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本人覺得小米找錯了方向,個人感覺環繞屏是無法的摺疊的摺疊屏,大家覺得怎麼樣?


引戰觀點…

就算能摺疊,他也不是mateX…

三星note10是不能升降的oppo findx你覺得這話沒毛病么?


當然不是。

因為他們說反了,MIX alpha是無法打開的mate X,無法摺疊的mate X是華為M6平板。

買個mate X,用著用著鉸鏈壞了打不開了,你將得到一台MIX alpha;用著用著鉸鏈壞了摺疊不上了,你將得到一台華為M6平板全網通版。


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主觀的傾向,恐怕無法互相說服吧。我就把圖片放出來對比一下,大家各自判斷吧:(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正面:

MIX α

Mate X

這裡需要注意,Mate X摺疊狀態下,左側屏幕的邊框是UI模擬出來的。鑒於Mate 30 Pro對瀑布屏側面在UI和功能上的利用,不排除Mate X正式上市版也有相關應用。

背面:

MIX α

Mate X

知乎的相關討論中,竟然有人說α和 X最大的區別是X背面不能顯示?不知道是不是把Mate X和 Mate 20 X搞混了?

厚度

MIX α

Mate X

同樣在知乎相關討論中,有人認為摺疊機太厚。α解決了這個問題。

網路上查到的:10.4mm 小米MIX α到底能不能買,這些參數發布會沒提,看完決定也不遲

Mate X:11mm

好了,大家思考一下,有什麼功能α能做而mate x做不到的,又有什麼功能是mate X能做到而MIX α做不到的?


是,沒有錯。我也這麼認為。我認為它就是無法摺疊的MateX。

但是對MateX來說,塑料屏的問題無法解決,要想加玻璃蓋板,成為普通意義上可用的手機,就必須做成固定的,畢竟玻璃沒法彎折。

塑料本身的問題不光是軟,不光是有摺痕,還有一點就是:手上的油能滲透進去塑料,最終導致塑料變黃(準確的變黃原因可能更複雜,但這是個原因之一)。因此塑料後蓋如果經常接觸人體就必須經常更換,諾基亞為此專門提出了隨心換的概念,諾基亞的換殼功能並不僅僅是個feature,它其實還是個bug,它覺得既然解決不了塑料發黃的問題,那就讓用戶自己習慣經常換殼子吧!塑料手機後殼必須定期更換。淘寶上所謂的不發黃的塑料殼沒有一款能夠真的不發黃。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只能讓用戶定期更換外屏,而給摺疊屏更換外屏這個操作的成本,恐怕並沒有達到能夠大規模實用的地步(能讓街邊手機維修點學會給摺疊屏更換外屏嗎?)

因而,為了解決摺疊屏問題我們必須有能摺疊無摺痕不發黃並且還是透明的材料,各廠商可能都在找,但究竟找沒找到呢?

三星宣稱找到了這麼一種材料塗在fold上,但既然三星敢宣稱國行Note7絕對不炸,那麼三星說的話我只能暫時存疑,實際效果如何還要等待時間證明。

Mix α的方式確實是個妥協,但它目前立等可用,而不需要等待一種現在還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材料。

當然,如果改用玻璃蓋板,裝配問題也會是個大難題,畢竟玻璃不能彎折。所以其實這款機型也將難產,能不能量產要打個問號。但玻璃蓋板版本的Mix α一旦真生產出來,它直接就是可用的,而摺疊屏現在就算上市了,如果沒解決塑料發黃的這個固有問題,它的實用價值在哪呢?


同感,雖然小米MIX Alpha的創意非常好,並且看起來特別酷,但個人覺得實用性並不強,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實用性。

最近幾年為什麼這麼多人追求全面屏?

就是希望在手機這麼小的尺寸中,獲取更大的顯示內容。

但是就理論而言,當手機達到瀑布屏的時候,理論上屏佔比就已經達到幾乎最大的效果了。

也就是俗話說的「放眼望去全是屏幕」,之後如果再提升,估計就是將上下的黑邊繼續收窄,但提升空間已經是非常有限了。

正是因為大家對於顯示區域的追求,所以才會另闢蹊徑創造出摺疊屏,利用oled柔性可摺疊的特性,只需要一次摺疊,理論上就能將顯示區域翻倍,如果後續技術成熟,出現三折或四折的手機,那麼顯示區的面積理論上甚至能一舉超過平板電腦。

那麼很重要的問題來了,為何人們要追求摺疊的效果呢?

能不能不摺疊,接著瀑布屏的思路,把手機背面的空間也做成屏幕么?

小米就是這麼做了,於是產生了小米MIX Alpha。

但在我看來,這樣的設計思路錯了,還不如繼續追求摺疊屏呢!

首先必須先搞懂,摺疊屏幕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是展開後的完整並且巨大的屏幕!

