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成套用效果更好。

而且連百度百科都會有親這樣的誤區,甚至都會提到「成套用更好」的問題:

但真相其實是:

美白成分之間是不會產生衝突的,相反,想美白,混用2~3個不同品牌、具有不同美白側重的美白產品會更好。覺得奇怪?沒錯噢,因為不同的美白成分,作用到的美白機理其實不一樣。有必要在介紹如何混搭美白產品之前,先介紹一下美白原理。(前方易看暈,不愛看的可跳過直接看結論。)

目前市面上的美白產品,就拿美白精華來舉例,一般有這幾大類美白方式:

1、通過抑制黑色素合成酶活性(酪氨酸酶);2、阻斷黑色素生成過程中的信號轉導通路3、抑制已生成的黑色素轉移到表皮4、抗氧化5、去角質

6、汞類

7、其它然後如果還要算的話,防曬其實也應該是一大美白方式,因為它能減少紫外線對黑色素的影響。【一張圖瞭解黑色素的生成過程】

生成黑色素之後,如何從真皮層傳輸到角質層的圖片,大家應該就看得非常多了吧?

防曬暫不提,咱們先說說前面這幾項美白方式:

1、通過抑制黑色素合成酶活性;

主要抑制的是絡氨酸酶,常見護膚品成分包括:4MSK、曲酸及其衍生物;熊果苷、氫醌(已被禁用)、ArlatoneDCA(十八烷基酸二酸)。另外還有抑制TRP-2酶活性的成分包括:傳明酸、鞣花酸、杜鵑花酸、曲酸及衍生物、甘草素等黃酮化合物。

2、阻斷黑色素生成過程中的信號轉導通路

目前發現的只有Agouti信號蛋白能作用影響,但這是什麼東西?可以理解為一種基因控制,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天生皮膚白或黑,就是因為這種信號蛋白表達高或低造成的。

3、抑制已生成的黑色素轉移到表皮

煙醯胺就是個典型,也就是維生素B3。能抑制黑色素傳遞,加速皮膚細胞更新速度、促進黑色素脫落的成分。還能抗醣化。

4、抗氧化

其實常說的VC美白,主要是因為它能抗氧化,從而可能阻止黑色素合成,而不是說它能夠去掉已經生成的黑色素,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已經變黑了再用它,有時候常常會覺得沒有效果。花青素、谷胱甘肽、輔酶Q10等,都是不錯的抗氧化劑。

5、去角質

果酸、水楊酸等,包括一些物理磨砂去角質的產品,都能去除生長到皮膚表面的黑色素,達到一定程度的美白效果。

6、汞類

就是各種含汞的狠角色,違禁、但是用完就能立刻白的感覺。當年泰國童顏霜就是因為添加了氯化氨基汞和可以致癌的氫醌,才那麼立竿見影、備受追捧……

7、其它

還有很多「擦邊球」美白的成分,比如通過提升皮膚細胞活性,幫助黑色素代謝,達到讓皮膚變白的目的,一些植物提取物、酵母和乳酸菌發酵提取物(SKII當家成分Pitera就是這類)就是從這個方面入手。

瞭解這些之後,你會發現不同的美白成分,在如何幫你變白方面,是有側重點的。那麼,最有效的美白方式應該是不同效果結合到一起對不對?比如在控制黑色素合成同時還能切斷黑色素傳輸到角質層,再通過一些去角質的產品去除已經生成的黑色素,然後做好防曬、抗氧化,就是比較完整的美白功課。

那「理論上最好是使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產品」嗎?百度百科這個說法自然就站不住腳根了。我們拿現在大火的幾款套裝舉個例。比如某珀姓品牌的一套潔面、水、精華乳,成分截圖如下(品牌天貓旗艦店爽膚水的成分圖片放錯了,我從別的地方找到了這瓶水的全成分截圖):潔面

一堆成分看不懂?別急。

首先,廣告宣傳的大西洋紅藻成分在這瓶潔面裏根本沒有,唯一含有的美白成分其實是煙醯胺,就是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和傳遞的,還排在了香精附近(越靠下含量越少)。水、乳液:

所謂的美白成分目測只有煙醯胺和藻提取物。而其實藻提取物嚴格來說不算美白成分:它只是因為含有礦物質 、氨基酸及多糖、蛋白質等活性物質,能修復皮膚,提升一點皮膚防禦力,間接達到促進細胞活化達到加速黑色素代謝的效果罷了。(不過這一兩年很多品牌都喜歡找類似這樣的植物提取物來強調有美白效果,原因據我分析主要是因為大家現在對「天然」的訴求愈發強烈導致的結果)

這麼看,這一系列產品只有一個煙醯胺成分幫助美白,勉強再加上藻提取物,也還缺少從根源上抑制黑色素合成酶活性的美白成分,以及去除已經生成的黑色素的美白成分。防曬、去角質都暫不提。

它能美白嗎?可以;

全套用更好嗎?不一定;

如果此時能搭配一些從根本上抑制黑色素合成的4MSK、曲酸及其衍生物、熊果苷、傳明酸等,會更好。

另一家臺灣品牌名稱就是維C美白系列,內含美白成分則算考慮得比較周全了:

杜鵑花酸、熊果素都是抑制黑色素

VC抗氧化美白AA2G抗壞血酸葡糖苷也是類似VC的美白成分,很多大牌更愛用它代替VC抗氧化美白(注意Loreal集團又叫此成分為VCG);維他命B3(煙醯胺)抑制黑色素傳遞到皮膚表面;

三重複合酸是去角質的酸類;

這個配方看上去很完美對不對?可惜的是我查了下CosDNA,美白成分含量應該最高的微導美白精華裏,真正有效的只有抑制黑色素形成的杜鵑花酸(第一個)、甘草素,和抗氧化的VC……

且不說如果真的都放入各種美白成分、成分含量也多到足夠有效,那麼這一套美白產品的售價,也真的很難做到才小几百塊錢的!(一分錢一分貨確實不假噢!)

