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摺疊屏概念之戰,歡迎關注圓桌參與更多關於「摺疊屏」概念、技術、材料、IC 觸控、用戶設計等的討論。一起探究摺疊屏到底能不能折出未來?


鉸鏈,鉸鏈,鉸鏈。柔性屏很早就打到要求,重要的是摺疊痕迹和摺疊縫隙。為什麼說華為比三星好,不在參數上,就是摺疊縫隙更小,攝像頭放置更完善。概念出來很早,現在能走前面的就是看各家在現有的條件下誰可以在細節上做的更好 。


分幾個層面,結構形態,柔性屏技術,軟體交互

慢更

目前來說,這幾個難題都是攔路虎,某個方面出問題都會嚴重影響產品體驗和品質

但目前急需解決的我認為還是結構形態,什麼是結構形態呢?就是我們看到的,摸到的的產品實體。

為什麼呢?

柔性屏

柔性屏技術發展到現在,終於從實驗室走到量產,雖然還未完美,但和當初oled面世一樣,只有量產才能快速推進產品升級迭代,所以我們現在有了iphoneX這樣劃時代的產品,而目前2019基本是oled元年,lcd屏正式進入歷史淘汰進程。所以,雖然不完美,但已經具備量產條件的柔性屏足以支撐產品上市。

軟體交互

這是一個進化的過程,誰也不知道摺疊屏時代適合怎樣的交互設計,都是通過不斷的頭腦風暴,不斷試錯,讓消費者點頭的過程,所以軟體和目前一樣,持續996就行了。

最後是結構形態

這塊目前是當務之重,只有儘快決定好產品形態,才能讓柔性屏有能依附的產品,能保護目前柔弱的柔性屏。也才能讓消費者儘早使用上柔性屏,體驗柔性屏的魅力,讓摺疊屏得以發展,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目前已有的結構形態如三星和聯想的內折設計

華為和柔宇的外折設計

三星是全球率先量產摺疊屏的品牌之一,也是第一個倒下的,擁有全球最優秀柔性屏的技術,摺疊r角半徑小於3mm,無人能敵,但可惜,在小規模公測時卻發生了一系列屏幕夭折的不幸。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結構形態,擁有最領先的屏幕,可以說是掌握了摺疊屏核心的核心,但卻因為結構設計的失敗,把一切優勢都化為劣勢,讓本來的技術展示變成公關危機。

而這邊毫無預兆的華為忽然掏出了一個mateX,從目前結果來看,還算美好值得期待。採用外折方案的華為貌似比三星面對的外部環境還要嚴駿,但從目前的小規模眾測,用戶體驗來說,都是正面的,負面還沒看到。

說到這裡就可以看出結構形態對柔性屏的重要性了,三星內折方案,相比外折,能更好地保護屏幕,只在使用時會暴露屏幕。華為的外折設計,讓屏幕無時無刻都暴露在環境之中,隨時都會遭受尖銳物體的風險。為什麼反而三星理論上更優秀的方案反而在現實里先失敗了?

現在開始細聊內折和外折的關鍵優劣

前面說了,三星擁有最領先的技術,能量產摺疊r角才2.5mm的屏幕,在全球來說,只此一家。而採用外折的華為,基於機身厚度在11mm,可以得出屏幕摺疊r角在5.5mm左右,這也是目前風險相對低,第二批次柔性屏廠商能掌握的技術。而柔宇的就不用說了,r角大得不想吐槽,量產了也沒食慾。

就是這兩個屏幕,讓結構工程師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路

因為擁有最領先的屏幕,三星結構工程師懈怠了,搗鼓了這個內折方案,且從結構細節里可以感受到工程師太相信之家的屏幕技術,認為自己的工作可以相對輕鬆。結果摺疊鉸鏈被網友吐槽是合頁。

下面這兩塊簡單的屏幕支撐板成了致命的設計,沒有和屏幕一直貼合,導致了異物進入的可能性。

異物顆粒就是在摺疊時陷進了支撐板與屏幕間的縫隙導致了下面的屏幕損壞

因為對屏幕的自信,又想壓縮摺疊縫隙,便用盡了屏幕的摺疊極限,讓屏幕一直處於崩潰的邊緣。也因為需要實現如此變態的r角,屏幕做的非常柔軟,連保護膜也是軟到達不到保護的目的,因為現實中的物體都是有厚度的,如果材料本身沒有彈性,在摺疊時就會互相之間擠壓或拉伸,這樣會損壞屏幕

上面這動圖展示了屏幕是如何的柔軟,真物理殘影

再回看華為,很遺憾,沒有最優秀的屏幕,那隻能在結構上下功夫,使用了外折方案的同時設計了最複雜的「鷹翼摺疊鉸鏈」,這個鉸鏈設計如何,期待大神拆解,發布會的動畫展示里,也能感受到裡面的複雜。

