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答一个吧。

本科毕业出国到现在10年时间。博士毕业后,回国在二流高校工作过4年,后来又出国做博后。

首先,说下在国内的情况:学校平台一般,不是985、211、双一流,俗称省内小一本;本人有海归身份,在学校整体上发展较好;借助政策上优势,很快搞定了职称,硕导,国家、省部级项目等;收入乱七八糟加在一起,有20万+,期间也把房子搞定了。算是生活小康,压力不大。

至于后来又出国做博后,仔细想想,分三个方面讲一下原因:

  1. 个人原因:感觉主要是自己找不到内心的平静(有点矫情了,但确实是真是感觉)。本人天生有点较真,偏理想主义,内心还有一点小情怀,希望能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感谢党的教诲,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上,不太喜欢妥协,有点一根筋;自己认准的事情做成了会非常开心,不认同的事,出于无奈也会去做,但是会非常不爽;喜欢纯粹的生活,专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教学等。
  2. 环境原因:二流高校的工作环境(985、211、双一流不清楚),体制内的色彩还是比较明显,比较考验人的综合能力。除了教学和科研等基本工作外,还需要和各个行政部门搞好关系。我的评价就是看人办事,小老师搞不定的事情,换个大佬去就搞定了(不爽+心累);不熟的人能搞定的事情,换个熟人就搞定了。然后,就是各种会,年轻老师经常被抓壮丁、充人头,大块的工作时间被化整为零,要干自己的事,只能等周末或者晚上了。
  3. 工作方面:教学和科研,有点浮于表面。教务处基本就是检查老师上课有没有迟到、教学材料(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教学日历、教案、ppt、讲稿、教材、学生点名册等)有没有带齐,教学评估的材料格式对不对等等,至于上课讲的怎么样反倒没人管了。科研上,基本上是以数数和算钱为主,关注点在于是不是一区,是不是能拿奖,是不是国家项目等等。真正的科研问题,倒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以上种种吧,总有种八字不合的感觉。后来,就在一把年纪的时候,带著领导、家人的不解(在这里依惯例,要感谢我媳妇,坚定的支持我的选择),再次出国。希望这两年里,自己可以变得不那么较真,可以更加豁达。内心还是希望在国内工作,不用远离家人,不用孤军奋战。


我18岁出国读本科和研究生,辗转7、8年回国,国内停留1年多,然后出国定居至今。虽然定居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自己,但是我还是非常习惯国外的生活的。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1. 漂泊的惯性。一直每年只有假期回国,早已习惯独来独往。我习惯了周围人说的不是我的母语,习惯了长时间不吃中餐,习惯了上学的时候,"家"是心中一个念想,总想著有一天我要回到家乡开始我的事业。真的回国后,以为自己终于回归归属,但其实发现并不适应。而现在再出来,"家"也就真的成为一个念想,想回也不能回了。
  2. 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回国容易出国难,在国外的时候,想去哪个国家,真的是签个证提上包就出发,而且想回国随时可以回; 回国之后虽说也可以,但很多时候身不由己,感觉自己好像被困住了。
  3. 离不开的免税店。可能有人觉得这个小题大做了,但是作为一个资深买买买剁手党,一年一定要逛个若干次免税店,化妆品包包首饰总是要买的。对比起来,在国外就方便许多。

身边有很多人回国后又出来,读二硕的,读博士的,定居的。原因形形色色,但大多都是因为回国不适应,或者逃避工作,或者想继续念书。如果说是因为国外的生活有多好,我想也未必,毕竟这一代出国的人在国内都属于家境优渥。

公众号: 牛津学长 邀请作者


我有兔唇,回国工作也是老爸走后门找的,有一次国外总部公司来视察,因为我有留学经历被提议让我跟著去当翻译,然后经理来找我、一看到我,当著所有人的面说这个不行哦,太影响公司形象了。我就像被当场打了一巴掌。然后辞职办绿卡来美国,几乎没任何人在长相上歧视我,找工作出乎意料的顺利。


如果说初次回国是对祖国满怀希望的话,再出国就对祖国充满失望。


我的一个学生在南加州大学商科毕业后回来,工作了2年后又重新申请去美国上经济学博士。

他回国的原因是家里人帮他安排了工作单位,回来待2年就可以拿到上海的户口。在上海的2年他主要是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觉得自己的留学经历其实并没有什么优势,如果没有裙带关系,他觉得混的跟国内一般大学都差不多。最后还是觉得重新出去上学。

他在美国上博士的期间,又同时修了计算机的一些课,打算将来在美国就业。

感觉他更在意是凭自己本事去做事,不想总是打著家里背景。感觉他是 一个直男,自己也比较努力,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所以就是做自己的事。

每个人的原因都不一样,只是大家都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路。

泰博斯创新实验室-青少年科学素养平台?

www.tabs-lab.com图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