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是賣萌嗎?請問是受了日語影響嗎?印象里還有戰鬥不能,防禦不能這種類似的說法。

此外有一些身體機能喪失的疾病也用了類似的表達,如命名不能。總覺得不符合漢語的傳統表達習慣。


謝邀~

  • 無論是「理解不能」還是「不能理解」,在漢語普通話中都不是經常出現的用法
  • 與「理解不能」實質最接近的高頻口語表述是「理解不了」,而不是「不能理解」

在漢語普通話口語中,表述類似含義最常見的形式,不是前加「不能」,而是後加補語

很多網友覺得,「理解不能」這種說法是受日語影響。這確實沒錯~

但若只是照搬日語語序這麼簡單的話,為什麼「理解可能」卻不常被漢語母語者仿效呢?

感謝知友@多摩川紅豆 指正,「理解不能」不是照搬語序,而是直接用日語里原有的詞。

不過,漢語母語者借用這個表述時,卻經常是直接做謂語如「我理解不能」(此處實際上對應的是「理解できない」 ,而不是日語的「理解不能」了)

為什麼出現頻率極高的是「XX不能」,而不是「XX不想」XX不願」……呢?

為什麼即使是日語愛好者,也很少講「我日本語說能」「他漫畫看要」……呢?

為什麼很少有人把「想見你」說成「你見想」或者「見想「會想」……呢?

語言接觸最容易產生的影響,是激活某種固有或曾有過的類似結構

漢語中原本存在XX不了XX不得XX不成……等形式,用以否定動作的可行性

換成「XX不能」,雖也不合常規,但相比其它結構,更容易被接受和傳播開來

至於原題目截圖中的「命名不能」「痛覺缺失」,雖然結尾詞原為動詞義,但此處已轉化為名詞性片語。

就像「語言學習」「疫情防控」「開工準備」「安全保障」…… 不直接作謂語,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這些都很正常了(其實也只是近代以來受外語翻譯影響而被重新激活的NV結構)

「理解不能」雖然確實源自日語,但漢語中出現的「理解不能」,有很多是並不精通日語,甚至未曾學過日語的人說出的。他們之所以相對容易接受這種說法,而不是在日語中更普遍使用的「理解可能」,更主要的原因在於漢語本身

他們口語中流傳的「理解不能」,從語義和語用上都更接近「理解できない」甚至只是「分からない」,而不等於日語的「理解不能」

感謝知友@多摩川紅豆、木木 、Noah 幾位日語達人在評論中的點睛解讀

下面是「太長不看」的部分

如果沒有特別疑問,建議忽略


如果有人感到不解(不能理解):

「不能理解」明明是很符合語法的,怎麼會不常用呢?

我們來看三組短語

  1. 不做、不吃、不寫、不走
  2. 不能做、不能吃、不能寫、不能走
  3. 做不到、吃不下、寫不出、走不開

前兩組的區別可能比較明顯

  • 第一組在口語中出現多是指「主動地不進行某種行為
  • 第二組則是指「迫於自身能力或外部條件的客觀限制而無法或不應該進行某種行為

這幾個動詞有個共同點,本身都表示「進行某種行為」,而不管「是否會完成/達到既定目標結果」。加在前面的「不」或「不能」,都是在否定該行為的「開始進行」,只是造成否定的主客觀因素不同

  • 第三組是口語中常用的動補結構,含義與第二組很接近,但又有細微的差別,更加強調:由於自身能力或外部條件限制,即使主觀意願想要「開始」,也無法「進行下去」,更不可能「完成」

在實際情境中,第三組短語比第二組有更多具象化的意味,表達更加精確,使用起來也更加自然

例如「不能走」,口語中根據情況可能是「走不開」(因為這裡有要緊事所以不能走),也可能是「走不動」(因為太累了所以不能走)、「走不了」(因為疫情影響所以暫時不能走)……

不過,「不能走」雖然不如後幾種表述更具體,但終歸還算一種常用說法

而「不能理解」的情況又有不同

「理解」「明白」「懂」……與上面那些動詞不同,本身包含了結果狀態

「不理解」和「不能理解」的含義所指,並沒有像上面那麼大的差別

大多數場景下,「不理解」本身就表示「不能理解」,而非「不想/不打算理解」,真正的「不能理解」這種說法極少出現


為什麼強調「大多數場景」呢?

因為「理解」一詞還有個延伸用法,包含了「體諒」的意味

例如,對比以下兩個場景

場景一

問:「這篇回答寫得有點繞,你能理解嗎?」(一臉懵圈)

答:「不理解啊!腦子裡一團亂……」(這時口語更習慣直接說「不理解」而不是「不能理解」)

場景二

問:「我們也實在是沒辦法,您能理解下嗎?」(聽著耳熟)

答:「不能理解(沒法理解)!您沒辦法也不能侵犯我們的權益啊!」(據理硬懟,潛台詞是「根本就不應該,也沒打算理解」)

場景二中的「理解」其實是「體諒」的一種委婉說法

作為對比,「明白」和「懂」就沒有場景二的這層意味,只有場景一的用法。普通話口語中較少出現「不能明白」、「不能懂」,而常出現「不明白」、「不懂」

同樣地,在場景一的用法中,對「能理解」的否定,也更習慣用「不理解」,而不是「不能理解」

因為「能理解」本身就約等於「理解」了(「能做」不一定「做」,「能走」不一定「走」,但只有「理解」了才會說「能理解」)

當一個人肯定地說出「能理解」的時候,意味著「理解」過程已經完成,並達到了既定目標結果。

來自多鄰國duolingo的分享~


關於「命名不能」我扯一句。先上我的結論。

第一,命名不能的「不能」是一個名詞,好像incapability或者malfunction這樣子。

第二,這種用名詞性「不能」的做法,確實應該由日語而來。

我首先在和英醫學詞典上搜索anomia。給出的翻譯是:

(換語困難による失語症)失名詞症, 失名辭, 失名辭失語

那麼,中國人自己翻譯的「命名不能」應該不是照搬日語的結果。但是,我的猜想是,這種「...不能」早期在日本醫學辭彙中出現過,隨後進入中國,接著在中國本土生根,形成了翻譯定勢:遇到dis-…,就翻譯成「…不能」

我在這個醫學詞典里搜索日語的「不能」,發現確有此事。搜索結果:

性交不能, 破壞, 陰萎, …

impotence, incapability, dis-

好了。這下很大程度上印證了「不能」作為醫學辭彙確實來自日語。

(有沒有考據家詳細分析分析中日文醫學文獻啊(?&>?&))


這個是日語的逆輸出

二次元有些人跟著這樣說 然後很多人學著這樣說了 辭彙在文化強勢方流入弱勢方在歷史一直都是如此

這樣情況的辭彙還有很多

我覺得現在中文被日語「污染」得很嚴重,一些常用詞像是違和感什麼的類似的太多了,不懂日語的人大多數並沒有感覺到,最多覺得語感上優點怪,或者以為是古文典故之類,其實特別是這幾年的流行語裡面大量的充斥著日語,而且通常意思會被誤解然後亂用形成新的意思……

一般來說,作為外來語引入無可厚非,屬於正常的語言演化,清末開始就有大量的外來語流入,但日語和漢語的特殊情況在於大多數人流行語使用者並不知道這是日語,並且用中文的語感曲解了日語的原意,使得實際流行用法與梗出處脫離了關係,甚至認為,這本來就是漢語,並且對源自日語的說法嗤之以鼻,甚至反駁稱這是文化不自信。


沒什麼複雜的原因,XX不能明顯是受到日語影響而已。


再起不能是個梗來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