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能換就換

內存有條件上雙16g,反正現在內存便宜

再加個固態


介意價格的話,

最好內存掰成兩個8g的。

其他沒有意見。

不介意價格的話請升級配置到介意價格。


給題主一個參考吧,我配的是B360+9400F套裝,原裝散熱,顯卡影馳2060,內存單條16G2400Mhz,和你配置幾乎一樣,CSGO默認畫質大概240幀左右,極少數時間甚至會掉到200幀以下,如果調節畫質應該能接近甚至超過300幀。


30幀到60幀是視覺感官的順滑進化 ,60幀到120幀是視覺感官需要肢體設備的綜合體驗上的感官變化 。240幀呵呵! 人的眼睛識別幀率實際就是60幀左右的平均幀生成 ,超過這個幀率視覺是需要通過肢體的神經綜合延遲反應進行順滑度判定的。 這就是為什麼60幀到120幀比30幀到60幀的爭議大 甚至爭議這麼久,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拿滑鼠滑動一下就有區別了 ,就是因為光靠視覺難判定。有些網上用好的高速攝影機或者好的手機錄像呈現的差別跟現實的不一樣 ,實際上60幀到120 144是綜合的視覺到感官體驗的順滑程度升級,但是為什麼這樣呢?因為人的神經信息傳輸速度延遲是平均10毫秒,就是一根針扎你一下,你感到痛的那一瞬間是10毫秒的時間。 而60幀的幀生成平均間隔時間是16.9毫秒,有些遊戲做過幀生成時間手腳是18.2毫秒(這樣幀生成時間可以更平均 視覺體驗更順滑 有些遊戲30幀都做 主機上面最多)反正1秒鐘加起來的總數不低於60幀。正因為人的神經感官傳輸速度跟60幀的延遲有區別,在經過視覺採集畫面後雖然大腦無法這麼快速度解析這麼多圖片但是大腦信息配合肢體感觀能夠綜合判定流暢度,所以144或者說120顯得體驗起來操作更順滑體配合感官下覺得更流暢了 ,因為這兩個幀數平均幀生成時間大大低於10毫秒以144為例,平均幀生成時間6.9毫秒大大的快過了10毫秒,120幀也是快過10毫秒不少的。144幀的時候你的視覺跟不上了要身體綜合感官判定,而且你的感官神經傳輸速度還跟不上144幀甚至120幀都跟不上,都開始炒作240幀了?實際上這種處理速度有用的是5G的接收端例如智能駕駛和今後的物聯網之類的。5G的理論延遲1毫秒智能駕駛的接受端處理速度越快延遲越低越能發揮5G的功能,智能駕駛的安全係數越高。


不能

我9700k 5gh

1080ti

16g

也就100多到400多跳

打起架來穩定100-300區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