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如何評價漢朝「光武中興」和劉秀?


漢朝中興是必然的,劉秀中興是偶然的。

大新朝王莽的胡亂改制導致了人們回想起西漢,進而把西漢王朝末期的各種亂象也一股腦推到了王莽的身上。此時的中華大地,起義軍大多打著劉氏宗親的名號:劉玄、劉盆子、劉縯、劉子輿、劉永。其中劉玄劉縯合流,造就了更始政權,更始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更像一個聯盟,鬆散而各自為政。劉縯是其中最有威望有能力的宗室,所以被劉玄忌諱,死於其手。劉秀單騎入河北,不敵王郎,險些要去投奔城頭子路。最後在劉楊、彭寵、耿弇的幫助下,平定河北,建立基業。

在後續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劉秀的操作其實也很迷惑,任人唯親,對有能力的耿弇、寇恂等不是很重用,反而用朱浮、吳漢等人。秦豐、延岑、鄧奉、彭寵、隗囂、公孫述都給東漢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最終十二年方才平定天下,不得不說劉秀這一點做得確實不好。

內政上,劉秀與民休息,確實恢復國力,不過對內不能壓制豪強,對外也略顯保守,也就差強人意而已。

在對待臣子的態度上,劉秀愛恨分明,喜歡的人就是要重用,不喜歡的就是不理。另外迷信讖緯,甚至逼死勸諫者,也是毫無爭議的黑點。

綜上,劉秀貪兄之功,得天之助,然而沒有根本解決西漢王朝末年的弊病。只是因為多年大戰,人口銳減,矛盾被掩蓋,從而續了大漢四百年。與其說是劉秀中興大漢,不如說王莽亂搞才是大漢得以延續的根本原因。所以我說,大漢中興靠王莽,劉秀不足而論。


正面

劉秀是個寬厚簡易的人。在統一過程中,劉玄的一些手下曾參與謀害他的哥哥,他能夠不計前嫌地招降並厚待;分封功臣時,不顧他人勸說,將最大的封地划到了四縣之廣[8];戰爭尚未結束,就將原來十分之一的稅率減到三十分之一;馬援為隗囂所使,分別訪問公孫述和劉秀,獨為劉秀的人格魅力折服[9];耿弇、竇融曾專制一方,以兵多權大心不自安,而劉秀對他們未有半點疑慮。凡此種種,都成為他成功的決定性因素。甚至在統一之後,他廢郭皇后及太子劉彊,立陰皇后及次子劉陽(後改名庄),猶能令郭皇后到其子中山王的封國安享余年,兩子之間不生嫌隙,也沒有受到臣下及後人的議論。范曄評價劉秀:「雖身濟大業,競競如不及,故能明慎政體,總欖權綱,量時度力,舉無過事,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雖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明朝官修皇帝實錄《明太祖實錄》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七年八月初一日(1374年9月7日),親自前往南京歷代帝王廟祭祀三皇、五帝、夏禹王、商湯王、周武王、漢高祖、漢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一共十七位帝王[10],其中對漢光武帝劉秀的祝文是:「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元璋以菲德荷天佑人助,君臨天下,繼承中國帝王正統,伏念列聖去世已遠,神靈在天,萬古長存,崇報之禮,多未舉行,故於祭祀有闕。是用肇新廟宇於京師,列序聖像及歷代開基帝王,每歲祀以春、秋仲月,永為常典。今禮奠之初,謹奉牲醴、庶品致祭,伏惟神鑒。尚享!」[11] 王夫之《讀通鑒論》稱:「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負面但也因為寬厚簡易的性格,造成東漢制度不立[12][13],過於依賴皇帝的明智,遂在明章之治以後陷入了長期的黑暗和混亂。劉秀迷信圖讖[14][15][16],時而感情用事,處事不公。以直諫逼死韓歆[17],因包庇險些殺死董宣[18]。猜忌功臣跟殺功臣。韓歆死的冤,韓歆直言,卻被劉秀逼死,韓歆因戰功而封侯,還是一位經學大師,重視古文經學的發展。韓歆又敢於直言。建武十五年(39年)正月,韓歆上書劉秀,說漢朝要遇到莊稼歉收出現饑民,韓歆指天畫地,言辭急切(劉秀這作為帝王的,都特別迷信,那麼韓歆說那年出現饑荒,也無可厚非了)。正月二十三日,劉秀正式頒詔,將韓歆免職遣送回鄉。即便如此,劉秀還是覺得不解氣。於是,他又下了一道詔書,派使者去路上繼續追責韓歆。按照漢法,對於有罪貶謫的官員,如果在路上被詔書責問,就是逼其認罪自殺。司隸校尉鮑永一再為韓歆求情,劉秀都沒有答應。韓歆與他的兒子韓嬰在路上接到責問詔書,被逼自殺。實際上韓歆之死當時就已經引起天下人的不滿。韓歆死於無罪,人們不滿 ,劉秀苛待功臣馬援。 馬援南征遇到地形不利以及酷暑,耿弇上書攻擊馬援,劉秀使梁松乘驛責問馬援,因代監軍。馬援在南征中病死,梁松陷害馬援,劉秀大怒,追繳了馬援的印綬。有人誣陷馬援曾經帶回一車珍寶,光武帝聽信讒言,更加憤怒。馬援的家人非常恐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而是買城西的地藁葬。賓客故人不敢吊會。馬援的家人草索相連,詣闕請罪,還六次上書訴冤,辭甚哀切,馬援才得以下葬。在光武帝在位期間,馬援的冤情並未被平反。馬援死後,劉秀依舊沒放過他,還要追回他的印綬,剝奪他的官爵。