注意,這裡用到的詞是「完整」並且是「巨大」的屏幕。

民眾對於完整屏幕的追求,有時候要遠遠超出手機廠商的預期。

蘋果xr是2019年特別成功的手機,但這種成功是建立在不斷的降價基礎上的,單純從屏幕完整性和全面屏的角度而言,這是一部糟糕的產品。

黑色大邊框,黑色大劉海,丑!

而小米對於全面屏的追求,則更為畸形,竟然開始徵用手機背面空間作為屏幕了。

關於徵用手機背面空間做屏幕的思路,其實一直都有,魅族做過智窗,努比亞做過背面完整屏幕。

但是!都撲街了!消費者壓根接受不了這種畸形的設計!

原因很簡單,你在消費者看不到的地方拓展屏幕,那麼這一塊屏幕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小米MIX Alpha的屏幕有百分之40的顯示內容在背面,你壓根就看不到,白白耗電不說,oled屏的燒屏隱患又不會消失。

你眼睛也就那麼大,你看到的顯示效果和瀑布屏的幾乎一樣,那麼你為何要追求背面那看不到的顯示內容呢?

所以別人說小米MIX Alpha是無法展開的摺疊屏,我完全可以理解,因為它將好不容易做出來的屏幕內容藏在背後了,而不是展開讓你看到,但它又彌補了摺疊屏無法做到玻璃屏幕,並且鉸鏈結構不穩定等缺點。

當然,以小米目前的技術,小米MIX Alpha當前用的也是塑料屏幕,林斌也指出會在12月小規模的推出玻璃屏幕的產品,可見關於技術上的完善,還有漫長的一條路要走。

但小米願意去走,就值得肯定,起碼我對小米的印象比聯想好多了!


別看 MateX 已經 11mm 了,它仍然放不下屏下指紋,因為 11mm 分成兩層,一段 5mm,太薄了。就像當年 MIX3 放不下屏幕指紋一樣。MIX Alpha 是柔性屏指紋解鎖

於是 MateX 做的是側邊指紋,畢竟 1cm 的厚度都可以放常規指紋模組了。但是你側邊放了指紋,肯定就不能放屏幕了。

MIX Alpha 兩側都是屏幕,顯然比一側屏幕的好看。但是並不實用

但是說起實用,MIX Aplha 是可以做成玻璃蓋板的。這體驗又顯然比塑料蓋板好多了。

屏幕方面遇到的問題,MateX 和 MIX Alpha 遇到的問題是類似的的 MateX 走的更遠,畢竟一個動態的過程比靜態狀態複雜的多。但是玻璃環繞屏裝配過程,也是一個很複雜的東西,這個有多難目前還不好說。

個人認為,摺疊屏&>環繞屏,玻璃蓋板&>塑料蓋板。這兩者的權重,因人而異。

此外,MIX Alpha 並不僅是一個屏幕技術的概念機。

1/1.3 大底在手機裡面做 光學防抖,這也是一個很難的技術。鈦合金機身之前我只聽說 Essential Phone 做過可以賣得產品。納米硅負極電池也是在手機中非常少見的(目前還不知道是哪一種"硅負極"),官網宣稱可以在零下10°C充電。此外,MIX Alpha 上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 TVOC (總揮發性有機物) 感測器,可以用來檢測一些空氣污染。

總而言之,這倆手機區別還是足夠大的,沒有什麼相互替代的能力。我推測小米遲早要做一款類似 MateX 的東西出來,或者是把那個 PPT 雙摺疊屏做個產品出來。


小米mix α發布之後,米系KOL小泥鰍從「技術」角度對mix α的設計進行了解讀,並指出:

和國產供應鏈深度共同研發,克服手機屏幕彎曲貼合生產極限,解決了柔性屏幕在彎曲包裹過程中因為結構應力產生的缺陷問題,學過大物人都明白一個全包裹的屏幕貼合不同層之間應力消除異常複雜,而屏幕這種對平面拉伸異常敏感的元器件又異常怕這種應力,和摺疊屏依靠機械結構和褶皺消除應力是完全不同的方向,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965791/answer/834723988

雖然知乎上號稱985遍地走,211不如狗,但學過大物的表示,這段話看不懂,尤其是黑體字部分。

我們來看mate X在摺疊態下和mix α之間的對比:

紅色箭頭指向部分是兩台手機的複雜受力點,也是兩台手機屏幕設計的重難點部分,不知道各位知友怎麼看,反正我是沒看出來mateX是怎麼通過褶皺和機械結構來消除應力的。

所謂的「mix α等於mate X+一瓶502膠水」,對於我來說,本質上就是指的mate X在摺疊態下的屏幕受力狀態和mix α是類似的。不同點在於,mix α是雙側屏幕包裹,而mate X是單側,這也許會帶來一些屏幕組裝上的難點,但相較於mate X這種摺疊結構既要滿足摺疊態下屏幕彎曲面臨的複雜受力環境,又要面臨屏幕在不斷的展開和摺疊過程中反覆的應力變化和疲勞損傷問題,其靜態和穩定的受力狀況,技術難度明顯要小很多。

