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據說中國人有影響深遠的七大兵家經典(①《姜太公六韜》②《孫子兵法》③《吳起兵法》④《黃石公三略》⑤《唐李衛公問對》⑥《三十六計》⑦《論持久戰》),有名垂千古的七大謀帥智聖(⒈姜子牙⒉孫武子⒊張良⒋諸葛亮⒌李靖⒍曾國藩⒎毛澤東);那題主我想問一聲:請問西方白人有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軍事謀略成就?為什麼在西方白人的歷史上沒有誕生出一些可與中國七大謀帥智聖相媲美的傑出兵法謀略家?


最近看了色諾芬的《長徵記》,感覺色諾芬和克利爾庫斯都還可以,雖然後者領便當挺早,但是色諾芬對他還是很推崇的。


瀉藥。

還是那句話,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

不是沒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我們先來看兵書。

我就不說克勞塞維茨、若米尼、馬漢、杜黑這些近現代人士了,西方古代的兵書從來不少,只是翻譯的少而已,給了你一種西方古代無兵法家的錯覺。

莫里斯皇帝的《戰略學》(據說這書的理論到一戰都有很大的價值),利奧六世的《戰術學》,尼基弗魯斯二世的《論軍事》《前哨襲擾戰》,都是相當優秀的兵書。指文已經把利奧六世的《戰術學》譯出來了,《戰略學》似乎也有眉目了。

(《戰略》已經出了,指文出的,目前在咱的物流中)

再來說謀略家。

你說西方有沒有巨大的軍事成就?廢話當然有!而且不可勝數!

亞歷山大大帝的戰績雖然水分很大,但是就算去掉水分,他的成就依然是閃耀的可以讓所有軍事家側目的!用不到十年的時間,以彈丸之地征服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帝國,單從領土來講,難度大概是用重慶征服全中國,這種成就難道不夠耀眼麼?(何新教徒退散)

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將領漢尼拔巴卡,以區區數萬之兵,將戰爭打入義大利,在特雷比亞、特拉西梅諾湖和坎尼三場戰役中把羅馬人打的潰不成軍,消滅了接近十五萬敵人,縱橫敵境十四載,幾無敗績,羅馬棄耕從軍者逾七十萬,人口超過四百萬的羅馬共和國幾乎讓所有能打仗的人都拿起了武器,在義大利實力對比最懸殊的時刻,羅馬有超過十七萬軍隊同時與漢尼拔對峙,而漢尼拔手中除去駐守各地的軍隊,可用的兵力不到四萬人。(在迦太基城甚至不斷有敵對勢力拖他後腿)

他運用各種非軍事手段,通過心理戰、離間計、間諜戰、外交戰,儘可能為自己取得優勢。他建立了當時西方世界最完備的情報網,這個網路的隱祕性讓我們對這個情報網的具體情況幾乎一無所知。他還首先確立了模糊國境線原則,將迦太基的國境線延伸到羅馬境內,將自己的前線陣地確立在敵國腹地,通過這種舉措,對敵人的資源和精神進行雙重打擊,而羅馬人一開始甚至沒辦法抽調出足夠的兵力去襲擊迦太基本土。

他在戰場上的成就依然令人矚目。他對「避實擊虛」原則和騎兵包抄戰術的運用簡直出神入化,在大西庇阿學會了運用優勢騎兵之前,羅馬將領在正面野戰上幾乎是被吊起來摩擦。而他在坎尼戰役裏採用的新月陣,以及精銳在兩側的戰術部署,影響了西方世界數百年的野戰部署形式。除了正面戰場,火牛陣他用過,用計賺城他用過,圍魏救趙他用過,千里奔襲他用過,疲敵計他用過,驕兵計他用過,誘敵深入他也用過。

甚至可以這樣說,正是漢尼拔手把手教會了羅馬人怎樣打仗,雖然學費是數十萬條生命。羅馬人雖然對其恨之入骨,但依然懷著最崇敬和畏懼的心理,將他捧上「戰略之父」的寶座。

這樣一個偉大的將軍,比之題主所說的人若何?難道這不是一個偉大的「謀略家」麼?