秋後算賬。劉秀是如何對待投降的諸侯的,樊崇:其夏,樊崇、逄安謀反,誅死。王元:元字惠孟,初拜上蔡令,遷東平相,【坐墾田不實,下獄死。】隗純:十八年,純與賓客數十騎亡入胡,至武威,捕得,誅之。 延岑:明旦,岑降吳漢。乃夷述妻子,盡滅公孫氏,並族延岑。張步:八年夏,步將妻子逃奔臨淮,與弟弘、藍欲招其故眾,乘船入海,琅邪太守陳俊追擊斬之。

劉秀處政外加連殺3重臣:「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號呼】。」時(建武)內外群官,多帝自選舉,加以法理嚴察,職事過苦,【尚書近臣,至乃捶撲牽曳】於前,群臣莫敢正言」。光武、明帝躬好吏事,亦以課核三公,【其人或失而其禮稍薄,至有誅斥詰辱之累。任職責過,一至於此】。 帝以二千石長吏多不勝任,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交易紛擾,百姓不寧】。而間者守宰數見換易,迎新相代,疲勞道路。有司或因睚眥以騁私怨,苟求長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長吏迫於舉劾,懼於刺譏,【故爭飾詐偽,以希虛譽】。歙在郡,教授數百人,視事九歲,征為大司徒。坐在汝南臧罪千餘萬發覺下獄。【諸生守闕為歙求哀者千餘人】,至有自髡剔者。平原禮震,年十七,聞獄當斷, 馳之京師,行到河內獲嘉縣,自系,【上書求代歙死】。書奏,而歙已死獄中。【歙掾陳元上書追訟之,言甚切至】,帝乃賜棺木。大司徒戴涉坐所舉人盜金下獄亽死。劉秀縱容部下吳漢軍對鄧奉的家鄉進行劫掠,導致鄧奉反叛,後來鄧奉兵敗投降被殺。平狄將軍龐萌與蓋延共擊董憲,而詔書卻只下達給蓋延、不給龐萌,龐萌以為蓋延譖己,起疑,反叛,後來龐萌兵敗被殺。蔣橫跟隨光武帝劉秀征討赤眉,南征北戰,因功勛卓著被封為「逡遒侯」,官拜大將軍。然而好景不長,朝中司隸羌路上報蔣橫謀反,劉秀聞訊大怒,將蔣橫誅殺。為了免遭滅族的厄運,除了老七蔣稔為父守靈,其餘八個兒子全部逃往江南。蔣橫蒙冤遭到誅殺後,朝野不平,一時間京城民謠四起:「君用讒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光武帝劉秀聞聽之後,下旨清查蔣橫冤案,最終冤案大白天下,蔣橫平反昭雪,羌路則被處斬。為了安撫人心,劉秀以王侯之禮遷葬蔣橫,賜墓號為「顯忠」,並將蔣橫的九個兒子全部就地封侯。長子蔣穎被封為「金華侯」,次子蔣鄭「會稽侯」(紹興),三子蔣川「臨川侯」(潤州,今鎮江),四子蔣耀「鎮湖侯」(湖州),五子蔣漸「臨蘇侯」(姑蘇),六子蔣巡「卜亭侯」(杭州),七子蔣稔「平河侯」(九江),八子蔣默居宜興和橋、被封為「雲陽侯」,九子蔣澄居宜興、被封為亭侯。歐陽歙,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雖然頗有名聲,但歐陽歙為人不知自愛,依靠自己的權位,貪得無厭。一次,光武帝派遣謁者清查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結果查出歐陽歙在汝南郡長任內,測量田畝作弊,貪污千餘萬錢,被捕下獄。歐陽歙的學生平原人禮震,年紀才十七歲,要求代替歐陽歙一死。而劉秀毫不動搖,歐陽歙最後終於死在獄中,法律的尊嚴也得到維護。劉揚(?-26年),西漢末年真定王,東漢開國大將。當初,他率10萬軍隊與劉秀結盟,還把外甥女郭聖通嫁給劉秀。當時劉秀還是更始帝的人,被派往河北,一個月前還被王郎追殺。一開始,劉揚率兵跟了王郎,劉秀派劉植說降了劉揚。後來,劉揚率10萬人馬助劉秀平定河北,為劉秀稱帝打下了根基。劉秀當了皇帝以後,劉揚覺得自己太虧了,於是謀反,光武帝2年(26年)被劉秀殺掉。