供應鏈大佬也爆料光一個摺疊鉸鏈的成本就達到40美金。正是結構工程師的不懈努力,讓我們看到了mateX,也是我認為摺疊屏最優秀的形態。

怎麼說呢,已經有很多大佬說過了,就再說一次吧,一屏多用,簡化設計,屏幕最大化,輕薄,屏佔比高,缺點就是摺疊鉸鏈複雜,屏幕受損概率高這兩個了。

但現實正相反,fold沒扛過公測就掛了,很徹底,而mateX就目前而言還活的好好的。這裡我展開一個假設

在設計階段,mateX就把屏幕可能遇到的問題赤裸裸的擺在眼前,逼迫工程師們拚命思考,儘可能解決問題,創造再創造。

而fold這邊,屏幕太優秀了,能把屏幕藏於手機內側,只需要應付展開使用的場景,而這個場景基本不怎麼遇到危險的狀況,而大部分收納和摺疊時的場景都不需要擔心屏幕。工程師們就偷懶了,只要能實現摺疊就行。結果扛過了數十萬次摺疊的屏幕,在現實里就這麼被一顆小異物干掛了。

再說回外折與內折,外折r角大,相對材料能做硬一些,底部支撐板可以用薄的材料實現永久貼合,最難解決的也就鉸鏈,但相對而言,發展到現在的機械工程學基本是沒有不可以解決的,只是成本問題而已,所以有了mateX昂貴的伸縮鉸鏈。

對用戶而言,鉸鏈失效和屏幕失效,我會接受前者,起碼最昂貴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還能用,鉸鏈只是吐槽一下不至於唾棄,有問題也還是有可周旋的空間,解決起來也沒那麼複雜。

在我看來,外折是最適合摺疊屏的設計,而mateX就是理想形態,如果能砍掉攝像頭那段就完美了。不過攝像頭也無處安放,再來一次伸縮攝像頭也感覺不差啊

最後,在柔性屏開始進入我們世界的重要應用,摺疊屏。誰率先掌握成熟可靠的鉸鏈技術,誰就能掌握市場。在普及後,待柔性屏進一步成熟可靠耐造,更多的應用也能實現和被創造。


有興趣的建議看我名下對相關問題的回答。

這個和IC、連接器之類的真沒有直接關係。和鉸鏈關係比較大,但鉸鏈也不是最重要的,至少華為那個方案特別複雜的鉸鏈我覺得不好。尤其空間尺寸受限情況下,越是運動構件少越好!

解釋一下,三星的鉸鏈設計其實更差。順便說一下,免得別人說我是華為黑三星粉。


「摺疊屏手機正式實現商業化需要智能手機整體產業鏈的配合,柔性AMOLED面板是實現屏幕摺疊的關鍵技術,需要滿足被多次摺疊的高度賴度。而配套零部件的技術成熟度要求也顯著提升,如手機內部的電路板、電池等均要求具備一定柔韌性,在研發生產過程中必須經受大量彎曲考驗。」

同時,手機的內部空間、架構也需要重新設計,在滿足可摺疊的同時還要符合智能手機輕薄化的特性,各環節零部件的領先供應商有望深度參與新一代可摺疊5G手機的研發和探索。


厚度,無縫摺疊,應用場景功能的拓展等好多問題。


可摺疊手機對屏幕柔性和彎曲性、耐折性要求更高,材質也都是以柔性為主。首先屏幕需要具備良好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在反覆多次的拉伸壓縮之後是否還能保持無摺痕、無損壞,手機內部的電路板和元器件是否能經得住摺疊彎曲等。

其次可摺疊手機兩塊拼接的屏幕之間是以精密的鉸鏈作為連接,所需的技術水平也更高,鉸鏈要足夠的耐用和可靠,需要承受上萬次摺疊,而不出差錯。鉸鏈與屏幕的貼合角度是可摺疊手機的技術難點之一,還有加工良率低、成本高的問題也急需解決。

另外可摺疊手機在展開狀態下機身較為輕薄,但其劣勢就在於摺疊後的手機與普通全面屏智能手機相比,屏幕就顯得較為厚重,如何做到輕薄的形態也是摺疊屏手機的技術難點。

可摺疊手機的性能需要經過測試才能驗證,彈片微針模組能通過高達50A的電流,在1-50A的範圍內電流傳輸都很穩定,無電流衰減行為,具有更好的連接功能。在小pitch測試中,適應的pitch值在0.15mm-0.3mm之間,連接穩定,不卡pin、不斷針,可有效提高可摺疊手機的測試效率。

隨著智能終端消費類電子產品形態往小型化、輕薄化進化,可摺疊手機還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這些問題都需要可摺疊手機全產業鏈廠商共同克服和創新。


摺疊屏手機市場火熱 但其全面推廣還面臨哪些問題??

www.hangjianet.com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實際應用中的屏幕保護問題,是否能解決耐磨,耐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