羅馬方面,除了前文提及的大西庇阿,還有很多相當厲害的將領。費邊、尼祿、馬爾克盧斯、馬略、蘇拉、凱撒,個個都是如雷貫耳,還有諸如德魯蘇斯、日耳曼尼庫斯、阿古利可拉等等,三世紀危機中的伊利裏亞諸帝、戴克裏先、馬克西米安等等,以及蠻族入侵時代的斯提利科、埃提烏斯、馬約裏安等人,蠻族的阿拉里克、蓋塞裏克等等。

東羅馬的軍事家除了大名鼎鼎的將軍貝利撒留、納爾西斯等,還有許多軍事才華極高的皇帝,除了前文提到的莫里斯、尼基弗魯斯二世,還有伊利裏亞諸帝、約翰一世、瓦西里二世、科穆寧前三帝等等。

(經評論區老哥提醒發現自己不知道為什麼寫了某頭蓋骨,先刪為敬)

至於其它地區和時代的名將、謀略家,更是不可勝數。

不是沒有,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先吐槽:①《姜太公六韜》②《孫子兵法》③《吳起兵法》④《黃石公三略》⑤《唐李衛公問對》⑥《三十六計》⑦《論持久戰》,這七本書有誤,尉繚子、司馬法與前五本加起來纔是(三十六計、論持久戰固然偉大、很出名,但中國封建王朝的將領們都是以孫子兵法、三略、六韜、司馬法、尉繚子、李衛公問對、吳子七本為主)。

其次,西方人並不是說沒有軍事名著,色諾芬的《長徵記》、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徵記》、凱撒的《高盧戰記》、《內戰記》、弗龍庭努斯的《謀略》、韋格蒂烏斯的《兵法簡述》、馬基雅維利的《兵法》、莫里斯的《戰略學》、利奧六世的《戰術學》這九本怎麼說(這九本書,我看過三本)?

再來說人,亞歷山大、皮洛士、漢尼拔、大西庇阿、馬略、凱撒這六個怎麼說?上述六人在古代歐洲的軍事典籍中不是一般的有名(這可以翻《謀略》、《兵法簡述》、《亞歷山大遠徵記》,而且被近現代軍事大家進行了大量研究(比如說富勒的《亞歷山大的指揮藝術》,富勒在《裝甲戰》一書的附錄部分也提到了亞歷山大))。另外,還有一個人,就是底比斯的伊帕密濃達,其所開創的集中兵力戰術為後人不斷運用。

再來說謀略,漢尼拔的坎尼之戰就格外出名,施利芬就是個「極端的坎尼迷」(施利芬還寫了本《坎尼戰》,可惜國內沒有中譯本);亞歷山大遠徵中的種種戰法,也為後人銘記在心(當然,這個後人指是西方人)。

至於原因,我認為在於文化上的,更多在於小國寡民的政治經濟原因上,西方人一開始走的是歷史路線(即記載戰爭史,如希羅多德的《歷史》、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色諾芬的《長徵記》、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徵記》、凱撒的《高盧戰記》、《內戰記》、弗龍庭努斯的《謀略》,這和我們不一樣,我們一上來就是已經總結的很好的著作,比如說《司馬法》,此書對於西周時期那種戰爭禮儀做了很多記述),而後來到弗龍庭努斯、韋格蒂烏斯時代,纔可以說得上是對以往戰爭經驗的總結(這一點可以去看《謀略》、《兵法簡述》),其次就是文字普及問題,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東羅馬帝國滅亡這數百年裏,除了會讀拉丁語的外,其他都是文盲(加洛林王朝時代也有文藝復興,但受眾都是教士、貴族);最後是宗教道德氛圍問題,由於基督教在中世紀歐洲的大獲全勝(除了西班牙半島長期處於回教控制下以外),因此其宗教道德觀也就深植於人心之中,還寫軍事著作的只剩下東羅馬人,其餘的除了《兵法簡述》就是各種荒誕離奇的騎士小說,其觀念無非是公平決鬥之類的(在當時,作為輿論權威的正是羅馬教皇,教皇說禁止使用什麼大家就不許用,教皇說不許對婦女、教士、老人、兒童、殘疾人下手,因此大家就都不許下手,否則就是遭到輿論譴責,因此當時的羅馬教皇的地位就像現在的聯合國安理會祕書長、國際人道主義機構最高負責人,儘管他所做的這些決定並不公平,當然這是在英諾森三世死之前的事)。


謝邀。

少年,因為你生在中國,周圍接觸到的絕大部分事物都跟你所處的環境聯繫更緊密些,所以對於別的地區和國家的瞭解就會相對較少些,所謂的「坐井觀天」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沒有責備你的意思,這是絕大多數人都會面對的問題,只是有多少人明白這一處境就不得而知了。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無知!!!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無知!!! 比無知更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的無知!!!

