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文化的認知模式不同,中國文化是一元認知,而西方文化是二元認知。以對人的認知為例,中國文化傾向於認為人的身體與靈魂是一體的,也就是身心一體,二者不可分離,個人的身體在則靈魂在,身體滅則靈魂散。而西方文化則傾向於認為身體與靈魂是二分的,人的身體滅而人的靈魂仍能夠單獨的存在。

一元認知往往不認同彼岸的存在,所以中國人大都不信彼岸宗教。二元認知往往比較容易接受彼岸的存在,因此西方人大都不同程度的信仰彼岸宗教。

至於彼岸是不是存在,人死後靈魂會不會脫離肉體而獨立的存在,這其實是當下人類的理性認知所無法回答的,因此也就無法證明其對錯。

因此一元認知與二元認知,此岸信仰與彼岸信仰也就無所謂那個對,哪個錯。你信什麼,什麼就是對的。

由此說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雖然有區別,但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對自我和世界的解釋,只是不同的認知模式構建出了不同的文化。


歷史的區別!!!


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著巨大的差別。


希臘神話中一個常見的主題是「弒父」,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是俄狄浦斯的故事。


有一位國王,得到一條神諭,說他「將被兒子所殺」。這個國王很害怕,因此甚至不敢和王后同床。有一天,他酒後忍不住亂了一下性,結果生出一個兒子,叫俄狄浦斯。國王很害怕,就把這個嬰兒扔到了山裡。結果這個孩子被一個牧羊人發現並且養大。長大之後,他和國王在城裡狹路相逢。兩個人互不認識對方,國王命令俄狄浦斯讓路,俄狄浦斯脾氣也很暴,盛怒之下把國王也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殺死了。然後他因為能力出眾,被民眾選為國王,按照習俗與前王后也就是自己的母親成婚,於是應驗了他將「弒父娶母」的神諭。


這個故事後來被弗洛伊德引用,形成心理學中的一個著名術語:「俄狄浦斯情結」。


除了這個故事之外,在希臘神話中,「弒父」的例子實際上還有許多。希臘的神界頻繁發生父子衝突,父親通常會對自己的兒子百般提防。天空之神烏拉諾斯把子女們囚禁於地下,結果他的兒子克洛諾斯用大鐮刀閹割了父親,取代了父親的統治地位。


克洛諾斯成為神界的主人後並不放心,因為他的父親死前對他說:「你也將像我一樣被自己的兒子推翻。」於是克洛諾斯做出了一個殘忍的決定:把生下來的孩子全吃掉。所以他的頭五個孩子,全都在剛出生時被他一口吞下。第六個孩子叫宙斯,也就是希臘神話中最偉大的神,出生之後,被母親用石頭調了包,僥倖活了下來。長大後,宙斯把父親扔出了王宮,自己成為眾神之王。


希臘神話中「弒父」的故事這麼多,並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是反映了希臘社會當時的某種現實。


遍觀中國上古神話,我們絕對看不到這類「大逆不道」的情節,與此相反,我們看到的多是「殺子」的傳說。


比如堯舜禹中的舜很有才幹,但是他的父親瞽叟卻不喜歡他,經常無緣無故地毒打他。舜怎麼辦呢?他從來也不反抗。打得輕,他就乖乖地忍受著;打得重,他就逃到荒野中,一個人痛哭。堯聽說了這些事情,認為舜品德高尚,準備重用他。結果瞽叟更不高興了,他聯合自己小妾生的兒子象,要謀殺舜。有一次,瞽叟要舜修房頂。舜剛爬上去,瞽叟和象立馬抽走梯子,放火燒屋。好在舜把自己頭上戴的斗笠當作降落傘使用,然後跳了下來,逃過一死。結果過了兩天,瞽叟叫舜去挖井,舜又老老實實去了,等舜下到井底,他的老爹和弟弟就急急忙忙地挖土填井,想把他給活埋了。幸運的是,舜很有警惕性,知道他們沒安好心,一下井就早早在井的側壁鑿出了一條暗道,這才又撿回一條命。

因為這種「百忍成家」「不惜一切代價建設和諧家庭」的精神,讓舜成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聖賢,被萬人歌頌,後來又成了領導。這個今天讀起來有點兒怪異的傳說,在 1911 年以前,一直被當作教育中國人的最經典的故事之一,列為「二十四孝」之首。


「二十四孝」中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在一個大災之年,一名叫郭巨的孝子為了省下一口糧食以確保母親不挨餓,打算把自己的兒子活埋了。他的理論是,兒子死了可以再生一個,母親死了就不能復生了。這就是二十四孝中著名的「郭巨埋兒」。


這兩個故事也不是偶然出現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樣極端地強調孝道的故事很多。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也許可以把中國文化解讀為「殺子文化」。


那麼,為什麼西方神話的主題是弒父而我們是殺子呢?


這個原因比較複雜,歸根結底還要追溯到中國和希臘地理環境上的不同。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中國地理環境有兩個特點。第一,它是半封閉的,由青藏高原、草原、沙漠、長城圍起來。第二,被圍起來的這一大塊腹地,土地很肥沃,非常適合發展農業,也非常適合定居。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電子書查看完整內容

電子書

簡讀中國史:世界坐標下的中國脈絡

張宏傑

博集出版社

¥29.99 會員免費


區別太多了,大概說幾點,比較籠統,不夠準確,因為文化是個複雜體,永遠都能找出無數的反例,我只說說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主要傾向。

西方文化關注神與人的關係,最重要的書籍是聖經,開篇講上帝造人,人活著的目的,是死後進天堂。

中國文化關注人與人的關係,最重要的書籍是論語,開篇講如何與人相處,人活著的目的,是傳宗接代。

西方文化認為歷史向前發展,中國文化認為最好的時代是過去。

西方文化是一種普世文化,認為人人平等,中國文化是一種等級文化,認為人分為三六九等。

西方人求真,為真理而獻身,中國人求善,為仁義而獻身。

西方文化注重邏輯思維,中國文化注重形象思維。

西方認為性本惡,中國人認為性本善。

西方人認為上帝是最大的權威。上帝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中國人認為君權至上,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西方文化更注重來世,中國文化更注重今生。

西方文化更注重靈魂,中國文化更注重肉體。

西方的精英是騎士,文化和體育並重,中國的精英是士大夫,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好,鄙視武力和體力勞動。

西方人認為分裂是主流,統一是支流,中國人反了過來,認為統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

西方是多元文化,中國是一元文化,西方人善於自發合作,中國人更習慣被領導。

西方人職業歧視較輕,中國人職業歧視很重。

西方人婦女歧視較輕,中國人婦女歧視很重。


意識形態的區別。擰巴的程度不同,擰巴的主要方向不一致。


宏觀上看,沒有區別。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

微觀上看,應該有區別的,畢竟文化的環境不一樣。譬如,東方個人傾向謙虛,西方鼓勵自信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