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三種商業疫苗已經準備大規模注射了,中國的什麼時候可以呢?比起國外疫苗中國疫苗的技術路徑是否是更先進呢?

新聞背景:

今年9月起,國葯中生疫苗阿聯酋進行了3期臨床試驗,來自125個國家的31000名志願者參與了試驗,他們的年齡在18歲至60歲之間。受試者在28天內,接受了兩次疫苗注射。

阿衛生預防部今日(9日)通過國營的阿聯酋通訊社(WAM)宣布了試驗結果,並稱「已經審核了中國國葯中生疫苗的三期試驗的中期報告」,該疫苗對於新冠感染有86%的有效率,中和抗體的血清轉換率達99%,並且對於預防中、重症感染的有效率達100%

中國國葯新冠疫苗在阿聯酋獲批,有效率86%_騰訊新聞?

new.qq.com圖標


美國ICU醫生:「新冠疫苗就像黑暗的隧道盡頭出現了亮光」。

中國ICU醫生:「我們三月份就走出來了。」

一個剛上市的疫苗產品,對老年人、慢性病人、孕產婦、哺乳期婦女的影響還沒有充分檢驗。幾萬人的前期試驗沒有暴露的小概率事件,在上億人次的疫苗接種過程中就可能暴露出個別不良反應事件。在不存在新冠肺炎流行的地區,沒有必要為了一個不存在的新冠風險承擔一個微小的疫苗不良反應風險,要求全民接種疫苗。如果不是有接觸新冠病毒風險的特殊崗位,還是建議觀望一陣子再說。

畢竟現在高風險崗位注射新冠疫苗注射都是「自願非強制」。個別防疫壓力大的地區,醫院徵集醫務人員接種意願的時候要求拒絕注射疫苗的醫務人員提供適當理由。

如果當地出現疫情流行,評估利害覺得注射疫苗的風險小於一定數量的居民感染新冠,可以對當地居民開展大規模接種。


疫苗注射無非就是考慮接種收益比。

那麼在國內疫情偶發低發的情況下,接種收益比目前看對於國內的普通群眾來說不高。

而且對於疫苗來說,真的是等等黨的勝利,多等等,就多一些臨床接種的數據,就多一分把握。

疫苗上市了,國外也別想著能那麼快的形成群體免疫,不要過於樂觀,我昨天專門寫了一個分析文章分享給大家瞅瞅。


極薩學院冷哲:新冠疫苗開始陸續上市,疫情就要終結了嗎??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疫苗上市以後我們還會面臨哪些問題?

第一,疫苗的產能。

雖然包括咱們國內全球各個國家都在爆基建提產能,但是疫苗的生產勢必是有一個周期的,全球60億人口去掉不適宜接種的人群,40-50億總有吧,按著現在主流的2針接種來算,大概需要100億支疫苗。100億疫苗,就算全球爆產能,明年能生產出來嗎?顯然不太現實。

第二,疫苗的接種。

延伸自第一個問題,即便現在疫苗產出來了,先給誰接種,後給誰接種,在哪裡接種,如何接種,這些都是問題。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可能以前不太被重視,但是最近隨著各國開始接種也暴露出來了,就是針對一種全新的疫苗,接種人員要如何接種,需要的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是全新的,需要培訓,甚至需要一邊接種一邊更新,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內容,美國最近就暴露出了一支疫苗稀釋成5份還是6份這樣低端錯誤的問題。

另外需要考慮的,比如像輝瑞這種需要超低溫儲存的疫苗,對於運輸和接種的要求就更高更複雜。是否能找到足夠多的接種場所都是下一步需要考量的事情。

第三,接種意願。

最近看了幾個國家的調查結果,遠的比如美國,近的像日本。各個國家的民眾對於新冠疫苗的接種意願,普遍不高。

比如現在阿布扎比已經開始注射咱們的國產疫苗了,但是根據當地的反饋,注射意願最高的還是咱們華人群體。而當地人接種還是不積極。

我們天天說群體免疫,想到達到群體免疫的前提是得有足夠多的群體接種了疫苗,對於新冠病毒達到群體免疫的人群接種百分比目前還不得而知。那麼就按著保守的70%接種比例來算,很多國家能不能達到這個數字我還挺存疑的。

第四,疫苗的保護期。

現在的疫苗因為臨床周期短,所以沒辦法驗證新冠疫苗保護周期。

從目前來看的數據,應該在半年以上,但是能否到1年這還需要更多的數據以及更長的時間來驗證。但是按著以往冠狀病毒的情況來判斷,疫苗的保護周期應該不會比一年長太久。

所以綜合產能和接種時間,是否會出現一個情況,就是第一批人接種疫苗以後都已經過了保護期了,最後一批人還沒完成接種?這會不會成為一個死循環?