所以說,百度頭條中所謂的「最好是使用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產品」,根本不成立。而所謂「防止不同美白成分相互衝突產生不良反應」,也是基本不會發生的事情。頂多,所謂的不良反應很有可能是刺激略大,皮膚敏感的人hold不住。

---------那麼,究竟怎麼用美白產品才最好?-----------

一句話:看不懂成分,最好搭配著來。

確實,有很多大牌的美白產品都強調自己能夠全方位美白,不過,我仍然建議大家2~3瓶美白精華搭配使用,相互彌補各家美白方式的不同、成分組成的優劣,強強聯手,美白效果會更快更好。

但是如果不想看成分的話,又怎麼選美白產品呢?

我倒是有一個看起來不太專業範兒、但其實很管用的辦法,就是學會看廣告。

這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技能。

我不喜歡給大家說太多理論上的東西,因為說實話,大多數寶寶們都不會愛看包括我自己。更多時候,我更願意認真去看廣告宣傳介紹、去專櫃實際試用一下,去關注一些口碑的產品,然後通過自己的分析,來判斷哪瓶更適合我。

------------------如何看廣告?------------------比如大名鼎鼎的某日系美白精華,成分傳明酸 + 4MSK + VC衍生物。廣告或者說宣傳裏強調的是它美白效果極其溫和,敏感皮可用——那麼你看了廣告應該反應過來它應該不含去角質的酸類,這樣就不容易刺激皮膚。

此時,如果你不滿足於這瓶溫和的美白精華的效果,還希望能再強烈一點、美白效果更明顯一些,怎麼辦?

你可以再為自己配一瓶去角質、幫助皮膚代謝的美白精華,比如含酸和VC或一些酵素類的美白精華。就像名稱就叫VC美白精華、Kojic acid(曲酸)的產品,售價不低於一兩百(VC雖然便宜,但保存不易,需要高科技,所以有效的美白精華不會特別廉價),才更值得買。

但是,不同膚質、不同訴求的皮膚又該怎麼選擇呢?

比如敏感皮,你可以搭配同樣在廣告裏強調溫和、敏感皮可用的HABA white Lady美白精華、FANCL美白精華這類;

如果是一般皮膚,並不怕含酵素、有一定角質剝脫成分的美白精華,就可以搭配廣告裏就宣稱含petera(它就是一種酵素)的SK-II小燈泡,或者悅薇珀翡等;

想便宜又有好效果的話,就必須要了解一個重點:大的集團裡面,護膚核心成分大多數都共用。

比如歐萊雅集團,蘭蔻小黑瓶的核心成分和歐萊雅肌底精華的核心成分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在於含量多寡、配合成分差異以及質地上。所以美白方面,當一個高端品牌的美白精華非常讓你心動、卻暫時買不起的話,咱可以尋求她們集團的平價同款美白精華,堅持用,一樣很好。

另外,如果你想清爽夏天用,廣告中提到油性皮膚也能用的修麗可色修這類的都很棒,質地清爽、無油,又很有效。

------------------【總結】------------------

我認識很多達人,即使是寫了很多的美白產品推薦,也仍然對美白持保留意見。因為都說沒多大效果。而我當年又恰恰是因為一系列美白產品用完之後臉色白了兩度的受益者。所以美白這件事情,我始終堅信不是見仁見智的事情,而是你堅持、你做對了,就能白——因為美白成分都是有效的,靠譜的大品牌產品的成分添加也足夠,只要你堅持用完一瓶瓶的美白產品,堅持美白的同時天天防曬、天天補水(大多數美白產品用了皮膚容易乾燥),就一定會變白。

(寶寶們如果是天生黑皮就真的只能去做醫美去打水光針了……美白保養品只能讓你的膚色頂多變回到和胸的白度差不多喔,不可能讓黑人變白人的呢~~)

以上。歡迎來噴。也歡迎提問~


並不是啊,成套的好處是避免成分衝突,如果不懂就成套保險,懂的話根據成分來搭配完全沒問題啊。我個人用美白就搭配純氨基酸潔面,植物純露類型的水,美白精華,ph值不太低的鎖水乳液。注意不要有衝突成分和影響效果的ph值就可以了。

是的你說的很正確,原因很簡單用美白產品首先就是為了無副作用的情況下淡斑美白,能祛斑更好,同一款美白系列搭配的話會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還有一種就是對護膚深有研究的人員,懂得搭配各種突出功效的的產品來混搭用,因為任何系列產品種都會有幾款口碑最好效果最好認可度最好的,那一定就是很不錯的【以上說法的前提就是建立在無刺激副作用的產品根本之上】


並不是 但凡美白的產品都有一定的功效型 也必定有一些激素 一定要搭配補水產品 因為美白會加速皮膚的新陳代謝 一定要多補水 不然 美白的用久了 皮膚會出現發紅的現象

成套的美白產品比如?


成套用效果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不成套賣的話商家肯定不太高興


想美白有效果,關鍵詞並不是成套不成套,而是你有沒有每天防曬同時大劑量的用美白精華,而不是說肉痛的買了一瓶貴的全套,每天塗一點,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那絕對沒有效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