個人對劉秀其實經歷了一個轉黑的過程。起源是有人去唐朝吧吹劉秀導致劉秀被扒皮。

郭聖通吧也有大量相關乾貨帖子。

光武帝劉秀真的很多方面都強過李世民?【唐朝吧】_百度貼吧?

tieba.baidu.com光武帝劉秀是歷史上唯一完美的創業帝王嗎【唐朝吧】_百度貼吧?

tieba.baidu.com縱論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申精)【唐朝吧】_百度貼吧?

tieba.baidu.com

其實那些吹劉秀的也不一定是真的劉秀吹,也有挑事的。


很強。但是沒有網路上吹的那麼好。如果考慮到對後世的影響的話。劉秀幾乎達成神話流行的結果。甚至可以說日後上千年的劉姓王朝都和他有關。


論武功: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別人都是打死打活,劉秀是平推。

論文治:雖然沒有創造性的文治成果,但是對太學學生比較照顧,致使文風鼎盛,休養生息,重續漢朝榮光光武中興是對其最高的評價。

論品德:模板式的道德高標,可能迷信一點,也正常,不是誰都有機會遇到隕石砸出昆陽之戰的,真遇到了我更迷信。

有機會再補,太困了


熟讀史書,為人謹慎,能屈能伸,武力高強,會用人,會攬人心,感情十分專一,愛民如子,重視儒學(教育),會打仗。

我放幾句話,大家自己體會

◇光武神略計較,生於天心,故帷幄無他所思,六奇無他所出,於是以謀合議同,共成王業而已。  ——諸葛亮  ◇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也!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夏商周后,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王夫之

  ◇偃武修文,崇德報功,勤政治,養黎民,興禮樂,宣教化,錶行義,勵風俗。繼以明章,守而不失,於是東漢之風,忠信廉恥及於三代矣。

  ——司馬光  ◇至於光武,承王莽之篡起自匹庶,一民尺土,靡有憑焉。發跡於昆陽,以數千屠百萬,非膽智之主,孰能堪之?  ——司馬彪  ◇惟漢光武皇帝延攬英雄,勵精圖治,載興炎運,四海咸安。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朱元璋  ◇漢尚氣節,光武、明、章,獎厲名節,為儒學很盛時代,收孔教復甦之良果。尚氣節,崇廉恥,風俗稱很美。  ——梁啟超  ◇在中國兩千年左右的歷史上,比較值得稱道,能夠做到齊家治國的榜樣,以我個人膚淺的認定,大概算來,只有東漢中興之主的光武帝劉秀一人。  ——南懷瑾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會用人、有學問、會打仗的皇帝。

  ——毛澤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