科很好。我那時最喜歡的課是語文課,最喜歡的項目是寫作文。那時我的已經不每天固執的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了,也只剩下語文老師還會跟爸媽說我很聰明,說我很有天賦。

不過我自己有幾斤幾兩我自己清楚了,說我聰明,我也許會承認,我的聰明的很有限,但勉強算是。要說我努力,哪就是對其他真正努力的人的不公平了,我大多數時間是盡量用小聰明出色的解決普通問題,有難度的問題我基本拿不出來什麼天賦異稟的主意。在前些年的認知中,我知道父母給我設定的終極目標是學習。哪怕是愛好班,也是書法(為了以後寫字好看),作文(重點提升已有優勢)跆拳道(怕我挨欺負)。我雖然從來不乖,但後來我除了爭取玩的時間,對未來規劃已經放棄了掙扎和決心。

於是我和我的想像力,也都跟著大風去了,玩兒都玩兒不出花樣了。

4.所以我蟄伏了10年的願望,在我有能力時實現了,幸或不幸?

高中被家人逼著學了理科,理由是男孩兒學文科沒出息,還跟一羣女孩兒混在一起影響心理發育。我就理所應當的讀了三年理科,大學考了一個二本學校土木工程的專業。

按著父母的想法,我畢業了找關係讓我去國企混幾年,在體制內混個鐵飯碗,喫喝不愁,能養活自己就行了,他們就放心了,結個婚生個孩子,就準備操心他們孫子孫女兒的未來了。

我在某個瞬間突然很害怕,按著這個一帶一路的發展模式,我孩子的一輩子都能想像的出來,沒有一點未知,沒有一點期待。然後背著爹媽出去偷偷找了兩個月工作,幸運的是大學這自由的4年沒敢荒廢,做了很多真正想做的事情,順利找到一個與文字相關的理想工作,卻與父母的安排大相徑庭。出乎意料的是他們也沒有大發雷霆,只是讓我以後自己決定。

我在最後一刻才掙紮了出來,幸運還是不幸?

但我一直都知道,父母愛我愛的深沉,他們只是想保護我。

5.所以天才少年是怎麼誕生的?

教育專家認為:「讓孩子保持一種經過修飾的本真狀態」

小e認為:幸運擁有天賦的兒童同時也幸運的擁有了善於發現天賦並引導孩子的父母纔是天才兒童們成長的最佳沃土。

於是小e有幾點建議,想與各位爸媽分享:

1. 在發現孩子有某些方面特長或天賦的時候,哪怕當做培養孩子的一個愛好,也不要盲目的打壓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

2. 結合小e自身,家長和教育對孩子的未來有不可估計的影響,我們對孩子的責任不僅僅是撫養,更多的責任是在正確的方向引導孩子成為他理想中的模樣。

3.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用謹慎的分析代替否定,正確的引導代替打壓,積極的鼓勵代替冷漠。家長不能只顧著用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對比,更應該尊重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想像力及創造力

全面且適合孩子性格的培養方法纔是好的方法,世界上不是隻有學習一條出路,當我們跟孩子說你看那個少年畫家,那個少年鋼琴家,少年數學天才的時候,也希望我們深刻的考慮一下自身,我們是否付出了努力去發現和引導。

6.結語

最後樓主想說:教育沒有標準答案,如果有,那一定是錯的。


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事實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思考,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或者說,創造力是可以培養的嗎?在瑞士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我遇到了一位來自美國的著名創造力研究心理學家,於是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他。


果不其然,他的第一句話和我的發現不謀而合:「其實,父母與其說是培養創造力,不如說是保護住孩子的創造力。很多創造力都是天生的,父母只要保護住它們,不要讓它們磨滅或被扼殺。」


接下來,他又告訴我一些非常有趣的研究結果。他說,要培養孩子的創造力,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的多樣愛好。從統計上看,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很多都有文藝愛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裡,愛好音樂者所佔比例比一般科學家羣體高好幾倍,愛好繪畫者所佔比例比一般科學家羣體高十幾倍,愛好舞蹈者所佔比例比一般科學家羣體高二十幾倍。


這些統計結果說明,多樣化的興趣愛好可能會幫助孩子發展創造性思維。

這個結論,與創造力研究者們的結論如出一轍,那就是,具有創造力的人往往個性豐富。


基於多年的閱讀研究,加上個人的實踐體會,我也總結出幾條對孩子發展創造力十分重要的建議,父母很容易在家實施。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談一談如何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1.創造力的源頭從哪裡來?