古希臘哲學家留下的一句箴言:人啊,認識你自己。

個人喜歡後面再加一句:人啊,認識這個世界!

關於你提出的問題1. 請問西方白人有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軍事謀略成就?

答案肯定是有,你想想看,稍微知道點世界歷史的,都知道古羅馬帝國、奧斯曼帝國,聽說過凱撒,亞歷山大大帝,能成就如此偉業,青史留名的都絕不是吹出來的,是無數白骨壘出來的。

問題2. 為什麼在西方白人的歷史上沒有誕生出一些可與中國七大謀帥智聖相媲美的傑出兵法謀略家?

這個問題就不說了,跟問題1有重合。

我記得題主之前的提問是為什麼日本跟西方白人歷史上沒有流傳後世的兵法著作?

關於這個問題,我不想羅列那些陌生書名出來,沒太大意義。我想和你聊聊寫書的事,你可能覺得這完全是答非所問,但是我想說的是這涉及到語言文字形成早晚的問題。我猜想,現存最早的西方著作應該是用拉丁文跟希臘文寫成的,而拉丁文不是誰都會讀寫的。

此外,日語在公元5世紀後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出假名才慢慢形成,而漢字的形成,你至少應該聽說過始皇統一文字和貨幣之類的吧,所以說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另外,別太癡迷於排名之類的,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七大謀帥智聖」 之類的,至於稱不稱得上「聖」,500年後再說。

希望你我都能不斷學習進步,成為一個不惑、不憂、不懼的人。


謝邀!

謀帥智聖是誰給的?我沒看到過有類似劃分的。

不否定會打仗的將帥,會在適合的地方用謀略加強己方軍隊優勢,或降低己方作戰劣勢。但計謀不是天天用的,不合適的地形或天氣或部隊,這些都是沒法用的。故孫子把後勤管理,練兵以及有效的戰略打擊視為重中之重,因為這纔是硬通貨。而火攻和用間都是特定情況和規劃好了才能用的。所以說孫子兵聖還不為過,謀帥智聖是啥?

「東西方」作戰思維不同,這主要是國家生活的地形以及國家文化所決定的。而中國在孫子提出「正奇結合」,孫臏馬陵之戰開始,發現要消滅敵人部隊不一定全要靠正面硬肛,可採取各種方式降低敵優勢。就和田忌賽馬一樣。優勢有三,我佔其二,勝率就能大增!

另外西方也有不少人才的,雖然具體事例描述上沒中國的這麼炫。亞歷山大的爹腓力,就是個神人。我對他的評價要大過他的兒子。具體事例知乎有人寫了,我就不敘述了。漢尼拔的出其不意,深入敵穴。凱撒外交攻勢。費邊的堅壁清野。高吉達斯的底比斯聖軍,伊巴密濃達斜形布陣戰術等等。這都是謀略思想的結晶,所包括的範圍也是全面的很。世界軍事發展並不是東亞在不斷發展,其他地方就是滯後的。

不要小看天下英雄,國家發展總體軍事能到100%,但是英雄和名將卻能在戰場上發揮到80%,這就說明這些人無愧名將之名。更多的人連國家軍事40%都發揮不到。


可能只是因為西方古時候不是文官制度沒有中國所謂的"軍師"吧。。。


克勞塞維茨《戰爭論》

尼科洛.馬基雅維利《兵法》宮本武藏《五輪書》

以上三本書都是我編的,

反正題主根本不在乎西方有沒有人
謝邀。很多答主已經回答了,有,並且有經典著作。題主產生這樣的疑惑,一方面是瞭解的少,另一方面是西方很少去排這些東西,要知道中國自唐玄宗至明洪武年間,可是有武廟的(不同於後來紀念關羽嶽飛的武廟),文化傳承未斷,國人又好搞排名,而西方古代就不一樣了

論持久戰都出來了,那我能說圖哈切夫斯基富勒曼施坦因?


中國是大規模作戰,動輒幾十萬部隊,加上後勤部隊更是人員爆炸:所以就需要龐大而複雜的指揮系統和指揮理論,自然效率比較低,冗員和兵油子多,而幾十萬部隊短兵相接之時,由於地形和兵力分佈問題,也不可能幾十萬部隊站在一個廣場對砍,所以一般是防線衝垮,全軍潰散,這也是需要兵法的原因,兵法是為了讓這個龐大的系統運轉起來。西方軍隊是公民兵,享有公民權利,動輒幾千人,幾萬人大戰都不多,人少站在廣場互相對砍即可,所以不需要兵法,而需要戰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