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那種乾淨的照片,可是身邊的大師說那個太平了不好看,要有深度 和掌握畫面,請問大家怎麼掌握畫面呀?


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輕易被別人的質疑所動搖,樹立自己的風格,一直走下去,持續拍類似的主題,久而久之,要麼你自己真的厭倦了,就會想辦法突破,纔有新的長進,要麼發現這條路真的很特別,可以變成一個自己的標籤。

我自己拍照十多年了,剛開始看到這個也好,那個也很想模仿,然後別人說一兩句就會對自己沒有信心,這些反而使自己變得不知所措,拿起相機時,腦海中各種聲音都有,最後拍的好像各種都欠缺一點點,就是不對味兒。

所謂的身邊大師,也可能只是比你多入門一年兩年,相信我,他們的審美不見得比你好,很多也是人云亦云。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嘴上說的頭頭是道,讓他拍就漏洞百出。但是這樣的人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拍的看上去像那麼回事,實際上理念和方法算是抄襲,或者只是迎合了大眾的喜好,然後被各種審美有限公司的人捧起來的。

要掌控畫面,就要相信自己,沉得住氣,如果怕自己是因為視野不夠所以審美不準,那麼就有出去看看,相信我,你斯里蘭卡的街頭或者莫斯科的博物館看一圈回來,得到的收穫比你花幾萬塊錢報班還要多。現在疫情走不了那麼遠,就去博物館,圖書館,古代畫卷,近代或現代的畫冊,裡面全都是你掌控畫面可以學習的對象。攝影是圖像的藝術,所以一定要看。

最後再說說所謂的複雜和簡單。這裡沒有說一定哪個好,有時候不在一個世界裡無法比較,比如簡單的像上田義彥,淡如水,雅如琴,複雜的如卷川實花,鮮艷繁華,他們都有自己的精神空間,給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價值觀,彼此也並不矛盾。

上田義彥

卷川實花

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所有好的作品都需要有一個獨特的內涵在支撐,簡單的,並不是完全的空洞,複雜的,又不是元素的簡單堆砌。

我早期也喜歡極簡的風格,後來開始拍一些誇張的粗顆粒的,後來又回到簡約,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每一個風格都讓我體會到其中的美妙。但前提是,我每一個都會把一個風格中的大師的作品看過很多遍,然後回頭再模仿和消化,最後融合自己的情感,讓自己的風格逐漸穩定下來。

下面放一些我自己的作品,和大師相比自慚形穢,但是算是拋磚引玉,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提高。


這個問題問的抽象。

職業攝影是大半個技術活,大部分工作都可以量化。

畫面會有-構圖-光影-色彩-角度等。這些都會「平」。如果是要掌握這一切,會是很長的回答。

問題可以具體化。比如,先列出,拍攝內容/拍攝需求/拍攝結果,然後,找出問題所在。

沒有因,就沒有果。

問題不好,就沒有答案。


各種風格都有自己的羣體,掌控畫面,基層功過關都能保證原片質量。


都知道寫作文需要有深度文筆才能描述引人入勝內容。

而攝影都是一樣。舉例子優秀的人文照片中能要表達出時間、地方、人物、發生的事情以外,還要通過自己攝影手法讓畫面信息內容能傳達出照片裏的意義、情緒、細節、矚目點、氛圍等等之類。

好的作品觀後往往能讓人產生思考,這就像一篇好文章引起你的觀後有感。越是簡約乾淨的照片觀感上雖然舒服,但是傳達的內容越少越難精準讓看者產生情感上共鳴感。還有一點!不同攝影人拍攝興趣不同,容易互相欣賞不來。


職業攝影師基本按照工作的客戶的要求來,畫面的內容只要達到要求,不多也不少。不能只以畫面內容多少或者複雜與否來判斷。

比如從事取證調查的攝影師,肯定會儘可能的把取證的現場環境,證物,證物的空間關係都詳細地記錄下來,這時候就無關畫面的簡潔或是複雜。

亦或是商業攝影師,拍攝的商品是單色純色背景?還是有花花草草這些複雜的道具?這很大程度取決他的甲方爸爸。

剛入行時接的一單拍攝,客戶說要拍的高級,當時拍完了下圖覺得自己真TM是個藝術家,真TM好看!

結果客戶說太素了,太簡單了,他們想要那種很「豪華的」高級感,於是淘寶了一大堆金燦燦的道具,到現在還無法直視那堆照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