先來想一想,什麼時候你會感覺自己最有創造力、新點子源源不斷?可能是在準備一場家宴的過程中,想到好幾個創新菜,又突發奇想,想到一個驚喜環節;可能是在籌劃一次旅行的過程中,興緻勃勃地搜索所有酒店、景區,對規劃出的一條完美路線特別自豪;也可能是在最近公司徵集新的營銷方案時,花了好幾晚寫了新方案,特別希望能被領導賞識通過。所有這些時刻,都是你創造力爆發的時刻,你把全部能量都集中到想要有所突破的領域。


為什麼呢?


首先,這些肯定是你自己感興趣、能勝任的領域。


你一定是從心底喜歡做菜、旅行或者策劃,才會興緻勃勃樂此不疲地投入。如果你想到廚房就頭大,看旅行攻略完全看不懂,覺得營銷真是太難了,那麼估計你最多就是去想想,不會真的去做。


其次,你心裡一定期望著某些人的熱情反饋。


你心裡期盼著家宴上聽到家人的笑聲,期盼著遇到志趣相投的同行旅伴,或者期待著老闆對你的賞識和獎勵。總體而言,他人的態度是我們做事時頭腦中會想像的場景。


那麼,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能夠得出對教育孩子有幫助的什麼結論呢?


首先,我們一定要非常尊重孩子,讓他發展自己的好奇心與興趣。

孩子沒有什麼功利考慮,願意投入熱情創造的一定是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創造力爆棚,最好不要強迫,而是讓他追求自己最喜歡的方向。


其次,父母能幫助孩子控制的,是任務的難度。


在孩子感興趣的方向,如果他不小心直接嘗試了「困難」模式,立刻感覺自己不行,被嚇怕了,以後就不會再試了。很多時候,不是孩子能力天賦不行,而是難度節奏沒掌握好。父母要幫助孩子從適宜的難度入門,讓孩子感覺「我能行,我好棒」,比如做蛋糕時讓孩子參與最終的花朵裝飾。


最後,父母一定要積極熱情地鼓勵孩子創新嘗試。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 抓住 0—7 歲關鍵期培養一生的優勢

郝景芳 等

中信出版社

¥35.40 會員免費


謝 @QI gui 邀。

陪伴孩子,觀察孩子,理解孩子。

把孩子當人看,給ta平等對話的權利,讓ta從自由的塗色、畫線條開始,到拼搭玩具。

蒙特梭利教具,是我個人比較推薦的,包括高低圓柱、形狀屋等等,能夠幫助孩子在啟蒙期建立正確的數字形狀概念,並加強對色彩、形狀的認知,從而引導孩子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意願。

當孩子可以流暢地通過語言或者繪畫或者其他手工玩具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創造才開始形成。

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特性,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多帶孩子外出旅遊,並嘗試各種新奇玩具,包括但不限於攀巖、潛水、熱氣球,通過全方位的認知自然、植物、動物與自身生理結構,來幫助孩子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從而點燃孩子的創造之路。

家長如果能夠陪孩子一起做手工、拼搭玩具、製作食物就更好了,即可以加強親子互動,又能讓孩子通過接觸不同空間感和材質的物品,感知不同的表現方式,從而尋求到匹配孩子內心的方式。

創造說到底,不過是個人情感的抒發和現有資源的結合,根基是美感。

所以首先要讓孩子認知世界並且擁有快樂的能力,其次纔是欣賞與提升對美的鑒賞力。

要達到後一條,父母自身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孩子一起探索,比光給外部支持條件來得好得多。

部分孩子的職業承襲於父母,就是因為從小在家的耳濡目染。做為父母,我們不能期望孩子與我們有一樣的脾氣,也不能因為孩子和我們不一樣而心生躁狂。

像接受另一個自己一樣接受自己的孩子,像啟發自己去學一樣新事物一樣和孩子一起去學習。

四歲天才服裝設計師——用紙裙子驚艷我們的眼球!