當然,可能是我大物沒學好,沒能明白小泥鰍的理論精髓所導致的。

我大學畢業考研的專業課是材料力學,學的不太好,最後分數距離140的及格線差了4分,不過關於最基本的應力、應變,強度理論還是記得一些的,大物好像不學這些,如果我沒記錯,大物學的是宏觀力,研究的是力和運動的關係,以及簡單的光學、電磁學和熱學,而不會牽涉到這種微觀材料受力的材料力學。

小泥鰍還在想法區問了另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更好回答。

小米自身最初想要研發的就是可摺疊屏幕手機,而非現在這個所謂的環繞屏手機,但可能是因為一些技術難點無法攻克,導致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才造出了現在這麼個四不像的產品。

說小米當初展示的摺疊屏手機有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點,這個應該不需要學過大物,也不需要真機,直接看圖雲測評就可以了。

第一、這台手機沒有攝像頭,前置和後置都沒有,這是一台正兒八經的技術驗證工程機,連概念機都算不上,完成度比mix α差多了,且,從林斌的展示視頻里,不好意思,我看不到可以放置攝像頭的地方。

有人說,可以放在中間,這導致的問題很簡單,背後的屏幕被分成了兩個小長條,而不是一塊完整的屏幕,是無法如雙面屏那樣進行自拍或者視頻通話需求的,即便是mixα這種相機條向邊緣移動之後的形態,我們依然可以看到,紅框部分屏幕是冗餘無效設計,而黃色框內,狹長條的屏幕對於自拍或者視頻通話來說,真正的可用面積很小

為了滿足附屏配合攝像頭來滿足前置的自拍和視頻通話需求,這條相機帶應該繼續往左邊移動,以增加右側屏幕的有效面積,也就是mate X的摺疊態設計:

第二、這台機子是雙疊設計,有兩塊鉸鏈,屏幕需要彎折兩次,而屏幕彎折和鉸鏈設計是摺疊屏最難的地方,這意味著,小米通過艱難的設計就把摺疊屏手機的難度和風險增大了一倍,非常不容易;

第三、雙疊手機可以做兩款電池,一個鉸鏈,所以mate X可以在摺疊後的6.6英寸的常規手機尺寸里放入4500mah電池,且把厚度做到11mm,而三疊,如果把電池做成一塊,要麼手機賊厚,要麼電池賊小,而如果做成3塊電池,在後折的兩塊結構里,由於空間小,電池的配套設計會有更多的冗餘體積佔用,而導致電池倉利用率更低。

有人說,環繞屏手機理論上可以加入更大的電池組和更小的手機厚度,理論上這是對的,當屏幕不用展開之後,鉸鏈結構,屏幕後面的背板設計,雙電池帶來的冗餘設計等等,都可以有效去除,進而大幅度提升電池倉的體積,增加電池容量,或者減小手機厚度。

然而,mix α的厚度是10.6mm,mate X摺疊態下的厚度是11mm,以及,前者是4000mah電池,後者是4500mah電池,所以,好像加上鉸鏈結構,把手機展開成平板,好像也沒啥問題。

林斌說,mixα後續量產機的屏幕蓋板會由塑料換成玻璃:

玻璃比塑料更難成型,彎曲形態的裝配難度更大,這是對的,但這並不影響屏幕本身顯示部分的設計和受力狀態,也不影響我們對手機本身設計邏輯的推論和分析。

以及,摺疊屏改用塑料封層的根本原因是考慮屏幕反覆摺疊對屏幕蓋板材料的塑形和疲勞特性要求是玻璃這種剛性材料無法滿足的,而非彎曲態的玻璃難度大。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無論小米如何解釋mix α,我都傾向於,這台機子的本質就是摺疊屏手機設計的預研,是取消鉸鏈結構和屏幕反覆摺疊帶來的複雜動態應力條件下的疲勞損傷問題之後的簡化版,以及,這是小米在摺疊屏手機設計路上的過渡態,未來,小米一定會將這種設計繼續演進到摺疊屏手機的。

米粉也好,米系KOL也罷,別因為參加了幾次發布會,拿了幾台手機,就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弄沒了。

和廠商關係好,聯繫多,沒啥,我覺得蠻好的,因為尤其是新品,只有和廠商相關的研發人員進行充分溝通,才能理解產品的設計內核。

但是,和廠商接觸的時候,請記住了,多和一線研發人員交流,少和公關口吹牛逼,更別把公關口的所謂的爆料當成真理,忽悠到最後,把自己也給忽悠瘸了。

想要科普就好好了解清楚相關的背景知識,靠著滑不溜秋和陰陽怪氣,看著多聰明,不過貽笑大方而已。

在類似的受力水平上,動態荷載和大變形對材料性能的影響要比靜荷載小變形要來得大得多得多得多,這就是為什麼路面比倉庫堆場難設計,橋面比路面難設計,動態荷載、大變形和複雜應力環境才是材料的天敵,什麼機械結構和褶皺消除應力,學了材料力學這麼多年,我反正看不懂。


