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傾情感fi角度闡述「人格」的形成。

1.割離完整的自我,意味著分清自我與外部世界的界限(產生自我意識),嬰幼兒時期

2.環境因素和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情結」—個人無意識(與1.共同構成內傾情感)

3.內傾情感里的自我意識接受客體形塑(被客體同化,導致越來越龐大)

4.內傾情感里的情結投其所好,作用於客體,表現一定的主體性。

這是從分析心理學角度描述的,可以看出人格的形成不是完全被動的被形塑,還有一定的主體性。

假設兩個人有著相同的經歷,但卻人格不太相似,解釋是不同的某些經歷分別造成了她們不同時期形成的不同「情結」—個人無意識。

天性的話,按照八維的觀點來看,在《天資差異》里有提到七分氣質三分性格,氣質是天生的,對應的主導功能是確定的,例如ni—內傾直覺,si—內傾感覺,fi—內傾情感,ti—內傾思維,還有四個fe ne te se 就是外傾xx

主導功能則為面對某一件事時是優先使用幾率最大的~

綜上,倘若假使生活經歷都相同人格依然會不相同,再加入先天氣質造成的差異,人格會極為不同。其實無法量化對比究竟哪個影響更大,你發現了嗎?

以上。

ps:加個例子,比如她和你同樣經歷了很囧的事情,例如考試作弊被抓,老師都是同樣的處理方式,聯繫家長與數落你和她。你或許就已經覺得很傷自尊了,以及一大堆的委屈。她則不然,一副無所謂的態度。這是相同經歷下你的「情結」的形成,她則無。那必然會有她「情結」的形成的時候而你卻沒有,前提還是相同的經歷。這也和上文提到的主導功能有關,是天生的「氣質」導致你們在相同的經歷下人格分化越來越大。而不同的經歷更加無法控制對比,千差萬別了吧,你可以想像。


天性很重要,隨機產生,一旦產生就很難改天,後天可以完善自我,但根本改變其實很難,但所有的東西都是相通的,做到了極致,也許都一樣,可隨意變換,集各種優點之所長


這個不好說,比如我見過好多,家庭影響很大,環境影響也很大,孝順的不孝順的,小學初中高中都軟綿綿的,現在說話都大大咧咧給人感覺就很大改變,還有的原來活潑開朗的,受了失業或者別的原因打擊灰頭土臉自閉的,跟工作環境,自信有很大關係吧,畢竟社會一壇水,飲料啤酒八寶粥的啥都有!現在不喜歡聽的話就是,你還和以前一樣,就你沒變!有惡有善,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人太多了,我覺得後天影響還是比較大!


我覺得是環境吧


感謝邀請。

性格是怎樣形成的?天性和環境誰更勝一籌?

自古就有性善論和性惡論之爭,有的人認為人性本善,受成長環境的影響,性格最終定型。有的人認為人性本惡,不過也是受環境影響,性格定型。

由此可見,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不能否認後天環境的重要作用。至於人出生的天性是善還是惡,可能最終的性格定型還是要以環境為主吧。


性格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性格是長期環境影響下的個體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的組合。性格可塑,環境影響相比之下權重更大。


環境


都很重要,性格的成長離不開環境,如果非要說個先後,如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道理是一樣一樣的。都說言傳身教,如果本身性格就不好,原生環境也不好的話,是很難有幸福感的。我相信,人性本善。如果是嬰兒時期遇到一家善良的人,言傳身教,那這個嬰兒也不會有很大的問題。當然,個例除外。


先天是受父母家庭的因素影響,後天就是被生活吊打所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