外國小天才10歲帶隊做遊戲 父母都是遊戲製作人印度9歲女孩成世界最小網站CEO 8歲起設計網站題主你看上面的例子,都是父母本身擅長的事業,在孩子身上發揚光大了。即孩子結合了成人的現有資源,突破了成人的視角限制,從而取得了優於同齡人的成就。從本質上來講,是優質資源重組,而不僅是創造力。所以,不管給孩子什麼,都別給限制,就是對孩子創造力最好的保護。同時,將自己最擅長的一面展現給孩子,是最好的引導辦法。

專門聽了知乎上耶魯腦科學博士後的live,和你分享腦科學的建議!

腦科學說創造力

當人們在休閑狀態時,大腦的「默認網路」會活躍起來,自省、想像、創造性的認知活動,就在這個時候萌發。而當人們開始做事、學習時,大腦執行注意的網路就加強了,而和創新相關的「默認網路」就會受到抑制。

就像經濟學家研究窮人為什麼窮,他們只關注目前短缺的資源,從而沒有去思考更長遠的提升計劃。創造力也是這樣的,如果大腦一直忙於工作學習,沒有放鬆,創意就很難產生了!

那麼,如何讓孩子有創造力呢?

1.多給孩子獨處的時間

孩子白天在學校要專註地上課,回家還要寫作業。如果你將孩子的時間全部塞滿,孩子大腦裏進行想像、創造、自省的「默認網路」就一直被壓制著,大腦裏儲存的知識也只能算「電腦的弱化版」。也就是所以給孩子一段獨處的時間,允許他們發會呆,放鬆下,思考自己的問題,形成自己的知識理解系統,更能保護孩子創造力。

2.保護孩子內心自發的熱情

沒給孩子任何獎賞,然而ta卻能滿懷熱情地投入一件事情?Ta 有什麼自發的興趣愛好?如果觀察到這些,你就要保護好孩子的興趣愛好了!這是孩子創造力的源泉之一,自身的成就感、幸福感也更多!另外要注意,強迫性熱情(為得到獎賞而去做的熱情),並不是最佳的,保護孩子內心自發的熱情最好!

3.豐富孩子的各種體驗

整天把孩子鎖在家裡做題,只會連同鎖掉孩子的注意力。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觀察自然,參加社交,玩人際遊戲,還有四處旅遊等等。更多的體驗能增加孩子頭腦中的材料,提高孩子處理材料的能力,「靈感」的產生也更容易!

4.珍惜孩子的獨特想法

孩子會問你一些很天馬行空的問題?Ta還會說出一些很和「常規」不一樣的話?有的做法也很不「常規」?孩子如果有獨特的想法,不要馬上否定,放下批判,耐心和孩子一起研究,鼓勵孩子進一步探索,「引導」與「試錯」是偉大創造力的前提。

5.學習不同領域知識

孩子如果再說自己對某個科目沒興趣就不好好學習,你就可以和他們說:「學習不同的學科可以讓你更靈活,更有創造力!」如果孩子知識結構太狹窄,每天想的東西也就一兩類,這樣是沒有創造新東西的可能的。鼓勵孩子學習完全不同的東西,接觸和自己不同的人,可以打開更多的思維。

除此之外,創造力的培養還可以讓孩子多創造性的活動——畫畫、音樂、寫作、表演等等,如果孩子有興趣,給他們自由玩玩這些領域,也是極好的!

更多學習方法、孩子學習能力提升方法和家庭教育科普,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號推送

http://weixin.qq.com/r/KHWguBzE5EGbrVjb9yA6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