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我敢斷言,未來除了小米(redmi)以外,不會有第二家手機廠商去跟進這個環繞屏的設計。然而已經或者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廠商去發力摺疊屏。

我不否認MIX Alpha足夠科幻,足夠炫酷,但也就僅此而已了。除了側邊顯示以外,這手機能做的,nex和努比亞的雙屏手機全部可以做到(也許太絕對,99.9%吧)。

並且,小米可能也就發布這一次,不會再有同形態的beta、gamma的產品迭代了。


非常同意。

摺疊屏是進一步強化便攜性的實用功能。

環繞屏沒有在運用層面實現設備功能的顛覆。只是沿著屏佔比這箇舊時代設備評價標準的極端強化。

摺疊屏對現有便攜設備的影響是降維打擊。

如果把surface尺寸的windows設備再摺疊一下,筆記本就可以放進挎包,這就是輕薄本的末日。如果把手機通過摺疊屏展開到10寸左右(防鋼筋特此強調),就沒有人再買平板了。

為什麼會有ipad os?蘋果知道如果ipad pro裝了Mac OS,他們的小尺寸MacBook線就沒了。況且11寸的mac air已經沒了,那個尺寸已經被ipad吃掉了。

聯想摺疊屏筆記本原型機

手寫模式

觸屏鍵盤模式

全展開pad模式

環繞屏在摺疊屏面前只是恐龍時代最後的絕唱。而且環繞屏做得到的,全面屏同樣可以做到。本質上mate x稍作改動,也可以在摺疊屏上實現mix alpha的全部顯示特性。

小米不是不想做摺疊屏,而是這個領域的關鍵技術是摺疊機構,是由三星華為這樣的整機設計方親自開發獨佔的。mix alpha既展現了小米攻堅摺疊屏的志向,也透出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

作為以機械結構為設計核心的摺疊設備,考慮的不僅是設計難度,更重要的是可靠性。作為一個帶有互聯網基因的公司,小米在潛意識裡傾向於迴避在供應鏈沒有規模化標準化之前使用這種設計質量好壞能對售後維護成本造成嚴重影響的設計。

————————————————————————

看評論區對於全觸屏音量控制之類的功能有比較激烈的討論,我再多講兩句吧。現在大部分手機上僅有的實體音量鍵和開關鍵,在一定時間內它們是砍不得的。炫酷和帥固然是一方面,效率和實用性是另一方面。砍掉了不是說用戶因為炫酷所以喜歡,而是意味著用戶使用習慣發生了變化允許實體變觸屏。音量鍵變觸屏,那是因為藍牙耳機被人逐漸接受了,手機在兜里的時候我們習慣在藍牙耳機上調音量,放p30pro上說不定就是作大死,放在現在mate30pro,我不排斥但是減分。有些場合,觸屏操作反而要眼睛配合,是不適當的。比如全觸控的中控台,你開車的時候看路就沒法分精力來看觸摸屏,遇到調音量這種觸屏二級操作就非常危險。


小米這款機子是介於摺疊屏和直板機的中間形態,也可以說是過渡產品,技術和加工工藝難度上因為採用的是塑料屏且沒有摺疊部件,相比同樣是塑料屏但是有摺疊部件的MATEX要小上不少,可以看做是鉸鏈做不出來的妥協產品,而且這早就有人想到過了。


可能大家沒有理解,mix Alpha使用包裹屏的意義是什麼。

首先,我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一個人沒法看到一個事物背面的東西,所以說,屏幕對於使用者的輸出永遠是二維的

那麼,如何在既有的平台上,讓用戶得到更多的基於設備的輸入呢?攜帶型pad就是其中的一個解決方案,即我們看到的mateX。其特點在於,讓pad以手機的體積存在,同時具備單手操作豎屏的特性。

顯然,無論環繞屏多麼牛逼,用戶並不能得到大於單屏設備的輸出。那麼環繞屏的特點是什麼?我想要從喬布斯展示的這張圖說起

那麼請問,目前手機正面屏幕,側面按鍵的設計有什麼問題呢?就如以前手機上面屏幕,下面按鍵的設計有什麼問題呢——喬布斯原話。

問題是一樣的,當你想改變你的輸入方式的時候,設備限制了你。你的側面按鍵固定就是這幾個。

知乎內部圖片

現在,軟體平台可以定義側邊按鍵的內容了。如果加上息屏顯示功能,事情將更美好。

那麼有人要說,mateX也能做到。是的,你說得沒有錯。而且我相信,在下一個mateX固件的版本中,也將會出現我說的側面的按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mateX設計的時候,他們的想法並不是要「擴展用戶的輸入選擇」而是「擴展用戶接收到的信息量」。這是設計邏輯上的不同。

那麼問題又來了,在這種情況下,背面的顯示效果依然是不必要的,你只需要側面有屏幕就可以了。為什麼需要背面有屏幕呢?

