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動脈更細,穿刺難度相對更高,可選用的導管型號比較局限。

橈動脈的變異比較大。

由於解剖結構的不同,橈動脈入路進入對側進行造影的路徑更加複雜,可能會增加難度。

當然,橈動脈入路的腦血管造影也是有人做的。

非介入專業,以上為個人猜測,僅供參考。丁香園其實有橈動脈入路的相關討論,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做心臟介入的話橈動脈穿刺,腦血管一般都是股動脈穿刺,因為導管的路徑不同,可以自行對比人體大血管圖,彎越多角度越大越難操作。


並非其他地方絕對不可以,比如橈動脈(主要是用於心臟造影)。上世紀70年代,腦動脈造影在我們醫院又叫「扎脖子」,顯然是穿刺頸總動脈或者頸內動脈。但是從安全性和便捷性來講,股動脈最優。距離大腦的距離不是主要考慮因素。有人說股動脈距離會陰部比較近,容易感染。這個說法並非全錯,但是短暫的造影,這個增加的感染風險幾乎可以忽略。對於要長期留置的靜脈管路,確實因為感染風險較高,大多選取鎖骨下靜脈穿刺。


目前大都是兩種選擇:橈動脈、股動脈。一般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情況的不同來做出選擇。

基本經驗是:

橈動脈創口小、併發症少,適合老年及特殊患者;

股動脈時間短、吃線少(這個好)。


也可以從橈動脈穿刺的。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