第五,接種疫苗不等於不會得病。

最近感覺好多人都把疫苗和不會感染新冠等同了,這是個非常大的錯覺。

首先疫苗的保護力不是100%,目前看最高的也就是95%。這個數字是怎麼算出來的呢?

疫苗保護率=(對照組發病率-接種組發病率)/對照組發病率*100%

也就是說,接種的疫苗的人一樣有可能會被感染。

根據阿聯酋公布的咱們國產疫苗的數據:

這款中國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對抗病毒感染的有效性為86%,中和抗體轉陽率為99%,能100%預防中度和重度的新冠肺炎病例,而且相關研究沒有發現疫苗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翻譯過來就是疫苗保護率在86%,然後接種了疫苗的人群中,被感染的接種者沒有中度和重度癥狀,那就是說有普通型和無癥狀患者。其他包括輝瑞或者moderna的疫苗也是同理。

第六,基於上一條,延伸出來的,接種疫苗後不代表接種者不會變成一個傳染源。

接種了疫苗的患者同樣存在被感染的可能,也同樣存在感染其他人的可能。哪怕是輕症和無癥狀一樣有傳染能力。

所以群體免疫的核心是大家都接種了疫苗,哪怕有幾個被感染的,但是沒辦法傳播到其他人身上,不會擴散,把R0控制在1以下,這樣才能讓病毒無法傳播。最終達到終止疫情的目的。

第七,別忘記病毒還是在時刻變異的。

遠的不說就看流感這個人類老冤家,各種突變,甚至是跨物種反覆橫跳的突變。

今年的新冠疫苗能否扼制明年甚至後年的新冠病毒,誰也說不準,丹麥的水貂變異病毒目前看是被扼制住了沒有擴散開,但是誰也不能保證病毒的突變範圍都在我們的疫苗保護範圍之內,萬一在明年或者後年有新的可以逃逸疫苗保護範圍的突變存在呢?

那麼就是一輪新的疫苗生產,疫苗臨床,疫苗接種的周期。說實在的我都很擔心以後接種疫苗變成一個每年一次的,像打流感疫苗一樣。

綜上,雖然新冠疫苗來了,也別那麼著急摘口罩,前途是光明的,但是短期內全球疫情並不會快速結束,而且接種了疫苗也不是給大家一個隨便浪的理由。


這個事很複雜,所以國內還是很慎重,主要原因是:一、本著對國民健康負責的態度,以及惡劣的外部環境,政府態度更為謹慎;二、產能問題和未來很可能出現的疫苗博弈。

首先談第一點,一種新型疫苗的研發和生產推廣,有它自身的規律,是極其嚴謹,非常科學的事情,絕不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而目前,起碼美國疫苗的研發生產,是受到其國內政治及經濟因素影響的,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都在利用新冠疫苗大做文章。而歐洲方面,由於其抗疫舉措實際上已經失敗,除了疫苗研發之外,已經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

因此,對於歐美而言,疫苗是救命的稻草,唯一的希望,在這種背景下,其研發生產過程很難不混入其他因素。老實講,輝瑞他們的疫苗是不錯,但是其具體的後續反應究竟如何,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恐怕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中國不一樣,咱們又沒幹過拿老百姓和黑人做試驗這種事,國民對政府和疫苗的信任度更高。而國際環境方面,起碼在西方那塊,對中國疫苗可不怎麼友好。在那種「公正、自由」的輿論環境下,歐美疫苗出事,也不過就是個「小錯誤」,中國的疫苗哪怕有一丁點問題,也會被無限放大。

那麼,對國民健康負責,盡最大限度保障疫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符合中國的利益:反正已經控制住了疫情,經濟和民生都在恢復,我大可以穩一波,把疫苗搞得更好,為什麼要去干那種吃力不討好的冒險事呢。

其次,產能的問題之前就談過了,現在這種情況,全面鋪開產能沒必要:你必須得在完善疫苗的基礎上加大產能,否則那不是坑爹么。而且即使鋪開產能,國際需求怎麼滿足?畢竟中國此前做過承諾的。

更重要的是,以明年為起點,未來及相當長一段時間,整個世界會因為新冠疫苗的生產和分配問題展開一場勾心鬥角的博弈。以歐美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不光要控制疫苗的優先注射權,很可能還會以此為工具,攝取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或經濟利益,彌補他們的研發成本,彌補他們在疫情中的經濟損失。