看到這個效果我們就明白了,環繞屏幕的真正目的是把手機變成一個三維的東西,而不是原來的二維的東西。所以環繞屏同時革新了交互方式和對信息的展示方式,提升了操作和展示的維度。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家的魚缸,裡面養有魚。有一天我把魚缸的4個面換成了一個環繞屏幕,而且保證你在轉換觀察角度的時候給你看不出來它是屏幕,給你一直播放魚缸裡面有魚的景象,請問,你是不是就會以為這還是你的魚缸?(但是其實裡面的魚我已經回去做成了剁椒魚頭)

環繞屏為的就是實現這麼一個假裝魚缸里還有魚的效果。把魚缸的三個面給你封起來,你可能覺得太假了(指現在的屏幕),但是如果四個面都給你看到,你就覺得裡面真有魚了。要實現這個目標,唯有180度環繞屏可以做到。因為真正的便攜3D展示工具還在夢裡(比較靠譜的是AR,通過操控眼鏡讓你覺得有3D的虛擬東西)。這個功能我想可以展開的摺疊屏是做不到的。畢竟你如果真的把魚缸四周的屏幕展開了,那麼裡面就沒有魚了

但是,但是,但是。

你以為我說了那麼多是為了吹mix Alpha?不好意思,我認為環繞屏是個好概念,我認為其創新程度大概有下面這張圖的50%那麼多。

但是mix Alpha不是那個iphone1,因為這個手機實際上是這樣的。

它背後有一個那麼難看的豎條,直接把所有環繞屏的願景砸破產了。

你想想看,如果我遮擋住你魚缸的20%,搞一個非常exciting的又黑又凸起又難看的在那裡,你還會相信裡面有魚嗎?

請想像一下,如果小米的設計師把這個設計概念圖交到Jobs手上,他會怎麼做?

他會從病床上跳起來,拿概念圖砸爛設計師的狗頭,並說「Fxxk the camera」。

一個定義新的交互與展示信息方式的產品,就為了個camera,做成了一個垃圾。你就不會像oppo一樣把那個該死的攝像頭放上面嗎?而且,就算你根本沒有攝像頭,你覺得為了體驗新科技產品的人會不購買你的手機嗎?他不能再買個世上最便宜的等效佳能5D4單反的電子產品——p30來拍照嗎?

能做出這種事的只有為了kpi不擇手段的,對科技與美學毫無追求的中國式產品經理。

所以,Mix alpha是個垃圾手機,雷軍所說的什麼科技追求,概念定義,不計成本,都是謊言。


怎麼說呢,為了技術難度而技術難度。但是不認同本質是華為MateX,產品路線不同,思路也不同,應用場景也不同。但是,我依然想唱衰一下小米

如果你小米說,我做這個就是為了炫技和炫酷,賣個一百來台概念機很符合產品調性。

可惜雷軍不是,說:「兩個友商的摺疊屏2月發布,現在還沒出貨」 「未來的5G手機都長這樣」雷軍都對標他們了,某些米粉就不要嘴硬又是華為蹭熱度了。「有本事拿貨來賣啊」,明明跟華為三星一樣做不到量產,還好意思笑別人???

小米Mix α被唱衰是很正常的,米粉也沒必要玻璃心,「以前沒錢買小米,現在沒錢買小米」無非是一句對高價的調侃,這部手機你確實沒錢買啊,不是嗎?「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不也是好幾年前被說到現在?這句話對於路人來說是中性的,而且對於華為高端化是做了助推作用的。放寬心點。

而且目前來說,對於這款手機的批評對於小米也是好事。君不見Mix一代全民吹小米,導致後續創新疲軟,搞出個Mix3這麼個玩意來。別老是膨脹唯我獨尊,現在小米可是國內第四了。


首先要承認,從單純的外觀美學設計上來講,小米MIX Alpha是完勝的,擺在桌子上彷彿是一塊通透的整體玻璃,特別是充電的時候,貌似距離我們幻想的那個未來只有一步之遙了。

但是從對未來的預判性,及實用性來說,摺疊屏才是未來。

這裡推薦一期Zealer的視頻:ZEALER出品 《科技相對論特別篇—摺疊未來》

當然,這是劉翔老師在「獨享的Moment」之後洗白自己的一期大作,但是不可否認Zealer為了做這一期視頻,下了挺大的功夫,至少視頻的腳本寫的還是很專業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觀看。

如果有印象的朋友應該記得,因為劉翔老師評測三星的Galaxy Fold產品大面積翻車,而劉翔老師在視頻中的評測又過於浮誇,所以一時間負面評價纏身,所以才有了這麼一期科普視頻。這期視頻內容確實很乾貨(不幹貨站不住啊),主要內容體現在兩個方面:

1)摺疊屏從理念上很牛逼,從技術上也很牛逼;

2)內摺疊屏(三星Galaxy Fold)比外摺疊屏(友商)要牛逼;

雖然吹捧三星痕迹依舊,但是邏輯和論據都是站得住腳的。這裡我們借用這期視頻論證下摺疊屏比「環幕屏」好在什麼地方。

摺疊屏從理念上有多牛逼,我不說大家也知道了。

摺疊屏從技術上講,為什麼牛逼呢?

