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年代的輝煌指的是那時期的優秀影片。

我們普遍認為過去的電影比現在的好,主要是覺得思想性和藝術性高於當下,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影人狀態的差別。舉個例子:以前電影學院學攝影的學生,都用膠片拍攝,相機的稀少,膠片的昂貴,讓學生會珍惜每次按下快門的時刻。那時候,學生不僅僅狀態飽滿,社會對這份職業也有著崇高的認識,每一張構圖都經歷了大量的思考,能拍的差嗎?

那時候的工作狀態,在當今的物質條件下再難尋找了。80,90年代的導演,滿腦子都是想法,每個導演都有一肚子要表達的,只是不知道挑選哪個來拍,這種慾望和狀態與當今截然不同:今天的導演為資金髮愁,為票房發愁,為審查發愁。

客觀來說,不同時代、不同環境下的電影狀況,你很難籠統地評判誰輝煌,誰更好。有一點要肯定:我們的中國電影市場體量不可同日而語了。

從整個電影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阻礙我們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國電影工業的落後以及缺乏電影創新的根基,因為,推動電影發展的源動力是科技硬實力,是觀念創新

科技硬實力靠的是科技工作者,長期的奮鬥,而觀唸的改變則依賴於我們的電影土壤,當然包含了我們的教育體制,我們的營商環境和我們的審查制度。

硬實力提升會帶來創新思維,而體制、環境等任意一個因素髮生改變,電影人的狀態也將改變。

我們總是驚嘆好萊塢電影的想像力和製作水準,這些就是軟、硬實力的集中表現。如果,上述條件不改變,那麼我們追趕好萊塢的路還長,如果,某些因素髮生了改變,加上我們是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會隨之到來。

八九十年代的中國電影輝煌過嗎?

———————————————————

1.別扯香港:

香港是97年回歸中國的,回歸前就衰敗的差不多了。

2.什麼叫輝煌:

電影是什麼?

是小眾藝術還是大眾娛樂?是文藝創作還是商品工業?它是以獲獎論英雄的還是以票房論英雄的?

究竟是表達了小眾文藝工作者的思想獲得無數大獎算輝煌,還是服務了大眾娛樂需求創造就業增加稅收繁榮經濟算輝煌?

3.題主要談體制:

那麼問題來了,上面想要什麼?

宣傳方面,好萊塢的宣傳力全球第一,歐洲三大電影節在國內的人氣一半靠毯星,誰贊同誰反對?

產業方面,是拿獎被外國佬一頓狂贊更有面子,還是創造就業、增加稅收、繁榮經濟更有裏子?

上面是更在意小眾文藝青年還是庸俗的大眾?

多說一句:對於老百姓來說,電影等娛樂業,是階級不斷固化的當下憑天賦和努力鯉魚躍龍門的一條大河道。

寒門再難出貴子,能出個戲子挺好了。


制度不是擦屁股的紙,你要說中國電影市場和改開和加入世貿沒有關係我是不相信的,以前的電影人怎麼拍電影啊,專業電影學院畢業之後,分配呢你去全國各地電影廠工作,從小助理幹起。一直到你可以掌機。拍一個電影還要申請各種資源,膠片得多貴啊,拍差了那就廢了。先說數碼時代到來,拍的不好隨意卡,重新再來、給你打綠佈扣圖。演技越來越不重要,流量明星第一,IP並列第一。

市場經濟時代,短平快,觀眾喜聞樂見,滿足人民羣眾的低級趣味也OK。人家就是圖你這120分鐘的高興。你要賺錢還是要堅持電影藝術理想?

制度不是擦屁股的紙,明明是電影人向錢看了,電影製作越來越爛罷了。


謝邀

和其他答案不太一樣,我是非常認可華語電影在80-90年代,具體來說是85年到95年這十年間達到了迄今為止難以逾越的藝術高峯。

包括《黃土地》(1985)、《紅高粱》(1988)、《霸王別姬》(1993)、《活著》(1994)、《陽光燦爛的日子》(1995)等等。一批具有「史詩氣質」的佳作集體展現了華語電影粗糲而蓬勃的生命力。尤其是共同的「悲天憫人」的情懷,成為那一代電影人最鮮明的印記。

而且那十年不止是導演的黃金時代,也是演員的黃金時代,華人面孔由此走上國際舞臺。包括張國榮、鞏俐、姜文、葛優、李雪健、夏雨等等。迄今為止,他們依然是觀眾心中「演技派」的代表人物。

那麼,為什麼巔峯再難逾越?或許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問:是什麼塑造了這十年巔峯?

並不是制度。制度一直如此,電影若要制度保障才能生存,那隻能說是「矯情」,也低估了它本身的生命力和從業人員的創造力。只是…尺度和氛圍。

我們可以簡單捋一下華語電影(大陸)的發展歷程:85-95年的高峯是在經過十年動亂的壓抑,又經過五年的積澱後,厚積薄發而出的燦爛光華。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特徵:改革,開放,天空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而自9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的蓬勃和政治的緊張,內地電影轉向娛樂化,「賀歲檔」的概念即建立於此。雖然同期亦不乏針砭時弊的佳作,但難得公映,所以「第六代」們只能改走海外影展路線,最終形成「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

進入新世紀,經濟活潑和政治嚴肅得到進一步的放大,市場熱度持續提升。於是商業片製作越來越精緻,某些方面幾乎不亞於好萊塢一流水平。但藝術性卻在持續的倒退。

所以,我們會看到《殺人回憶》嗎?不,我們會看到所有的兇徒惡棍都被繩之以法。我們會看到《刺殺肯尼迪》嗎?不,我們會看到所有的貪官墨吏都被繩之以法。我們會看到《色即是空》嗎?不,我們會看到,所有拍攝、傳播它的人被繩之以法。我們會看到《奪寶奇兵》嗎?不,所有盜墓者都會被繩之以法。我們會看到《釜山行》嗎?父親為保護女兒殺開一條血路這是最普世的價值觀吧?

可沒有殭屍給你打啊?「建國以後不許成精」。

簡而言之,電影發展就像我們的生活變化,生活質量在飛速地提高,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越來越精細的服務,但我們的精神世界是否同步充盈、升華,諸位冷暖自知。

如果看到這裡,還沒能說清電影在我們文化世界裡的風向標作用,附贈個小故事:三年困難時期,主持一線的的少奇同志特批引進一批香港「小資」電影公映,「為了緩解人民羣眾腹中的飢餓感」。

現在你還要更多,是喫的太飽嗎?嗯?!


一個是計劃經濟時代的運作模式

一個是逐漸成熟的市場化商業化模式

為什麼要比較?為什麼要回去?

阻礙中國電影發展的從來不是過度商業化,非要找藉口,那就是一個月都不進一次電影院看電影,還天天叨逼叨的所謂觀眾吧,沒為電影gdp做什麼貢獻,還天天指指點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