目前的局面已經比較明朗了,發達國家在等德美疫苗,發展中國家盯著中國疫苗—— 很多人說中國疫苗怎麼怎麼樣,這就是忽略了差異: 洋老爺怎麼看得上泥腿子的疫苗,中國的疫苗研發,生產、儲存、運輸、注射,自然要照顧本國國情和發展中國家這邊苦哈哈兄弟。

圍繞新冠疫苗的問題,今後多半會演變成政治、經濟、甚至外交博弈。中國的疫苗必須要儘可能的保證自身可靠性,才能在這場博弈中站穩腳跟,爭取主動。

歐美和美國,人家是真沒辦法,新冠疫情再這麼搞下去,搞疫情防控此路不通,如果不趕緊推出疫苗穩定穩定,繼續這麼死人都不說了,明年經濟怎麼辦?

他們這是拿新冠疫苗當興奮劑用呢,有冒險的意味......

疫苗和防控必須並重,譬如老毛子吧,他們的疫苗注射更早,你看現在俄羅斯的疫情數據。老美現在每天那麼多感染,即使注射疫苗,即使疫苗有效,未來很長時間內傳染曲線也很難大幅降低,到時候每天繼續感染一大堆人,信任疫苗的人會怎麼想。


就一直以來國家謀定而後動的習慣,以及謹慎和小心的態度上看,現在大規模注射疫苗的話還言之過早。

本身我們對於疫情的防控情況做的很好,雖然疫情是從我們這裡爆發的,但是我們前期的抗疫情況那真是讓世界矚目。說人話就是基礎打的好,整個措施流程大家都已經非常清晰和自覺。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不需要這麼急著去注射疫苗,並且這個疫苗的副作用還沒有完全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比率。

再有就是要考慮中國14億人口,真要普及接種疫苗,那就需要考慮這個疫苗生產的成本、產能以及接種的形式。

真的要搞得話,絕對是一個全國的大事,本來還算穩定的現狀,會否因為這個接種而帶來某些不穩定的風險。

大規模注射疫苗一定是會做的,但肯定不是現在,也許過了這個冬天,還會有新的變化也說不定不是?

畢竟,這個新冠病毒在國外一直在肆虐,也一直在進變異…進化…


為什麼中國疫苗遲遲不出,首先是沒必要趕第一波。

我們十四億人,每天才幾個確診的?按比例算,每天感染率十幾億分之一,億分之一,千萬分之一。

第一波疫苗副作用能低成這樣嗎?

輝瑞那疫苗出來之後,拉抬股價,CEO賣股票,證監會sec都去調查了。他們這個急速投產有政治因素,也有資本因素。這兩種因素都是導致疫情在西方蔓延至今的原因。不可盡信。

第一波到底穩不穩,我們沒必要搶著探。人家普京女兒注射疫苗夠早了吧,注射發燒38度。純粹是政治危機時的賭博。特朗普病了之後那用藥劑量,足見目前西方政客的心態。你以為他們仍然高高在上揮斥方遒?他們在豁命。

現在輝瑞的疫苗爆出不少面癱的案例,剛才還有消息說美國有個醫務人員注射疫苗,起了過敏反應差點死掉。

我不是懷疑輝瑞的水平,我懷疑的是他們疫苗的投入時間表受太多因素影響,早就變得不理性。

你要知道,他們如何確定疫苗投放日程表是基於美國現在一天死3000+人口,感染20萬+的事實上,一定程度上是有必要冒險的。他們的過早注射只對於他們的社會來說是一種利好消息。(有可能也僅限於消息)

並不適合我們當前的狀態。我們沒必要跟著瞎起鬨。必須穩步推進。

另外就是Science吹的這波:

說是中國對疫情太碾壓了(dramatic success)導致失去了可以驗證疫苗的機會。

這個牛逼不是我的吹的,是Science說的。

這波有點凡爾賽了。

有人說這是science攻擊中國。

我不那麼認為,如果有人罵你:「你除了比吳彥祖帥二十倍,還有什麼了不起的。」 你會生氣嗎?你恨不得讓他罵慢點,以便錄下來。

總之,這確實是個事兒。如果拿老外做實驗,體質和我們不一樣。如果有什麼偏差,那可真是定體問了(體質的體)。

英美的疫苗動不動幾萬受試者,咱幾萬樣本注射之後就是不得病咋辦。還能盼著人的得病不成?賣棺材的總不能挨家敲門找生意吧。喪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