以前我們說的柔性OLED,雖然體現出來了可彎曲的特質,但是從產品的實際使用形態上來說,則是通過曲面的基板和上蓋板結合為一個整體,靜態的存在為一個彎曲的造型。

而摺疊屏更進一步的價值則在於通過材料技術的進步,通過屏幕相關材料在化學,機械等各個維度有著巨大的提升,才能讓屏幕(包括發光材料,包括基板,包括上蓋板)實現可重複的摺疊。

即是說所謂的「環幕屏」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摺疊屏的的一種機械靜態。如果上面講的太過籠統不知所謂,那麼大家可以做一個小實驗:手上拿著一疊白紙,像下圖一樣進行彎折,然後你會發現最內圈的紙張在彎曲後會向外延伸,而最外圈的紙張在彎曲後會向內收縮。這並非真是延伸或者收縮,更多是因為內外層紙張本身彎折的半徑不同所造成的形態變化。

摺疊屏的難點並不在於摺疊起來的狀態或者張開的狀態,單一狀態下整個材料的組合是靜態的,所以是一個簡單的靜態堆疊模型。真正的難點在於摺疊屏動起來之後,在摺疊過程中,屏幕材料(發光材料,基板,上蓋板)所發生的的形變拉伸,以及這種形變拉伸的同步/不同步。

從這個角度來說,「環幕屏」更多是摺疊屏的一種靜態機械形態,因為不涉及到屏幕材料在動態摺疊過程中所產生的形變拉伸,所以技術實現上確實更加容易一些。

回到題目:如何評價「小米 MIX Alpha 本質來講是無法摺疊的華為 Mate X」的這種觀點?

如果單純討論技術,即小米MIX Alpha「環幕屏」本職是無法摺疊的華為Mate X摺疊屏,那麼這句話是成立的。

但是如果脫離屏幕技術本身,去討論產品整體,這句話是不準確的。

甚至因為提出這句話的人本身,因為涉嫌製造品牌之間的對立衝突,其出發點也是錯的。

小米的MIX Alpha和華為的Mate X本質都屬於概念機,當然考慮到華為在產品研發和技術上的投入多一些,以及Mate X跳票了這麼久,從產量上講Mate X也會更多一些,但這兩者本職都是概念機。

既然是概念機,本身的評價標準就不應當局限在技術本身。

從美學設計上來講,小米MIX Alpha確實好看,確實酷啊,更不要說產量稀缺這種事情,能讓你的酷double呢。

所以,如果有愛我的朋友,送我一台Mate X,那麼我開箱摸一摸之後會送給我爸爸;如果有愛我的朋友,送我一台MIX Alpha,卧槽這麼叼的手機怎麼也要用上半年才會考慮給家人用吧。


2020年8月,所有和我杠將要上玻璃的朋友,你們的α官宣沒了

——————————————————————

信誓旦旦說屏幕是玻璃的朋友,請解釋一下攝像頭左側的屏幕皺褶,各位可能是邏輯學得不太好,林斌的話已經幾乎是明擺著告訴你現在是塑料了啊


有一天,電腦應用可以投屏到手機顯示操作,而手機是摺疊屏可以展開,對電腦雙顯示器有需求但不是剛需的人來說,不用alt+tab,一塊屏幕負責一個。

當前,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從劉海,美人尖到伸縮攝像頭,瀑布屏,還有未來的屏下攝像頭,無不在為提高屏佔比做努力。但屏幕越來越大的同時,操作便捷性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屏幕太大,摺疊一下,於是會出現三星galaxy fold,華為mate x這類的摺疊產品。幹掉了平板這類手機有餘電腦不足的產品,減少了人一天面對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各種屏幕的數量。

摺疊屏手機在提高屏佔比的同時,既沒有丟失手機作為通信工具的便攜性(現階段1cm還是厚,7~8mm就好了),又滿足了大屏影音和輕辦公的需求。

屏幕除了在提高屏佔比同時,還需要發展的方向有色域,亮度,ppi,刷新率等。看看目前廠商在這些方向都做到什麼程度。

  • 一加 7Pro,2K+90Hz Amoled屏,516ppi,前者提升VR體驗,後者提升遊戲體驗。
  • iPhone 11Pro,458ppi OLED屏,亮度高達1200nit,對比度2000000:1,對HDR的支持簡直不要太好。
  • Mate 30Pro,DCI-P3色域OLED屏。DCI-P3是一種應用於數字影院的色域,它是一種以人類視覺體驗為主導的色域標準,儘可能匹配電影場景中能展現的全部色域。它也不是色域最廣的標準(目前最新的標準為BT.2020),但是在Rec.709標準之上,擁有更廣闊的紅色/綠色系範圍。配合Mate30 Pro的鏡頭,你就知道我說什麼了

現在的小米Mix alpha,除了側邊顯示之外,還有什麼功能是之前雙屏手機做不到的呢?側邊顯示又能解決什麼實際問題呢?瀑布屏一樣可以做到側邊顯示。一億像素攝像頭,卻用比精雕細琢解析度的蘋果還摳的313ppi屏幕,不忍直視alpha屏幕既然是亮點這塊環繞屏的色域,亮度又是如何。還有,全身都是屏怎麼散熱?又不能打開,塑料和玻璃的導熱係數相比金屬要小很多。

探索未來是要解決當下現實環境的痛難點,不是和別家形態不一樣就是探索未來,還有不是貴就是高端。

總之,小米Mix alpha既沒有解決當下痛難點,也不是面對可能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Mate x是看起來像雙屏的摺疊屏手機,Mix alpha是看起來像摺疊屏的雙屏手機,其實就是一塊延伸到背面的瀑布屏。


看到很多人說α是小米的一次探索,代表手機行業不同的發展方向,我真的是很無語。

手機是日用品,即使是蘋果,也做不到奢侈品的程度,跟藝術品更是不搭邊。所有的日用品的創新,都是基於需求的創新,而不能因為沒有而創新。比如你開發一款能倒立尿尿的馬桶,emmmm,這很創新。

Mate X 就是一款可以放在兜里的平板電腦,摺疊的設計是為了可以把平板電腦放兜里而研發的,柔性屏的開發也是基於可以用更小的體積來實現更大的可視面積。

摺疊屏能不能火不清楚,有多少人喜歡也不清楚,質量怎麼樣也不清楚。但是他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一款可以放在兜里的8寸平板電腦。平板電腦為什麼銷量一直很低?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便攜。mateX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生的。

MIX α呢?設計他的目的是什麼?我看了很多支持α的答案,沒有一個作用能夠說服我的。

1、好看,裝X。

好看不好看的,現在還真說不準,但是裝X是裝不了的。你帶個愛馬仕的包,別人一眼就知道你可能很有錢。別人問你的「小米」手機多少錢,你告訴他19999,你猜他們會怎麼想?

而且到現在都找不到一張α熄屏的圖片,全部是帶圖片的渲染圖,他真的好看么?

用這東西裝X,真不如拿個保時捷鑰匙好使。

2、提升屏佔比的一種嘗試。

拜託,提升屏佔比從來都不是發展方向好么?屏佔比只是讓用戶了解可視面積的參數而已。

這裡有個關鍵詞,「可視面積」。什麼是可視面積?就是你能看到面積,外框不算可視面積,背面你看不到,也就沒法「可視」了。

好的,環繞屏號稱屏佔比180.6%。辣么,你在看正面屏幕的時候,背面屏幕看得到么?如果看不到,這多出來的屏幕,有什麼意義呢?只是為了增加那個屏佔比的數值?

以前的手機是這樣的,有大額頭大下巴,現在的全面屏手機都是為了去掉額頭和下巴出現的,可不是為了提升品佔比而出現的。

3、背部交互。

未經解構的需求都是偽需求。 「偽需求」是基於真實需求的業餘表達。

背部交互也許是有需求的。

現在玩遊戲,會有一些外掛設備。比如各種手游手柄,有很多遊戲手機加了更多的按鍵,比如iqoo手機加了兩個按鍵來解決交互問題。這些都是很好的嘗試。

背部屏幕來做更複雜的交互?屏幕最大的需求是用來看的,交互完全可以用感測器來實現。如果背部交互真的是需求,為什麼非要加屏幕呢?做個觸摸感測器不就完了?

4、至於反過來回信息這個。

emmmm,切換程序回信息確實也算一個需求。VIVO Nex Axon M 海信A6歡迎你。不用19999那麼貴,還現貨。不過他們好像都撲街了。

這款手機,很明顯,是因為小米還沒有開發出機械結構。在幾大友商集體發布新機的時候,抽個熱鬧喊兩聲的PPT而已。就像去年5G消息滿天飛的時候,小米高調發布了Mix3 5G版一樣,目標不是發布新手機,只是想露個臉,湊個熱鬧。

環繞屏,和那款可以倒立尿尿的馬桶一樣,沒什麼卵用。


曾經聽過這樣一則故事。

公司建了一座橋。

因為每天經過的人很多,為了防止損壞,所以公司僱傭了3個保安來維護這座橋。

有了3個人,就有了一個團隊,所以公司派來了一個保安隊長來管理這個團隊。

現在四個人了,也有了支出、收入、核算工資等等工作,所以又安排了一個會計和出納。

再到後來,因為橋樑的費用越來越高,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為了優化團隊,這個橋樑需要裁員3個人。

最後,三個保安被裁掉了,留下了一個保安隊長,一個會計和一個出納。

MiX α就像是留下的人。

本來Mate X就是為了手機平板二合一設計的,平板才是他的主要賣點。而MiXα把平板的功能砍掉了。


以下為原答案。

emmm,有點類似於XX是一款不能飛的飛機一樣的讓人無法理解。不能飛的還叫飛機么?無法摺疊的手機能叫Matex 或者手機平板二合一手機又或者摺疊屏手機么?

MIX Alpha 是無法摺疊的MateX,目的是想讓人覺得MIX α是跟Mate X一樣牛逼且有實用性的產品。牛逼不牛逼的我不好評價,但是這款手機,以我的理解是實在想不出他在什麼場景下使用的。他有什麼地方跟Mate x能有關聯?

MIX α

Mate X

看兩款產品的對比圖,Mix α跟摺疊起來的 Mate X確實差不多。但是很明顯,這兩款產品完全沒有可比性。

Mate X最大的賣點是手機和平板二合一。

這種打開使用的形態才是Mate X最驚艷的賣點。

摺疊後的形態,更多的是無奈的妥協。因為普通手機後蓋要麼是耐用材料,要麼可以加個殼。MateX由於背面是屏幕的原因,只能這麼妥協。

摺疊起來的形態是有嚴重缺陷的。因為摺疊起來後,用戶只要看到正面就可以了,後面的屏幕完全是多餘的。而且由於是屏幕,背面只能使用透明的塑料材料,保護屏幕就成了大問題。多花了那麼多錢,買了一個完全沒用,卻還得伺候的大爺,真的是吃飽了撐的。幾乎沒用的屏幕還要擔心劃傷。幹嘛給自己找罪受?

Mate X是一款可以摺疊的平板,為了他的平板功能,摺疊後的形態只要過得去,也就忍了。

MiX α沒有平板的形態,那我為什麼要接受這個缺陷,買個米9不就好了?

看信息正面看完來翻過來看另一面?這不是脫褲子放屁么?


先表明身份:既不是海軍也不是猴,曾經是個黑莓粉。

單從酷炫程度和工藝難度上來講,兩家都是很不錯的,但我覺得當下手機形態的發展思路存在很大問題。下面分開來說:

①環繞屏:本質上和雙屏沒有區別,無非是用屏幕代替了傳統邊框以及邊框上的實體按鍵。實體音量鍵、鎖屏鍵有多便利不用我說了吧?所以環繞屏相比於雙屏,酷炫有餘而便利不足。手機作為一個日用品,我想絕大多數人是會把便利性(更不用說還有價格)擺在酷炫之前的,因此環繞屏是一個註定無法普及的設計。

②摺疊屏:完全是上古「口袋筆記本」的升級。上古時期有許多廠家都推出過這種形態的筆記本,主打便攜,但因為羸弱的性能和較小的屏幕,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同。現在手機的性能已經足以用於輕度辦公了,但是過小的屏幕還是一個制約,但我不看好現在雙摺的摺疊屏能解決這個問題——畢竟現在的摺疊屏手機完全展開的時候也不過一個ipad mini的尺寸,作為手機它太大了,作為隨身電腦它又太小了。要是摺疊屏能疊出一個10寸、13寸的屏幕,那倒是大有可為,但是這種設想短時間內不現實,還不如回頭去搞google glass......


作為一個看到價格之前就開始準備下單,看到價格之後就立刻放棄的一個普通消費者而言,我的確是這樣子認為的,你可以從各種技術角度來分析小米 MIX Alpha的確比華為mate X先進、高端、有創新。

但是對於我這種單純就想買台手機來用的用戶,同樣具有雙面屏幕,,一台價格2萬塊,另一台價格也就一萬三,還摺疊展開當作個小平板用,單純在裝逼這件事情上,把華為mate X展開的那一瞬間就完爆小米 MIX Alpha。

小米 MIX Alpha真的好看,但是一旦把價位拉到超過華為mate X的時候,就永遠離不開mate X的陰影了。


瀉藥!

馬雲的本質就是擁有1000億RMB後的你?!

讀書時候,總有學渣會煞有介事地說,要是我努努力、用用工,超過那個誰誰還不是輕而易舉,我只是沒有盡全力罷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過完他們「沒盡全力的人生」。

這種毫無邏輯可言的言論,我一般無視之,和這種沒有邏輯的人交流、純屬浪費時間。


我覺得各位米粉是不是對於技術攻克有什麼誤解,一個概念機用的柔性屏,林斌發了一段話,就能在短短几個月實現?

小米高管吹的牛,有多少沒實現,大家有目共睹。別人說說阿爾法是柔性屏,你來說以後是玻璃屏,你哪來的自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